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歷史】,【病因、病理】,【分類】,【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概述】
Ogilvie zong he zheng
Ogilvie綜合徵
Ogilvie’s syndrome
Ogilvie綜合徵(Ogilvie’s syndrome)又名急性結腸假性梗阻症(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其特徵酷似機械性結腸梗阻,結腸顯著擴張,但無器質性梗阻存在。臨床上以腹痛、嘔吐、腹脹為主症,中老年患者多見,平均年齡為58歲,男女之比為1:1.5。
【歷史】
1948年英國0gilvie最先報告本徵。1949年Macfarlane等將此征正式命名為0gilvie綜合徵,當時是指腫瘤侵犯腹腔神經叢所致的結腸梗阻,而腸道本身並無器質性改變。1958年Dudley報告13例,提出使用假性腸梗阻之名。迄今為止,歐美已有700例以上的報導,而國內報導甚少。
【病因、病理】
本徵的病因尚未明確。Ogilvie認為是支配大腸運動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之間失去平衡所致。據報導本徵88%~94%為繼發性,其原發病有糖尿病等內分泌疾患,腦梗死、心臟病、閉塞性動脈硬化症等循環系統疾患,胰腺炎,惡性腫瘤,脊髓損傷和電解質紊亂。有時可發生在各種腹部手術後以及大量使用神經節阻滯藥和氯丙嗪等之後。
【分類】
Dudley將本徵分為3類:一類病因不明;一類繼發於腎功能衰竭、胰腺炎、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脊髓損傷和電解質紊亂等;一類由持久的低血壓或缺氧引起。
【臨床表現】
患者可有腸梗阻的典型症狀,主要包括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和便秘等,腹部壓痛,叩診呈鼓音,腸鳴音減弱。腹膜刺激征偶爾見於腸穿孔引起腹膜炎者。此外,還可有原發病的各種症狀和體徵,如繼發於惡性腫瘤者,腹部有時可觸及腫塊。
【檢查】
1.X線檢查:腹部平片可見橫結腸、盲腸或全結腸擴張。腸腔寬度為7.5~17.Ocm。鋇劑灌腸檢查可誘發腸穿孔,應慎用。
2.纖維結腸鏡檢查:可窺視結腸腔有無器質性病變。應由技術熟練的醫師操作,儘量少注氣,手法要輕柔,避免誘發腸穿孔。
【診斷】
根據急性進行性結腸氣體貯留和高度腹脹,而X線檢查又無結腸器質性梗阻即可做出診斷。
腹部X線特徵:①以結腸為中心的顯著腸道內氣體呈選擇性不對稱性擴張徵象,但液體貯留少,機械性腸梗阻常見的液平徵象很少見;②擴張腸道的遠側可見切割斷面;③直腸內可見氣體徵象,此系與機械性腸梗阻的不同點,可有助於兩者的鑑別診斷。
【治療】
首先應採用禁食、胃腸減壓、肛管排氣、電腦洗腸等保守治療措施,同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或酌用抗生素。對進行性腸道擴張患者,必要時可通過內窺鏡或手術進行腸道減壓,結腸內窺鏡在診斷和減壓治療上均極有效。如延誤治療,腸道進行性擴張發生盲腸穿孔的可能性極大,特別是腹部X線所見盲腸最大徑在9.0-12.0cm或以上時最易穿孔。盲腸擴張到12.0cm以上時,保守治療多無效,必須通過結腸內窺鏡和腸道引流行結腸內排氣。此時,如全身狀況較差,在局部麻醉下行結腸造瘺的損傷小,比較安全。慎用新斯的明等平滑肌興奮刺激劑。但有人說在充分減壓後,靜脈套用新斯的明14例中11例對大腸減壓效果滿意。
中藥保留灌腸:中藥大柴胡湯對某些病例有效,可考慮試用。
【預後】
經保守或外科減壓治療有效的患者,一般預後良好,但合併盲腸穿孔的患者預後差。據Nanni報導,本徵的總死亡率為25%~31%,而合併盲腸穿孔者高達43%~63%。原發病的存在及其嚴重程度也對本徵預後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