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morphin在肝癌細胞轉移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Epimorphin在肝癌細胞轉移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由周軍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pimorphin在肝癌細胞轉移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軍年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在肝癌的發生髮展過程中,肝星狀細胞(HSC)分泌的可溶性因子、細胞外基質構成的腫瘤微環境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從2005年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肝臟中HSC表面特異性膜蛋白-Epimorphin的調控機制研究。近年來,有兩項在轉基因小鼠中的研究暗示:Epimorphin可能與腫瘤發生相關。我們的前期研究表明:(1)在肝癌組織中,Epimorphin高表達於激活的HSC,不表達於腫瘤細胞;(2)HSC條件培養基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浸潤;(3)腫瘤細胞與HSC共培養可以上調HSC中Epimorphin的表達水平;(4)外源性過表達Epimorphin可以顯著增強腫瘤細胞的浸潤能力。綜上所述,我們提出了工作假說:HSC表面的Epimorphin通過FAK-ERK-MMPs信號通路促進肝癌細胞的轉移。我們將通過體外浸潤實驗,裸鼠體內肝癌轉移模型,臨床肝癌標本三個方面來驗證我們提出的假說。

結題摘要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在於驗證我們之前提出的工作假說:HSC 表面的Epimorphin 通過FAK-ERK-MMPs 信號通路促進肝癌細胞的轉移。在研究當中,我們構建了EPM 下調錶達的肝星狀細胞株LX-2-shEPM,觀察到EPM下調後的肝星狀細胞條件培養基對肝癌細胞的增殖能力無顯著影響。我們將野生型和EPM敲低的LX-2 細胞系,按照合適的比例與肝癌細胞系混合後,進行裸鼠皮下成瘤實驗,1個月後,干涉EPM組與對照組的腫瘤重量無顯著性差異。這些體內外結果表明EPM對於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無顯著性作用。在體外transwell浸潤實驗中,我們觀察到EPM下調後的肝星狀細胞條件培養基對肝癌細胞的轉移促進能力有下降。我們將下調EPM的肝星狀細胞與肝癌細胞混合後,注射入裸鼠肝臟,6-7周后觀察和比較肝內外轉移結節的數量和進行病理分析。結果表明,干涉了EPM的LX-2細胞,其促進肝癌細胞肝內轉移的能力顯著下降。我們也構建了過表達EPM的肝癌細胞系,並在裸鼠體內進行了肝內轉移實驗。結果顯示過表達EPM組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肝內轉移結節數顯著增加,向肺內轉移的結節數也顯著增加。這些結果表明EPM可以在體內外促進肝癌細胞的轉移。在此基礎上,我們對EPM促進肝癌細胞轉移的機制進行了探討。我們的結果表明,肝癌細胞過表達EPM後,MMP-9的表達在mRNA水平、蛋白水平上都有顯著性增加。在裸鼠體內的實驗也證明了MMP-9的上調。而干涉MMP-9表達後,肝癌細胞體外浸潤能力下降。過表達EPM後,磷酸化的FAK、ERK1/2表達水平增加。在EPM過表達肝癌細胞系中下調FAK後,MMP-9表達水平下調,肝癌細胞體外浸潤能力下降。在EPM過表達肝癌細胞系中採用ERK 抑制劑PD98059抑制ERK磷酸化水平後,MMP-9表達水平下降,細胞體外浸潤能力下降。這些結果表明EPM促進肝癌轉移是通過FAK-ERK-MMP9信號通路軸發揮作用。本課題研究不僅可以使我們很好的理解EPM在肝癌轉移中的作用,亦有可能為針對臨床肝癌發生與轉移的“靶向微環境療法” 提供新的作用靶點,因此具有比較重要的研究價值。本課題研究發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申請國家專利1項,三名研究生畢業,相關研究內容和實驗室其它研究成果一起申請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通過終審,2014,證明材料見附屬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