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G股
- 含義: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股票
- 解釋:《英漢證券投資詞典》
- 公司:萬國測評諮詢有限公司
設立意圖,改革背景,
設立意圖
G股的設立,是基於不解決全流通就不能進行再融資"的規定,也讓更多的上市公司紛紛上報股改方案。第二批試點的42家公司中,至少有宏盛科技、中孚實業等10家公司提出再融資方案,約占四分之一。
每經G股
全稱是“每經大智慧G股指數”,它是由上海《每日經濟新聞》和萬國測評諮詢有限公司聯合編制的。“每經大智慧G股指數”的基期定於6月16日,基點為1000點,該指數的成份股由G股構成,G股自完成股改復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起即計入指數,並計算復權,這將真實反映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投資者整體上獲得的實際收益情況。
“每經”就是《每日經濟新聞》的簡稱。隨著股改的推進,G股隊伍出現爆炸式增長,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深入,全流通股票的家數將逐漸增加,由於試點方案實施之後股票簡稱前面都暫時冠以"G"代碼,所以業界形象地稱其為"G板"。而所謂"G板"這個概念是源於監管層還是民間。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辦公室的一位人士道出一個基本事實。他說,"當時有過G板的叫法,但並非設立獨立板塊的意思。大致上是指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的這類公司,也就是G類公司。所以,如果說監管層說過G板,實際上是指G股。" 2005年6月17日三一重工股票簡稱變更為"G三一",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G股。 "G股"的設立,表明了證監會的政策意圖,"不解決全流通就不能進行再融資"的規定,也讓更多的上市公司紛紛上報股改方案。目前,中國股改基本完成,而G股也將成為歷史。
改革背景
由於歷史的特殊原因,我國證券市場存在股權分置現象。股權分置是指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區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這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形成的特殊問題。股權分置不能適應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要求,必須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制度差異。
由於早期的制度設計缺陷,在內地股票市場,只有占市場總量1/3的社會公眾股可以上市交易,這部分股票稱為流通股,另外2/3國有股和法人股則暫不上市交易,稱為非流通股。股權分置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股權分置問題的產生,主要根源於早期對股份制的認識不統一,對證券市場的功能和定位的認識不統一,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還處在早期階段,國有資本運營的觀念還沒有完全建立。截至2004年底,中國上市公司總股本7149億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國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2004年5月初推出的第一批股權分置試點工作已經完成,第二批股權分置試點工作也於6月20日正式啟動。
股權分置問題的存在,不利於形成合理的股票定價機制;影響證券市場預期的穩定;大股東不關心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流通股股東的投票權未能對上市公司作出有效約束,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不利於國有資產的順暢流轉、保值增值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制約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產品創新等。可以說,股權分置問題已經成為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一個重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