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臨床套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龔洪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RI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臨床套用
- 作者:龔洪翰
- 出版時間:2007年1月
-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
- 頁數:460 頁
- ISBN:9787539029474
- 定價:128.00 元
《MRI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臨床套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龔洪翰
MRI被廣泛運用在運動相關傷害的診斷上,對近骨骼和骨骼周圍的軟組織,包括韌帶與肌肉,可呈現清晰影像,因此在脊椎及關節問題上,是極具敏感的檢查。因MRI沒有輻射暴露的危險,因此經常被使用在生殖系統、乳房、骨盆及膀胱病的偵測及診斷上。原理概述 氫核是人體成像的首選核種:人體各種組織含有大量的水和碳氫化合物...
MRI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臨床套用 《MRI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臨床套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龔洪翰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一種新興的神經影像學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之血液動力的改變。主要是運用在研究人及動物的腦或脊髓。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圖片說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資料(黃到橘色)疊在數人平均而得的腦部解剖影像...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在1933年由美國物理學家伊西多·艾薩克·拉比首次實驗成功。自70年代套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2023年7月,中 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已於前不久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製成功並實現量產 。簡介 基本原理:是將人體...
人體組織允許磁共振產生的長波成分如無線電波穿過,這是磁共振套用於臨床的基本條件之一。核子自旋運動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礎,而氫原子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物質;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氫原子核處於無規律的進動狀態,當人體進入強大均勻的磁體空間內,在外加靜磁場作用下原來雜亂無章的氫原子核一齊按外磁場方向排列並繼續進動...
MRI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簡稱,中文為磁共振成像。MRI是把人體放置在一個強大的磁場中,通過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 CT與核磁共振 如果打造影劑的話,都有危害,如果都不打造影劑,MRI無輻射,而CT有輻射。關鍵是根據你的檢查部位來選擇,胸部、腹部CT清楚,神經系統、脊椎選MRI.CT與核磁共振(MRI)是兩種截然...
《磁共振臨床套用》可供臨床和影像診斷醫師參考使用。目錄 第一章 磁共振概論 第一節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概念 一、磁共振發展簡史 二、磁共振成像原理簡介 第二節 磁共振成像的圖像特點 一、常用MRI掃描序列簡介 二、正常人體各種組織圖像特徵 三、異常病變的MRI信號表現 第三節 MRI常用檢查方法 一、常規MRI掃描 二...
《磁共振功能成像臨床套用》是2012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文霄等。本書編排合理、內容翔實、圖文互參,適合MRI診斷專業醫師、影像學研究生以及相關臨床專業醫師參考。內容簡介 賈文霄等編著的《磁共振功能成像臨床套用(精)》介紹了6種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臨床套用,包括擴散加權成像和擴散張量成像、...
例如順磁固體量子放大器,各種鐵氧體微波器件,核磁共振譜分析技術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及利用磁共振方法對順磁晶體的晶場和能級結構、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和生物分子結構等的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自旋、磁矩參數的測定也是以各種磁共振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磁共振成像技術由於其無輻射、解析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的套用於臨床...
核磁共振波譜技術是基於化學位移理論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測定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分子結構。磁共振成像技術誕生於 1973年,它是一種無損測量技術,可以用於獲取多種物質的內部結構圖象。由於核磁共振可獲取的信息豐富,因此套用領域十分廣泛,如分析化學、生 命科學、材料檢測、石油勘探和水資源探查等等。在這諸 多套用中,...
《磁共振成像臨床套用入門(第2版)》總共十五章,介紹了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相關概念、MRI檢查技術、各種加權圖像的特徵、MRI在疾病診斷中的套用、MRI偽影以及安全性問題。書中精美插圖與文字內容相輔相成,可謂圖文並茂。《磁共振成像臨床套用入門(第2版)》宗旨是為初學者提供一條了解MRI系統及其成像原理的便捷通道...
第16章是MRI對比劑,除了介紹釓劑、鐵劑、肝特異性對比劑外,對MR靶向對比劑探針的設計也做了簡單介紹,希望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每個成像技術後面都附有套用部分,包括臨床套用和科研套用兩部分。圖書目錄 第一章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001 第一節 醫用磁共振的發展史 001 第二節 核003 第三節 磁 ...
技術原理 NMR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處於磁場中的原子核,原子核在電磁波作用下發生磁共振,吸收電磁波的能量,隨後又發射電磁波,即發出磁共振信號。由於不同原子核吸收和發散電磁波的頻率不同,且此頻率還與核環境有關,故可以根據磁共振信號來分析物質的結構成分及其密度分布。套用領域 生物學 核磁...
磁共振成像在循環系統疾病的套用,磁共振成像用於心血管病檢查時,掃描序列用自旋迴波技術(SE),回波時間(TE)保持28.56毫秒,脈衝重複時間(TR)據心率確定,即TR=R-R時間。為縮短掃描時間可採用多層面掃描序列,這樣只略增加TR時間即能一次獲得連續4~16個層面,每層有4~8幀不同的T1和T2加權圖像。運用較小的...
[1] 《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 參考文獻 [1] 趙喜平編著. 磁共振成像系統的原理及其套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12.[2]湯黎明,戚仕濤.超導磁共振成像關鍵技術發展與設備選型對比分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09):3-5.[3] 蔡宗堯,劉文,肖朝勇編. 磁共振...
人體組織細胞內含有非常豐富的水,不同的組織,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夠探測到其分布信息,就能夠繪製出一幅比較完整的人體內部結構圖像,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就是通過識別水分子中氫原子信號的分布,推測水分子在人體內的分布,進而探測人體內部結構的技術。磁共振成像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套用,具體是將患者置於特殊的...
該書宗旨是為初學者提供一條了解MRI系統及其成像原理的便捷通道,以使他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MRI診斷疾病的基礎知識、要點和注意事項。《磁共振成像臨床套用入門》主要供放射科進修醫師、住院醫師、研究生、醫學影像專業大學生和磁共振室技術員使用,對涉足MRI套用或培訓的醫院各科室臨床醫師、大專院校講師和其他專業...
將這種技術用於人體內部結構的成像,就產生出一種革命性的醫學診斷工具。快速變化的梯度磁場的套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該技術在臨床診斷、科學研究的套用成為現實,極大地推動了醫學、神經生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迅速發展。從核磁共振現象發現到MRI技術成熟這幾十年期間,有關核磁共振的研究領域曾在三個...
它運用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針對心血管系統成像的特殊困難,最佳化現有的MRI成像技術,使其具有臨床價值。最佳化序列設計的重點主要在心電門控和快速成像技術兩方面。結合這些不同的技術,組成的方案就能對心血管系統中的主要功能、形態和結構等進行評估。歷史和命名 核磁共振(NMR) 現象最初是由物理學家拉比在對在...
氫的核磁共振譜提供了三類極其有用的信息:化學位移(吸收位置)、偶合常數(峰的分裂)、積分曲線(吸收強度)。套用這些信息,可以推測質子在碳鏈上的位置。共振儀 普遍使用的核磁共振儀有連續波(CN)及脈衝傅立葉(PFT)變換兩種形式。連續波核磁共振儀主要由磁鐵、射頻發射器、檢測器和放大器、記錄儀等組成(見...
《磁共振成像評價急性心梗後再灌注的原理和臨床套用》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馮曉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塞及再灌注的動物模型來評價Gd-DTPA增強後MRI檢查對溶栓治療後心肌再灌注的診斷價值。我們將梗塞中央區和周圍區的MRI表現和病理變化對照研究,證實了MRI上梗塞心肌有無發生再灌注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