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雷德爾(Erich Raeder)

埃里希·雷德爾

Erich Raeder一般指本詞條

埃里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Erich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納粹德國海軍元帥,為繼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後德國第一位獲此頭銜者。

雷德爾是一位對近代德國海軍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從1928年10月他擔任德國海軍部長開始,到1943年2月因與希特勒發生分歧主動辭去海軍總司令一職為止,雷德爾實際領導德國海軍長達15年之久。無疑,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海軍的重建和侵略擴張都深深打上了雷德爾的印記。

雷德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留任在魏瑪共和國海軍中,在成為海軍總司令後暗中重組了貧弱的德國海軍,為其往後擴軍時打下重要基礎,並要求全軍勿干涉政治。當希特勒上台後,雷德爾向其提出建設龐大艦隊的Z計畫,但由於錯估與英國交戰的時間而令該計畫終止,只得以少量兵力應戰。

在二戰期間,雷德爾主要以巡洋艦和快速戰艦對盟軍交通線攻擊,雖小有斬獲卻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還策劃了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動”和派遣耗費無數資源建造的俾斯麥號戰艦攻擊大西洋航線的“萊茵演習行動”,由於後者被英軍擊沉,從此希特勒對水面艦隊的信心盡失,將取得戰果的期望轉至卡爾·鄧尼茨的潛艇部隊,雷德爾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時,由於水面艦隊無法達成希特勒期望的戰績而被勒令拆解,雷德爾以辭職表示抗議,其職位被鄧尼茲所接替。二戰結束後,雷德爾被紐倫堡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但於1955年獲釋,1960年11月6日病逝於基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里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
  • 外文名: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漢堡萬茨貝克
  • 出生日期:1876年4月24日
  • 逝世日期:1960年11月6日
  • 職業:軍人,軍事家
  • 畢業院校:基爾海軍軍官學校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重建德國海軍
  • 代表作品:《我的生平》
  • 軍銜:海軍元帥
人物生平,初期戰鬥,重建海軍,初期交戰,挪威戰役,大軍艦沒落,轉向潛艇,辭職戰後,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初期戰鬥

埃里希·雷德爾(1876.4.24—1960.11.6),德國海軍元帥(1939.4.1),軍事統帥。 雷德爾1876年4月24日出生於漢堡的萬茨貝克鎮,父親為西里西亞省格隆堡高級中學校長。他於1894年畢業於父親的學校並考取基爾的海軍軍官學校,6個星期的陸上嚴格訓練之後登上“施托施”號練習艦,接受航海的基礎訓練,參加過前往西印度群島的航行訓練。1895年5月13日升為見習軍官,派到“格內塞瑙”號上見習。在下一個訓練年度里,他開始學習艦炮學、水雷學和魚雷學。1897年10月25日在海軍軍官考試中獲得最優成績。1897年,德國參與了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晚清時期的中國的野蠻侵略。德國艦隊占領了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強迫中國的清政府租讓了該地區。接著,第二支德國巡洋艦隊在皇太子海里希指揮下開到了東亞,裝甲艦德意志”號則為它的旗艦。雷德爾就在上面擔任通信官,同時擔任艦上軍樂隊的指揮。他不僅發揮了自己的音樂天賦,而且發揮了他的寫作能力,他寫的《菲律賓的叛亂》一書特別受到皇太子海里希的賞識。1900年4月,雷德爾晉升中尉,並調任水兵第一大隊副官,1年後又凋任“蟋蟀“號艦上的第一航海官。在因膝蓋受傷的幾周休養期間,他寫了一篇題為《關於克里米亞戰爭中陸海軍的協同問題》的研究論文,在這方面,他表現出了特殊的興趣,並在以後攻占挪威的戰役中作了一些成功的嘗試。
埃里希·雷德爾埃里希·雷德爾
不久,雷德爾被派往戰艦威廉大帝號擔任警衛官。1903年10月至1905年6月被派往基爾海軍學院受訓。由於父親的教育,雷德爾通曉英語和法語。在受訓期間,他又選修了俄文,自學了西班牙文,還到俄國進修了3個月。
埃里希·雷德爾埃里希·雷德爾
1905年4月,雷德爾晉升海軍上尉,並于海軍學院畢業後被派往波羅的海預備艦隊的“福里特約夫”號海岸裝甲艦上任航海官。1906年4月調任駐柏林的海軍情報處第一科科長。他的職責是蒐集和研究外國的新聞報導,主編《海軍觀察》和《航海》雜誌。他所擔任的工作使他有機會經常接近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上將和作家羅爾巴赫博士,甚至接觸過德皇威廉二世。後者還贈予過雷德爾四等紅鷹勳章,以鼓勵其寫作的成就。他滿腹經倫、多才多藝,但不問政治,而一心致力于軍事。從1909年10月到1910年3月期間,雷德爾先在“霍亨索倫”號艦上任航海官,後來到皇帝遊艇上服務。這位青年上尉同皇帝有著較多的接觸。威廉二世很賞識他,在他航行途經利薩島時,請他作了一次專題報告,講評1866年奧國海軍在馮·特格特霍夫海軍上將指揮下戰勝義大利人的海戰情況。此後這位喜歡探討學術問題的皇帝多次召見過雷德爾。
1911年4月,雷德爾少校調任巡邏艦隊司令弗蘭茨·馮·希佩爾上將處任首席參謀官,先後服務於“約克“號艦和旗艦“塞德利茨”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914年11月3日,德國巡洋艦首次攻擊亞茅斯,“塞德利茨”號擔任了攻擊的主力。以後在同英國海軍的激烈戰鬥中,“塞德利茨”號受了重創,“布魯切爾”號也被擊沉,而英國旗艦“獅”號更是被轟擊得失去了戰鬥力。雷德爾因戰功而獲一級鐵十字獎章
經過長時間的休整,新任艦隊總司令萊茵哈特·舍爾上將指揮了一次向斯卡格拉克海峽的突進,1916年5月31日,在那裡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海戰。德國海軍戰鬥艦“呂巢”號擊沉了英國巡洋艦“常勝”號,但自己也受到重創,不得不在敵方炮火下換乘另一艘德國巡洋艦“毛奇”號。
雷德爾在帝國政府宣布實施無限制的潛艇戰後,參加了掩護各進出港口的潛艇的安全工作。1917年,他晉升海軍中校。9個月之後,他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擔任了一艘新的小型巡洋艦“科隆“號艦長,被派往北海執行巡邏任務。
當時的德國,反帝制的運動日益高漲,加之給養不夠,海軍士兵普遍有厭戰情緒。1917年8月,遠洋艦隊第四大隊軍事法庭以煽動叛亂罪判處5個反帝制的水兵死刑。不到1年,德意志帝國的帝制終被推翻。
雷德爾在戰爭結束1年之後晉升海軍上校,並於1920年7月被派往柏林的海軍檔案處工作,整理官方的海戰資料。1922年和1923年先後出版了他所編寫的兩本書。第一本書記述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的巡洋艦分隊從出徵到覆滅這一段歷史;第二本敘述各小型巡洋艦的作戰和航海經過。在海軍檔案處工作期間,雷德爾利用業餘時間就讀於柏林大學。當他準備考取博士時,又被提升為海軍少將,並就任海軍教育監的監督,掌管各海軍學校的教育工作以及兩艘訓練用艦。
由於《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設立參謀本部和海軍大學,雷德爾建立了秘密的指揮與參謀人員訓練班,同時也成立了海軍各類專科學校。

重建海軍

1924年,雷德爾接任北海輕艦隊司令,以巡洋艦“漢堡”號為旗艦。次年2月,他被凋回基爾,同時晉升海軍中將,擔任波羅的海軍區司令。
埃里希·雷德爾埃里希·雷德爾
在1926年5月31日斯卡格拉克海戰十周年紀念日那天,基爾大學哲學院授予雷德爾名譽博士的學位。兩年之後,雷德爾晉升海軍管理局首腦(即海軍總司令),獲上將軍銜。最初,他同頂頭上司國防部長威廉·格勒納意見不合,他積極從事擴建海軍,提倡著重建造巡洋艦與潛艇,並專心致力於這項工作。他在“塞維拉”航空公司招牌的掩護下建立了半軍事性的海軍航空兵。
雷德爾雖然不問政治,但他對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有好感。不過,他在1933年後的政治動盪中嚴禁海軍捲入這個漩渦。
1933年2月,希特勒首次召見雷德爾,並對他說,他絕不會同英國、日本或義大利交戰。海軍艦隊的建立只用於防衛歐洲大陸。而且他建議同英國艦隊維持35:100的實力比例。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總統去世,希特勒成為他的繼任者和三軍最高統帥。次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凡爾賽條約》的限制無效。英國人對此提出抗議,並派外交大臣艾登去德國。6月18日雙方簽訂了一個海軍協定。
這時,正式成為海軍總司令的雷德爾交給訓練巡洋艦“思登“號艦長鄧尼茨海軍中校一個任務,要他組建新的潛艇部隊。鄧尼茨主張建造供“集群戰術”用的中型潛艇。他認為,建造中型潛艇既符合德英海軍協定中關於艦艇噸位的限制,又能建造數量較多的潛艇。
雷德爾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有一個可靠的參謀班子。此外,他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享有廣泛的獨立性。這就使雷德爾能夠在1935年完成使2艘裝甲艦、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和23艘潛水艇下水的工作任務。到9月27日,鄧尼茨已經可以把第一批的6艘潛水艇編為一個潛艇小隊了。
雷德爾雷德爾
雖然雷德爾竭力提防其他納粹黨分子對海軍的任何插手,但他同元首之間的關係卻很友好。希特勒對於雷德爾的一切建議都表示採納,從不干預。
1937年雷德爾接受了希持勒授予他的納粹黨金質黨徽。當他於1939年4月擢升海軍元帥時,一切跡象都表明戰爭在日益迫近。雷德爾曾多次勸告希特勒,不要輕易介入國際糾紛,特別應當避免同英國發生戰爭。他和海軍總部的軍官都一致認為,德國的海軍要想同英國海軍作戰力量是不夠的。在他同伯姆和鄧尼茨兩位海軍將軍的一次會晤時,他曾斷言:“德國艦隊除了戰鬥和光榮地沉沒之外,不可能有別的作為。”但他又說,德國海軍利用潛艇來破壞大英帝國的海上聯絡,興許能獲得成功。所以當戰爭爆發時,他為機動作戰彌補作戰力量的不足而極力主張擴大海上襲擊,支持無限制的潛艇戰。可是由於傳統觀念的限制,他仍偏重於水面艦艇的作用。

初期交戰

德軍最高統帥部給海軍下達的對英國作戰訓令只由一句簡短的話組成:“海軍應與敵商船隊,主要是英國商船隊作鬥爭。”雷德爾奉這一命令,指揮德國海軍,特別是潛艇部隊開始對英作戰。1939年9月23日前,雷德爾戰果輝煌,他擊沉的英國船隻總噸位達到232000登記噸。德海軍第一波次潛艇出動攻擊時,正好遇上了戰爭開始後返回英國和法國的大批船隻,這些商船又沒有武裝,讓德軍潛艇如狼入羊群一般打得極慘。不久,英國人突然開始採取對策。他們有組織地採取了防護措施,用巡洋艦、驅逐艦和飛機保護運輸船的護航體系形成;經常改變護航運輸隊航路,讓他們偏離通常的海上交通線;對自己的大部分商船進行了武裝。對全部近海水域實施了空中觀察,飛機被用來與德國潛艇作戰,有時還與驅逐艦和拖網漁船協同。於是,海戰激烈起來。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英國的許多巡洋艦也與德國在大西洋的襲擊艦進行了戰鬥。
領導德軍海上作戰的雷德爾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實現建造潛艇的新的龐大計畫,從而把整個軍事工業的力量都集中到這裡後,只有在顯著擴大對英作戰所必需的空軍後,才能指望對英國採取持續而顯然是決定性的行動。”為了能在現有兵力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能性,他堅決主張加強潛水戰,迫使中立國船隻不再前往英國港口。同時,要藉助磁性水雷給英國人以更大威脅。10月初,他下達了使用磁性水雷的命令。德軍驅逐艦、輔助船隻和飛機於1939年冬在英國東海岸附近布設了這種水雷。這些水雷的突然出現給英國造成了嚴重危險,導致在港口入口處船舶的損失急劇增加。聰明的英國人很快又採取了相應對策,他們想辦法打撈起兩枚德軍重型沉底磁化水雷加以研究,並知道下它們的構造。於是發明和改進了排除方式,使用了將環繞艦體的電纜通上電流進行消磁等方法,克服了危險。
為更有效地打擊英國商船隊,雷德爾以水面艦艇支援潛艇進行襲擊,這些德軍襲擊艦除在北海攻擊連線英國和挪威的海上交通線外,還向遠洋進發。英國海軍立即組建了幾個搜尋突擊群,調用了全部航空母艦、幾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欲以強大的海上力量對付德國海軍。
德艦“德意志”號在擊沉了兩艘商船後,於11月初返回德國,並更名為呂佐夫號。“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戰列艦,1939年9月30日在巴西東端的累西腓港附近擊沉了一艘英國輪船,英國海軍馬上對它進行了搜尋。但它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中十分巧妙地隱藏著自己,1939年11月15日,它在馬達加斯加島附近又擊沉了英國一艘油船,接著出了印度洋。那位好勝的德國艦長覺得改變作戰區域是適宜的,於是這艘德艦繞過好望角,再次進入南大西洋。英國一個海上搜尋突擊群早在拉普拉塔河口嚴陣以待等著它了。1939年12月13日清晨,英國重巡洋艦“埃克塞特”號及輕巡洋艦“埃阿斯”號和“阿溪里”號發現了德艦“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戰,德艦和英艦“埃克塞特”號都受到了重創,英艦“坎伯蘭“號趕往支援,最後將德艦炸沉。德艦長朗斯多夫上校自殺(參見普雷特河之戰)。
在這場海戰之前,德海軍“U-47”號潛艇於1939年10月14日夜間潛入斯卡帕灣的內停泊場,擊沉了停泊在那裡的排水量為30000噸的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英國航空母艦勇敢號布里斯托灣也被德國潛艇擊沉。1939年11月21日,英國新巡洋艦貝爾法斯特號在福思灣觸雷;1939年12月4日,英國戰列艦納爾遜號在進入尤灣時遭到了同樣的命運。但是觸雷的這兩艘英艦又都被修復了。
雷徳爾海軍元帥歡迎U-47潛艇王牌普里恩歸來雷徳爾海軍元帥歡迎U-47潛艇王牌普里恩歸來

挪威戰役

雷德爾在指揮一系列海戰的同時,曾在1939年10月10日首次向希特勒指出了挪威在對英國進行海戰中的意義。他說英國如若占領挪威基地,就會給德國帶來嚴重危險。這種占領意味著波羅的海入口被控制,從翼側威脅北海德國海軍及德國空軍空襲英國的行動。相反,德國若占領這些基地,就能打開通往北大西洋的大門,使英國不能沒置水雷障礙。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有68艘潛艇毀於英國的水雷和深水炸彈。雷德爾十分贊成鄧尼茨提出的奪取挪威西海岸港口的報告書。他得出的印象是,希特勒立刻明白了挪威的意義,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了。
雷德爾還會見了挪威政界人物吉斯林,認為其某些訊息是值得注意的,便勸希特勒接見吉斯林。1939年12月14日,吉斯林與希特勒舉行會談,討論了“採取某種行動,把挪威的命運同大德意志的命運聯在一起”的問題。1940年春天到來之即,雷德爾指出應儘快開始這種行動,因為4月7日將出現新月,15日後夜暗時間就太短了。繼續推延,海軍的作戰能力會大受限制。他建議以魚雷快艇出敵不意地實施登入,陸海軍密切協同保證這一在占幾倍優勢的英國海軍眼皮底下的大膽行動一舉成功。登入兵上陸的人數必須充足,以便在登入成功後在挪威納爾維克以南西海岸許多地點立住腳,保證對方增援部隊由陸地或空中趕到被占港口之前,能克服挪威軍隊的抵抗和擋住英軍的衝擊,使英軍以後難以實施登入。
4月9日前,雷德爾指揮了秘密偽裝的戰前運輸行動,大規模輸送了登入部隊、火炮和其他重裝備及大量物資。由於他的指揮出色,竟然沒有引起英國海軍的警覺。1940年4月9日,英德海軍開始交戰。在北極地區的狂風巨浪和暴雪中,德軍航空兵炸沉了英國一艘驅逐艦,炸傷了其戰列艦羅德尼號和兩艘巡洋艦。英國潛艇擊沉了德海軍輕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另一艘德國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也被英國飛機炸沉;挪威海岸炮兵對德軍進行了英勇的抗擊,擊沉了德國巡洋艦“布呂歇爾”號。但是,雷德爾還是以7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和其他船隻的支援掩護,使德軍10000人的兵力登入挪威,奪取了索拉機場、奧斯陸等預定目標。
1940年4月10日,5艘德國驅逐艦與同樣數量的英國驅逐艦在納爾維克以西漫長的海灣遭遇。激戰中,德艦2艘沉沒,3艘受傷。接著,從旁邊峽灣分叉處又突然出現5艘德國驅逐艦,英艦也有兩艘被擊沉,兩艘受重創。不肯罷休的英國海軍在4月12日後,再派出“狂暴“號航空母艦、”厭戰“號戰列艦和9艘驅逐艦在大批飛機掩護下進入峽灣,把所有德國驅逐艦全部擊沉。1940年4月17日,德國航空兵對企圖擊毀索拉機場的英艦“薩福克”號進行了連續7個小時的攻擊,結果只將其艦尾擊傷。1940年5月2日傍晚,在納姆索斯港口附近,英、法各一艘保障裝載撤退人員的驅逐艦被德國飛機擊沉。1940年6月8日德海軍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瑟瑙”號在前往納爾維克的途中碰上了同盟軍的運輸船隊,它們在下午擊沉了1艘20000噸級左右的輔助巡洋艦和1艘容量5000噸級以上的大油船。16點時,它們又碰上了排水量為22500噸的英國航空母艦”光榮“號和另兩艘護航的驅逐艦。德艦不等英國魚雷轟炸機從航空母艦甲板上升空就搶先開火,該航空母艦立刻烈火沖天,於17時40分沉沒。另兩艘英國驅逐艦也遭到同樣命運。但是最後沉沒的英艦“阿卡斯塔”號在臨沉前英勇地向德艦“沙恩霍斯特”號發射出了魚雷,將它重創。這兩艘德國戰列艦被迫停止航行,駛進了特隆赫姆港。
攻占挪威的戰役,使雷德爾的海軍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值得德國人慶幸的是陸海軍協同作戰還較成功,最終整個挪威都落入德軍手中。

大軍艦沒落

西方戰役之後,雷德爾奉命對在英國本土進行登入做準備,雷德爾當即申訴意見:應把爭奪制空權列為登入的先決條件。要使英國的空軍,甚至海軍都無法制止登入行動。此外,還須開設一個沒有水雷的區域,兩側卻要布雷警戒,並準備必要的運輸船隻。
同時,他做了大量工作,調集了總排水量為70萬噸的168艘運輸船,還有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和1600艘汽艇。並儘可能給這些船隻增加了特種裝備。
希特勒曾答應雷德爾,在1940年8月15日以前將一切準備就緒。但這種準備竟拖延到9月15日。到了10月,希特勒竟又下令停止“海獅行動”。儘管如此,雷德爾仍把德國海軍作戰的重點放在英國。
1941年5月,在德軍奪取克里特島的作戰中,雷德爾的海軍投入下行動,首先把重武器、火炮和輕高射炮運往島上。途中船隊遭到英國軍艦的攻擊,大部分船隻連同載運的物資都沉入海底。德軍轟炸機跟著進行了報復,炸沉了英國巡洋艦和驅逐艦各兩艘,重創了其兩艘巡洋艦和一艘戰列艦。
1941年5月21日,當德國海軍剛服役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駛離挪威海灣時,大西洋上的最後一次大海戰發生了。英國海軍部根據飛機的偵察報告,派出了強大艦隊去消滅德艦。最先同德艦接觸的是由英國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組成的戰列艦群。1941年5月24日,雙方軍艦在冰島格陵蘭島之間遭遇。5時30分,“胡德”號在22500米距離上開炮。“俾斯麥”號立即還擊,第一次齊射就擊中了航速快,但裝甲薄的“胡德”號,該艦頓時起火,火焰很快吞噬了艦體中部。當“俾斯麥”號6時進行第五次齊射時,這艘英國軍艦發生了猛烈爆炸,黑煙騰空而起,不久便沉沒了。1421名艦員中有1418名斃命,只有3名生還。接著,“俾斯麥”號又對“威爾斯親王”號開炮,英艦遭到重創停止了戰鬥。但“俾斯麥”號退出激戰時也已受重傷,被兩發重炮彈擊中油艙,於是軍艦失速,並留下了很寬的油跡。德艦隻有“歐根親王”號在繼續作戰了。24日深夜,英國魚雷飛機攻擊了受傷的“俾斯麥”號,打壞了指揮室頂部。26日19時15分,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從直布羅陀起來,該艦派出的魚雷飛機,嚴重炸壞了“俾斯麥”號的操舵裝置,使它開始在海上轉圈,失去了機動能力。27日晨,英國兩艘戰列艦參戰同“俾斯麥”號猛烈交火,德艦的炮塔一個接一個被擊毀,軍艦中央部分起了大火,隨後該艦劇烈向左傾斜。英國巡洋艦又向它發射了幾枚魚雷,最終將這艘被濃煙烈火包圍的一堆廢鐵般的德艦於10時40分擊沉。德國海軍上將盧金斯和近2000名水兵葬身在冰冷的海水中,只有1—10人倖存。
英國海軍取得這一勝利後,又對德艦停泊的港口進行了連續不斷的空襲。德海軍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瑟瑙“號以及從大西洋返航後同它們編在一起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接連受創,迫使雷德爾於1942年2月將這3艘軍艦經加來海峽調回德國港口。後來,除“格奈瑟瑙”號外,他又將另兩艘軍艦調到了挪威,用於同駛往摩爾曼斯克的盟軍護航運輸隊作戰。雷德爾是在夜幕下完成德艦撤出的,他躲過了海峽上空英國的巡邏飛機雷達。當英國人發現後再派飛機追擊轟炸為時已晚,德海軍航空兵的強有力掩護擊落了43架英國轟炸機。不過,勝利卻是屬於英國人的。他們迫使德國軍艦不可能再在法國港口停泊,消除了他們的大西洋交通線所受到的經常性威脅。此外,德艦“格奈瑟瑙”號到達基爾不久,英國飛機就便它遭到了重創,以致它直到戰爭結束也未能再參加作戰。隨後,德艦“歐根親王”號也被擊傷:它在進入特隆赫姆時遭到英國潛艇的魚雷攻擊,失去戰鬥力達5個月之久。至此,德海軍重型艦隻的作戰停止了,潛艇部隊開始擔任海戰的主角。

轉向潛艇

由雷德爾指揮、鄧尼茨實施的水下作戰是二次大戰的重要篇章,德國潛艇在盟軍周密的反潛措施下曾獲得相當大的成功。其水面艦隻和潛水艇以及飛機相互配合對盟軍的北冰洋護航船隊所實施的攻擊也是卓有成效的。
從1940年6月起,一年內英國及其盟國和中立國被德海軍擊沉船隻近400餘萬登記噸,僅1940年年底前,就有583艘船隻被德海軍擊沉,平均每星期損失近10萬登記噸。
雷德爾很了解英國的弱點,他極力主張在新條件下對英國航運進行更激烈的作戰,在英國承受不住損失時。才能指望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他一直想使德國最高軍事領導人明白,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勝利,首先要在戰爭中集中基本力量去打敗英國。雷德爾在1940年12月20日和27日呈交給希特勒的兩份報告中都陳述了自己的看法。12月20日,他指出,由於地中海東部出現了不利的情況,英國的地位已得到加強。還指出了美國援助的重要性,主張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對付英國,並且對打敗英國之前就進攻蘇聯的計畫表示懷疑。12月27日,他的語氣更加堅決,聲稱德國武裝力量全力以赴對主要敵人英國作戰,是時局無可爭議的要求。雷德爾指出,潛艇是海上作戰主要鬥爭手段,法國戰敗後,它們能在較為有利的條件下行動了。它們已不必從黑爾戈蘭灣遠航到英國的海上交通線(而過去這樣做要耗費大量的油料),並縮小了潛艇的活動半徑。德軍潛艇再也不必由北迂迴不列顛群島了,因此它們就能在作戰區域停留長得多的時間。近時間的海戰中,德國潛艇擊沉的船隻占英國損失船隻總數的三分之二。德軍潛艇和航空兵的襲擊轟炸,使英國南海岸和東海岸的一切港口,其中包括倫敦港,實際上已陷於癱瘓。可是統帥部為建造潛艇和組建海軍航空兵所做的事太少了;德國的全部軍事潛力都必須用在加強對英作戰方面,就是說,要發展海軍和海軍航空兵。任何分散力量的作法都會使戰爭拖延下去,使德國的勝利面臨威脅。
他的一切努力都落空了,希特勒已決定東征蘇聯,要等結束這次東征以後才結束對英戰爭。於是,雷德爾只做到了他力所能及並早已著手準備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現有的艦艇建設計畫範圍內加強潛水戰。他還不斷完善了潛艇對付護航運輸隊的戰術,即如果一艘潛艇發現了護航運輸隊,就向其他潛艇發出召喚,並在所有潛艇編組隊形實施聯合攻擊之前對其進行監視。一俟護航運輸隊進入遠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還要召喚遠程轟炸機參加攻擊。採用這種空中、水下新的攻擊戰術,頓使英國護航運輸隊的損失迅速大增,引起英國人極大不安。
由於地中海的戰局緊張,雷德爾在對大西洋英國交通線進行攻擊的同時,為協助航空兵扭轉局勢,從1941年夏季起,就開始把潛艇調到義大利和希臘港口。使德國在地中海的潛水艇數量已增加到25艘,這樣,平均有8艘—‘直作戰。11月13日,德國潛艇在地中海西部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11月25日,英國支援登入作戰的戰列艦巴勒姆號又在非洲海岸遭到魚雷攻擊而沉沒。12月19日,義大利單人潛艇潛入亞歷山大港,把英國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英勇號炸得幾個月不能使用。12月底,由3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編成的英國艦隊企圖攔截駛向的黎波里的德意軍艦,結果觸上了剛剛布設的水雷,損失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到此,德國海軍配合義大利海空軍打開了地中海暢通無阻的航線。
1942年8月,英國人吸取6月份一支警戒過弱的護航隊損失慘重的教訓,派出了一支由2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7艘巡洋艦和25艘驅逐艦編成的特強警戒的護航運輸隊駛往馬爾他,德軍潛艇、魚雷艇和飛機連續幾夜對其實施攻擊。8月11日,德軍潛艇在阿爾及爾以北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鷹”號。在隨後的一夜,德軍魚雷艇擊沉了:艘英國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總計擊沉21艘運輸船,只有5艘船隻(內有1艘受傷的油船)到達馬爾他。有幾艘英艦受重傷後不得不返回直布羅陀
地中海戰局趨於好轉,雷德爾在大西洋的戰鬥越來越複雜了。1942年12月14日的那次戰鬥,是德軍成“狼群”的潛艇同英國護航運輸隊之間的一次典型較量。當時一支英國護航運輸隊從直布羅陀駛向不列顛群島。飛機一直在自己的活動半徑內為它護航。16日,英國人發現了6艘德國潛艇,第二天,英國一艘驅逐艦消滅了一艘德國潛艇,而另一艘德國潛艇擊沉一艘英國驅逐艦後,自己也被擊毀了。18日,從法國機場起飛的德國“福克—沃爾夫”型飛機出英國護航運輸隊上空,但英國飛機很快就把它趕走了。21日,又出現了一個德軍潛艇“狼群”。它們擊沉了英國輔助航空母艦和兩艘商船。此時,英國護航運輸隊已接近了不列顛群島。岸基航空兵炸壞了一艘德國潛艇,剩下的潛艇隱入了大海。英國海空軍在此次海戰中,已組織了很好的協同。
雷德爾當時手裡有260艘潛艇,每月可有20艘參戰。美國參戰後,他立即把德軍潛艇作戰的重心轉移到美國領海。1942年1月,德軍潛艇擊沉了總噸位達32萬登記噸的許多船隻,其中包括16艘油船。2月和3月各擊沉了50萬登記噸。4月的沉船數字因運輸量急劇減少和美國採取了有效防衛有所減少。德軍潛艇主要在密西西比河口和古巴、尼加拉瓜之間活動,5月和6月又分別擊沉60多萬和70萬登記噸。一艘德軍潛艇在美國海岸附近被擊沉。7月,美國人建立了有效的防禦體系。為避免受到大的損失,雷德爾決定把大部分潛艇撤出美國領海,用來對付大西洋的護航運輸隊。當德國潛艇在1942年的上半年中共擊沉了300多萬登記噸船隻後,大西洋爭奪戰進入了決定性階段。
西方國家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防禦手段。冰島和紐芬蘭的基地已投入使用。同盟國還發明了越來越新式的兵器。他們的飛機裝備了探照燈,夜間藉助探照燈可以發現德國潛艇。輔助航空母艦的數量不斷增加,對分布在法國沿岸的德軍潛艇基地實施了經常性的空襲。更主要的是,西方國家使用了新式雷達,使德國潛艇接收機發出的電波被吸收,今其幾乎陷於絕境。
雷德爾的採取狼群戰術的潛艇儘可能在德國航空兵支援下晝夜不停地搜尋和攻擊西方護航運輸隊,並擊沉其達200多萬登記噸的船隻。但德國潛艇受到的損失也增大了。1942年下半年同上半年相比,潛艇的損失增加了兩倍——被擊沉了64艘。11月份,德國潛艇擊沉了同盟國船隻70萬登記噸,達到了整個戰爭期間最高的損失數字。12月份,又有30多萬登記噸的西方船隻被德國潛水艇擊沉。

辭職戰後

1943年元月,大西洋經常颳起特別猛烈的冬季風暴,雷德爾與希特勒之間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起因是上一年秋季,雷德爾所屬的戰列巡洋艦隊司令官在一個薄暮時分對英國護航運輸隊發起攻擊,結果被遠遠弱於自己的三艘英國驅逐艦趕了回來。希特勒對此十分不滿。元月6日,他又在一次會議上提及此事,雷德爾為自己的下屬進行了辯護,惱怒的希特勒指斥和侮辱了雷德爾,致使這位海軍元帥憤而辭職。希特勒批准了雷德爾的辭呈,於元月30日任命鄧尼茨元帥為海軍總司令。
德國戰敗後,遭解職並退役的雷德爾成了蘇軍的俘虜,與其夫人一同被押解莫斯科。1945年11月20日,他和鄧尼茨以及其他20名德國政府官員都站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上接受審判。在1946年被判處無期徒刑,他要求盟軍的檢察委員會槍決他。1947年7月18日,雷德爾被關進斯潘道監獄。1955年9月因病獲釋出獄。他最後定居於基爾,並在1957年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我的生平》。1960年11月6日,雷德爾死於基爾。
從政治立場上看,雷德爾起初並不贊同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他本人也不是納粹黨員,他對納粹黨尤其是戈林素無好感,實際上他強烈主張軍隊應與政治徹底分離,並努力使整個海軍脫離政治的干擾。但不管怎樣,雷德爾苦心經營的海軍以及他本人淪為納粹德國進行侵略擴張的工具,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人物評價

“北海梟雄”
“帝國首枚元帥權杖掌握者”
“被遺忘的狼群之父”
”第一個和最後接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
雷德爾海軍元帥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個公認的紳士,可惜生不逢時,與納粹為伍,成為其重要戰犯,成為歷史罪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