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質粒

R質粒

R質粒:有些屬於接合型,有些屬於非接合型。屬於接合型的R 質粒至少有相鄰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帶有與接合和DNA 轉移有關的一組基因,這組基因與F 質粒中tra 基因十分相似,稱為抗性轉移因子(resistance transfer factor,簡稱RTF ); 第二部分則帶有抗性基因,稱為抗性決定因子(R-determinant,簡稱RD)。

自40年代抗菌藥物廣泛套用於臨床以來,就出現了細菌的耐藥問題。這種耐藥性可以在細菌與細菌之間傳遞,即耐藥菌株可以將耐藥性傳遞給敏感菌株,醫學上稱這種傳遞因子為R因子(Reslstance factor),或稱耐藥性傳遞因子。R因子與細菌的染色體無關,具有質粒的特性,是一種傳遞性質粒。質粒(Plasmld)是細菌染色體外具有遺傳功能的雙鏈去氧核糖核酸,攜帶有耐藥性基因的質粒稱為耐藥性質粒,耐藥質粒可通過細菌之間的接合作用進行傳遞,故稱傳遞性耐藥質粒,簡稱R質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R質粒
  • 外文名:Resistance plasmid)
  • 特性:具有質粒的特性
  • 出現時間:40年代
發展沿革,防治困難,

發展沿革

自40年代抗菌藥物廣泛套用於臨床以來,就出現了細菌耐藥性問題。這種耐藥性可以在細菌與細菌之間傳遞,即耐藥菌株可以將耐藥性傳遞給敏感菌株,醫學上稱這種傳遞因子為R因子(Resistance Factor),或稱耐藥性傳遞因子。R因子與細菌的染色體無關,具有質粒的特性,是一種傳遞性質粒。質粒(Plasmid)是細菌染色體外具有遺傳功能的雙鏈去氧核糖核酸,攜帶有耐藥性基因的質粒稱為耐藥性質粒,耐藥質粒可通過細菌之間的接合作用進行傳遞,故稱傳遞性耐藥質粒,簡稱R質粒。
R質粒R質粒
1959年,日本學者在研究多重耐藥痢疾桿菌工作中,首先發現R質粒。近年來,這種由質粒介導耐藥性的嚴重性,在臨床和流行病學上引起極大重視。抗生素的套用,促使攜帶R質粒菌株的出現及迅速播散:在革蘭氏陰性致病菌中60%一90%的耐藥基因由R質粒攜帶。這種質粒介導的多重耐藥性菌株不但治療困難,亦難控制其流行,常常引起醫院內感染的早發流行。許多醫院內感染資料表明,院內感染分離由來的耐藥菌株中,R質粒檢出率達50%~100%。這種現象,給病情危重的住院患者增添了新的危險。

防治困難

據世界各地報告,由質粒介導的多重耐藥性痢疾桿菌的流行是近代細菌性痢疾流行的特點,耐藥菌株高達90%左右,R質粒的檢出率在50%一80%之間,給菌痢防治帶來困難。今後應防止濫用抗生素,尋找防止R因子產生、阻斷其傳播及消除R因子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