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紹
DG唱片公司的前身為1898年由德國人E·貝納林在其家鄉漢堡成立的德國留聲機公司。當時她屬於英國留聲機公司(EMI,同為貝納林所創)的分公司,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國人手裡,主要是將從英國運來的母盤加工壓製成唱片。後由於一戰的爆發英、德成為交戰國,德國政府將英資DG公司接收,從此她便走上了獨立經營之路。
1941年,西門子公司取得DG公司經營權,並改名為Polydor International,1962年西門子與飛利浦兩家公司將其下屬的DG與Philips合併成為DGG/PPI集團。1972年,DG與Philips兩家唱片公司正式合資組成了日後享譽全球的唱片帝國——
寶麗金(Polygram)集團。
DG公司雖有著一個多世紀的輝煌歷史,但我們所熟悉的黃色鬱金香商標卻只用了50年而已,因為DG是“唱片之父”貝納林先生一手創立,因此1909年以前DG用的是“一個小天使坐在圓盤裡”的圖案做商標,也曾與英美兩家兄弟公司EMI和RCA共同用過“白色的Nipper小狗側耳傾聽留聲機”的商標,直到二戰結束之後,DG才完全切斷了這些關係,於1949年啟用了新的鬱金香花冠商標。現在這個大家所熟悉的長方形黃標是由著名的商標設計大師漢斯·多米茨拉夫在1949年設計的。今天這個黃色的鬱金香花冠幾乎已經代表了DG的精神,也成了這個百年老牌的驕傲。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品牌,DG可以說完全見證了百年來所有樂壇的重要人物,是一致公認的古典演奏巨匠的溫床。
歷史沿革
1898年 由圓盤唱片的發明者德國人埃米爾·貝林納(Emil Berliner)與其兄弟約瑟夫(Joseph Berliner)在他們的故鄉
漢堡市創立,當時名為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簡稱DGG),註冊商標為“錄音天使”(Recording Angel,圖案為一個小天使坐在圓盤裡)。此前,貝林納已於1887年9月29日申請了
留聲機及唱片的專利,並已在英國倫敦成立了英國留聲機公司(EMI公司的前身),DGG屬於其子公司,作為技術上、商業上的嘗試,當時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國人手裡,主要業務是將從英國來的母盤加工壓製成唱片,在德國發行。DGG在成立之初曾先後為男低音
夏里亞賓、男高音卡魯索與女高音梅爾芭等錄製過唱片。
1909年 “錄音天使”商標改為“小狗”商標(His Master's Voice,圖案為白色的Nipper小狗側耳傾聽留聲機)。
1910年 錄製了由
巴克豪斯彈奏的格里格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德交戰,德國政府沒收了英資的DGG,從此DGG與倫敦母公司分離,開始獨立經營。音樂家
肯普夫、
克倫佩勒成為活躍的錄音分子。
1924年 設立了寶麗多(Polydor)商標,作為在海外發行唱片的商標。
納粹德國期間,許多簽約音樂家被禁止錄音,另一些猶太裔演奏家則受迫害而出逃。1937年,德意志銀行與
德律風根公司的共同介入使搖搖欲墜的DGG得以生存下來。
1941年 西門子公司取得DGG的經營權,改名為“寶麗多國際”(Polydor International)。
1951年 DGG正式推出第一批
密紋唱片(LP)。
1958年 DGG開始以立體聲技術錄製唱片。
1959年 DGG與
卡拉揚簽約(在卡拉揚去世前,雙方合作錄製了近200張唱片)。同年,設計大師漢斯·多米茨拉夫設計出現在DGG唱片封面上使用的經典黃標。
1962年德國西門子公司與荷蘭
飛利浦公司將其下屬的DGG與PPI(Philips Phonograhische Industry)合併成為DGG/PPI集團。十年後,改組為
寶麗金唱片集團(PolyGram),但仍維持各自的品牌不變。此後DGG簡化為DG,即Deutsche Grammophon)。
70年代末80年代初,DG積極推廣新的唱片格式CD,邁入
數位化時代。1982年,DG正式推出第一批CD系列,此後開始逐漸淡出LP市場,以CD為主要商品。
1987年 西門子出售了其在DG的所有股票,於是飛利浦成為DG最大的持股者。
1991年 DG正式採用4D錄音技術。
1995年 推出The Originals系列(俗稱“
大禾花”系列),將“原像位元處理技術”(Original-ImageBit-Processing)的套用常規化,開始有系統地大量復刻昔日LP時代經典級名盤。
1998年 美國
環球唱片集團收購寶麗金(PolyGram),DG成為環球旗下的一個品牌,但仍維持原名不變。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全球唱片業蕭條,新唱片數量大幅下滑。為了保持優勢,DG公司提出的策略是,一方面繼續支持樂壇新人,製作新的錄音;另一方面,不斷再版錄音庫里的珍貴錄音資料,並對其使用原像位元處理技術母帶重製(remastering)再發行。
DG公司的錄音風格是,注重整體效果的平衡。技術方面,不追求發燒特效,所以它的錄音出現暴音等瑕疵的情況少,錄音質量有保證。
錄音技術
4D技術
4D錄音技術由DG錄音中心主任克勞斯·海曼(KlausHiemann)和錄音師史提方·史巴塔(StefanShibata)於1990年開發,並於1993年正式套用於錄音工程。但在21世紀初DG公司放棄了該技術。
其核心部分是DG公司與
日本山葉公司共同研製開發的超級D/A與
A/D轉換器。這種轉換器擁有高比特率的解析效果,為21bit(比特),後來提高為24bit(比特),大幅提升了錄音的精確度。4D技術分為四個重要部分:第一是可遠程控制的前級放大器和麥克風;第二是24bitA/D轉換器,增益18dB以上(不太清楚這個“增益18dB以上”指的是什麼,誰有原始英文資料);第三是StageBox接口箱和數字網路系統,使得遠端監控錄音成為可能,而通過數位訊號傳輸,避免以往傳輸中產生的各種失真;第四是全數位化混音(All-digital mixing),原像比特處理技(Authentic Bit imaging)。
原像比特處理技術
這是4D技術的延伸,主要用於處理舊錄音母帶的混音及重整工序。這種技術首次套用於卡拉揚金版系列;後來DG的大師原版系列也是一該技術為基礎的。自1995年2月起,DG以“大禾花”系列之名,選擇昔日優秀錄音與名演版本,陸續重新發行。
企鵝唱片指南評論:“DG的大禾花系列CD,轉制後音質明顯改善,母帶經過處理後更能自然地顯出溫暖的氛圍,以及幾可亂真的LP類比唱片氣息。”
多媒體技術
DG公司開發的數據光碟唱片,光碟上面有音軌和數據軌,音軌用於記錄錄音信息,而數據軌則用於保存樂譜資料。該唱片可運行於Windows或Mac平台。可在播放的同時,在顯示器上同步顯示樂譜。
唱片系列
大禾花系列
The Originals,大師原版系列,俗稱“大花版”或“大禾花”系列,此花為“鬱金香”。
DG公司從1997年開始推出The Originals系列,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很高的商業利潤。這套系列將從前LP的封面傾斜了一個角度作為CD封面,運用了DG公司的Originals ImageBit-Processing技術重新整理,薈萃了DG公司LP時代的部分精華錄音,全部中價發行。本系列以從前的經典LP唱片為主,突出了藝人和演繹,價格合適,包裝精美,聲音也不錯,是最成功的重整系列唱片,至今還是DG公司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系列從小克萊伯指揮的貝五、七開始,到小克萊伯指揮的勃拉姆斯第四結束時剛好一百張,DG公司還專門在勃拉姆斯這張唱片上專門標註出來,並隨碟附送了一本介紹這一百張唱片的小冊子,仿佛The Originals已經功德圓滿,劃上句號了。但DG公司後來還是在99年新發行了9款新系列。
Collectors Edition系列
廉價、環保紙盒包裝、以作曲家為單位。
包括:卡拉揚60年代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阿巴多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演出的孟德爾頌交響曲全集,約夫姆的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和米開朗傑里的DG全套錄音。
Original Masters系列
廉價、環保紙盒包裝、以演藝名家為單位。這是Collectors Edition的姊妹作,所選錄音範圍除了模擬身歷聲錄音之外,更擴闊至1958年以前的單聲道錄音,故此有更多上一輩演藝人的老錄音透過此系列得以在CD首度面世。
畫廊系列
DG公司自從推出CD以來,“畫廊”就是其中價位系列的中流砥柱,此系列是以模擬身歷聲錄音為主,範圍由1958年至1981年數位錄音出現之前為止。1995年,DG推出TheOriginals,許多原本在“畫廊”的錄音被轉到新系列重新發行,但它的位置並未因此而被取代。後來,DG把用來發行數位錄音的中價位系列(名為Masters)結束,重發數位錄音的責任從此就交由“畫廊”負責,不過DG最後還是多開了一個專門重發數位錄音的中價位系列entree。這系列收錄的曲目不少,例如有拉法埃爾·庫貝里克指揮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
廉價系列
DG的廉價系列共有兩個:其一是Privilege,其二是專門推出老錄音的Document,它們已在目錄上消失,事實上Privilege系列中由阿巴多指揮柴可夫斯基的第2及第4號交響曲非常受歡迎。2001年,環球唱片以AMbientSurroundImaging技術作招徠,由DeccaMusicGroup代理的新廉價系列Eloquence,其特色就是集合了DG、Decca及Philips三家的錄音。
音樂王國系列
共100張,按作曲家出生時間編排順序,收入從中世紀開始到20世紀作曲家最代表性的作品。封面中央為一畫作。畫作上面寫出曲目,下面標出演奏者。
慶典活動
2018年10月10日,德意志唱片公司成立120周年慶典音樂會在北京太廟舉行,從而開啟為期一年的全球慶祝活動。這也是繼1998年歌劇《圖蘭朵》後,北京太廟舉辦的又一重要音樂活動。中國指揮家余隆攜法國、挪威、俄羅斯、英國、奧地利的獨奏獨唱家及合唱團,共同演繹來自中英德俄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