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A GT大獎賽是一個跑車系列賽,由Stephane Ratel Organisation(SRO)組織,並且由國際汽聯認證。該系列賽事主要面向歐洲,但是近年來業已擴展到其他大洲,包括亞洲和南美,在2009年底,該項賽事被FIA GT1大獎賽取代。
規程,歷史,前身:BPR,FIA GT,冠軍列表,車手冠軍,車隊冠軍,廠商冠軍,
規程
FIA現在界定了一系列GT車型的等級,從最高等級的GT1或者Grand Touring Car,到GT2,或者Series Grand Touring Car。每個等級包含一個年度車手冠軍、車隊冠軍和製造商冠軍。每個等級都是基於量產車設計的,相應的量產車型至少要達到25輛的產量下限。而賽車版本則和街道版本有著天壤之別,但是GT1和GT2有著一些差別,GT1允許使用更加昂貴的材料、更好的空動、更強的剎車、更寬的輪胎和更寬鬆的引擎限制。
2006賽季開始,FIA創立了新的GT等級——GT3,GT3與上兩個級別更加接近量產車,只有非常少的面向賽道的裝備被允許比如防滾籠、大幅簡化的內飾和賽用油箱等)。一些知名的廠商比如Aston Martin、Chevrolet、Dodge、Lamborghini、Ascari和Maserati等參與了FIA GT3歐洲系列賽,來作為GT1和GT2賽事的一個支持。
FIA對於GT車型的界定如下:
一種敞篷或者閉篷的汽車,每邊的車門數量不多於一個,最少要求安裝兩個座椅,每邊一個,而且這兩個座椅必須是全尺寸、安裝在相同的車身結構上,並且該車型必須能夠合法上路,經過相應的修改可以用於封閉賽道上的賽事。
所有FIA GT賽事都是耐力賽形式的,整場比賽至少要求500km的距離或者三個小時,除了Spa 24小時耐力賽和表演性質的Mil Mihas Brasileiras。然而,根據2007年FIA GT賽事的要求,FIA GT系列的賽程有所縮短,最長賽程變為2小時,Spa 24小時仍然除外。
歷史
前身:BPR
FIA GT的前身是BPR環球GT系列賽。他是由Jurgen Barth、Patric Peter和Stephane Ratel合作創建的世界範圍內的跑車耐力賽。
賽事在94年創立,96年是最後一個賽季,自97年起更名為FIA GT。
FIA GT
1997年,由於諸如Mercedes-Benz、Porsche和Panoz這樣的製造商對賽事的興趣日益高漲,FIA接管了正在擴張的BPR賽事,並且將500km/4小時規則標準化,制定了詳細的技術規程。
FIA GT的商業權利交由BPR的創始人之一——Stephane Ratel處理,他在歐洲範圍內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台Eurosport獲得了媒體支持。隨後制定了25輛量產車的下限。一些不想參與FIA GT的廠商比如Chrysler和Lister則轉向了 FIA GT2賽事。
後來這些廠商表示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Mercedes徹底統治了FIA GT,這就導致了其他廠商在1998年底紛紛撤出,這就給了Dodge Viper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稱霸的機會。同期的FIA GT2賽事則競爭激烈很多,在Porsche 993 GT2和Lister Storm之間展開。
然而,FIA GT2並不是面向業餘車手的廉價賽事,對於花費更少、車手技能要求更低的賽事的要求催生了N-GT賽事。該等級在2000年創立。由於其他廠商紛紛進入GT1和GT2賽事,只有Porsche和Ferrari進入了N-GT等級。由於運行的花費更少,這就導致了更多的車隊可以獲得相對均等的機會來參與N-GT賽事。
隨後,Spa 24小時加入了FIA GT系列,原先,這是Touring Car賽事當中的一部分。
2004賽季結束之後,FIA將賽事等級重新命名為GT1和GT2,並且調整了GT1的技術規程,只允許所謂的“超級跑車”來參與這項賽事。
於是Saleen S7——傳統意義上認為的MC12的最大競爭對手參與其中。MC12的製造就是針對FIA GT特地進行的,因此在賽場上優勢明顯。這也就導致了FIA對空動的限制。而增重規則也儘可能避免了一輛車統治賽場的情況,競爭仍然呈現一種膠著狀態。而一些業餘車手也需要同職業車手同台競技,相當的職業車手都有F1的參賽經歷。
2009賽季開始,SRO宣布FIA GT的兩個組別將分割為FIA GT1和FIA GT2賽事,互相獨立開來,和FIA GT3、GT4賽事平等對待。
冠軍列表
車手冠軍
賽季 | 分級 | |
GT1 | GT2 | |
1997 | Bernd Schneider | Justin Bell |
1998 | Klaus Ludwig Ricardo Zonta | Olivier Beretta Pedro Lamy |
GT | ||
1999 | Olivier Beretta Karl Wendlinger | |
GT | N-GT | |
2000 | Julian Bailey Jamie Campbell-Walter | Chrstophe Bouchut Patrice Goueslard |
2001 | Christophe Bouchut Jean-Philippe Belloc | Christian Pescatori David Terrien |
2002 | Christophe Bouchut | Stephane Ortelli |
2003 | Thomas Biagi Matteo Bobbi | Stephane Ortelli Marc Lieb |
2004 | Fabrizio Gollin Luca Cappellari | Sascha Massen Lucas Luhr |
GT1 | GT2 | |
2005 | Gabrele Gardel | Marc Lieb Mike Rockenfeller |
2006 | Michael Bartels Andrea Bertolini | Jame Melo |
2007 | Thomas Biagi | Dirk Muller Toni Vilander |
2008 | Michael Bartels Andrea Bertolini | Gianmaria Bruni Toni Vilander |
2009 | Michael Bartels Andrea Bertolini | Richard Westbrook |
車隊冠軍
賽季 | 等級 | |
GT1 | GT2 | |
1997 | AMG-Mercedes | Chrysler Viper Team Oreca |
1998 | AMG-Mercedes | Chrysler Viper Team Oreca |
GT | ||
1999 | Chrysler Viper Team Oreca | |
GT1 | N-GT | |
2000 | Lister Racing | Larbre Competition |
2001 | Larbre Competition | JMB Competition |
2002 | Larbre Competition | Freisinger Motorsport |
2003 | BMS Scuderia Italia | Freisinger Motorsport |
2004 | BMS Scuderia Italia | Freisinger Motorsport |
GT1 | GT2 | |
2005 | Vitaphone Racing Team | GruppeM Racing |
2006 | Vitaphone Racing Team | AF Course |
2007 | Vitaphone Racing Team | AF Course Motorola |
2008 | Vitaphone Racing Team | AF Course |
2009 | Vitaphone Racing Team | AF Course |
廠商冠軍
廠商冠軍最早是在05年引入的。
賽季 | 等級 | |
GT1 | GT2 | |
2005 | Maserati | Porsche |
2006 | Aston Martin | Ferrari |
2007 | Maserati | Ferrari |
GT2 | ||
2009 | Ferra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