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羥甲基化酶Tet1介導的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高亞威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NA羥甲基化酶Tet1介導的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高亞威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DNA羥甲基化酶Tet1介導的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高亞威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我們近來的研究發現DNA羥甲基化酶Tet1可以替代Oct4完成重編程。我們將利用這兩個體系研究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制。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支持下,我們利用小鼠和人連續重編程體系,系統研究了終末分化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過程中的分子機制,揭示了重編程因子是如何通過改變表觀遺傳修飾進而調控基因表達的改變,從...
《豬體細胞到iPS細胞重編程過程中DNA甲基化的動態變化》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李子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DNA甲基化與染色質修飾在基因組層面對表觀遺傳控制發揮重要作用,它們決定著染色質結構與基因表達。最近發現的5-羥甲基胞嘧啶(5hmC)可能有助於理解表觀遺傳控制的過程。小鼠中三種雙加氧酶Tet1, ...
DNA甲基化能夠參與基因表達調控,影響基因組穩定性,並可以通過基因印記這種特殊形式在親代和子代間傳遞表觀遺傳記憶。DNA甲基氧化酶TET蛋白家族的成員能夠介導DNA甲基化的主動去除,對於去除PGC中的印記很重要。申請人研究組發現TET蛋白家族成員TET1在小鼠不同發育時期中存在兩個亞型(Zhang et al., 2016)。其中全長TET1...
(3)發現Sirt6可提高年老供體來源細胞重編程的基因組穩定性;(4)揭示了HDAC2-TET1轉換在體細胞重編程成熟中的重要功能及特定基因區域組蛋白乙醯化和DNA甲基化間相互作用的新機制;(5)揭示了DNA甲基化與組蛋白修飾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協同作用;(6) 發現linc1557對幹細胞多能性維持和早期分化具有重要的調控...
在本項目中,我們採用羥甲基化DNA免疫沉澱法(hMeDIP)技術,的確發現上述融合細胞的p16啟動子區域能被5hmC特異抗體富集。同時開展 tet1催化形成5hmC的可能機制,對發掘深層次的DNA甲基化/去甲基化形成機制進行探索。結題摘要 眾所周知,p16基因甲基化與癌變密切相關,而其發生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其發生必然是一個...
(2)HDAC2在體細胞重編程的成熟期發揮了抑制作用從而抑制iPS形成效率;(3)在pre-iPS細胞中,HDAC2結合RbAp46並結合在iPS成熟相關基因的啟動子區,從而抑制pre-iPS成熟相關基因的表達; (4)HDAC2敲降後這些成熟相關基因的基因啟動子區組蛋白乙醯化升高,促進了RbAp46對DNA去甲基化酶TET1的招募,從而...
首次證明了DNA羥甲基化酶Tet1及DNA羥甲基化調控細胞重編程的機制及其對細胞多能性的影響,研究成果在Cell Stem Cell雜誌以封面研究發表,並被評為2013年度最佳論文之一;(2)合作揭示了Stella參與卵子發生過程中DNA甲基化模式建立的機制,並首次在體內證實了DNMT1可以作為起始性DNA甲基化轉移酶,打破了教科書里關於...
主要從事發育、轉分化、核移植和誘導重編程等過程的表觀調控機制研究。2013年與陳嘉瑜博士合作在cell stem cell上發表封面文章揭示了DNA甲基化與羥甲基化介導的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分子機制,該論文被評為年度十佳論文。通過建立和完善多種微量測序技術,開展了包括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圖譜的測定和核移植胚胎重編程機制等方面...
高紹榮主要研究領域為胚胎髮育與多能幹細胞,主要從事早期胚胎髮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人物經歷 1970年3月,高紹榮出生於山東省章丘縣(現章丘區)普集鎮焦家村。1989年—1993年,就讀于山東農業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1993年—1996年,就讀於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1996年—2000年,就讀於...
以體細胞重編程為主要模型,研究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調控機理;主要探討表觀遺傳調控與信號轉導、轉錄因子之間的聯繫。以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套用為中心的技術體系開發。研究方向 (1)以體細胞重編程等模型研究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調控機理;主要探討表觀遺傳調控與信號轉導、轉錄因子之間的聯繫。(2)以細胞命運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