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特點
LT-38坦克的戰鬥全重為9.4噸,乘員4人,主要武器為斯可達公司製造的37mm反坦克炮,可發射穿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和LT-35的一樣;LT-38坦克和LT-35坦克的主要不同點在推進系統上。LT-38坦克上採用的是6缸水冷汽油機,其氣缸容積7.15L(LT-35坦克上汽油機的為8.5L),最大功率為125hp(91.9kW)。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行動部分採用平衡懸掛裝置,彈性元件是半橢圓形片狀彈簧,每側有4個大直徑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另有兩個托帶輪。由於發動機功率的提高,再加上對行動部分作了重大改進,使得LT-38坦克的機動性比LT-35的有較大的提高,與LT-35坦克的大部分相同,只是車體和炮塔的項部、車體底部的裝甲厚度略有增加。
背景
30年代後期,CKD公司在LT-24組克出口型的基礎上,對其行動部分和發動機加以改進,製成了NHP—S坦克,斯可達公司則推出LT-35坦克改進的S一26坦克。
捷克陸軍部通過對比試驗認定,TNHP—S坦克的實用性較好。捷克陸軍部性能評定委員會所組織的這次大型試驗,歷時達4個月,坦克的累計行程達5558km,其中包括1533km的惡劣路面,考核是比較嚴格的。試驗結果表明,TNHP—S坦克的越野性能相當不錯。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每側4個大直徑負重輪,而原來的LT一35坦克每側是8個小直徑負重輪。這一點也成為識LT-38和LT-35坦克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徵。隨後,捷克陸軍部正式將了TNHP—S坦克定名為LT-38輕型坦克,時間是1938年7月1日。型號中的38,代表定型的年份。同年的7月22日,軍方訂購了150輛LT-38輕型坦克。但是,在德軍占領捷克全境之前,捷克的快速師中,僅裝備了幾十輛LT-38輕型坦克,其餘均為LT-35坦克。
LT-38坦克的戰鬥全重為9.4t,乘員4人,主要武器為斯可達公司制.造的37mm反坦克炮,可發射穿甲彈和榴彈。發射穿甲彈時,可擊穿1000m處的32mm厚的優質鋼裝甲。輔助武器為2挺7.92mm機槍,其中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和LT-35的一樣。lT-38坦克和LT-35坦克的主要不同點在推進系統上。LT-38坦克上採用的是6缸水冷汽油機,其氣缸容積7.15L(LT-35坦克上汽油機的為8.5L),最大功率為125hp(91.9kW)。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行動部分採用平衡懸掛裝置,彈性元件是半橢圓形片狀彈簧,每側有4個大直徑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另有兩個托帶輪。由於發動機功率的提高,再加上對行動部分作了重大改進,使得L了-38坦克的機動性比LT-35的有較大的提高,最大速度達到42km/h,最大行程為250km。LT-38坦克的裝甲厚度和結構等,與LT-35坦克的大部分相同,只是車體和炮塔的項部、車體底部的裝甲厚度略有增加。LT-38坦克的改進型車LT-38坦克不僅變型車多,其改進型車也不少,而且大部分是1939年以後生產的。
1938-1939年,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生產中的150輛LT-38坦克被德國沒收了,並被重新命名為PzKpfw38(t)A型。德國控制捷克後,LT-38坦克成為德軍裝甲部隊裝備的坦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並且一直保留生產直至1942年6月。二戰期間,PzKpfw38(t)坦克不僅裝備德軍還裝備了其他很多軸心國軍隊,比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1940年5/6月,英國和法國的部隊曾經繳獲過單輛的38(t)坦克,1943年義大利戰役和諾曼第戰役中盟軍也繳獲過,還有一部分東線被繳獲的38(t)坦克則被蘇聯紅軍所裝備。最後在1945年5月戰爭結束的時候,LT-38坦克被捷克斯洛伐克陸軍用做訓練直至50年代
使用情況
隨著捷德因為蘇台德區問題及隨後的幕尼黑會議造成的緊張局勢,捷克軍方除了動員備戰,向斯柯達廠催促儘快生產LT-38。1938年歲末,20輛先導生產車即進入捷克裝甲部隊服役。 1939年3月16日,德國併吞捷克,LTvz.38也就跟著被德軍接收,由於其性能與初期型的PZ. III三號坦克旗鼓相當,加上性能優秀,結構簡單又耐用,因此德軍乃將其配屬於第七、第八裝甲師,並且命斯柯達廠繼續生產,同時改編號為PZ.38(t)。
型號演變
PZ.38(t)共生產了1411輛,其中最終型的G型就有325輛,正面裝甲更加厚到50毫米,儘管在1942年以後,此車就已經是落伍的車種,但德軍的二線單位仍大量使用,甚至到了戰爭後期還以各式變種車款繼續活躍(主要在東戰線),總計有以下變種。
MarderIII 驅逐戰車(panzerjager)
MarderIII H/M型驅逐戰車(panzerjager)
搭載PAK40 L/46 75毫米戰防炮
MarderIII G型驅逐戰車(panzerjager)
搭載ZIS3(PAK36(r) L/51 76.2毫米戰防炮
Hetzer驅逐戰車(jagdpanzer)
搭載PAK39 L/48 75毫米戰防炮
Flakpanzer 38 防空坦克
搭載FlaK 38 20毫米防空炮
Munitionsschlepper auf Fgst Panzer 38(t) 火炮牽引車型Ausf. C/K/M
Aufklärer 38(t) 偵察坦克
搭載Kwk 38 20毫米機炮 或 Kwk 40 75毫米戰防炮
蟋蟀式自行火炮搭載150mm sIG33步兵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捷克的LT-38輕型坦克是很有名氣的一種坦克。除了它本身的性能不錯之外,還由於德國人利用它製造出一系列變型車,在戰場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LT-38輕型坦克,德國人稱德國人稱為38(t)。PZ.38(t)是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廠製造的LTvz-38輕坦克,德軍編號Sd.Kfz140 PZ.38(t),由著名的斯科達(Skoda)兵工廠所製造,於1938年末起服役於捷軍,1939年3月德國併吞捷克之後,鑒於此車設計優良,遂以PZ.38(t)的名號繼續使用,一直到大戰後期都還能看到此車的變種繼續為德國在各地奮戰
PzKpfw38(t)坦克共有8種型號(A/B/C/D/E/F/S/G)生產了1400輛,其中改進型的有裝備捷克造的37mm SkodaA7vz.38型炮,這種炮德國人稱為37mmKwK38(t)L/48。早期的PzKpfw38(t)坦克採用鉚接結構,直接火力命中會使鉚接的裝甲板脫落導致乘員死傷。後期則大量採用了焊接結構,一些早期型的被升級裝甲,另外一些則換裝德國造的37mmKwK35/36L/46.5型火炮。
還有部分的PzKpfw38(t)坦克安裝了火焰噴射器以取代車體上本來裝備的機槍,噴射器燃料是靠一輛200公升的油料補給拖車用橡皮管供給的。PzKpfw38(t)坦克還有一種兩棲型的,不過沒有正式投入生產。
德國很多戰鬥車輛採用了38(t)坦克的底盤,比如黃鼠狼IIIH/M型自行反坦克炮,Bison/GrilleH/K/M型自行榴彈炮以及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一些回收的舊車也常常用來製造變型車。
1939年9月的時候,開發快速/輕型偵察坦克的方案被暫時擱置,到了1942年初,BMW公司製造了15輛PzKpfw38(t)nA型,但是並沒有被正式裝備部隊。1942年,按照德國人改裝坦克的習慣在PzKpfw38(t)底盤上改造出黃鼠狼III自行反坦克炮和38(t)型自行高射炮。1942-1943年,大量的PzKpfw38(t)坦克被去除炮塔改造成駕駛訓練車。這種訓練車被
德國國防軍的很多學校使用。351隻PzKpfw38(t)坦克的炮塔被用作德軍在挪威,丹麥,大西洋壁壘以及義大利,東歐的防禦工事火力。
PzKpfw38(t)坦克的變型車中有一種很有趣的偵察坦克——Aufklarungs38(t)坦克(Sd.Kfz.141/1),裝備一門20mmKwK38L/55型炮以及MG42機槍(在很多裝甲車上使用)或者75mmKwK37L/24型炮。從1943年到1944年初,只生產了50到70輛裝備20mm炮的38(t)偵察坦克,1944年則生產了2輛裝備75mm炮的38(t)偵察坦克。基於38(t)坦克底盤開發的變型車中最成功的無疑是追獵者坦克殲擊車(Hetzer)。
克虜伯公司曾經提議過在38(t)坦克坦克上安裝PzIV坦克的炮塔,這種不可行的方案自然沒有被接受。德國曾經嘗試改進38(t)坦克,不過僅製成了一種名為38(d)坦克的試驗車。
1943年10月15日,希特勒批准生產一種稱為Gepard的臨時性自行防空炮,後來被基於PzIV型坦克底盤的自行防空炮取代。這種自行防空炮裝備單管的20mmFlak30或者20mmFlak38L/112.5型炮,採用38(t)坦克L/M型的改進底盤。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BMW生產了141輛。首批的87輛在1944年1月裝備前線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的防空排(主要是黨衛軍部隊,例如諾曼第地區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
PzKpfw38(t)在德國的監管下生產,在很多地區參戰,比如波蘭(第3輕裝甲師),挪威(第31裝甲軍),法國第(6,7,8裝甲師),巴爾幹(第8裝甲師)以及蘇聯(第6,7,8,12,19,20裝甲師)。在蘇德戰場上,PzKpfw38(t)坦克在裝甲和火力上都逐漸不能適應戰局,1942年,PzKpfw38(t)坦克被用作其他任務(比如偵察和訓練)而不再作為主力作戰坦克。
服役部隊
媒體評述
據報導,1937年10月,捷克軍方提出一款新式輕型坦克的需求,隨候選中了TNHS,再經由斯科達廠稍加改良之後,於1938年元月推出了LTvz.38,並於7月獲得捷克軍方的150輛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