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JP Morgan)

摩根大通

JP Morgan一般指本詞條

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頓公司合併而成,是美國主要的商業銀行。業界稱西摩或小摩,總部在美國紐約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高達1.5萬億美元,占美國存款總額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摩根大通於2000年由大通曼哈頓銀行J.P.摩根公司合併而成,並分別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和貝爾斯登銀行和華盛頓互惠銀行。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摩根大通的總部設於曼哈頓區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部分銀行業務則轉移到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摩根大通大廈(JPMorgan Chase Tower)。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摩根大通
  • 外文名稱:JPMorgan Chase & Co
  • 總部地點美國紐約公園大道270號
  • 成立時間:1799年
  • 經營範圍銀行黃金投資基金貸款
  • 公司類型股份制
  • 公司口號:Your Choice,Your Chase
  • 年營業額:1010.06億美元(2015年) 
  • 員工數:234,598人(2015年) 
  • 世界五百強:第55位(2016年) 
  • 總資產:2.5萬億美元
  • 市值:4000億美元
  • 董事長:YYFC
  • 官網:http://www.jpmorganchase.com/
企業資產,發展歷程,合併成立,中國戰略,大量裁員,業務接手,企業文化,啞鈴戰略,投資創新,布局中國,管理團隊,國際排名,相關著作,概述,基本信息,榮譽,媒體評價,內容介紹,作者譯者,巨虧受查,巨額虧損,醜聞調查,官方回應,虧損激增,應對措施,公司危機,SEC調查,法務部調查,了結指控,涉嫌操縱,集體訴訟案,用戶信息被盜,

企業資產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2.5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1.5萬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
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后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
公司在全球擁有26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1萬多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發展歷程

合併成立

摩根銀行原名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是1859年4月20日由兩家商業銀行合併而成的,一家也稱為J.P.摩根公司,一家是紐約擔保信託公司。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組成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的J.P.摩根公司建於1860年,以J·皮爾龐特·摩根名字命名。創建之初,該公司只是一家個人經營的辦事處,專門買賣外匯。而後業務不斷發展。
1864年更名達布尼·摩根公司,1871年改稱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1895年改為J.P.摩根公司。該公司從早期開始,就同美國金融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包攬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大發其財。根據1933年銀行法,摩根公司改為商業銀行,把原來經營的投資銀行業務交付給摩根斯坦利。1940年以後,摩根公司由合夥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經營信託業務
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建於1864年,1896年改名為紐約擔保信託公司。1910年合併莫頓信託公司和第五大道信託公司,1912年合併標準信託公司,1929年合併商業銀行
二戰以後美國銀行界的競爭日趨劇烈。摩根公司同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合併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就加強了實力,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競爭。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60年代末期,作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即摩根銀行的持股公司――J.P.摩根公司建立之後,經營範圍進一步擴大。為了適應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該公司先後建立了一些新的附屬機構,其中包括1971年建立1976年更名的摩根社會發展公司,1981年建立的摩根期貨公司,1986年建立的J.P.摩根證券公司等。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進入90年代以來,伴隨著信息的浪潮,公司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如推出網上銀行、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的信用卡服務等等。銀行的業務已遍布全球,但公司仍始終本著真誠、公正與公平的原則,為全球千千萬萬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併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
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
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併購諮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2004年,摩根大通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把芝加哥第一銀行的行政總裁Jamie Dimon委任為營運總裁,成為現行政總裁的接班人。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二,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八。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
2004年6月14日,美聯儲發表聲明,批准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第一銀行的兼併方案。合併後的新摩根大通銀行資產總額達1.12萬億美元,一舉超過美洲銀行,與1.19萬億美元資產的第一大銀行花旗僅一步之遙,而且業務也將從紐約擴展到整箇中西部,成為了繼花旗之後第二家真正跨地區的銀行。

中國戰略

進軍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市場的悠久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1909年,JP摩根擔任湖廣鐵路債券的承銷商。1920年代,大通銀行在上海和天津開設了辦事處,為當地及外國機構提供金融服務。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係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歷史,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在執行香港複雜上市發行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
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成功發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額為43億美元的交易中作用舉足輕重,接獲機構需求量為承銷團之首,占機構投資者訂單總量的32%,零售訂單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開始在中國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承銷過許多國企發行項目,包括多起H股重組上市項目:華能國際電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內蒙古伊泰煤礦等,以及N股:華能國際電力。
2008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國財政部1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發行中擔任聯席牽頭行及薄記行。此前,還為財政部1億美元世紀債券和5億美元7年期全球債券擔任過主承銷。摩根大通於2000年為華能國際收購山東華能擔任財務顧問。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Ⅱ資格。這是摩根大通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又一重要步驟。摩根大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定,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2011年6月,摩根大通和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的合資證券公司—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一創摩根)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一創摩根將憑藉該許可在國內開展證券市場業務。
2010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批准組建一創摩根,其中第一創業持股66.7%,摩根大通持股33.3%。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從事國內股票與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業務。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分支機構
至2012年,總部位於北京的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擁有7家分行,分別是北京分行、上海分行、天津分行、廣州分行、成都分行、哈爾濱分行和蘇州分行。
亞太三甲
投行業務亞太三甲,一段時間以來,摩根大通在中國並不很受關注,無論是商業銀行業務還是投資銀行業務,儘管它是美國第二大金融機構,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典範。原因何在?
摩根大通的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批發銀行業務,很少做零售銀行業務。因為在其經營哲學中,做批發業務更有利於管理。摩根大通在中國也秉承這個原則,因此並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
從投資銀行業務來說,2000年9月合併以前的JP摩根和大通曼哈頓都是商業銀行,儘管JP摩根已經得到美國證監會的特批,可以從事證券業務。合併後的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業務幾乎是從零起步,在中國更是如此。
經過3年的努力,摩根大通的投行業務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在全球投資銀行中,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交易量都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績,在亞太地區更是進入三甲,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已經拔得頭籌。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僅僅在10月份,摩根大通就在中國內地市場做成了六項業務:
在中國政府海外發行的合計15億美元的國債中,摩根大通是全球聯席賬簿管理人之一;
中國電信在以近800億人民幣從母公司收購六省市網路資產的項目中,摩根大通是獨立財務顧問;
中海油簽署了收購澳大利亞的Gorgon項目,估計金額3億美元。摩根大通是財務顧問之一;
中信國際金融發行的1.8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全球聯席協調人;
中旅國際投資發行的1.5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獨立全球協調人;
摩托羅拉對中興通信晶片廠的收購中,摩根大通擔任摩托羅拉的財務顧問。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人才戰略
招攬高級人才,摩根大通以中國市場為戰略性發展重點,有超過1/3的亞洲員工派駐在大中華地區。摩根大通加大了中國區的力量,從其他機構挖來了幾位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投行人才。
摩根大通秉承著全球一盤棋的策略,利用綜合性金融控股的優勢,在全球每一個地方都全方位地開展業務。

大量裁員

摩根大通抵押貸款部門最新裁員1800人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2013年6月7日宣布全國範圍內削減抵押貸款部門約1800個工作機會。其中兩個地區裁員最為嚴重,分別是紐約艾爾比奧(Albion),位於此地的整個呼叫中心被關停,和佛羅里達坦帕(Tampa),摩根大通銀行本欲在此實現業績增長。
摩根大通銀行摩根大通銀行

業務接手

據業內相關人士2014年3月19日透露,摩根大通(JPMorgan)即將向瑞士能源貿易公司--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 Ltd)出售旗下商品交易業務。
今年2月兩位前高盛高管曾向外媒透露,摩科瑞能源已在和摩根大通高層洽談購買摩根大通旗下的商品交易業務部門,該部門曾是華爾街最強大的石油及金屬部門之一。
目前整個協定的條款還不明確,但根據此前摩根大通在去年10月向潛在買家提供的報告顯示,該商品交易業務部門總價值大約在33億美元。
摩根大通周三拒絕對此事作出評論,專業人士稱摩科瑞能源不會馬上就達成協定。
由於日益增強的監管和政治壓力,2013年摩根大通正式決定出售旗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實物商品部門,以便在核心業務上集中精力。

企業文化

在Bondware10月5日公布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本融資排名中,單月排名名列第一。計入建行、工行兩個上市大單後,摩根大通名列摩根史坦利和瑞銀之後,排名第三。
迄今為止,摩根大通2006年共完成14個股本融資項目(包括IPO、增發、發債),金額總計76.39億美元;9個併購項目,涉及金額總計67.37億美元,實現了跳躍式增長。雖然摩根大通沒能參與建行和工行這兩個中國最大的海外上市大單,但對此信心十足。他認為,在超大型銀行上市收尾後的投資銀行市場,摩根大通的競爭優勢將更突出。

啞鈴戰略

任何成功都是基於過去多年的積累和耕耘,但在關鍵時期,正確的戰略和有效的執行,可促成錦上添花。啞鈴戰略的成功實施,是摩根大通2012年取得跳躍式增長的一大法寶。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所謂啞鈴戰略,是指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雙重並重的客戶定位系統,一手抓傳統的大客戶,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一手抓民營企業和新興行業中的新銳企業,拓展客戶群的規模和種類,其他業務部門為前端客戶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在經過了早期海外上市大企業獨占鰲頭的局面後,中型企業和新興企業,正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這是摩根大通“啞鈴戰略”產生的一個動因。從2006年摩根大通的成績單看,“啞鈴”的兩端平衡增長,既有像中海油、中海化、瑞安、招行這樣的傳統大客戶,也有像富力地產、綠城、超大農業等中型客戶。
摩根大通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機會成本。這意味著決策的成本增加,由於可支配資源有限,一旦決定了做A項目,必然要放棄其他項目,但風險在於,A項目是否是一個值得做的項目,是否優於其他項目中型客戶有時往往更考驗一個投行的判斷力和服務質量。
大企業是好項目,有時可能更顯而易見。但要發掘好的中小企業項目對投行家的眼光及判斷力以及投行服務的差異性有時可能就是一個更大的考驗。
摩根大通在中型企業的篩選和服務上,已形成一套價值和服務體系,並將逐漸成為新的競爭力賣點。“啞鈴戰略”亦要求內部高效的協調性。9月份2周內,摩根大通完成5個股本市場項目,並且分屬不同的行業領域;僅9月21日一天,摩根大通亞太區有四個項目同時進行,2箇中國公司、2個韓國的IPO,並且實現了每個項目都是屬於高端定價,項目上市之後都漲了10%-20%。“每個項目至少要見80-100個機構和基金,要適應各地時差開全球電話會議,可能一天會與某個大基金談起他不同的項目。

投資創新

善於創新的最大持股者,在摩根大通現翻幾番的業績中,除來自IPO市場的興旺外,來自二級市場的收益也大大增加。摩根大通是幾乎所有中國大國企的H股或者紅籌股上市公司的股東,有些還是前三名的大股東,有些持股占比30%。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這是一項其他外資投行無法比擬的紀錄。而2006年港股的總市值、總成交額、新上市集資額等8項紀錄均創下了歷史新高,無論是H股還是紅籌股,都實現了大幅增長。摩根大通持有的股票,一部分是來自摩根大通自營資金;一部分通過基金持有,另外一部分是專門用來做證券放貸,進行衍生品等二級市場的操作。
許多交易活躍的股票,都離不開摩根大通。而為中型企業量身定製的新融資方式--將上市前的融資與股本市場IPO融資相結合,是摩根大通的專長。很多喜好高增長的投資者對具有增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很感興趣,而中小型企業融資方式也開始嘗試更先進更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布局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漸入佳境,一個大背景便是其全球整合基本完成,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加重。按照WTO相關協定,2006年12月後,中國金融業將全面對外資開放,從中國證券監管層的公開表態看,2007年證券市場的開放力度和範圍,也將大大增加。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顯然,證券市場將是外資投行的首選領域。摩根大通最後一次面向全球機構投資者的定期調查問卷顯示,有43%的機構投資者對2007年中國股市預測是“看漲”,調查對象中已經有55%的機構持有了中國股票,而且有26%表示會在6-12個月內購入。
2004年,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合資成立了上投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摩根大通持股49%,2013年摩根大通又獲得證監會增批的1億美元投資額度,其QFⅡ總額度增至1.5億美元。
外界傳言摩根大通證券與遼寧證券洽談合資之事,雖然對此摩根大通一直拒絕發表評論,但搶灘國內券商的計畫是幾乎所有外資投行的共同興趣。摩根大通亦獲得牌照,為外資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幣業務以及全球性風險管理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資本市場融資、財務顧問、養老基金業務和現金管理等。

管理團隊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1956年3月13日出生)金融天才,華爾街的傳奇人物,世界上最讓人敬畏的銀行家。
傑米·戴蒙Jamie Dimon傑米·戴蒙Jamie Dimon
摩根大通在戴蒙帶領下不僅在每個季度均保持盈利近20億美元,而且其投資銀行等業務還在五大投行紛紛倒台的情況下逆市走高,更讓摩根大通在風暴中屹立不倒的金融天才。
傑米·戴蒙是世界上最讓人敬畏的銀行家。他是全球500強最年輕的總裁,《財富》雜誌評選的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名利場》雜誌“資訊時代百名權勢人物”排行榜TOP10之一,深得歐巴馬的信賴。毋庸置疑,傑米·戴蒙是美國最有權力的銀行家。
摩根大通總裁:安浩德(Andrew Crockett,1943年出生於英國格拉斯哥,受教育於劍橋和耶魯大學),他於2003年10月加盟摩根大通集團,出任摩根大通國際總裁。
安浩德Andrew Crockett安浩德Andrew Crockett
2013年他還擔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加入摩根大通之前,從1994年1月至2003年3月,安浩德曾擔任國際清算銀行總裁。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期間,他出任全球金融穩定論壇主席。在1989至1993年期間,他出任英格蘭銀行執行董事,負責其國際事務。

國際排名

世界500強排名
2010《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25。
2011《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36。
2012《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51。
2012年世界銀行排名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滙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國巴克萊銀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史坦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蘭國際集團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蘭合作銀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taly IITSF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摩根大通集團排名第21位。
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最賺錢企業排行榜發布,摩根大通排名第12。
2018年6月7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發布,摩根大通排名第3。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摩根大通公司位列47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摩根大通排名第27。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摩根大通位列41位。

相關著作

2014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所出版《摩根財團》。

概述

J.P,摩根,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20、30年代,由美國商人喬治·皮博迪所創辦的商行。在歷經朱尼厄斯·摩根、皮爾龐特·摩根、以及傑克·摩根三代人的建設之後,在20世紀初期,J.P.摩根已經發展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大財團。然而1933年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即《1933年銀行法案》),迫使摩根財團證券承銷和投資業務分離,催生出了J.P.摩根公司的小兄弟——摩根史坦利。隨著2006年的次貸危機前,摩根大通便非常有預見性的停止了所有次貸業務,因此在次貸危機來臨是才能輕鬆度過危機;在2008年成功收購貝爾斯登之後,J.P.摩根已然成為華爾街最挺立的巨頭。
由羅恩·徹諾所撰寫的《摩根財團》是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也是一部在橫跨金融、歷史、政治、外交和經濟的經典巨著,一卷充滿洞見的金融歷史全景圖:以摩根財團的視角,看整個華爾街、現代金融業興衰更替。本書描述了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區150年的興衰歷程以及摩根家族四代人和他們所締造的神秘的金融帝國-J.P.摩根公司、摩根史坦利和摩根建富的發展軌跡。

基本信息

書名:
摩根財團
復書名:
美國一代銀行王朝和現代金融業的崛起(1838~1990)
作者:
[美]羅恩·徹諾(Ron Chernow)
原版名稱:
The House of Morgan
譯者:
金立群
ISBN
9787539966830
類別:
經濟史、金融
頁數:
864
定價:
198.00元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4
裝幀:
精裝
開本:
710×1000 1/16

榮譽

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一部恢弘而壯美的華爾街史詩。
福布斯》雜誌推薦“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著作”之一。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世紀百大非虛構圖書”之一。

媒體評價

◇《摩根財團》以最清晰的脈絡展現了金融帝國——J.P.摩根,從維多利亞時期倫敦最隱秘的開創歷史,到1987年金融危機的全部細節。 ——Forbes
◇羅恩·徹諾的《摩根財團》讓我們審視現代金融業所陷入的貪婪,也讓我們懷念起老皮爾龐特的時代,更讓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次次金融危機。 ——Entertainment Weekly
◇《摩根財團》作為金融、政治和華爾街的貪婪與野心的象徵,以無與倫比的記述和表現力,鑄就了一部史詩級巨著、一部條理清晰的傑作。——The New York Times

內容介紹

在一個半世紀裡,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裡締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國。這個金融帝國憑藉不計其數的投資,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織成了無比繁複的人際關係網路。本書中如實記載了摩根財團斡旋於伍德羅·威爾遜赫伯特·胡佛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等要政要、巨賈間一些塵封的史料,在二戰中摩根財團與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者、墨西哥獨裁者和納粹財政部長的秘密關係。
二戰結束以後,摩根的諸公司從紳士銀行的典範演變為—個充滿著敵意兼併垃圾債券槓桿收購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鋒。
摩根財團15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生動而恢弘的歷史畫卷:這裡有私人企業和國家機器之間的較量,政府調控和市場作用之間的衝突,國家孤立主義和海外擴張主義之間的鬥爭,商業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碰撞,個人意志和歷史規律從矛盾最終走向統一的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時至今日仍然左右著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會形態。
《摩根財團》可以滿足多方需要,金融從業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變化,增強專業分析和評估能力,提高金融產品收益;企業家可以學習如何把握政治局勢,市場趨勢,在競爭中規避風險,基業常青;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研究如何加強對實業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殺其活力。

作者譯者

作者簡介:羅恩·徹諾,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茲獎、美國歷史圖書獎獲獎者,擅長撰寫金融、商業和政治人物的傳記。《財富》雜誌稱其為“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金立群,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兼黨組副書記等;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擔任亞行副行長的副部級高官;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編著《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巨虧受查

巨額虧損

2012年5月10日,摩根大通披露,由於風險對沖方面的投資策略失敗,該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首席投資辦公室”(CIO)在過去6周損失20億美元,並且損失未來還可能再增加10億美元。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
巨額虧損立即引發市場對摩根大通經營狀況的質疑和擔憂,摩根大通股票在2012年5月11日開盤即一路下跌,最終收盤大跌9.3%至36.96美元,市值一日蒸發150億美元。
當天,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股市金融板塊齊跌,紐約股市銀行股下挫近1%,跌幅列各大板塊之首,摩根史坦利、花旗銀行和高盛集團股價跌幅均在4%左右。

醜聞調查

2012年5月1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介入摩根大通巨虧醜聞的清查。摩根大通股東大會同日召開,試圖平息事態,受到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摩根大通這次巨虧至少損失23億美元,摩根大通股票的市值自醜聞曝光以來則蒸發上百億美元。然而,醜聞如何發生至今依然撲朔迷離,疑點叢生。
美國法務部於2012年5月15日開始對摩根大通展開犯罪調查。法務部訊息人士透露,此案暫由FBI紐約分局處理,至2013年正處於“初步問訊”階段,尚沒有摩根大通人員遭到指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早前已經開始了對摩根大通的調查,調查的重點是評估該銀行的風險監控措施是否癱瘓。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不能妨礙FBI的辦案。
FBI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都會調查摩根大通的相關內部監管檔案,以及高層管理人員下達的指令。法務部和FBI均拒絕就此案發表任何評論。按照慣例,聯邦調查部門一般不會就正在調查中的重大案件發表評論。

官方回應

2012年5月15日舉行的摩根大通股東大會沒有對執行長戴蒙追究責任。摩根大通在股東大會上挫敗了股東提出的任命獨立董事長的提議。戴蒙的領導地位暫時沒有被剝奪;他的2300萬美元年薪也沒有被調整。
對於外界要求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的呼聲,戴蒙於2012年5月15日作出回應說,摩根大通不反對新的金融監管措施,並聲稱公司方面支持《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大部分內容。戴蒙此前一度是該法案的強烈反對者。
2013年摩根大通仍在調查巨虧的原因,並對造成巨虧的首席投資辦公室進行了重組。有訊息人士透露,該公司可能會設法追回發給牽涉此案者的薪酬。

虧損激增

2012年7月13日,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承認其巨額虧損飆升,已由最早預估的20億美元激增至58億美元。因“倫敦鯨事件”造成的衍生品交易損失在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了44億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虧損14億美元,總虧損已達58億美元。
摩根大通13日公布的財報同時表明,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8.7%,至49.6億美元;重報後的第一季度利潤將較初值減少4.59億美元。摩根大通銀行執行長傑米·戴蒙13日在同經濟分析師舉行會議時也承認,這次巨虧“令公司核心發生了動搖”。但他同時堅稱,巨虧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3年外界仍不能準確估算摩根大通這次虧損的最終總額。摩根大通13日警告,該公司第三季度仍有可能繼續面臨衍生品交易的相關損失,規模大約為7億到17億美元。美國《紐約時報》此前預估摩根大通的巨虧可能最終達90億美元。實際上,摩根大通市值自該公司宣布出現巨虧後曾一度縮水高達15%。
儘管如此,摩根大通的第二季度財報仍被市場投資者認為好於預期,因而摩根大通的股價13日早盤上漲近6%。銀行類股的表現也大多向好。分析普遍認為,戴蒙短期內應該可以保住他的執行長位置。
摩根大通正計畫追討牽涉巨虧醜聞的管理人士數百萬美元股票薪酬,這其中包括其首席投資辦公室前負責人德魯(Ina Drew)以及被稱為“倫敦鯨”的交易員伊克希爾(Bruno Iksil)等。

應對措施

摩根大通抵押貸款部門最新裁員1800人
摩根大通銀行此前在2月份宣布將削減1.7萬個職位,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抵押貸款部門,該部門主要處理從逾期借款人處爭取拖欠貸款支付。
摩根大通在華“關係招聘”調查擴大
據《華爾街日報》訊息,知情人士稱,針對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亞洲招聘實踐的一項不斷擴大的調查已發現內部檔案顯示,曾有數十名新入職雇員與該行當時在爭取的交易掛鈎。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摩根大通的律師們正把相關信息報送美國證交會(SEC)和法務部(DoJ)。調查目的是,查明該行是否曾為了爭取業務而聘用中國乃至亞洲其他國家政府內部權勢人物的家屬。

公司危機

SEC調查

2013年8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關於“摩根大通銀行在中國雇用高官子女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的報導被多家媒體轉載。文章稱,摩根大通2010至2012年雇用了中國某金融集團總裁之子。摩根大通銀行的香港辦事處雇用了中國鐵道部前總工程師張曙光的女兒張西西(音譯)。截止到2013年8月沒有證據顯示摩根大通雇用中國高官子女存在違法行為。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政府一份機密檔案報導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經對摩根大通銀行雇用中國高官子女一事展開調查,以理清這些雇用行為是否曾助其在中國獲得有利可圖的業務。SEC還在搜尋摩根大通“在香港雇用特定前雇員,以及該公司與特定客戶的商業關係”,要求其指證是誰決定雇用張曦曦。除了張,SEC還要求掌握過去6年時間裡,摩根大通雇用的所有與中國鐵道部有關的雇員。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當局正在對投資銀行摩根大通(業內俗稱小摩)展開受賄調查,以查明其是否通過僱傭中國高官子女而獲得在華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會,涉及的高官子女包括原鐵道部運輸局前局長張曙光之女張西西(音譯)。

法務部調查

美國法務部正在調查摩根大通是否操縱電力市場,這意味著這家已經面臨著堆積如山的司法訴訟監管調查的銀行或將面臨一項新的指控。
從2012年的“倫敦鯨”巨額交易虧損,直到上周末爆發的香港僱傭醜聞,摩根大通正面臨一系列指控。《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稱小摩摩根大通正面臨美國法務部的6項調查,其未來的法律訴訟成本或比預算高出68億美元。
2013年7月,小摩同意支付4.1億美元與美國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和解,後者指控摩根大通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涉嫌在加州和中西部,通過8種交易策略不正當地從電力運營商獲取過度支付費用。WSJ援引訊息人士報導稱,就在摩根大通接近於FERC達成民事訴訟和解的同時,美國法務部決定調查其在能源市場的行為。尚不清楚美國法務部將提出民事或者是刑事訴訟。
領導調查的曼哈頓地區檢察官Preet Bharara,還對2名前摩根大通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的交易員提出刑事指控,稱他們當時隱瞞了“倫敦鯨”交易損失,並最終導致該行蒙受超過60億美元損失。
美國法務部對摩根大通能源領域操作調查,還反映了美國監管層正關注華爾街從事現貨大宗商品的交易。美聯儲和一些國會議員質疑銀行從他們的電廠和其他現貨資產所有權中獲得不正當的獲益。上月摩根大通表示謀求出售現貨大宗商品資產,其中包括金屬倉庫,直到買賣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炭交易平台。

了結指控

2014年1月7日,摩根大通同意支付17億美元,了結有關該行在處理麥道夫賬戶時未按法律要求監控客戶洗錢活動,以及未就麥道夫欺詐行為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的指控。
此次和解包括一項為期兩年的“延遲起訴協定”,摩根大通承認自己的反洗錢機制存在漏洞並同意改進,但將免於刑事指控。該行也沒有任何高管受到起訴。
麥道夫是美國歷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策劃者,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詐取了投資者數百億美元,他2009年被判刑150年。摩根大通在這一騙局曝光前的最後幾年是麥道夫的主要開戶銀行。
摩根大通支付的罰款大部分賠償給麥道夫案的受害者。

涉嫌操縱

2014年4月,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起訴全球16家最大的銀行,指控它們涉嫌操縱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欺騙數十家現已破產的銀行。
受指控的對象包括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滙豐控股、摩根大通、蘇格蘭皇家銀行、荷蘭合作銀行、萊斯銀行集團、法國興業銀行、農林中央金庫、加拿大皇家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和WestLB。
這是最新一起指控金融機構串謀操縱LIBOR的訴訟。作為全球性基準利率,LIBOR影響著全球550萬億美元資產的價格,從房貸到金融衍生品等金融產品均受其影響。

集體訴訟案

2014年10月1日上午,一位聯邦法官周二稱,摩根大通必須面臨一個來自於投資者的集體訴訟案。投資者控告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機前誤導投資者對價值100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安全性的認知。

用戶信息被盜

2014年10月2日,摩根大通銀行承認,在最近一起網路攻擊中,共有7600萬家庭用戶和700萬小企業用戶的信息被盜。摩根大通提交的監管檔案顯示,這起網路攻擊事件發生在今年夏季,受影響者人數占美國人口的四分之一。據稱,身在南歐的黑客取得摩根大通數十個伺服器的登入許可權,偷走銀行客戶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和電郵地址等個人信息,與這些用戶相關的內部銀行信息也遭到泄露。
但摩根大通強調,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客戶的賬號信息,包括賬戶號碼、密碼、用戶名、生日和社保號碼等,在此次攻擊中被盜,並且尚未發現與此次網路攻擊有關的“不正常客戶欺詐”。
由於受影響人數眾多、波及範圍甚廣,這起美國最大銀行被黑案仍然引起社會各界對於日益複雜精密的網路犯罪的擔憂。網路安全專家塔爾·克萊恩認為,此事可能打擊外界對銀行安全性的信心,“犯罪分子能夠從中獲取8300萬企業和個人的身份,這才是最大的擔心”。更令人不安的是,有訊息稱黑客還偷走了一份摩根大通的應用程式名單,名單上的應用程式在該銀行的每一台標準電腦上都有運行。通過這份名單,黑客能對每個程式的已知漏洞進行交叉檢查,搜尋重新侵入銀行網路的進入點。而摩根大通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全更換掉這些應用程式,這意味著黑客有足夠時間在銀行的網路系統中進行“挖掘”,尋找尚未被修復或未被發現的漏洞,從而再度入侵。
2014年10月4日,摩根大通的發言人表示,儘管這些客戶的遭到泄露,但是公司將不會通知這些資料遭到泄露的客戶。該發言人沒有解釋為什麼摩根大通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至少有兩個州的州檢察長,伊利諾州和康乃狄克州,決定對摩根大通遭入侵事件進行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