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

PIR

PIR(Polyisocyanurate Foam)

全稱Polyisocyanurate Foam,中文名為“聚異三聚氰酸酯”,亦稱為“聚異氰脲酸酯”,又稱為 “聚異三聚氰酸酯泡沫PIR”或者“三聚酯 PIR”。PIR是由異氰酸鹽經觸媒作用後與聚醚發生反應製成發泡材料,其物理與防火性比一般聚氨酯更為優異。是一種理想的有機低溫隔熱材料,具有導熱係數小、輕質防震、適應性強。廣泛套用於煉油廠、化工廠、乙烯、化肥、冷庫及建築業保溫隔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聚異三聚氰酸酯
  • 外文名:Polyisocyanurate Foam
  • 又稱:聚異三聚氰酸酯泡沫
  • 使用溫度範圍:-196°C~+130°C
PIR簡介,概念,產生,功能,站點,紅外技術,定義一,定義二,注意事項,安裝,調試,

PIR簡介

中文譯名:聚異氰脲酸酯泡沫
1、隔熱性能極優,為所有保冷材料之首;
2、防火性能符合GB8624 難燃B1級、美國ASTM E 84標準;
3、在超低溫環境下使用具有抗壓性強、導熱係數低、尺寸穩定性極佳等優異性能;
4、裁切成型可滿足各種厚度的複合式多層機構設計要求,確保施工質量;
5、使用溫度範圍可達;-196°C~+130°C
PIR保冷材料PIR保冷材料
PIR

概念

PIR是一個集成了關於蛋白質功能預測數據的公共資源的資料庫,其目的是支持基因組/蛋白質組研究。PIR與其他組織合作,共同構成了PIR-國際蛋白質序列資料庫(PSD)——一個主要的已預測的蛋白質資料庫,包括250,000個蛋白。PIR的性能
PIR是一種新型的有機高分子絕熱材料,是由異氰酸脂(Isocyanate)於聚醚(Ployol)為主原料,再加上觸媒、防火劑及環保型發泡劑,經專門配方和嚴格工藝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發泡生成的泡沫聚合體。由於這種泡沫聚合體具有獨立的密閉細胞結構和高閉孔率發泡體細胞細微均勻、隔熱性能良好、耐火焰阻燃性能極優,因而在隔熱性能、耐水透濕性、接著性、抗壓性、阻燃性和冷縮率等方面呈現出優良的品質。這種高科技有機高分子材料,防火性能優,導熱係數小,防水性好,化學性質穩定,抗老化性好,是用於深冷及普冷溫度環境下絕熱高分子材料的最佳選擇。它的適用絕熱溫度範圍為-196°C~+120°C。
PIR的套用領域
聚異三聚氰酸脂泡體(PIR)作為一種國際範圍內新型的保冷絕熱材料,在歐洲已開發國家已經開始在石化能源工程、建築和環保節能等領域得到普遍的套用。在我國,PIR才處於剛剛起步發展階段,只有在LNG(-165°C,液化天然氣)和液態乙烯(-104°C)等燃氣和石化等領域有套用。

產生

PIR(Protein Information resource,蛋白質資料庫)的出現先於核酸資料庫。在1960年左右,Dayhoff和其同事們蒐集了當時所有已知的胺基酸序列,編著了《蛋白質序列與結構圖冊》。從這本圖冊中的數據,演化為後來的蛋白質信息資源資料庫。

功能

為了提高蛋白質預測和實驗數據之間的相互吻合度,PIR建立了一套系統,允許研究者們遞交、分類、提取文獻信息。PIR提供了在超家族、域和模體水平上的對蛋白的分類。PIR同時提供了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信息,並給出了與其他40個資料庫之間的相互參考。PIR還提供了一個非冗餘的蛋白質資料庫,包括從PIR-PSD,SWISS-PROT,TrEMBL,GenPept,PDB收集來的約800,000條序列,對每條序列給出了一個符合的名稱和相關文獻。為了提高資料庫的協同工作能力,PIR採用開發的資料庫框架,利用XML技術進行數據發布。
除了蛋白質序列數據以外,PIR還包含以下信息:
(1)蛋白質名稱、蛋白質的分類、蛋白質的來源;
(2)關於原始數據的參考文獻;
(3)蛋白質功能和蛋白質的一般特徵,包括基因表達、翻譯後處理、活化等;
(4)序列中相關的位點、功能區域。
PIR提供三種類型的檢索服務:
(1)基於文本的互動式查詢,用戶通過關鍵字進行數據查詢。
(2)標準的序列相似性搜尋,包括BLAST、FASTA等。
(3)結合序列相似性、注釋信息和蛋白質家族信息的高級搜尋,包括按注釋分類的相似性搜尋、結構域搜尋等。

站點

在PIR的站點上也提供了常規的生物信息學工具,以進行數據發掘。
PIR:被動紅外線探測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紅外技術

在安防領域中,PIR是Passive Infrared的縮寫,即被動紅外技術。PIR探測器的全稱就是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即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或身體感應器,有時候被稱為Passive Infrared Sensor,在安防行業探測器多被稱為Detector。

定義一

凡是溫度超過絕對0K(-273℃)的物體都能產生熱輻射(紅外光譜),而溫度低於1725°C的物體產生的熱輻射光譜集中在紅外光區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能向外輻射紅外熱,不同溫度的物體,其釋放的紅外能量的波長是不一樣的,因此紅外波長與溫度的高低是相關的。而任何物體由於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不同、本身溫度不同所產生的紅外輻射的波長和距離也不盡相同,通常分為三個波段。
近紅外:波長範圍0.75~3μm
中紅外:波長範圍3~25μm
遠紅外:波長範圍25~1000μm
人體輻射的紅外光波長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長9.5μm。
在被動紅外探測器中有兩個關鍵性的元件,一個是熱釋電紅外感測器(PIR),它能將波長為8-12um之間的紅外信號變化轉變為電信號,並能對自然界中的白光信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警戒區內,當無人體移動時,熱釋電紅外感應器感應到的只是背景溫度,當人體進人警戒區,通過菲涅爾透鏡,熱釋電紅外感應器感應到的是人體溫度與背景溫度的差異信號,因此,紅外探測器的紅外探測的基本概念就是感應移動物體與背景物體的溫度的差異。另外一個器件就是菲涅爾透鏡,菲涅爾透鏡有兩種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菲涅爾透鏡作用有兩個:一是聚焦作用,即將熱釋的紅外信號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個作用是將警戒區內分為若干個明區和暗區,使進入警戒區的移動物體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熱釋紅外信號,這樣PIR就能產生變化的電信號。

定義二

在室溫條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輻射。溫度越高的物體,紅外輻射越強。人是恆溫動物,紅外輻射也最為穩定。我們之所以稱PIR探測器為被動紅外探測器,是因為探測器本身不發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動接收、探測來自環境的紅外輻射。探測器安裝後經過數秒鐘適應環境,在無人或動物進入探測區域時,現場的紅外輻射穩定不變,一旦有人體紅外線輻射進來,經光學系統聚焦就使熱釋電器件產生突變電信號,從而發出警報。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形成的警戒線一般可以達到數十米。
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主要由光學系統、熱感測器(或稱為紅外感測器)及報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其核心部件是紅外探測器件,通過光學系統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測到某個立體防範空間內的熱輻射的變化。紅外感測器的探測波長範圍是8~14μm,人體輻射的紅外峰值波長約為10μm,正好在範圍以內。
被動式紅外探測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PIR)根據其結構不同、警戒範圍及探測距離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單波束型和多波束型兩種。單波束PIR採用反射聚焦式光學系統,利用曲面反射鏡將來自目標的紅外輻射匯聚在紅外感測器上。這種方式的探測器境界視場角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離較遠,可長達百米。因此又稱為直線遠距離控制型被動紅探測器,適合保護狹長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鎖門窗和圍牆。多波束型採用透鏡聚焦式光學系統,大都採用紅外塑膠透鏡——多層光束結構的菲涅爾透鏡。這種透鏡是用聚烯烴塑膠一次成型製作的,若干個小透鏡排列在一個弧面上。警戒範圍在不同方向呈多個單波束狀態,組成立體扇形感熱區域,構成立體警戒。菲涅爾透鏡自上而下分為幾排,上面透鏡較多,下邊較少。因為人臉部、膝部、手臂紅外輻射較強,正好對著上邊的透鏡。下邊透鏡較少,一是因為人體下部紅外輻射較弱,二是為防止地面小動物紅外輻射干擾。多波束型PIR的警戒視場角比單波束型大得多,水平可以大於90°,垂直視場角最大也可以達到90°,但作用距離較近。所有透鏡都向內部設定的熱釋電器件聚焦,因此靈敏度較高,只要有人在透鏡視場內走動就會報警。
紅外光穿透力差,在防範區內不應有高大物體,否則陰影部分有人走動將不能報警。不要正對熱源和強光源,特別是空調和暖氣,否則不斷變化的熱氣流將引起誤報警。為了解決物品遮擋問題,又發明了吸頂式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安裝在頂棚上向下360°範圍內進行警戒,只要在防護範圍內,無論從哪個方向入侵都會觸發報警,在銀行營業大廳,商場的公共活動區等空間較大的地方得到廣泛使用。
被動式報警探測器由於探測性能好、易於布防、價格便宜而被廣泛套用。其缺點是相對於主動式探測誤報率較高。故多選用雙鑒探測器或者多鑒探測器,增加微波探測等技術,從而有效地降低誤報率。

注意事項

安裝

由於被動紅外探測器是屬於一種微弱信號檢測設備,在安裝對必須注意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如高度,靈敏度等。正確安裝一個被動紅外探測器,必須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對探測器的性能特點必須了解,其次要合理確定安裝的位置,最後必須要仔細調試。不能說探測器能報警就說明安裝好了,那么如何確定一個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呢?
根據說明書確定正常的安裝角度:安裝高度不是隨意的,會影響探測器的靈敏度和防小寵物的效果。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探測器分別裝在2M高度的位置和2.5高度的位置,那么移動物體從地面移動時,兩者切割明區和暗區的頻率是不一樣的。不宜面對玻璃門窗:被動紅外探測器正對玻璃門窗,會有兩個問題:一是白光干擾,雖然PIR對白光具有很強的抑制功能,但畢竟不是100%的抑制。因此要避免正對玻璃門窗,以避免強光的干擾。二是要避免門窗外複雜的環境干擾,比如人群流動、車輛等。不宜正對冷熱通風口或冷熱源:被動紅外探測器感應作用與溫度的變化具有密切的關係,冷熱通風口和冷熱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測器的誤報,對有些低性能的探測器,有時通過門窗的空氣對流也會造成誤報。不宜正對易擺動的物體:易擺動的物體將會使微波探測器起作用,因此同樣可能造成誤報。注意非法入侵路線安裝探測器的目的是要防止犯罪分子的非法入侵,在確定安裝位置之前,必須要考慮建築物主要出入口。實際上我們防止了出入口,截斷非法入侵線路,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合理的選型:被動紅外探測器具有多種型號。比如美安科技生產的DFM-235R、DT-55R、DT-7380R等等,從單紅外到三技術,從壁掛式到吸頂式的都有,那么所要安裝的探測器必須要考慮防範空間的大小、周邊的環境、出入口的特性等實際狀況。有時要考慮更換菲涅爾透鏡來滿足要求。

調試

將探測器安裝完中後,調試探測器是最後所要做的工作。被動紅外探測器的調試具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步測,就是調試人員在警戒區內走s型的線路來感知警戒範圍的長度等寬放,從圖中可以理解這一點。
微波靈敏度和紅外靈敏度通過步測的方法要分別調整,過高或過低的靈敏度都將影響防範效果。有時由於季節變換,冬季和夏季要對靈敏度分別調整。微波靈敏度一定不能過大,因為微波只有穿透性,在調試的時候要注意。
第二種方法是儀表測量,有的探測器有背景噪聲電壓輸出接口,用萬用表的電壓來測試,當探測器在警戒狀態下,它的靜態背景噪聲的輸出電壓的大小,表示干擾源的干擾程度,以此判斷這一位置是否合適安裝這類的探測器。
以上部分只是作者對於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使用及安裝方法的基本共性作一點分析,各種品牌在紅外處理方面具有其獨特的方法,因此我們在使用安裝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最重要的是通過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對探測器的特性一定能夠更深刻的了解,從而更好的發揮被動紅外探測器在安防工程中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