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1813年5月22日生於萊比錫小官吏家庭。幼年喜愛文學、戲劇、繪畫。1831年在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並學習作曲理論。1833年起,先後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歌劇院任指揮和音樂指導。豐富的演出實踐對其歌劇創作和歌劇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
社會評價,人物生平,主要作品,藝術成就,
社會評價
1842年,德勒斯登歌劇院上演其歌劇《黎恩齊》獲成功,被任命為該院指揮。後受巴枯寧影響,參加資產階級革命。事敗後流亡瑞士,轉向妥協,信奉叔本華、尼采的悲觀哲學。1864年應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70年代為實踐其歌劇改革的主張,在拜羅伊特城自建歌劇院,上演其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等。1883年逝世。他所作歌劇還有《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舍》、《羅恩格林》、《歌唱大師》、《帕西法爾》等。主張歌劇改革應以福州為題材,戲劇與音樂須組成有機的整體,交響樂式的發展是戲劇表現的主要手段。他運用不間斷的音樂結構的主導動機手法、半音和聲體系和配器效果,豐富了歌劇的藝術表現力,對歐洲專業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威廉·理察·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1883年2月23日逝於義大利威尼斯,終年70歲。威廉·理察·華格納出生在萊比錫的一個愛好藝術的警官家裡。出生後不到半年父親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親就改嫁給一位多才多藝的戲劇演員路德維希·蓋雅爾,全家遷往德勒斯登。華格納的繼父在德勒斯登的一家劇院中工作。幼年時期,華格納可以自由出入劇院,並經常陶醉在戲劇舞台之中。天長日久,在這位未來戲劇家的幼小心靈中漸漸地點燃了戲劇創作的火種。當華格納14歲的時候,竟然寫出了一部長達五幕的大悲劇《萊巴爾德與阿德萊達》。這部戲劇雖然明顯地帶有莎士比亞悲劇的印記,但作為一部少年習作,的確令人驚嘆。華格納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並不太早,11歲才開始學鋼琴。由於聽了威柏親自指揮的歌劇《自由射手》又使他對音樂的興趣由鋼琴轉向歌劇。使華格納立志走上音樂道路的真正動力還是貝多芬的音樂。1828年,在萊比錫布商公所的音樂會中,華格納第一次聽到了貝多芬的作品。充滿熱力而又富有進取精神的音樂使華格納大為震驚,他第一次感到音樂的偉大,感到音樂中所蘊含的無窮的力量。1829年,華格納在萊比錫劇院觀看了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史詩般宏偉的音樂使他再也無法擺脫這門藝術的吸引力。華格納立志作曲,並以貝多芬為指路明燈,開始踏上探求音樂藝術的征途。
人物生平
華格納(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國作曲家、劇作家、指揮家、哲學家。在德國音樂界,自貝多芬後,沒有一個作曲家像華格納那樣具有宏偉的氣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頑強地制定並實施自己的目標與計畫,改革歌劇、倡導樂劇,從而奠定了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同時,在世界音樂史上也幾乎找不到像華格納那樣,在世界觀、創作之間存在明顯矛盾的音樂家。
主要作品
藝術成就
① 對傳統歌劇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實施了“整體藝術觀”、“無終旋律”以及“主導動機”的手法,並強調戲劇第一,音樂第二,堅持音樂必須服從戲劇內容需要進行創作的原則,改革後的歌劇被稱為樂劇(Das Musikdrama)。
② 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和《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劃時代的經典樂劇,使浪漫主義歌劇發展到頂峰。
③ 擴大了歌劇中管弦樂隊的編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強了樂隊的表現力,改變了傳統歌劇將樂隊當作“巨型吉它”,使其處於人聲伴奏狀態的做法。他抓住了樂隊的表現特點,通過“主導動機”的運用來闡述戲劇內容,使樂隊成為表達劇情內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聲,淡化調式調性,創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對20世紀音樂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