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UR-100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17)是蘇聯的洲際彈道飛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MR-UR-100彈道飛彈
- 英文名稱:SS-17
- 國家:蘇聯
SS-17洲際飛彈一般指本詞條
MR-UR-100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17)是蘇聯的洲際彈道飛彈。
簡介 SS-17洲際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第四代洲際飛彈,其特點是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有4個子彈頭,從而使一枚洲際飛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提高了飛彈的生存能力和摧毀目標的能力,已退役。性能數據 投擲重量:2903公斤 投擲方式:二節推進;...
60年代,“民兵”飛彈的部署和改進使美國在武器競賽中占據了先機,這在冷戰的嚴酷氣氛中是決不允許的。於是蘇聯在60年代末開始發展第四代陸基核飛彈SS-18。在SS-18誕生前,蘇聯戰略核武器的主體是SS-9,一種專門用來打擊美國洲際彈道...
SS-19洲際飛彈,前蘇聯命名為RS-18,它是前蘇聯研製的第四代洲際飛彈,是20世紀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它與SS-17洲際飛彈彈道飛彈平行發展,用來取代SS-11飛彈。該型飛彈共有360枚進入部署,是前蘇聯現役飛彈中數量最多的...
RS-18彈道飛彈(俄文:УР-100Н,英文:UR-100N;北約代號:SS-19;中文:三菱匕首)是前蘇聯研製的第四代洲際飛彈,是20世紀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它與SS-17洲際飛彈平行發展,用來取代SS-11飛彈。該型飛彈共有360枚...
RS-16彈道飛彈(蘇聯代號:PC-16,英文代號:RS-16,北約代號:SS-17)是蘇聯的洲際彈道飛彈 技術特點 PC-16彈道飛彈比SS-11飛彈稍大些,使用液態燃料推進與先進實用的泠射技術,在瓦斯推進器將飛彈完全推出掩體後,它的第一節火箭...
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枚洲際彈道飛彈是蘇聯的Р-7,北約代號SS-6“警棍”,飛行了6000公里。發展沿革 洲際飛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
俄羅斯SS-18洲際飛彈是一款洲際飛彈。現狀:服役中 規格:長33米;寬3米。 射程:(一型)6480海里(12000公里);(二、四型)5940海里(11000公里);(三型)8640海里(16000公里)。 發射重量:...
美國現役洲際彈道飛彈有“民兵”Ⅲ、“和平衛士”等地地洲際彈道飛彈。前蘇聯裝備的洲際彈道飛彈近20種,其中有SS-18、SS-19、SS-24、SS-25等地地洲際飛彈和SS-N-20、SS-N-23等潛地洲際飛彈。中國已擁有自行研製的洲際飛彈...
前蘇聯研製的一種地對地中程彈道飛彈。飛彈可裝在發射井內發射,發射準備時間15分鐘,也可裝在發射筒內由地面發射車機動發射,發射準備時間1小時。一般用輪式運輸起豎發射機運載,也可用火車、汽車和飛機實施遠距離運輸。
前蘇聯從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潛地彈道飛彈,並於1955年9月首次在常規動力潛艇上由水面發射成功。此後,裝備潛艇的有ss-n-4、ss-n-5、ss-n-6、ss-n-8、ss-n-18、ss-n-23六種液體燃料的和ss-n-17 、ss-n-20 兩種固體燃料的...
SS-27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地地洲際飛彈。亦稱“白楊”-M飛彈。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初在SS-25飛彈基礎上研製的地地洲際飛彈。彈長22.7米,彈徑1.95米,最大射程10 500千米,命中精度(圓機率偏差)350米。攜帶單彈頭,採用抗核加固技術,並...
SS-20中遠程彈道飛彈 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飛彈。進攻性戰略飛彈,通常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主要用於打擊敵方政治經濟中心、軍事和工業基地、核武器庫、交通樞紐,以及攔截對方來襲的戰略彈道飛彈等重要目標 簡介 SS-20...
白楊飛彈(即SS-25飛彈)是世界上第四代戰略彈道飛彈的典型,與美國的“侏儒”“三叉戟”和法國的M-5飛彈等其名,他們的特點是機動能力強無固定發射位置,反應時間快。但白楊飛彈在本領上更勝一籌,它從行進狀態到飛彈發射只要15分鐘...
在我國曾採用的國際通用做法中,射程在1000km以內的稱為短程飛彈;1000-3000km為中程飛彈;3000-8000km為遠程飛彈;超過8000km為洲際飛彈。隨著飛彈武器譜系的完善及對射程劃分標準認識的加深,我國結合實際對不同射程飛彈分類進行了多次...
RS-28彈道飛彈從2009年開始,由俄羅斯馬基耶夫火箭設計局就在研發該型飛彈,用以取代即將退役的SS-18“撒旦”洲際彈道飛彈,計畫於2018開始服役。發展沿革 2009年底,俄戰略火箭兵司令什瓦琴中將宣布,俄羅斯將研製新型重型液體洲際飛彈,以...
戰略飛彈是用於毀傷敵方重要戰略目標、洲際飛彈地下井等設施的現代化武器戰略飛彈通常都帶有核戰鬥部,所以也稱戰略核飛彈。它從地面固定的或機動的發射裝置、核潛艇上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又分為地地彈道飛彈和潛地彈道飛彈兩類.沒有任何...
這枚“SS-24”型飛彈最多能搭載10枚不同彈頭。這種飛彈設計用於突破飛彈防禦系統。俄媒體說,“RS-24”型飛彈最終將取代現俄戰略火箭軍裝備的“RS-18S”和“RS-20S”型飛彈。新型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俄國防部發言人說,格林尼治時間...
SS-11三型洲際彈道飛彈有三具重返大氣層載具而且是用來攻擊陸基洲際飛彈掩體。的確,由前蘇聯的測試資料顯示這三具所涵括的打擊區域正是義勇兵飛彈掩體的範圍,而這樣的科技是從SS-9四型飛彈上開發而來的,然而,由於更準確、更合適...
SS-19洲際飛彈,前蘇聯命名為RS-18,它是前蘇聯研製的第四代洲際飛彈,是20世紀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它與SS-17洲際飛彈彈道飛彈平行發展,用來取代SS-11飛彈。該型飛彈共有360枚進入部署,是前蘇聯現役飛彈中數量最多的。該...
核彈當量2-3-17萬噸命中精度220-304公尺 反應時間32秒發射方式地下井發射 發展 民兵1 民兵一型洲彈道飛彈是首先問世的固態燃料陸基洲陸彈道飛彈,之前的飛彈都是使用液態燃料。它是在1956年時以中程彈道飛彈為基礎開始發展的,1957年...
美國於1970年裝備“民兵-3”洲際飛彈(有3個彈頭),以後又為“海神”、“三叉戟-1”(有8個彈頭)、“三叉戟-2”(有8個彈頭)和MX(有10個彈頭)裝備分導式多彈頭。前蘇聯於1975年開始陸續在SS-17、SS-18、SS-19、SS-20、...
由上可知其使用的是四級火箭,跟白楊M的三級推進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此飛彈因該是用於替換SS18的一種重型彈道飛彈起飛重量根據上面的新聞來看至少比布拉瓦要多帶一倍彈藥射程又要遠幾千公里,因為上面新聞說新型飛彈要比其他國家的固體飛彈...
從二次大戰後至50年代末,美國和前蘇聯在核彈頭、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制導控制技術方面取得了實質性實在,研製出了世界第一代戰略彈道飛彈。典型的型號有美國“雷神”中程飛彈、“大力神”2洲際飛彈和前蘇聯SS-5中程飛彈、SS-6洲際...
這時的飛彈屬於第一代,蘇聯基本採用低溫、不可貯液體推進劑,作戰適用性較差,而美國採用固體推進劑,適用性相對好一些。到70年代中期,俄軍推出了全新的SS-20中程彈道飛彈,美軍主力則換成“潘興”2型彈道飛彈。由於這兩種武器都採用...
到1984年,蘇聯共部署有308枚SS-18洲際彈道飛彈。據美國防務專家估計,如果蘇聯對美國發動解除武裝的第一次打擊,用這部分核力量足以摧毀美國65%-80%陸基洲際飛彈發射井(兩個核彈頭打擊一個地下井),而且蘇聯還保留有1000枚SS-18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