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HBV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趙躍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BV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躍然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B細胞異常活化和多種自身抗體產生為主要病理特徵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報導SLE患者HBV感染率明顯低於對照人群,且合併HBV感染的SLE患者的活動性和自身抗體水平明顯低於單純SLE患者。但HBV對SLE是否有保護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申請者前期研究發現降植烷誘導的HBV轉基因BALB/c鼠狼瘡的腎臟損傷、自身抗體水平以及狼瘡相關的BAFF等細胞因子水平均明顯低於對照BALB/c鼠,提示HBV對SLE免疫病理進程可能具有抑制作用。本項目擬以降植烷誘導狼瘡鼠、HBV慢性感染者和HBV基因轉染的單核及B細胞為模型,研究HBV感染對SLE腎臟損傷、自身抗體產生以及單核細胞和B細胞異常活化等免疫病理變化的抑制作用,探討HBV感染對SLE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為SLE治療靶點和新型治療藥物的研究提供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自身抗原過度釋放、自身抗體產生和大量免疫複合物形成沉積致組織損傷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免疫病理核心。有報導顯示合併HBV感染的SLE患者的活動性明顯低於單純SLE患者,但HBV對SLE是否具有保護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本課題通過狼瘡動物模型、HBV持續感染患者自身抗體譜和自身抗原釋放以及體外細胞學實驗等較系統地研究了HBV對SLE的保護作用和機制。主要發現為:1.HBV對實驗性狼瘡的保護作用及機制:通過建立降植烷誘導的HBV轉基因BALB/c狼瘡鼠模型,發現HBV通過抑制自身抗體以及狼瘡相關的BAFF等細胞因子產生,減輕腎臟免疫複合物沉積和損傷,2.HBV持續感染患者ds-DNA抗體水平明顯低於HCV患者:ds-DNA抗體是判定SLE活動性的最重要實驗室指標,也是參與免疫損傷的最關鍵的自身抗體。HBV和HCV持續感染者SLE相關自身抗體譜分析發現,HBV持續感染者ds-DNA抗體水平明顯低於HCV患者(p=0.04)且與正常人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HBV抑制ds-DNA抗體產生。3.HBV抑制NETs釋放抑制及機制:本課題發現HBV持續感染組NETs的形成釋放能力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提示HBV可能通過抑制NETs自身抗原的釋放對SLE產生保護作用。體外研究顯示HBs和HBx對NETs的釋放無明顯影響,而HBc和HBe則明顯抑制NETs的釋放,二者對NETs釋放的抑制作用與mTOR通路活化和自噬通路抑制有關。5.HBe對單核細胞和B細胞的影響:研究發現HBe抑制U937遷移,降低其膜型BAFF表達,促進抑制性細胞因子IL-6和IL-10產生,提示其可能通過抑制單核細胞功能減輕SLE的免疫損傷。但HBe促進B細胞系Hmy2.CIR增殖和活化,其對抗體產生的影響及在SLE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6. HBV感染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機制初步研究: NTCP是新近發現的肝細胞HBV受體,是否介導HBV感染尚不清楚。我們用RT-PCR技術未檢測到NTCP表達,提示HBV循非受體途徑進入PBMC。 通過臨床病例、動物實驗和體外細胞研究表明,HBV可能通過抑制NETs等自身抗原釋放、抗ds-DNA抗體產生和調節細胞因子分泌而對SLE產生保護作用。本研究不但有助於了解HBV免疫抑制的機制,也為SLE治療靶點和新型治療藥物的研究提供了實驗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