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0反艦飛彈

P-270反艦飛彈(白蛉反艦飛彈,即P-270 Moskit,俄文:П-270“Москит”,俄羅斯GRAU代號:3M80,北約代號:SS-N-22“日炙”)是俄羅斯的超音速衝壓噴氣發動機動力的反艦飛彈。

P-270反艦飛彈系統是由俄羅斯彩虹機械製造設計局在20世紀70年代設計生產,為SS-N-9“海妖”飛彈的後繼型。設計之初為艦射型,後續陸續開發出了潛射和空射版本,該飛彈可以攜帶常規或核彈頭。空射版本即KH-41。“白蛉子-MBE”將是一種對先前出口型“白蛉子-E”進行深入改進後發展出的現代化反艦武器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P-270反艦飛彈
  • 國家:蘇聯 
  • 研製單位:俄羅斯彩虹設計局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

發展沿革

P-270反艦飛彈又稱“白蛉”3M-80E,是由俄羅斯彩虹設計局在7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採用了獨一無二的組合衝壓發動機技術,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整體式組合衝壓發電機的實用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P-270反艦飛彈是前蘇聯彩虹設計局設計的一種近中程超音速反艦飛彈。整個飛彈武器系統,即飛彈、C3I系統、發射指揮系統等稱為“白蛉”。該飛彈是前蘇聯在70年代開始研製的,1980年開始在前蘇聯海軍中服役,至今約生產了700枚。
P-270反艦飛彈飛彈的射程基本型為90千米,改進型3M82為120千米,改進型X-41空對艦飛彈射程為250千米;飛行速度2.3馬赫;飛行高度為20米(末段掠海高度為7米);單發命中機率為94%;貯存一年半不需維修;有防核爆炸影響的能力。該飛彈採用圓柱形彈體,尖錐形頭部,尾段稍有收縮的布局結構。液體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推動。在巡航段採用慣導系統導航,用無線電高度表控制巡航高度,末段用主/被動雷達導引頭制導,導引頭開機後先是被動狀態工作,這樣有很好的隱蔽性,如導引頭未收到目標信號再轉為主動狀態工作。在電子干擾下,導引頭將自動尋向干擾源。該飛彈使用半穿甲爆破戰鬥部,質量為320千克,內裝高能炸藥,引信能延時引爆。設計者說,1-2枚飛彈可使1艘驅逐艦失去戰鬥力,而1-5枚可擊沉1艘2萬噸級的商船。
P-270反艦飛彈飛彈目前裝備4種水面艦艇。一種是956型“現代”級驅逐艦,用“音樂台”雷達作火控雷達。在艦的中前部上層建築兩側的主甲板上裝有四聯裝發射架,艦上只有裝在發射架上的8枚飛彈,無別的彈庫。另一種是“勇敢2”號驅逐艦。它有4個單箱發射架,用西方稱為“掌葉”的雷達作火控雷達。第三種是“塔倫圖拉3”小護衛艇,這種艇現有16艘,每艘艇上裝兩個雙聯裝發射架,還有“撥針器”快艇,它裝有兩個四聯裝發射架。
“現代”級驅逐艦裝有8個‘馬斯基特”飛彈發射裝置,布置在艦兩舷。作戰時目標數據送至飛彈指揮儀,指揮儀解等射擊諸元,通過射檢發控台分兩路控制飛彈發射,飛彈火技系統可對飛彈進行目標分配。指揮員在確定攻擊目標後,通過發往台裝走飛彈導引頭搜尋角及風速、風向,此時可隨時發射飛彈飛彈發射後的延遲數秒起飛。齊射間隔為5秒。

技術特點

P-270反艦飛彈採用整體式固體火箭衝壓發動機,制導方式是慣性中制導加主動/被動導引頭末制導。白蛉飛彈戰鬥部的質量約是飛魚的兩倍,約比捕鯨叉飛彈戰鬥部的質量大50%。飛彈高的末段速度,外加殘餘的燃料,極大地增強了白蛉飛彈彈著點的破壞程度。
該飛彈動力裝置採用俄羅斯(原蘇聯)獨有的內含可脫落助推器的液體衝壓組合發動機。它將常現液體衝壓發動機與固體火箭發動機巧妙結合,技術簡單可靠。四個半圓形進氣道位於飛彈中部,助推器置於發動機燃燒室中。發射後,助推器將飛彈加速至衝壓發動機的工作速度,爾後,燃燒完的助推器脫落,此時整體式液體衝壓發動機中可摺疊火焰穩定器展開,進氣道擋板破碎,開始進氣,點火器點火,發動機開始工作。
制導方式為發射後不管,採用自控(自動駕駛儀)、無線電高度表及主被動複合雷達未制導。在自控段採用自動駕駛儀,既能滿足控制精度要求又可降低成本。無線電高度表的測量誤差很小,低空飛行高度波動僅為0.5-1米。未制導雷達採用主動(波長2厘米)、被動(波長3厘米)複合制導體制。被動雷達在飛行中不斷接收目標輻射信號,用以修正飛行彈道。當主動雷達捕捉到目標後,飛彈轉入主動雷達制導,波導引頭可抗多種干擾及6級海雜波。雷達作用距離較遠,天線搜尋範圍寬。
該飛彈的發射方式為固定箱式發射,發射扇面為±60度。發射箱固定安裝在艦艇上,內有空氣調節系統,允許多次發射,經維修後可繼續使用。飛彈裝填的過程是利用一個前置式延伸支架與發射架對接,然後將飛彈吊至支架,再滑入發射箱,完成裝填。該飛彈有較好的可靠性及可使用性,上艦完好率高,使用維護簡單且保存期較長,處於作戰狀態的飛彈可在艦上存放一年以上,而且到期後還可再延壽以保證使用。其鈦合金彈體能滿足‘三防’要求(防水、防潮濕、防鹽零),可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除飛彈採用自動化測試設備以外,技術陣地還配置有檢測、運輸、裝填、加注等車輛,以完成飛彈測試、裝填、加注、運輸等任務。整個測試由計算機控制,通過檢查站、機件站、目標模擬器對多個參數進行自動檢查。檢查時間15分鐘,檢查結果如各種參數、偏離允許值百分數和超差值等則通過印表機輸出。
P-270反艦飛彈的設計思想是使敵方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進行攔截,提高飛彈的突防能力,用於打擊美國裝有“宙斯盾”防禦系統和“標準”SM-2艦對空飛彈的水面戰艦。彩虹設計局針對“宙斯盾”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處理速度和“標準”SM-2飛彈的發射加速度、最大過載係數、最小攻擊距離等特性,設計這種高速低空飛行P-270反艦飛彈飛彈系統。該飛彈在到達射程90千米處,僅需兩分鐘,因此能在“宙斯盾”系統完成探測、跟蹤、鎖定、判斷、發射、飛彈制導程式之前到達目標艦的防禦區,有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性能數據

彈長:9.385米
直徑:0.76米
翼展:2.11米
發射重量:3950千克
推力:2.10千牛
戰鬥部:300千克(半穿甲),有效裝藥量為150千克
有效射程:120千米
巡航速度:大於2.3馬赫
巡航高度:20米

服役事件

20世紀80-90年代,蘇聯海軍建造了18艘956型現代級驅逐艦,每艘裝備8具發射管。2000-2001年,又建造了2艘外銷到中國。956型驅逐艦上配備兼有平面雷達與電子截收設備的Mineral火控系統,以提供發射前導引。另外,蘇聯也建造了34艘1241.1RZ型飛彈快艇,裝備4枚P一270飛彈,搭配較小的Titanit火控系統。1989與1992年,蘇聯又接收2艘1239型氣墊船(布拉風級),每艘裝備8具發射管,分別配備在波羅的海和黑海艦隊。蘇聯一度想把P一270裝備到蘇一27K艦載機上,然而一直沒有足夠的經費來進行測試,計畫無疾而終。蘇-27家族一直到新一代的外銷型整合Kh一31A飛彈後,才擁有了反艦能力。最近由於Kh一59MK整合測試正在進行中,預計蘇一27系列可得到第2種亞音速反艦飛彈。不過這些改進都還未發生在俄羅斯海軍的艦載機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