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T錦標賽

Super GT是日本的GT錦標賽,前身是JGTC(全日本GT選手權大賽),當時JGTC除了在日本國內賽場舉辦外,還積極發展海外賽場,例如馬來西亞,但是因為FIA的相關規定表明,如果系列賽在3個國家以上舉辦的話就無法稱之為國內的賽事,所以JGTC(全日本選手權)的名稱就不能再使用了,經過討論研究,重新更名為SuperG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GT錦標賽
  • 賽事前身:全日本GT選手權大賽
簡介,GT500組,GT300組,車隊與車手,加重規則與戰術策略,

簡介

Super GT是日本的GT錦標賽,前身是JGTC(全日本GT選手權大賽),當時JGTC除了在日本國內賽場舉辦外,還積極發展海外賽場,例如馬來西亞,但是因為FIA的相關規定表明,如果系列賽在3個國家以上舉辦的話就無法稱之為國內的賽事,所以JGTC(全日本選手權)的名稱就不能再使用了,經過討論研究,重新更名為SuperGT。
SuperGT系列賽事的組別與FIA GT分組類似,以市面販售的量產車為基礎,根據限定馬力輸出分成GT500和GT300組。但事實上這些速度機器只是披著量產車的外殼,骨子裡完全是異化的怪物,其中又以GT500組為代表。

GT500組

(馬力輸出上限500PS)
因為是最高組別的GT賽事,所以也成為了各大廠商角逐科技實力的目標,包括豐田本田以及日產等等,早年也有車隊選擇購買日本國外的賽車通過限制馬力輸出滿足標準的方式參戰,例如法拉利550GT,麥拿輪F1,阿斯頓馬丁DBR9等等,但是比起日本廠商專為比賽精心設計開發的尖端科技結晶,這些海外軍團的戰鬥力越來越不堪一擊,紛紛敗退,或者撤離到GT300組。

GT300組

(馬力輸出上限300PS)
與GT500組大相逕庭,如今的300組完全成了國外賽車的舞台,去年和前年的日本廠商冠軍HASEMI MOLA Z以及LEXUS IS350紛紛投身GT500組。以2011賽季為例,目前的前三站,還沒有一家日本廠商的車隊登上過領獎台,取而代之的是最新型的法拉利458GT,阿斯頓馬丁Vantage GT2,BMW Z4GT3,保時捷997 GT3R等等。

車隊與車手

雖然現在的SuperGT已經沒有廠商直接參與,只是通過將賽車出售給車隊的方式參賽,但事實上頂級車隊與廠商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團隊資源配置以及最核心的技術指導。而車手的實力更加不可小視,多名曾經征戰F1的車手,例如井出有治,中嶋一貴,而從海外引來的外援也都是個個好手,幾乎都有參加過世界頂級賽事的實力,比如XANAVInismoGT-R車隊的Benoit Treluyer,剛剛獲得了2011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

加重規則與戰術策略

SUPERGT另一個吸引人而且使觀賞性與激烈程度大幅增加的看點就是加重規則,原理很簡單,如果某輛賽車目前在積分榜領先,到了下一站就要承載比排名靠後的賽車更多的負重,以達到平均每輛賽車實力的意圖。承重塊的搭載位置,如果在50kg內是放置在副駕駛席,50kg以上則可以自由選擇以保持配種平衡,目前SuperGT的承重上限,兩個組別都為100kg。
關於戰術,SuperGT的戰術策略簡明扼要,因為與其他GT賽維修站制度類似,換胎與加油是分開操作的,而SuperGT沒有關於輪胎替換的硬性要求,於是就產生了[輪胎無交換]策略,原理很簡單,如果在賽道上以全力行駛的話,輪胎的磨損程度自然比有所保留的省胎行駛模式大得多,所以在賽道上雖然取得領先,但進站時不得不更換全部四條輪胎,而[輪胎無交換]策略就是反過來利用這一點,通過在賽道上略微放慢節奏,而省下更換輪胎的10幾秒時間,來逆轉賽道上的劣勢。這個策略經常能發揮奇效,也成了各車隊戰術思路的重點,能在其中把握好平衡點,就能抓住勝負的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