T38 萬里長城

T38 萬里長城

T38 萬里長城(The Great Wall),於北京郵票廠印刷1979年6月發行的影寫版郵票,尺寸是 40mm*30m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38 萬里長城
  • 外文名:The Great Wall
  • 發行時間:1979.6.25
  • 版別:影寫版
  • 齒孔度數:11*11.5
  • 郵票尺寸: 40mm*30mm
  • 印刷廠:北京郵票廠
  • 小型張規格:140mm*78mm
郵票介紹,郵票內容,郵票介紹,發行背景,

郵票介紹


4-1 面值 8分 長城之春 發行量1500萬枚
4-2 面值 8分 長城之夏 發行量1500萬枚
4-3 面值 8分 長城之秋 發行量1500萬枚
4-4 面值 60分 長城之冬 發行量150萬枚
同時發行了T38 M萬里長城小型張
郵票規格:40mm*30mm
1-1 面值2元 萬里長城——山海關 發行量 20萬枚

郵票內容

本套郵票共4枚。設計者分別用春、夏、秋、冬為時間背景展示長城的雄偉風姿。4枚郵票既可獨立,又構成一個整體,顯示出長城多彩多姿的面貌。
4-1為“長城之春”。春季的長城桃花盛開,一片粉紅。
4-2為“長城之夏”。夏季的長城草木茂盛,鬱鬱蔥蔥。
4-3為“長城之秋”。秋季的長城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4-4為“長城之冬”。冬季的長城白雪皚皚,銀裝素裹。

郵票介紹

中國的萬里長城氣魄雄偉,是世界歷史偉大工程之一,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萬里長城建築開始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時,中國北方諸侯割據,各國互相防禦,後來,燕、趙、秦三國為防禦北方的匈奴、東胡等民族的騷擾,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築起高大的城牆,這就是長城的起源。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貴族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北方諸侯國修築的各段城牆連線起來,建築成一道連綿萬里的長城,奠定了今天長城的規模。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邊與遊牧民族接境地帶築過長城。至明代,因為北方仍有蒙古族的進攻,東北又有女真族崛起,為了加強防禦,自洪武至萬曆年間,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將過去的土築城牆部分改為磚石結構,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稱為“邊牆”。宣化、大同二鎮之南,直隸山西界上,築有內長城,俗稱“次邊”,並沿城牆修築了許多烽火台。經過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歷代修築的長城總長度達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所修近5萬里。

發行背景

1979年6月25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萬里長城》特種郵票,全套4枚。這套郵票4枚圖案採用的是萬里長城八達嶺一段的雄偉姿態。4枚郵票分別描繪了萬里長城春夏秋冬的景象。
萬里長城郵票設計者萬維生萬里長城郵票設計者萬維生
長城位於中國內蒙古高原的南部邊緣,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橫跨今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市、自治區,翻山越嶺,蜿蜒起伏,連綿6700公里,被譽為世界奇觀。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諸侯爭雄,為防禦他國入侵,各國於險要之地修築城牆。秦統一中國後,為防止匈奴南下侵犯,在原有基礎上修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東至遼東碣石(今朝鮮平壤南)。根據《史記》的記載,修築長城共徵調了30萬人。後世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哭長城”就是敘述了一個女子因丈夫修長城而死,於是萬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悲劇故事。至明代,因北方的蒙古族和女真族崛起,明政府又大規模修整了長城,並增設烽火台,以傳遞軍情,但是花費無數錢財修築的長城從未真正實現過軍事上的意義。長城在中國文化中,不僅是一個建築奇蹟,更是中華民族艱苦卓絕、萬眾一心的精神象徵。她是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家萬維生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以春、夏、秋、冬的景致變化,以粉、綠、黃、白的色彩更迭,表現了長城的婀娜多姿和雄渾壯麗,尤其是小型張表現的“萬里長城 山海關”,在灰藍色的背景下,金色長城蜿蜒曲折,延綿不斷,位於右下方的郵資圖“山海關”宛如近景特寫,與左上方背景中金色的“山海關”遙遙相對,輝映成趣,全張整體上古樸典雅,大氣磅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