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套用》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套用
- 作者:湯光宇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日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496 頁
- ISBN:9787547857892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套用》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醫學套用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與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參數多、掃描...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核磁共振在醫學領域的套用。人體內含有非常豐富的水,不同的組織,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夠探測到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夠繪製出一幅比較完整的人體內部結構圖像,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就是通過識別水分子中氫原子信號...
磁共振成像技術由於其無輻射、解析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的套用於臨床醫學與醫學研究。一些先進的設備製造商與研究人員一起,不斷最佳化磁共振掃瞄器的性能、開發新的組件。例如:德國西門子公司的1.5T超導磁共振掃瞄器具有神經成像組件、血管成像...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核磁共振成像儀就是因這項技術而產生的儀器。它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套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套用於物理、化學、...
MRI套用是套用磁共振檢查時的一種技術,經過各國醫藥工業管理部門批准生產的MR成像儀都是安全的,均證明對人體沒有不良作用。人體危害 經過各國醫藥工業管理部門批准生產的MR成像儀都是安全的,均證明對人體沒有不良作用。磁共振檢查時,要...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套用》是2022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MRI原理一直是影像科醫師和相關臨床醫師理解MRI的難點,但又是深入學習、套用、研究MRI不可逾越的門檻。因此,本書旨在從影像醫師角度闡述MRI的成像物理基礎、成像...
核磁共振波譜技術是基於化學位移理論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測定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分子結構。磁共振成像技術誕生於 1973年,它是一種無損測量技術,可以用於獲取多種物質的內部結構圖象。由於核磁共振可獲取的信息豐富,因此套用領域十分廣泛,如...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檢測病人/被試接受刺激(視覺、聽覺、觸覺等)後的腦部皮層信號變化,用於皮層中樞功能區的定位及其他腦功能的深入研究。簡述及概念 磁共振腦功能成像(fMRI)是通過刺激特定感官...
磁共振成像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套用,具體是將患者置於特殊的磁場中,利用無線電脈衝的方式激發患者體內的氫原子核產生共振,並且吸收能量。停止射頻脈衝後,患者體內的氫原子核會按照某種特定頻率發射出電信號,將其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電子...
技術 套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PET scans),或稱之為PET掃描技術的研究,給被試服用不同种放射活性物質(但是很安全),這些物質在腦內被活動的腦細胞吸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利用磁場和射頻波腦內產生...
彌散加權成像的套用前景及其局限性 MRDWI不僅在腦部疾病的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MRDWI 已經在乳腺、肝臟、頸髓等處的疾病診斷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套用。總之, MRDWI作為目前唯一非侵入性檢測活體組織內水...
磁共振成像在循環系統疾病的套用,磁共振成像用於心血管病檢查時,掃描序列用自旋迴波技術(SE),回波時間(TE)保持28.56毫秒,脈衝重複時間(TR)據心率確定,即TR=R-R時間。為縮短掃描時間可採用多層面掃描序列,這樣只略增加TR時間即...
1973年,第一個基於核磁共振原理產生的簡單圖像面世。緊接著在1977年,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第一個醫學圖像也產生了,此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初套用在臨床上。1984年,核磁共振(NMR)成像更名為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速度比較慢,容易...
磁共振檢查技術〔MEGNETIC RRESONANCE,MR〕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場革命,生物體組織能被電磁波譜中的短波成分如X線等穿透,但能阻擋中波成分如紫外線、紅外線及短波。人體組織允許磁共振產生的長波成分如無線電波穿過,這是磁共振套用於臨床的...
核磁共振波譜成像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學檢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套用於臨床的醫學影像診斷新技術。它具有無電離輻射性(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向(橫斷、冠狀、矢狀切面等)和多參數成像;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無需...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是一種無創傷性,不需用插管及對比造影劑的血管成像方法,已廣泛套用於臨床。MRA血管成像數據採集技術主要有兩種:①時間飛越技術(time of flight,TOF) 其成像原理是利用MR特殊的“流動效應”。...
開放式磁共振系統成像空間大,手術可以在掃描區域內、外進行,術中可隨時掃描與監控,既便於實時觀察術中情況,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簡介 介入磁共振(InterventionalMagnetic Resonance),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套用磁共振引導器械可...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顯示大腦各個區域內靜脈毛細血管中血液氧合狀態所起的磁共振信號的微小變化。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一種新的研究人腦功能的方法,具有無創!時間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漸套用於神經科學的...
舉例來說,在手術過程中,磁共振成像能夠對腦部腫瘤進行精確描繪。這樣,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就能將腫瘤完全切除。在心臟病診療套用中,磁共振成像技術開闢了新的途徑——利用所謂的自動門控心血管磁共振(CMR)技術,從圖像數據中提取周期性...
核磁共振的研究和套用領域非常的廣泛,不僅涵蓋了最早期的化學和物理領域,現在在生物.生理和醫學.農業.地質等諸多領域都發揮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經漸漸的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研究理論與實踐工具。簡介 成像技術的發展,導致了成像技術...
[1] 《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 參考文獻 [1] 趙喜平編著. 磁共振成像系統的原理及其套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12.[2]湯黎明,戚仕濤.超導磁共振成像關鍵技術發展與設備選型對比分析[...
腦電-磁共振成像融合是科技術語 背景簡介 大腦內部運作機制研究是21世紀的一大挑戰,功能神經成像在了解大腦功能和障礙方面有著極好的套用前景(Friston, 2009),現已經成為神經科學研究和臨床套用的重要工具。無創高時間、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是...
從而使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的套用更加廣泛,尤其在對很多疾病的診斷上具有潛在的優越性。21世紀以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全球開發核磁共振的各種關鍵部件,研製各種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高性能診療設備。使醫用磁共振設備得以迅猛的...
由於 DTT 是新近套用的磁共振彌散成像技術,其名稱尚欠統一,例如有稱為纖維跟蹤技術(fiber tracking)或白質纖維束成像(tractography)等。儘管存在很多的計算方法,但其總的原則就是使含有相同軸索的體素之間進行連線。到2015年,3D ...
磁共振神經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是2020年公布的醫學影像技術學名詞。定義 根據中樞或外周神經的結構和解剖特點,結合相應的脈衝序列和技術方法使得中樞或外周神經與周圍背景組織形成對比而清晰突顯,神經和病變能清晰顯示...
第三節 自旋迴波與梯度回波的混合序列與半傅立葉變換技術TGSE(GRASE)第四節 平面回波快速成像技術(EPI)的成像基本原理與臨床套用 第五節 綜合套用磁共振成像的新技術,提高疾病的診斷水平 第二篇 中樞神經系統MRI研究進展及其臨床...
第一節 擴散技術相關的基本概念/022 一、磁共振擴散技術發展史/022 二、擴散加權成像相關概念/022 三、擴散張量成像相關概念/023 第二節 擴散加權成像技術/024 一、物理基礎和脈衝序列/024 二、擴散加權成像在神經系統的臨床套用/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