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utzfeldt-Jacob病

Creutzfeldt-Jacob病,簡稱為CJD;於1920年首先由Creutzfeldt報導。1921~1923年Jacob報導了5例類似病例。1923年被Spielmayer命名為Creutzfeldt-Jacob病。1940年又根據其病理特點命名為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亦稱為亞急性海綿狀腦病。由正常細胞膜上糖蛋白的突變所引起。正常人的血小板變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後,通過內源性神經毒的作用,引起腦內的神經元凋亡和缺失。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CJD的發病沒有明顯的遺傳性,但有明確的分子生物學基礎。CJD腦萎縮特點是對稱性大腦萎縮。極嚴重病例可有紋狀體、丘腦萎縮,但大腦白質外觀通常正常。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Creutzfeldt-Jacob病
  • 中醫學名: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
  • 其他名稱:CJD
  • 所屬科室:內科 - 神經內科
  • 發病部位:腦部
  • 主要症狀大腦萎縮
  • 主要病因:性痴呆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其他名稱:亞急性海綿狀腦病
病因病機,疾病病理,診斷要點,臨床表現,實驗檢查,疾病預防,

病因病機

病因不清楚。系由正常細胞膜上糖蛋白的突變所引起。正常人的血小板變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後,通過內源性神經毒的作用,引起腦內的神經元凋亡和缺失。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顯示CJD的發病雖然沒有明顯的遺傳性,但有明確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在Prion蛋白基因129號密碼子甲硫酸(Methionine)-纈氨酸(Valine)多態性和Prion蛋白兩種類型(1型和2型)的基礎上,已將CJD按不同的分子類型,分為MM1,MM2,MV1,MV2,VV1和VV26種類型,其中MM1和MV1最多,占70%左右,其次為VV2型,約占25%。隨著各分子類型的差異,臨床表現亦有所不同。

疾病病理

1、大體觀:可見不同程度的大腦半球瀰漫性萎縮,腦溝變寬,腦回變窄。剖面除進一步證明腦皮質、底節萎縮外,腦室呈對稱性擴大。腦幹、小腦、脊髓外觀基本正常。CJD腦萎縮特點是對稱性大腦萎縮。極嚴重病例可有紋狀體、丘腦萎縮,但大腦白質外觀通常正常。
2、顯微鏡檢查如下:
①海綿狀變性:主要位於大腦灰質,嚴重者紋狀體、腦幹以及小腦分子層也可出現。大腦灰質深層呈多數小空泡,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有的互相融合。小者直徑僅1~2μm,大者可達50μm,早期僅見於大腦灰質深層,嚴重者可延及大腦灰質全層。這種小空泡往往位於神經細胞或膠質細胞周圍,很少位於神經細胞內。海綿狀變性多與神經細胞脫失、星形膠質細胞增生並存。急性發病、進展迅速者海綿狀變性較慢性發病和進展緩慢者為重。
②神經細胞脫失:大腦灰質神經細胞呈瀰漫性脫失,以第3層和第5層最為明顯,枕葉尤為突出。丘腦背內側核、前核、外側核細胞脫失也相當嚴重。尾狀核、殼核、帶狀核核改變程度與丘腦內側核相似。蒼白球、丘腦下乳頭體改變輕微。海馬Sommer區不受侵犯。多數CJD患者小腦有改變,其中,顆粒層細胞脫失程度重於浦肯野(Purkinje)細胞。小腦諸核細胞正常,偶可見齒狀核輕微改變。病程長者Purkinje細胞可有魚雷形成。腦幹除橋核外均正常。紅核、黑質、網狀核及顱神經核正常。前角細胞可呈現單純性萎縮,染色質溶解或凝集,而前角細胞脫失不明顯。病程越長神經細胞脫失也越嚴重。反之,在迅速死亡或僅僅是腦活檢的病例,很難判定是否有神經細胞脫失,特別是在海綿狀變性不明顯的標本中,尤為困難。
③膠質細胞增生:不論是急性經過或慢性進行性的病例,膠質細胞增生十分突出,以星形膠質細胞為主,病程經過緩慢者尤為突出。但其增生程度並不與神經細胞脫失平行,有時尚可見到肥飽細胞和胞漿不規則的星形膠質細胞,通常看不到小膠質細胞增生、膠質結節和神經細胞被噬現象。
④白質改變:在慢性而病程較長的CJD,往往能看到大腦白質、腦幹、小腦和脊髓的白質纖維髓鞘壞變。內囊纖維通常不被侵犯。海馬傘、穹隆和視神經改變輕微。脊髓後根節、周圍神經質和自主神經均正常。
⑤澱粉樣斑塊:主要見於小腦分子層,其次是齒狀核、頂葉、杏仁核、GOll核、三叉神經脊核和脊髓后角。澱粉樣斑塊中心部由無結構或顆粒狀、大小不等、被PAS著染的物質組成。剛果紅亦可著染。CJD病程短於6個月者,看不到這種斑塊,病程長於15個月的散發性CJD及家族性CJD腦內可見到澱粉斑塊。
3、電鏡檢查:可見神經細胞突起的終末端及突觸間隙不清,突觸小泡明顯減少。界膜狀空泡變性(membrane bound vacuole)。髓鞘變薄、軸漿空化。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其胞漿內可見大量的次級溶酶體,偶可見到Rosenthal纖維。澱粉樣斑塊由7~10nm大小的物質組成,混有10~100nm大小的濃染的顆粒。偶可見到壞變的神經細胞突起和星形膠質細胞突起散在此斑塊內。
4、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以PrP抗血清為第一抗體,發現與證實PrP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存在與分布,並以此陽性結果區別於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痴呆。

診斷要點

根據亞急性起病,年齡在50歲以上,進行性痴呆,伴有基底節損害的神經系統體徵,腦電圖檢查中見到瀰漫性周期性尖-慢複合波,腦脊液中14-3-3蛋白檢查陽性者當可診斷為典型的CJD。然而,臨床上常需將普通的經典 CJD 與變異型CJD進行鑑別。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經典與變異型有時亦有交叉。例如,經典的MM1,MV1.型表現為起病年齡較大,進展性痴呆病程在5個月左右,有明顯的周期性尖-慢複合波發放的腦電圖改變和雙側基底節的 T2WI,Dw 或flair MRI上的異常信號和腦脊液中14-3-3蛋白陽性。變異性CJD則起病年齡輕,以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起病,病程較長,在1年以上,腦電圖沒有周期性尖-慢複合波,頭顱MRI僅在丘腦後部或島葉或相應皮質異常。因此,有人建議按以下條件診斷為肯定CJD、擬診CJD和可能CJD:
1、2年以內進行性痴呆。
2、肌陣攣、視力改變、小腦症狀、無動性緘默4項中病人占有其中2項。
3、特徵性腦電圖改變,周期性同步放電。
具備以上3項者可擬診CJD,僅具備第1,2兩項,不具備第3項者診斷可能CJD;如病人接受活檢,發現海綿狀變性和PrP者,則診斷為肯定是CJD。腦蛋白檢測可代替腦電圖特異性改變。

臨床表現

散在性CJD分布於世界各地,其發病率約為每100萬人口中,每年可發生1例。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其發生率可有所增加,最高的發病率為百萬分之3.4。最近統計,美國每年可有300例。中國亦有散在發生,最早於1963年由張沅昌教授報導,後由廣州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病理證實報導。85%的CJD為散發性,15%患者有遺傳傾向。典型的CJD與變異型CJD的臨床及病理改變有所不同。典型病者的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肢體肌張力升高,痴呆或共濟失調。
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1、初期,主要表現為乏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抑鬱不安,記憶困難等。此期易錯誤診斷為神經症或輕度抑鬱症。有時尚伴有頭痛、頭重、眩暈、視力模糊或共濟失調的神經症狀。
2、中期,亦稱痴呆肌陣攣期。此期記憶障礙尤為突出,常出現患者外出找不到家,迷路,人格改變,直到痴呆。有的患者伴有失語、失認、失行。四肢肌力增高,腱反射亢進。Babinski征陽性。有的出現多動或癲癎發作,輕偏癱,視力障礙,小腦性共濟失調,肌強直等。少數病例也可出現肢體肌肉萎縮。此期約2/3病人出現肌陣攣。
3、睌期,呈現尿失禁,無動性緘默或去皮質強直。往往因褥瘡或肺部感染而死亡。CJD病人,85%於發病後1年死亡。少數可於發病後3周以內或長至8年以上死亡。

實驗檢查

實驗室檢查:周圍血白細胞數正常,血液生化檢查正常。腦電圖檢查多數病者可見瀰漫性,周期性尖,慢複合波放電,以經典型CJD為突出。腦脊液檢查可以發現14-3-3蛋白陽性,但在腦卒中後亦可有陽性結果。頭顱MRI檢查可見兩側基底節區T2,DW1高信號,以MM1,MV2型最為明顯。
變異型CJD發病年齡輕,往往以精神症狀,行為異常起病,進展較慢,病期為13~14個月。70%以上的患者,在頭顱MRI可見到異常信號,它可分布於丘腦後部、島葉、海馬或頂枕葉,稱為丘腦枕征(pulvinar),但腦電圖檢查沒有瀰漫性周期性尖-慢複合波的出現。

疾病預防

CJD仍屬於無法治癒的致死性疾病,隨著人們對該病發病機制的逐步闡明,將可能找到治癒這類疾病的原則和方法,能找到控制PrP轉變為PrP或PrP CJD的途徑,人們已經發現缺乏PrP基因的鼠並不發生CJD。套用反義寡核甘酸或基因治療,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此組疾病的防治已引起WHO及其相關機構的高度重視。
CJD病人能否直接傳染給人,不能得出確切結論,也未發現醫務人員較其他職業工作者易患CJD的報導。即使這樣,從防患於未然出發,宜注意以下幾點:
1、醫務人員或實驗室工作者,若皮膚破損暫勿接觸病人或實驗材料;
2、CJD病人用過的注射器及檢查器械等,儘可能一次性處理;
3、CJD病人腦活檢器械應設標誌,每次均要高壓消毒;
4、必要時可放入5.25%次氯酸鈉液浸泡60min以上
隨著全球對瘋牛的注意和控制,變異性CJD亦逐步消失。然而。各國包括我國所見的年輕CJD患者,當不屬變異性CJD,而是少見的經典型CJD亞型,很可能是VV1類型,不應該誤認為變異型CJ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