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封裝

當要從一個網路向其他網路內的主機傳送數據包時,先將數據段交給IP層實現IP封裝以確定IP定址,然後將封裝後的數據交給網關,因為區域網路中的連線方法和網關與網關之間的連線方法或者傳輸的幀類型有可能不一樣,所以網關對網路內的數據進行(網關與網關傳輸方式的)封裝(如 PPP,也是一種幀格式)之後就實現了在不同網路上的傳輸到達目標網路後數據包被目標網關解開所傳送的數據最終能夠被目標主機識別,因為網路層對所有設備都是一樣的,其地址對所有的設備也都是統一的所以網路層的數據包格式每一個主機都能夠識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P封裝簡介
  • 解釋:添加控制信息的操作
  • 協定報頭:設protocol要求的參數
  •  IP報頭: 配置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
IP封裝常見問題
1. 數據包封裝的信息內容
當一個計算機要傳送數據信息給另一個計算機時,得添加一些網路控制信息和數據信息一起傳送,在傳送的過程中,網路設備會根據控制信息而決定如何轉發。網路控制信息的例子包括地址、session ID、協定參數。 添加控制信息的操作就是封裝。
2. 數據包封裝與OSI模式的關係
OSI模式的要求的根源得從網路結構說起:網路的主要功能常能被不同的技術實現,而網路技術更新速度很快,要能允許不同的技術共存而不影響全局,得模組化,把模組間的接口定義好,模組內部的改變就不至於影響到其他模組。OSI模式把網路分為7層,和軟體相關的常用的五層是link, network, transport, protocol (第二、三、四、五層). 每一層的作用、參數被格式化的定義。在發包前,先封裝每一層的控制信息到個別的報頭。在收到數據包時,網路設備可以一層層的解封裝報頭,讀出協定參數、根據協定而做出決定。
換言之,封裝是一種網路模組化的機制,它使得分布各處的網路可以從收到的數據包讀到控制信息,根據協定做出合適的反應。
3. 主機是怎么封裝、解封裝數據包的?
在這個案例中,主機封裝的重點如下:
協定報頭:設protocol要求的參數。
- IP報頭: 配置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
- 鏈路報頭:配置源地址,MAC目的地址 (向ARP查詢)
4. 封裝傳輸
封裝以後,計算機的信息被分割為數據包,每個數據包有報頭, 其大小根據內容、協定而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