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 外文名:Laniakea Supercluster
- 簡稱:拉尼亞凱亞
- 別稱:拉尼亞凱亞複合體,本超超星系團
- 距離:77Mpc
- 總質量:1×10^17 M☉
- 範圍:525Mly
概要,發現方式,位置,
概要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內包含約10萬個星系,範圍達到約1.59億秒差距(5.2億光年)。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10^17倍,或者是銀河系的10萬倍,我們的銀河系就位於這張宇宙之網的一條“流蘇”上。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幾乎與巨大的時鐘座超星系團相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包含以下三個部分,而這三個部分先前被認為是各自分離的超星系團:
宇宙路線圖
![宇宙路線圖 宇宙路線圖](/img/f/f87/nBnauMzYwkzYlF2NlBDOiZ2M1IjZ3ITNwYTYwATMkhTOkN2NjN2MhRGZm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 室女座超星系團,銀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團。
- 孔雀-印地安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內最巨大的星系團包含室女座星系團、長蛇座星系團、半人馬座星系團、阿貝爾3565、阿貝爾3574、阿貝爾3521、天爐座星系團、波江座星系團和矩尺座星系團。整個超星系團由大約300到500個已知的星系團和星系群組成,而實際數字可能更高,這是因為部分天區被銀河系的隱匿帶遮蔽而無法被觀測。
超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並且其邊緣難以判斷,尤其是由內向外觀測時。發現拉尼亞凱亞的團隊使用電波望遠鏡將本星系群的星系運動繪製成分布圖。在特定超星系團內,所有星系的運動都會朝向超星系團的質量中心。而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星系都朝向它的重力中心,巨引源移動,因此也影響了銀河系所在地本星系群和其他超星系團內的星系。
發現方式
分析星系運動,並將本動速度和宇宙膨脹效應分離的新方式為維納濾波。該方式用於有明確天體位置資訊的時候,可以分析出3億光年(9200萬秒差距)的範圍,並顯示其流動模式。加上這個限制,可知道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正對著夏普力超星系團移動,因此夏普力和拉尼亞凱亞這兩個超星系團可能是更複雜結構的一部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img/2/124/nBnauEDNiNWMkFGM0YmY3gDM2ATNwE2NzkjNiZDMlZDOwMGNxATOhlTO5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img/2/124/nBnauEDNiNWMkFGM0YmY3gDM2ATNwE2NzkjNiZDMlZDOwMGNxATOhlTO5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們記錄了銀河系周圍8000多個星系的位置和剔除宇宙學紅移之後的相對運動。在下圖中,朝向我們而來的星系標為藍色,遠離我們而去的星系標為紅色。這樣,他們建立起一個“宇宙流”的模型(如右圖)。在下圖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距離地球1.5億~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神秘的區域,相當於數萬星系質量的引力中心,所有星系都朝向它而去。我們稱它為“巨引源”(Great Attractor)。在大約幾億光年外的數百萬個星系都受到巨引源的影響。
宇宙流
![宇宙流 宇宙流](/img/0/9ef/nBnauADNzE2Y0EWM4YmYlRDNzgDZ0U2N1YTYiRjM2Y2M2ImN5ATZiZWMz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引力中心示意圖 引力中心示意圖](/img/4/abe/nBnauUWMjdDM2MWNxMzYiVjMklDM4MTO5EmMzkjMhNjZxAjZlVGN5QTNkh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位置
宇宙目前已知的最大結構是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就像一張巨大的網,而這些纖維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邊界。宇宙的空洞中,幾乎空無一物。“纖維”則是由超星系團所組成。鄰近拉尼亞凱亞超星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img/5/55d/nBnauIWOyMjNxEDZ2YjM1QmZmJWY0QWY1ATYiFGZxUDNjRGZlZDZhVDZhF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