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M3李戰車
- 國家:英國
- 生產日期:1941年8月–1942年12月1日
- 操作人數:7
開發及設計,作戰紀錄,英軍,美軍,蘇聯紅軍,太平洋戰爭,
開發及設計
美軍在二戰早期非常缺乏可用的坦克。庫存坦克主要有M2輕型坦克和M2中型坦克。兩者均略為過時,不適合實戰運用。美軍極為需要開發及製造新型坦克以提升軍力。
於是,在1940年7月開展了新型中型坦克的開發。此坦克參考了技術成熟的M2中型坦克,使用部份與其類此或相同的結構和零部件,例如可靠的垂直渦形彈簧懸掛系統,並加厚了裝甲。
M3 中型坦克與M2中型坦克一樣,採用萊特公司(Wright Aeronautical)的汽油引擎,安裝於車身後方,動力經傳動軸接駁至車身前方駕駛席的變速箱。一門75毫米M2坦克炮 安裝在寬大車身的右方(後期換裝炮管較長的M3坦克炮),由一名炮手及一名裝填手操作。該火炮衍生自法國75mm榴彈炮,後來也有安裝在M4謝爾曼坦克上。
駕駛席的左邊安裝兩挺固定機槍。在駕駛席之後,安有一雙人炮塔。車長及一名炮手負責使用炮塔內的一門由37mm M3反坦克炮衍生出的M5或M6坦克炮,及一挺同軸機槍。車長擁有一個帶機槍的指揮圓頂用於觀察。由於車內武器眾多,所以乘員足足有7人(格蘭特式為6人),比各國同期坦克要多。
M3 中型坦克由於使用星型引擎及傳動軸,車身高大。因此車內空間也較充足。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車體各側面的投影面積較大,容易被發現並瞄定。而且安裝在車身的75mm火炮射擊範圍有限,可全方位射擊的37mm炮又威力不足。
種種缺點使它很快地就從前線退出,由生產速度快,性能尚佳的M4謝爾曼坦克所取代。
作戰紀錄
英軍
英軍在二戰早期,尤其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嚴重缺乏裝甲車輛。美國願意向英軍提供正在大量生產的M3中型坦克。英軍對其種種缺點並不滿意,但因需求實在緊急,英軍在提出改造要求後下訂1250輛符合英國需求的M3 中型坦克,即格蘭特將軍式。
最初的167輛M3 格蘭特式裝配在三個裝甲旅下,與1942年5月的加查拉戰役投入實戰。之後英軍也有接受一批李將軍式以緊急填補兵力。
英軍發現M3 中戰車機械上非常可靠,故障較少。75mm榴彈炮的火力在戰鬥中也非常優秀。而且裝甲足以抵禦早期德軍的大部份反戰車武器,除了令盟軍聞風喪膽的88毫米高射炮。不過英軍也覺得其車身過於高大,安裝在車身的75mm火炮射擊範圍有限,使用不便而限制了火力。初期M3中型坦克部份裝甲還使用鉚釘固定,被擊中後容易飛脫引起危險。
英軍中大部份M3 格蘭特式在北非戰役後已退役。部分被改裝成一些工兵車輛。
美軍
美軍裝甲部隊在M4謝爾曼可大量供應前,主要裝備M3 中型坦克。美軍在二戰早期的裝甲作戰中也主要運用它
,例如火炬行動。早期美軍部隊缺乏實戰經驗,加上M3 中戰車本身的缺點,使得戰果不盡人意。例如在凱賽林隘口戰役中的費德隘口,防守的德軍令美軍第一裝甲師在兩天內損失了約100輛戰車。當中有一部份為M3 中戰車。
一部份已退出前線的M3 中戰車被改裝成工兵車輛。另外有一部份被改裝成自走炮如M7牧師和M12。
蘇聯紅軍
蘇聯透過租借法案獲得了1386輛M3 中戰車(李將軍式),以補充蘇德戰爭初期損失的兵力。蘇軍對此型戰車並不滿意,有蘇軍戰車兵戲謔其為「七兄弟棺材」(Coffin for seven brothers) ,其脆弱可想而知。不過蘇聯接收的120輛M31B2裝甲回收車(以M3 中戰車改裝而成)則成為蘇軍僅有的特製回收車輛,成為工兵部隊的重要資源。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僅少量運用M3中型坦克車。太平洋戰爭中大部份M3坦克參與的戰鬥均屬大英國協軍隊麾下,用於支援步兵。在歐洲戰場難以生存的M3坦克對付日軍裝甲車輛綽綽有餘。日軍甚至把M3 中戰車歸類為「重型戰車」。除了步兵的自殺式襲擊外,也有利用俘獲的M3斯圖亞特輕型戰車迂迴到後方作戰而成功擊毀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