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建造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開始研發噴氣式戰鬥,原設計為四發雙座戰鬥機並命為XF9F-1(G-75),但由於噴氣式發動機技術的進步,使得單發單座的戰鬥機設計變成可能,海軍定名為 XF9F-2(G-79)。XF9F-2和XF9F-3原型機由試飛員科第邁爾駕駛。
1947年11月24日,XF9F-2首飛時採用的發動機是進口勞斯萊斯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在開發階段,F9F發動機改用普惠J48-P-2(授權版的勞斯萊斯RB.44 Tay),也曾經測試過艾利森J33-A-16。但其後量產型的發動機則採用取得普惠許可證的J42。由於機內油箱尺寸過小限制了本機的續航力,稍後追加了永久式的翼尖油箱,但這也增加了戰機在高速狀態下操縱的不穩定性。至於在航空母艦上的首次起降則是在1949年9月時完成。武器裝備則是四門20毫米機炮(相對於USAAF/美國空軍的繼續使用12.7毫米M2/M3機槍)。黑豹很快就被證明可以增掛2000磅的空對地火箭和炸彈。
從1946年,由於在韓戰中出現了擁有後掠翼的
米格-15,有感於性能差距的黑豹(當時空軍的
F-84也遭遇相同困境)遂衍生並發展出延長機身且採用35度後掠翼的改良型(F9F-6),其匿稱也改稱為Cougar(美洲虎),獲得採用的後期型也使得黑豹得以獲得更久的服役時間。
服役歷程
美海軍:一個 VF-111 F9F-2投擲炸彈在韓國,1951年至1952年間生產的F9F-2,F9F-3和F9F-5S主要是攻擊機,但也具備明顯的抗防空火力。
阿根廷海軍:1958年,阿根廷海軍向美國海軍購買了24架黑豹,並且是黑豹的海外買家。由於阿根廷的ARA獨立鎮(V-1)的艦載彈射器無法彈射F9F,這些F9F只能從陸地起飛。在1965年的阿根廷和智利的邊界衝突期間,阿根廷動用了黑豹,但是沒有發生戰鬥。黑豹一直服役到1969年,最終由於缺乏備件,被A-4Q天鷹替換。阿根廷海軍經營的格魯曼F-9美洲獅也是如此。
技術特點
機型結構
F9F戰鬥機採用平直翼氣動布局;發動機進氣口位於駕駛艙下的機身兩側;高安裝的水平尾翼;氣泡狀座艙罩;攔阻鉤;翼尖油箱。
武器裝備
F9F戰鬥機內置武器:機頭安裝兩門M2式20毫米機炮;最大載彈量:六個翼下掛架最大可攜帶907千克(2000磅)炸彈/火箭彈。
性能數據
衍生型號
XF9F-2:前兩架原型機。
XF9F-3:第三架原型機。
F9F-2:量產型,搭載普惠J42引擎。
F9F-2B:配有翼尖炸彈和火箭彈。
F9F-2P:無武裝的照相偵察版本,韓國使用。
F9F-3:換裝艾里遜J33發動機
XF9F-4:F9F-4的原型測試機。
F9F-4:機身加長版,具有更大的負荷和動力燃料的J33發動機。
F9F-5:改良的F9F-4,但搭載普-惠J48發動機。
F9F-5P:無武裝的照相偵察版本,36架,有更長的機鼻。
F9F-5K:一架由F9F-5改造而成的無人駕駛靶機。
F9F-5KD:由F9F-5K無人駕駛飛機再次改裝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