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部分變性圖

DNA部分變性圖(DNA partial denatura-tion map)

簡稱部分變性圖或變性圖.一般來說DNA的雙鏈結構的穩定性取決於它的鹼基組成,A-T含量高的部分其氫鍵在比較低的溫度中就會拆開,所以容易變性。如把分子內部的鹼基組成有不相稱的DNA放在中等的變性條件下之後,用甲醯胺等來固定單鏈部分,在電鏡下進行觀察,根據所顯示的變性部分的位置和長度就可以作成部分變性圖。變性部分的分布和長度等特徵可以作為以後電鏡觀察該種DNA時的標記之用。此外還可以從部分變性圖上了解DNA分子內鹼基分布的大致情況。如果與物理的基因圖配合,還可以和基因座位相對應。例如:R-環是在雙鏈DNA分子部分變性的情況下,單鏈的RNA分子和相應的DNA序列中的一條互補的單鏈形成RNA-DNA的雜合雙鏈,同時DNA的另一條單鏈向外突出而形成的環狀圖象。由於每種mRNA由特定的基因所轉錄,和這一基因的一個DNA單鏈具有互補結構,因此通過觀察標記mRNA參與構成的R環的位置就可以對產生這種mRNA的基因進行定位,這一方法還可以用來研究斷裂基因的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NA部分變性圖
  • 外文名:DNA partial denatura-tion map
  • 起始:R.Inman等在1966年所確定的方法
  • 用途:研究斷裂基因的結構
DNA部分變性圖
這是R.Inman等在1966年所確定的方法。
(註:圖片表示的是在DNA部分變性溫度條件下,變異型(GC)和野生型(AT)的PCR產物不僅分別形成同源雙鏈AT和GC,也錯配形成異源雙鏈AC和G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