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 Jannok出生於瑞典最北部的Gallivare,她在歌聲中流露出來的超出年齡的成熟和穩重來源於她豐富的舞台和創作經歷。11歲登台演唱至今,Sofia已經帶著她日漸成熟的音樂出現在了大大小小的舞台上、CD中、節日裡,以及電視、電影中。瑞典作為北歐五國之一,一方面有它神奇、神秘的地方,而另一方面也從不缺少熱情、充滿動感的流行音樂。而作為“世界上最神秘的少數民族”的薩米族族人的Sofia,在她身上也體現出了傳統和現代彼此影響的影子。在Sofia歌曲的旋律中,爵士音符、流行元素,甚至是電子顆粒都隱約可見,另一方面,旋律中的Yoik(薩米族傳統歌曲結構形式)也一直和現代成份形影不離,更不要提那些美妙又充滿歷史沉澱的薩米語的歌詞,而更加精彩的是,在歌中,Sofia讚頌大自然,讚頌土地,也在積極感受著舞池和現代城市活力的脈搏。這種衝撞著的和諧使她的歌曲充滿吸引力,同時也當之無愧地成為“瑞典之聲”。Sofia Jannok
於是,在這位“瑞典之聲”的歌手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以及占絕大多數的,還是薩米族傳統的Yoik和以薩米語寫成的歌曲。2007年的《White》和2009年的《By The Embers》里,Sofia的聲音如天籟,雖然借用了相當多的現代元素,但Yoik的精魂始終如一。另一位用現代元素包裝民族音樂的歌手是恩雅(Enya),而Sofia與她又有所不同,相比Enya借用愛爾蘭民族音樂作為素材,結合科技手段去營造意境,製造一種世界音樂的效果,Sofia卻在始終如一地突出著薩米族Yoik的地位。在Sofia的音樂中充斥著兩個詞語:熱情和衝突。來自Yoik的民族的熱情和Sofia充滿動感又百轉千回的溫婉聲線使歌曲具有靈魂,另一方面,傳統的薩米語、Yoik的編曲結構和現代元素交相輝映,既不彼此融合,但又相互點綴,十分别致。Yoik的結構形式很像是一種歌曲上的“比興”手法,形式固定,內容也有條件,但每首歌總能在相同的條條框框中暗含著不同的情緒。新專輯《By The Embers》的封套上Sofia的民族裝扮再次印證了她的音樂方向,薩米是她的生命之根。
2009年發行專輯,名為By The Embers .她將歌唱與瑞典少數民族“薩米族”傳統吟唱“約伊克”(Yoik)完美結合,從她11歲那年登上舞台開始就在一直不停的歌唱,從此開始歌唱生涯,她的音樂被很多唱片以及電影和電視片、音樂劇和其他演出活動所採用。2006年春,她在瑞典和東南歐巡演。她的第一張獨唱專輯《White easkit》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