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管理理論

H管理理論

H管理理論是我國學者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通過對人性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分析,歸納了人格表現形態和人格表現行為的要素,提出了人類人格系統,以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作者之所以稱為H管理理論,是因為“H”是英文辭彙“Human”(人性)辭彙的字頭,它代表本理論按人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原則,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理論觀點。H管理理論強調人性化觀點在管理中的運用,其內容由人性學、人格學、人際關係動力學、人與自然四部分構成。人格情緒導向是其人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管理理論 
  • 類型:經濟術語
主要思想,實踐意義,

主要思想

姜祖桐先生的H管理理論,是有關管理中的人性、人格人際關係問題的。作者在研究國內外理論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實踐,提出了一個較完整的理論,這在我國尚不多見。自1980年第一機械工業部提出重視管理心理學的研究以來,管理心理學已在我國發展起來,出版了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著作,但大多數都是介紹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至多加上自己的評論。還有一些論著是實際工作中零散的管理經驗總結,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更毋需說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我們想,像這類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心理學理論還會更多地湧現。
H管理理論的第一部分是“人性學”。在管理界,多數人都一致認為,應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貫徹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人性問題,因為企業領導者提出什麼樣的戰略規劃,制定什麼樣的管理制度,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措施,建立什麼樣的組織結構,都必須以他們的管理人性觀為基礎。作者從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借鑑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管理實踐,從生理、心理和心靈三個層面揭示了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之間的關係,並指出其對管理實踐的指導意義,提出了獨樹一幟的管理人性觀和人性化管理思想,深化了“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給這一領域增添了新的內容,做出了新的貢獻,這也是之所以命名為“H”(Human)管理理論的由來。
H管理理論的第二部分是“人格學”。人格學是該理論的核心部分。在這部分,作者提出了內稟人格、外顯人格、人格力量和綜合人格等概念。
首先,作者從人類的自然屬性及社會屬性這一馬克思主義觀點出發,認為由人的自然人格轉變而來的人格可稱為內稟人格,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等綜合氣質。作者贊同並引證了美國學者戴維爾的觀點,認為內稟人格的形態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上,即“合作——競爭”和“自製——表現”。前者來自於人的生理層面,後者來自於人的心理層面。這兩個維度構成了4種人格的形態類型:控制型、理智型、支持型和包容型。然而,人的行為動力不僅來源於人格,還來源於人格特點是否與環境相適應。在環境的壓力下,人們會產生緊張情緒。作者對各種人格類型在不同壓力情境中的表現作了詳細和生動的分析,並且在總結實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人格導向及情緒控制的具體方法。我們看到,作者不是就人格談人格,而是與把人格放到一個系統場進行分析。作者的這一思想與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相吻合,即人的行為是人格與環境的綜合產物。同樣,作者不是靜態地談人格,而是體現了人格動態的思想,在不同緊張狀態下,人格有不同的表現形態。
作者並不只是借鑑美國學者戴維爾的觀點,而是將後者的學說向前推進了一步。在戴維爾的二元人格形態平面系統中增加了另一維度,將之拓展為三元立體系統。所增加的一個維度是“理想——現實”,這是只有人類才有的生命表現形態,是人類人格特有的要素。由“合作——競爭”、“自製——表現”、“理想——現實”三個維度組成的三元立體系統即為內稟人格的形態。作者認為之所以形成內稟人格主要決定於遺傳和生命早期環境,也與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抉擇有關。由上述三個維度的正交形成了8個象限,代表了8種基本人格形態。作者在分析三個維度之間的關係時,認為理念要素非常重要。受心靈層面“思想”支配的“理念”要素,有可能經過環境誘導,使人生抉擇發生徹底改變。
其次,在分析內稟人格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一種“三元外顯人格系統”。他認為,內稟人格只是表征人類性格、脾氣特徵,表征人類情緒的可能傾向,它仍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人格表現。人格的表現,即人所表現出來的人格行為,由三大要素構成。這三大要素是“情商”、“智商”和“欲望”。情商是人的精神素質的“情態”。作者結合我國國情,認為情商在中國人身上的表現體現在“禮”、“義”、“仁”、“信”上。智商要素是指一個人心智方面的特徵和能力,是反映人類心靈層面智慧高低的概念。智商要素由“聰、明、通、達”四個基本精神特徵構成。“智商”與“情商”相結合,構成一個人身心質量,身心質量是表征人類情商的道德特徵和智商的智慧能力的綜合精神質量。欲望要素包括了生理、心理和心靈層面人性動機全部的綜合欲求。“欲望”本身是存在於人類內心秘而不宣動機的外顯表現,是通過“人格”在整個表現過程的行為來體現的。欲望要素可分高欲型和低欲型兩類,並且還有正邪屬性。凡是為人類共同理念,將自我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統一的欲望是純正的欲望,而濁邪性慾望則處於與此相對立的另一極端。作者賦予“欲望”要素在人格中極為重要的意義,指出欲望中的慾念正邪高低,不僅影響了一個人內稟人格的理念要素屬性,更重要的是影響一個人身心質量和人格動量。此處的人格動量,借用了物理學物質運動“動量”的概念,是一個人社會表現的力量,是人格心身質量與欲望的乘積。由此可見,一個人的人格力量發揮好壞,是受價值觀支配的。
再次,姜祖桐先生的“人格學”中,把人格形態(內稟人格)和人格動量(外顯人格)結合起來,提出了構成一個社會人的獨特的綜合人格系統。綜合人格是人格形態與人格動量的積函式。由8種內稟人格和8種外顯人格相乘,得出64種人類的基本的綜合人格。這種綜合人格,是一個人在社會上進行社會實踐時,綜合品質、能力和特徵等等的反映,是一種人格力量。
那么,我們企業領導人如何確定自己的和他人的人格呢? 這種將人格形態、身心質量和欲望進行正確評估的意識過程,稱之為“定格”。在實踐中,要確切無誤地對一個人進行人格分析透視,首先要掌握對人格的“定格”方法。姜祖桐先生對“定格”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作了詳細說明:先內稟,後外顯;內審外考,重歷史;抓本質,判屬性;觀“欲望”,斷“理念”;驗“正邪”,定“動量”;重視“表現驗格”。最後,在“人格學”部分,以自己親身經歷的兩個案例表明,從考察企業管理人員的人格特徵人手,解決了人事調配的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H管理理論的第三部分是“人際關係動力學”。人際關係是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該書作者提出“人際關係動力學”是要表明,他試圖用物理學的定律研究和解釋精神現象,揭示人際關係的規律。作者從其人性化管理思想出發,提出了“人際關係動力學”的三條定律,並以此為依據提出了一系列培養管理人員處理人際關係的具體方法。
H管理理論的第四部分是“人與自然”。這裡所說的人與自然,不是一般地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實際上是要在更深層次上研究人的精神、意識規律與自然界規律的關係。該書作者發現,他提出64種人格結構系統,我國“易經”中的總易卦也是64種,兩者之間的相互對應並非偶然,並對此作了闡述。這是作者挖掘我國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使之溶人當代研究的一種嘗試,從而凸顯了本書的鮮明特色。

實踐意義

  • H管理理論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H管理理論中,內稟人格的三個維度,分別是人的生理、心理和心靈層面的反映。其內容則與弗洛伊德的個性經典模型相類似。生理層面的個性維度接近於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層面所產生的“自製與表現”維度,接近於弗洛伊德的“自我”。而心靈層面所產生的“理想與現實”維度,接近於弗洛伊德的“超我”。然而,作者指出,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則完全是生物本能的發育成熟的標誌,難以構成“人格”概念的要素和說明其功能。H 管理理論將人性屬性和屬性的表現特徵(人格)歸納為生理、心理和心靈三個層面,這樣的劃分似乎與自然科學中的科學概念更接近一些。
戴維爾的學說是H 管理理論的另一基石。H 管理理論根據戴維爾的理論結構,將人性與人格分開,認為人性是人的本性,人格是人性的表現特徵。這就澄清了有些學者把人性和人格相混淆的模糊之處。
H 管理理論體現了辯證法和古為今用的思想。它將所有的人格要素都以兩個對立的屬性作為一個維度的兩端來處理。這種方法是符合實際的。它體現了人格要素的屬性是可變易的。而這種“對立統一”的人格要素,正好與中國易學的陰陽理論相吻合。H 管理理論又受到戴維爾將二維人格要素形成正交結構模型的啟發,得到了人格的質變邏輯模型。這又與中國易學的易理八卦模型相吻合。因此,作者認為找到了用於人格運動的一整套演化邏輯模型圖,為把西方的人格學說同中國古代的易理學說相結合提供了一個研究方向。
H 管理理論的實踐基礎是作者多年來的管理經驗積累。在80年代中期,姜祖桐先生在自己所創建和領導的一個高科技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發現應該尋找一種管理理論來指導企業改革。人力資源管理是要把人作為企業中最寶貴的資源來進行管理和開發,這是具有長遠性、整體性、全面性和戰略性的管理思路,其核心在於達到啟發與培養職工的歸屬感、忠誠心、覺悟和激發潛能等更高境界。然而,做好人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須科學地認識人,特別是把握人性、人格以及人際關係的本質和規律。在閱讀大量國內外有關管理的著作,以及總結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作者形成了有關H 管理理論的思路。起初,H 管理理論是作為企業幹部培訓的教材,在此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檢驗和思考,最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 H管理理論的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
H管理理論理論價值在於作者試圖構建在精神與物質之間的理性之橋。他認為,科學家一直想用研究物理學那樣的算法邏輯方法來研究“精神學”,而沒有算法依據的理論不算是理論,沒有邏輯推演的定理不算是定理。H 管理理論在“人與自然”篇中提出了研究物質世界用“邏輯”,研究精神世界用“覺悟”的方法論的新概念。而且指出了在人類認識這兩個世界時,“邏輯——覺悟”是兩個互相滲透的,有互動功能的方法。在研究H 管理問題時,作者認為,H 管理理論體系的結構與中國古人留下的《易經》卦、爻結構相吻合;H 管理理論的真實形態的參量和定律,又在邏輯上與物理學的參量和定律相吻合。於是作者做出大膽的猜測,即H管理理論也許從理性溝通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方面的經驗,溝通了心理學和物理學兩方面的規律。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太過大膽和張狂,然而,它至少提供了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的研究方向。
H管理理論的實際價值在於它總結了許多治廠的經驗,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例如,有關企業領導為自己及下屬“定格”的具體方法,以及人格訓練的方法,像理性領導方法的訓練、指導型領導方法的訓練、激勵型和果斷決策型領導方法訓練。此外,在人格形態自我評估方面,也具體提出了領導風格自我評估方法和自我剖析問答題等判斷方法等等,對企業實際工作者有運用的價值。
然而,我們也看到,H管理理論中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命題和命題之間關係問題。H 管理理論中提出了許多命題和有關命題之間關係的假設,這些假設必須得到科學的證明,這也是演繹性理論所必須做的,而H 管理理論就是演繹性理論,但我們看到有些關係尚未得到驗證。又如,在H 管理理論中,比較重視個體和組織的研究,但從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心理學來看,還有一個中間的層次,即群體的層次,但該理論涉及得很少。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H 理論的研究,只是剛剛開始”。作者構建的理論框架,還有待於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去驗證、研究和修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