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反潛機

S-2反潛機

S-2反潛機(英文:S-2 Anti-Submarine Warfare Aircraft,簡稱:S-2 ASW,英文綽號:Tracker,綽號譯文:追蹤者/跟蹤者),是美國的一型活塞式海上巡邏反潛機,是美國海軍的第一代艦載反潛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S-2反潛機
  • 外文名:S-2 Anti-Submarine Warfare Aircraft 
  • 前型/級:S-2
  • 次型/級S-3反潛機
  • 研製時間:1950年 至 1952年
  • 服役時間:1954年 
  • 研製公司:格魯門飛機公司
  • 退役時間:1967年(美國)
  • 機型艦載反潛機 
  • 所屬國家:美國
  • 首飛時間:1952年12月4日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總體設計,結構設計,性能數據,衍生型號,服役動態,

發展沿革

1940年代末,格魯門公司推出了一種雙發上單翼原型機,稱為 G-89。G-89 擁有較大的載荷,配備了反潛聲納和武器,以及一部收放式搜尋雷達和一部地磁異常探測器,外加探照燈等其他許多必要的設備。機翼和垂尾都設計成了可摺疊式,以便於在航母上停放。雙發布局帶來了相當良好的前半球下視能力,配合粗壯的機身為乘員和設備帶來了適宜的空間。
該原型機於 1952 年 12 月 4 日首飛,同時被賦予了 XS2F-1 的美國海軍編號。隨後迅速出現了三種主要改型,它們的編號於 1962 年最終確定為 S-2 “追蹤者”(Tracker)、E-1“示蹤者”(Tracer)和 C-1“運輸者”(Trader)。S-2A 是“追蹤者”的第一種生產型號,1954 年 2 月便已開始擔負反潛任務,總共向美國海軍交付了超過 500 架,並裝備到很多國家。S-2A 其中一些是作為訓練型交付的,它們被給予了 TS-2A 的編號。由於 S-2 的問世,雙機獵殺概念的 AF-2 很快就退出了艦載反潛機序列,改作他用。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中期,改裝後定為反潛航母(CVS)的部分埃塞克斯級上,飛行聯隊標準配置中包含有 16 架 S-2E,以及 12 架 SH-34G/H/J“海蝠”(Seabat)(1959-62 年)或 12 架 SH-3A“海王”(1962-65年)。
S-2的原始型第一次試飛是1952年12月4日生產型從1953年開始製造。格魯曼飛機公司在停產前研發了18種不同代號的S-2改型(variants),共生產了1,342架。
S-2反潛機有十多個型別,出口巴西、日本、加拿大、阿根廷等國。
S-2反潛機由美國格魯門飛機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為美國海軍開始研製,1952年12月4日首飛,1954年開始在美國海軍服役,一共製造了1269架,1967年停產,是美國海軍20世紀50年代-70年代的主要艦載反潛機。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梯形上單翼;凸起式並列雙座駕駛艙;機翼安裝兩台萊特R-1820-82星形發動機(S-2E機型)或者Alliedsignal(蓋瑞特)TPE331-15AW渦輪螺旋槳發動機(S-2T機型)。

結構設計

S-2追蹤者反潛機,儘管它尺寸短小,卻仍然能夠盛得下用來定位和摧毀潛艇必須的ASW(反潛戰)雷達、感測器設備和武器。節油型萊特“旋風”發動機配合上大翼展機翼,使這種飛機具備了空中巡邏能力。為了在上艦使用時節省空間,所有的S-2的任務設備都可以在不使用時收入機身--APS-38安裝在腹艙內,MAD(機載磁探測器)尾桁收入尾翼中,8個聲納浮標分別放在尾部發動機艙中。
其他結構特點如:安裝在肩部的直翼;兩台被整流罩嚴密包裹的星形發動機;收放式起落架;攔阻鉤。

性能數據

乘員:4(2駕駛, 2系統員)
長度:13.26 m
翼展:22.12 m
高度:17 ft 6 in(5.33 m)
翼面積:485 ft(45.06 m)
空重:18,315 lb(8,310 kg)
載重:23,435 lb(10,630 kg)
最大起飛重量26,147 lb(11860 kg)
發動機:2×Wright R-1820-82WA 活塞螺旋槳引擎,1525 hp(kW)
最高速度:280 mph (450 km/h)at sea level
巡航速度150 mph(240 km/h)
航程1,350 mi(2170 km)or 9 hours endurance
實用升限:22,000 ft(6700 m)
武器
4800磅各種武器於翼下6掛載點
魚雷:Mk. 41, Mk. 43, Mk. 34,或Mk. 44
深水炸彈:Mk.54ornaval mines

衍生型號

型號
1962年軍機編號更改後型號
簡介
XS2F-1
-
原型機,使用R1820-76WA發動機(1450匹馬力),製造2架
YS2F-1
YS-2A
先導量產型,生產15架,1954年2月服役。
S2F-1
S-2A
量產型。使用R-1820-82WA發動機(1525匹馬力);反潛設備為AN/APS-38對海雷達與AQS-10磁異偵測器,雷達可偵測到10-20英里距離外的潛艦呼吸管,磁異偵測器則裝在機尾一根可伸縮4.8米的長桿上,可以偵測300米深的異常磁場信號。機體電戰設備AN/APA-69干擾器,安裝在駕駛艙上方的電子戰機材艙。此型生產740架。
S2F-1T
TS-2A
由S-2A改裝的反潛作戰教練機,有分成兩種改型,一種是訓練飛行員,另一種是訓練反潛官。此型號仍保留武器投擲能力,因此可使用深水炸彈與火箭,共改裝200架。
S2F-1U
US-2A
由S-2A改裝,沒有安裝武裝的支援機,主要用途為拖曳靶機或是運輸5名乘客,改裝51架。
S2F-1S
S-2B
現代化改良的S-2A,安裝AN/AQA-3主/被動(Jezebel/Julie)聲納浮標發射器與聲學處理設備,聲納浮標艙則安裝在雙翼發動機艙後方,共可安裝60管聲納浮標;並在右翼前緣安裝AN/AVQ-2C探照燈。由於S-2F推出,因此改良工程代號轉移。
US-2B
與US-2A相同,為S-2A改裝而成的勤務機。將機體彈倉改裝人員艙,可運輸5名乘客,改裝75架
S2F-1S1
S-2F
由S2F-1S計畫推進之改良案,1962年服役,更換為AN/AQA-3或AN/AQA-4聲學處理器與對應的聲納浮標收納艙。
US-2F
US-2F
由S-2F改裝的支援機種。
S2F-2
S-2С
彈艙加大,可投擲核子深水炸彈的改良型,此型號因此延長機身。1954年7月12日生產了77架;後來部分改裝成S-2D或是運輸型US-2C
S2F-2P
RS-2С
由S-2C改裝,拆除反潛設備與彈艙,增設6部空用照相機。改裝1架。
S2F-2U
US-2C
拆除作戰設備的勤務機型
S2F-3
S-2D
1957年12月開發,1959年5月21日編號G-121的首架S2F-3首飛,1960年5月服役的改良型,共生產了100架。
吸收了S-2C的改裝經驗,機體長寬略為增加,長度45.7厘米變成13.26米,寬度增加了8.2厘米,機翼也加大84厘米成為22.12米,因此燃油搭載量增加到17100升,操作舒適度也因機體增寬而略為改善。
動力系統換裝R1820-82A發動機,航電加裝AN/APN-122都普勒慣性導航雷達,磁異偵測器更換為可偵測深度500米磁場變化的AN/ASQ-10A。機體右翼增設AN/ASR-2氣體分析儀,可從大氣環境中分析潛艦散逸的一氧化碳廢氣濃度來增加尋敵能力。
電子干擾器更換為AN/ALD-2B,原本機體上方整流罩的電子戰艙間取消,干擾器則改安裝到雙翼上。發動機艙後的聲納浮標則變成各16具。
ES-2D
ES-2D
由S-2D改裝,在夏威夷太平洋飛彈測試場操作的電子戰特規機。用來保護測試場周邊不被外國情蒐船等滲透,裝備空射火箭在必要時可執行對海掃蕩,共改裝7架;服役至1980年代中期被S-3取代。
US-2D
US-2D
由S-2D改裝輔助機種,拆除反潛處理裝置,但保留了雷達和探照燈。共改裝50架。
S2F-3S
S-2E
S-2家族最終量產型,於1968年6月停產。總共生產了252架,其中18架為澳大利亞組裝生產。
發動機更換為R-1820-82C,聲學處理系統更換為AN/AQA-7,整合MK-46反潛魚雷;飛行航電增設太康導航器與換裝AN/APN-153導航雷達,對海搜尋雷達更新為APS-88A,氣體分析儀更新成AN/ASR-3,原先裝設的AN/ASA-13導航電腦與AN/ASA-31反潛計算機更換為整合型的AN/ASN-30戰術導航電腦,一部分S-2E聲學處理系統更換為AN/AQA-7。
S-2G
S-2G
由S-2E改裝,聲學處理系統更換為與S-3反潛機同級的AN/AQA-7與AN/ARR-75聲納浮標接收系統,並加裝AN/ARW-77導引控制器整合AGM-12飛彈強化對海效能。改裝工程從1972年12月開始交機,1973年前後完成,共改裝50架,於1977年8月自美國海軍退役。
CS2F-1
CP-121
(1968年更名)
由加拿大德哈維蘭公司生產的S-2A,於1956年10月12日至1958年7月17日間生產了44架。與美版設計不同的地方在於電子戰機材艙改設在雙翼內,並安裝了加拿大自製的聲學處理系統。
1961年,17架CS2F-1出售給荷蘭皇家海軍,1964年2架CS2F-1拆除反潛設備改裝成勤務機
CS2F-2
CP-121
(1968年更名)
由加拿大德哈維蘭公司生產的改良型S-2A,自1960年1月起服役,與CS2F-1設計約有100項的改良項目。裝設了李頓公司的戰術導航設備,並略微提升了偵蒐設備的性能,共生產57架。
CS2F-3
CP-121
(1968年更名)
由發來航空廠(Fairey Aviation Company)主導,對CS2F-2實施現代化改良工程的升級版,共改裝43架。換裝馬可尼公司製造的AN/ASN-501戰術導航電腦,AN/APN-503都普勒雷達,兩者整合成反潛戰術導航系統(ASWTNS),安裝在史佩里公司(Sperry Company)開發的空用平台增加穩定性。
相關改裝從1966年7月18日起交機,至1968年4月19日完成。
S-2T渦輪追蹤者
-
1986年開發,發動機更新成蓋瑞特TPE331或普惠PT6A渦輪軸發動機,兩者出力均為1645匹馬力,這套改良方案分別軍民業界接受,而獨自衍生出各型渦輪追蹤者。
S-2T(中華台灣)
-
1986年開發的軍用型渦輪追蹤者,由中國台灣地區空軍委託格魯曼將S-2E與S-2G提升,共改裝27架,包括2架整機與25組套件,編號2201至2227。
動力更換TPE331渦輪軸發動機與4葉螺旋槳,機翼探照燈拆除,配備AN/AAS-40前進紅外線夜視儀。
偵蒐系統則更換為全新裝備,對海雷達為李頓公司AN/APS-504(V)5都普勒雷達,AN/ASQ-504(V)5磁異偵測器,具有99組頻道的ARR-84聲標訊號接收器,AQS-92F數位聲納浮標信號處理器。
S-2T(阿根廷)
-
1989年阿根廷海軍以3千萬美金的代價委託以色列IAI將S-2E提升為渦輪追蹤者,共改裝6架,編號0700/2-AS-21至0700/2-AS-26。
契約敲定1架S-2由以色列方面進行改裝,剩下5架以改良組件的方式在阿根廷本國施工;1989年阿根廷將編號AS-23的S-2E送往以色列改裝,1993年1月在美國完成相關飛行測試;隨後以AS-24.21.22的順序進行提升,但AS-25與AS-26兩架因缺乏經費,因此只完成60%的工程後便擱置未完工。
動力按照美國標準更換TPE331渦輪軸發動機及複合材料制5葉螺旋槳。航電部份則分成多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將AN/ASA-13導航電腦更換為阿根廷研發的ACS COTAC電腦,整合義大利A244S白頭魚雷射擊功能;第二階段起原本預定按台灣版S-2T改裝航電,甚至是以色列制的新型航電設備,但是最後因經費不足而無限期擱置,仍維持S-2E標準。
Conair Firecat&Turbo Firecat
-
由加拿大Conair公司將S-2A改裝的消防用機。1977年推出Firecat,可搭載3300升的滅火劑;1987年則推出使用普惠PT6A-67AF渦輪軸發動機的渦輪Firecat,螺旋槳改為5葉,滅火劑籌載量增加到3450升。
兩種型號共有36架S-2接受改裝。

服役動態

台灣空軍擁有11架S-2T型反潛機。本批S-2T系由原S-2E及S-2G委託格魯曼公司改裝而成。
S-2反潛機
台灣海軍的 S-2T“渦輪追蹤者”反潛機
台灣最早在1967年由美國軍援接收10架S-2A,本來是由台灣海軍進行接收,但是最後高層卻授意由空軍掌管和使用這些反潛機。因此空軍於1966年11月在第六作戰聯隊下增設反潛機中隊。到1976年中美關係生變前夕,由於S-2A機體已經嚴重老化,台灣從美國購買16架S-2E接替S-2A,並於1976年4月10日成軍,原本S-2A則轉移給34中隊作為拖靶機使用;1979年台灣反潛機隊擴編,台灣空軍再向美國購買18架S-2E,並由原本使用S-2A的第34中隊接收,原本反潛機中隊則使用於1974年解編的前空軍33中隊(3831部隊,負責泰北孤軍空運)代號,兩個中隊合組為空軍439聯隊反潛機大隊。後來因機隊多架折損,在1980年代中期又採購了7架S-2G補充,這批S-2G在1986年11月24日成軍。
因台灣空軍接收的S-2反潛機均為美軍淘汰的二手飛機,飛機故障率較高,技術指標也有下降,到1980年代只剩下二十餘架S-2可以使用。1980年代在美國不打算出售新型反潛機的環境壓力下,台灣空軍在1986年提出以代號“天山案”的計畫升級旗下S-2E/G機隊至S-2T“渦輪搜尋者”(Turbo Tracker),第一批升級原型機為新購的2架S-2G,改裝後的S-2T在1989年對外公開。
S-2T的改進是把S-2的活塞引擎換裝成馬力更大的加雷特公司TPE-331-15AW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與原本的活塞發動機相比,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具可提供1,227 kW(1,645 shp)的動力,同時螺旋槳葉由3葉改為4葉,強化飛行效率,足以讓S-2T在單發動機狀態下保持平飛。改裝後的S-2T與原型機相比,巡航速度增加了20%-25%,又添加了較先進的偵測設備。
不過,美軍的S-2機隊已經在1976年退役,並沒有官方版本的升級方案。所以天山案並不是采軍售途徑,而采商業契約模式委託原廠格魯曼公司研究的升級方案;S-2T的缺點是人員休息的空間變小,無法容納替換人員,攜帶的聲納浮標較少(32枚),攻潛次數受到限制。由於契約與先期研究不足的缺陷,改裝S-2T的過程出現設備整合不良進度落後的問題,空軍的便宜行事被質疑有圖利之嫌,後來遭監察院調查,於1994年彈劾懲戒了空軍總司令郭汝霖等8位空軍將領,不過彈劾生效時這些主事者均已退役,所謂懲戒並無作用。
由於存在諸多缺陷,原定改裝32架最後僅完成27架,改裝的S-2T直到1992年才正式服役。雖然在服役初期的確展現其優異性能,但由於零配件補充困難,環境濕熱造成機上電子組件耗損超乎預期等問題讓這批S-2T妥善率始終不好,也嚴重影響戰備。雖然國軍始終否認,但是到2013年7月機隊移交回台灣空軍時僅剩11架,所剩不到當年改裝總數的4成,直接證明了國軍過去對外說明只是矇混外界,S-2T機隊服役期間的補保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最終只能靠拆解同型機零件的方式來維持運作。預計2013年底,此機將由2013年9月起接收的P-3C機隊取代。
基於政策指導,S-2T機隊曾一度轉移回台灣海軍航空反潛大隊;2013年7月3日在精粹案組織調整指導下,海軍的固定翼機指揮權再度轉移回空軍手中。不過這次的組織調整遭海軍界詬病為政治主導的外行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