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Margiela生於比利時,並於1980年畢業於Antwerpen’s Fine Arts School。畢業後他一直以業餘設計師為生,幷達五年之久。於1985-1987年間擔任Jean Paul Gaultier助手,1988年決定以自己名字創立品牌,於是成功創立了如今人所共識的Martin Margiela.Martin Margiela.
Martin Margiela的服裝在表象上,也於“舊”字中體現一種“不完美的完美”,即便是那些批量生產的成衣,面料也均經過“做舊”的處理。若是遇上沒有見識的乾洗店老闆,洗乾淨燙整齊了,反倒由原來的“純金”,一下變成了“鍍金”。Martin Margiela的零售空間也如出一轍,無論是boutique還是大百貨商店專櫃的陳設,均散發了一股陳舊、不施精作的氣息,與周遭其他品牌光鮮的時裝形成鮮明對比。粉刷得不乾不淨的牆壁,呈現出髒兮兮的白色,均激發起懷鄉的舊情。
Martin Margiela-解構的時尚
時裝學者的最愛
Martin Margiela向來是時裝學者的最愛。Alison Gill最先將他的服裝描述成“解構的時尚”,認為這是一種“具有影響力的法國風格,表現哲學思想與解構主義,就如同雅克·德希達的文章一樣。”只是Martin從來不提“解構”二字,“老祖宗”德希達本人也不曾解釋“解構”。閱讀過學者們關於Martin Margiela的長篇大論的讀者,相較與Martin Margiela龐大的消費者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
Martin Margiela每一季的設計概念非常清晰,所有系列整整齊齊地排開,好似一篇篇的“命題作文”:1990年春夏是“金屬、紙張和塑膠袋”;1991年春夏是“牛仔褲變形記”;1992年春夏是“絲巾的華麗轉身”;1997年是“時裝背後的一地雞毛”;1998年是“平面服裝”;1999年春夏,則是“10年回顧,再玩一遍”……Martin說:“使用現成品再設計,其實很困難重重,我們將之視為一項設計上的挑戰,而並非出於環保的原因。其結果,便是這些元素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對Martin來說,審美還是重要的,原初素材的功能被化為無用的裝飾。他的創造更像是“為藝術而藝術”。
1997年,Martin曾在荷蘭的Boijmans Van Beuningen Rotterdam博物館舉辦過一次個展。他從10年的作品中精選出18套,用白色與灰色的面料重新製作。披掛著這些衣物的假人模特被擺放在玻璃展覽空間的外部,讓服裝在日曬雨淋中漸漸舊去。而整個展覽的關鍵在於Martin與細菌簽訂了一個“協定”——他將某種細菌、酵母和黴菌像撒胡椒粉一樣撒落在衣物上,於是服裝迅速進行著自我摧毀的過程,顏色、形狀均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這批可憐的服裝,在展覽的過程中,日益慘不忍睹,如出土文物一般脆弱不堪。如果說前衛的日本設計師還保留英雄主義的情結,追求大理石般的永恆性的話,那Martin Margiela索性比他們走得更遠,把服裝帶入了更有意思的話語系統中。
Martin Margiela是個真正把玩時裝體系的人,他不但能夠出世,也同樣能夠入世。在Hermes擔任創意總監的日子裡,再一次證明了他在傳統製衣上無可挑剔的技術;而Maison Martin Margiela在“Artisanal collection”以外的產品,說穿了也只是毫不刺激的商業服裝而已。當看到碩大的戶外廣告裡,手捧手機或茶飲料的周杰倫和F.I.R.都穿著Martin Margiela的T恤的時候,此時的心情很複雜,不知該會心一笑,還是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