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P
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將完成以下四大科學目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對月球表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3、探測月壤特性。探測並評估月球表面月壤層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介紹,由月球探測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套用等五大系統組成的繞月探測工程系統屆時將實現以下五項工程目標:
⊙ 研製和發射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衛星;
⊙ 初步掌握繞月探測基本技術;
⊙ 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
⊙ 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
⊙ 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
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
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我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通過遙感探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探測月壤特性,並在月球探測衛星奔月飛行過程中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已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
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0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探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岩石的化學與礦物成分和月表的環境,進行月岩的現場探測和採樣分析,進行日-地-月空間環境監測與月基天文觀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採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第三步為“回”,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採樣返回。
月球探測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5個科學目標:
1. 探測區月貌與月質背景的調查與研究
利用著陸器機器人攜帶的原位探測分析儀器,獲取探測區形貌信息,實測月表選定區域的礦物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探測區月質構造背景,為樣品研究提供系統的區域背景資料,並建立起實驗室數據與月表就位探測數據之間的聯繫,深化和擴展月球探測數據的研究。探測區月貌與月質背景的調查與研究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探測區的月表形貌探測與月質構造分析;
2)探測區的月壤特性、結構與厚度以及月球岩石層淺部(1~3 km )的結構探測;
3)探測區礦物/化學組成的就位分析。
2. 月壤和月岩樣品的採集並返回地面
月球表面覆蓋了一層月壤。月壤包含了各種月球岩石和礦物碎屑,並記錄了月表遭受撞擊和太陽活動歷史;月球岩石和礦物是研究月球資源、物質組成與形成演化的主要信息來源。採集月壤剖面樣品和月球岩石樣品,對月表資源調查、月球物質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過程及太陽活動歷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月壤岩芯明岩樣品的採集並返回地面的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在區域形貌和月質學調查的基礎上,利用著陸器上的鑽孔採樣裝置鑽取月壤岩芯;
2)利用著陸器上的機械臂採集月岩/月壤樣品;
3)在現場成分分析的基礎上,採樣裝置選擇採集月球樣品;
4) 著陸器和月球車都進行選擇性採樣,月球車可在更多區域選擇採集多類型樣品,最後送回返回艙。
3. 月壤與月岩樣品的實驗室系統研究與某些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評估
月壤與月岩樣品的實驗室系統研究與某些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評估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對返回地球的月球樣品,組織全國各相關領域的實驗室進行系統研究,如物質成分(岩石、礦物、化學組成、微量元素、同位素與年齡測定)、物理性質(力學、電學、光學、聲學、磁學等)、材料科學、核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實驗室分析研究;
2)月球蘊含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進行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的評估,是人類利用月球資源的前導性工作,可以為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人類未來月球基地建設進行必要的準備;根據月球蘊含資源的特徵,測定月球樣品中He-3、H 、鈦鐵礦等重要資源的含量,研究其賦存形式;
3)開展He-3等太陽風粒子的吸附機理和鈦鐵礦富集成礦的成因機理研究;
4)開展He-3 、H 等氣體資源提取的實驗室模擬研究。
4. 月壤和月殼的形成與演化研究
月壤的形成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過程之一,是研究大時間尺度太陽活動的視窗。月球演化在31 億年前基本停止,因此月表岩石和礦物的形成與演化可反映月殼早期發展歷史;月球表面撞擊坑的大小、分布、密度與年齡記錄了小天體撞擊月球的完整歷史,是對比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和災變事件的最佳信息載體。
5. 月基空間環境和空間天氣探測
太陽活動是誘發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對人類的航天等活動有重大影響。在月球探測三期工程中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探測包括以下內容:
1)空間環境探測器
記錄宇宙線、太陽高能粒子和低能粒子的通量和能譜,分析與研究太陽活動和地月空間環境的變化;探測太陽風的成分與通量,為月壤成熟度和氦-3 資源量的估算提供依據。
2)甚低頻射電觀測
在月面安置由兩個天線單元組成的甚低頻干涉觀測陣,長期進行太陽和行星際空間的成圖和時變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個能夠觀測甚低頻電磁輻射的長久設施。
當“繞、落、回”三步走完後,中國的無人探月技術將趨於成熟,中國人登月的日子也將不再遙遠。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期工程,即研製和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該星將環繞月球運行,並將獲得的探測數據資料傳回地面。該工程由探月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套用五大系統組成。現已確定探月衛星主要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運載火箭採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場選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測系統利用現有航天測控網,地面套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開發。
具體計畫是,“長征三號甲”火箭從西昌發射中心起飛,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後實現星箭分離,衛星最後進入環繞月球南、北極的圓形軌道運行,並對月球進行探測,軌道距離月面的高度為200公里。
設計壽命為1年的“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雷射高度計、微波輻射計、太陽宇宙射線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多種科學儀器,對月球進行探測。它在環月飛行執行任務期間,主要獲取月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球土壤厚度,檢測地月空間環境。其中前3項是國外沒有進行過的項目,第4項是我國首次獲取8萬公里以外的空間環境參數。此外,美國曾對月球上的5種資源進行探測,我國將探測14種,其中重要的目標是月球上的氦—3資源。氦—3是一種安全高效而又清潔無污染的重要燃料,據統計,月球上的氦—3可以滿足人類1萬年以上的供電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達500萬噸。
嫦娥工程是一個完全自主創新的工程,也是我國實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動。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目前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衛星和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產品研製和發射場、測控、地面套用系統的建設。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月球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並具高風險的工程,到目前為止,人類共發射月球探測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為48%。中國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成功率為100%。
主要人員
工程總指揮
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通信指揮部部長朱民才;
繞月探測工程地面套用系統總設計師 副總指揮
李春來;
“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 有效載荷總設計師 孫輝先;
巡視器總體主管設計師溫博(女);
天線分系統主管設計師戰榆莉(女);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董光亮等。
火箭
嫦娥一號的運載火箭長征3A火箭共執行過14次發射任務,成功率百分之百!
發射場地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07年9月16日,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進入了位於中國西南的“西昌衛星發射
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XSLC):又稱“西昌衛星城”,始建於1970年,隸屬於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
通信、
廣播、
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套用發射任務。該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6度,全年地面風力柔和適度。這裡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從單一型號火箭發射到多種型號火箭發射,從發射國產衛星到承擔國際商業發射,從發射地球同步衛星、極軌衛星到將要開展探月衛星發射。經過二十多年“長征”
洗禮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如今已成為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如今,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在這裡把“嫦娥一號”衛星送入月球,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耀眼“
明星”。
相關新聞
撞月示意圖
台北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至此,在經歷了長達494天的飛行後,靜謐、遙遠的月球土地終於成為這位中國首個“月球使者”的生命歸宿。而隨著此次“受控撞月”的準確實施,中國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嫦娥2號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最佳“發射視窗”,搭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一個小時後準確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嫦娥3號
2013年12月2號凌晨2時17分,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飛天,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中國創造的力量。嫦娥三號將主要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和月球巡視探測,是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美國CLEP考試
美國的CLEP考試制度(The College Level Examination Program)與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為一種成熟的考試制度,美國CLEP對我國自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其借鑑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將從性質、參加對象及功能、產生背景、考試科目與要求、管理模式、收效和影響等六個方面,對中美兩種考試制度進行一些比較。
一、性質比較
CLEP考試制度,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主辦,教育測驗服務中心(ETS)承辦,在全美影響範圍最大最廣的一項以考試獲得學分的大學水平考試制度,屬國家級考試項目。近年來,每年約有1300所普通高等學校參與這項考試工作,在美國,CLEP考試制度被認為是積累學分,取得學位快捷有效的一種高等教育形式。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制度,是以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國家教育部領導下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國家考試檢驗應考者是否具備了大學文化水平。目前共有300多所師資力量較強的普通高等學校和1000餘所各類高校分別承擔 了主考任務和助學任務。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我國被認為是最開放投資最少效益最高、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形式。
二、參加對象及功能比較。
CLEP的考生民眾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傳統意義上的18到22歲的大學生;二是已經參加工 作的成人(公司職員);三是業餘學習的學生。CLEP就是通過考試給予這些考生一個有效而可靠的途徑來獲得學分。CLEP的功能也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通過考試為取得學位積累學分;二是通過考試展示在某一課程領域的知識水平而獲得一些基礎課程的免修資格,從而直接邁進更高級和更新的課程學習領域;三是通過一些外語課程的考試,可以確定考生的能力水平,從而決定學習的級別。
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參加對象沒有限制: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自學考試產生髮展的20多年的歷程中,其參加對象和考試自身功能也出現了不同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被十年動亂耽誤的那一代是應考者的主體,在這一階段,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很大程度上帶有一種補償教育的性質,或者說承擔了補償教育的功能——為十年動亂中的一大批中斷教育的中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使他們失去的教育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隨著自學考試的發展,考試規模的擴大,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參加對象 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全國考辦2001年統計:目前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考生中,幹部占報考總人數24%,工人占12%,教師占16%,軍人1%,農民2%,待業人員7%,各類高校的全日制助學輔導班考生占38%。這就意味著,自學考試已從補償教育回歸到了它的定義本身。隨著應考對象的變化,我據全國考辦統計:目前在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中,36.73%是為了提高文化素質,30.29%是為了工作需要,27.93%是為了求職的需要。
三、產生背景比較
通過考試獲得大學課程學分而提前完成學業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倫敦大學於1836年提出的。19世紀末,這種觀點傳入美國,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贊同這個想法的人並不多。二戰勝利後,成千上萬的美國老兵回到家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連高(中)文憑都沒有,需要在部隊里接受教育培訓之後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這種培訓還要得到社會認可。1950年初,哥倫比亞大學基礎學院副院長Jack N ArboIino提出一項計畫,允許那些沒有高中基礎知識的人在五個特定的專業方向上學習大學課程。如果他們在這些試驗性的課程上至少達到了B級水平,那么將會獲得和正規大學生相同的學分。1957年,哥倫比亞大學基礎學院院長公開提議採用倫敦大學的體制來為那些正規學生提供獲得學會的機會。自1960年開始,要求給予那些沒有在大學學習過,或沒有受到正規教育的人,以廣泛的教育機會的呼聲高漲,與此同時,美國的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也蓬勃發展起來。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1964年底,卡耐基基金會資助ETS準備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大學課程內容考試--大學綜合考試(The Co mprehensive College Teses簡稱CCTS)它主要是為兩類人服務:沒有受到正規大學教育但在通過課堂外學習想獲得大學承認的人和那些希望能夠在大學之間轉移學分的學生。CCTS設計的考試內容覆蓋了大學前兩年的學習內容,並分為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兩部分。1967年,美國大學委員會在全美建立了50個考點,CCTS正式更名為CLEP。於是CLEP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實施,這在美國的教育史上是一項重大的創新。
戰爭催生了美國的CLEP,而我國自學考試產生的直接誘因,則是十年動亂。十年動亂給中國的高等教育造成慘重損失。1965年,全國有高等學校434年,1971年為328所,減少106所。高等學校在文革十年停止招生,高等教育至少為國家少培養了100萬名大學生畢業生,使當時各條戰線人才奇缺,經濟建設受到嚴重影響。在″青年要上學,幹部要學歷,國家要人才 ″的局面下,1981年1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的報告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並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和遼寧四省市率先試點。
四、考試科目與要求比較
CLEP其考試科目由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兩部分組成。通常在一個專業領域方向上,設定一門公共課和若干專業基礎課。公共課考試的5個領域分別是:英語寫作、人文科學、大學代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歷史;每門專業基礎課程涵蓋生與大多數大學有相同或相似名稱的課程內容。通常,專業基礎課程的考試內容覆蓋了普通高校里需要在一個學期學習完成的課程內容。為保證考生進行充分的學習,CLEP要求每位考不能在6個月之內參加同一門課程的兩次考試。
我國自學考試各個開考專業分別由若干門公共課、專業課、選修課組成。各專業的專業課參照普通高等學校開設情況而設定。專業課每年開考兩次,公共課每年開考四次。考試採取單科獨進、學分累計的方法,課程考試合格者,發給單科合格證書,並按規定計算學 分。不及格者,可參與下一次該門課程的考試。
五、管理模式比較
美國CLEP考試制度的最高領導機構是美國大學委員會,負責制定發展規劃、設定考試課程。ETS提供考試指導資料、組織命題、實施考試、評閱試卷、報告分數,保存成績20年。美國教育理事會(ACE)向各考點推薦可授予學位的合格成績標準(及格線),供各普通高校在確定具體課合格分數時參與。CLEP的課程考試命題委員會由在普通大學裡從事某門課程教學的教授組成,CLEP的考點由具有學位授予權的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是普通高校)組成。
我國自學考試的最高負責機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下設省級高等教育指導 委員會和地市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考學校由省考委遴選專業師資力量較強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擔任;主考學校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上接受省考委的領導,參加命題和評卷,負責有關實踐性學習環節的考核,在畢業證上副署。地市考委負責本地的高等教育的自學考試的組織與實施,通知考試成績。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命題由全國考委統籌安排,分別採取全國統一命題、區域命題、省級命題三種辦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地區、市、直轄市的市轄區為單位設考場,考點由選定的中、國小擔任。
六、收效和影響比較
創建初期,CLEP開考5門公共課和10門專業基礎課,到1970年,CLEP開考的專業基礎課曾一 度發展到47門。1979年,美國教育委員會(ACE)組織了一次全美範圍內的調查,徵詢大學關於通過提前學習授予學分的實踐是否可行的意見。ACE發出3千份問卷,大約四分之三有了回應,絕大多數人同意接受通過考試來評價學習成果並授予學分的觀點。1989年,CLEP通過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參加CLEP的人是想儘可能地獲得大學學位,他們中有許多人是第一次參加高等教育的學習,希望在以後轉學的過程中使獲得的學分有效。從整體上講,CLEP的考生有非常濃厚的學習欲望,並且能夠從自我安排的學習中獲得益處。現在,參加CLEP考試的學生越來越多。
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1981年在北京首次開考時,報考人數僅2686人。而到2000年下半 年就達到689萬人。20年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累計報考人數達1億多人次。目前有在籍考生1680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專業,從開始試點的少數幾個發展到今天已覆蓋11個一級學科門類,239種專業。人才培養層次也從單一的專科,發展到專科、本科、獨立本科和中專以及部分職業證書考試,較好地滿足了社會對多種人才培養的需要。自學考試制度實施20年來,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本、專科畢業生290多萬人,中專畢業生40多萬人。目前,在全國高等教育11%的毛入學率中,自學考試貢獻了約2.5個百分點。
七、比較後的結論
古羅馬著名學者塔西陀曾說:“要想認識自己,就是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與美國CLEP考試制度的產生,在各自國家的教育事業發展史上都屬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這兩種考試制度雖然產生於不同國度,但卻有著相同的使命。由於適應了各自國家的發展需要。CLEP和自學考試都產生出良好 的效益。這兩項考試制度都是通過積累學分,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好途徑,都為中美兩國人才的培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CLEP與自學考試都是很好的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形式。我國的高教自學考試雖然取得巨大發展,但也開始進入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階段。與美國CLEP考試制度相比較,作者認識,我國的自學考試制度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需要改進和完 善。
1、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的開放幅度過大。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與美國的CLEP考試制度,最大的不同首先 在其開放程度上:CLEP考生群體,主要以學生和公司職員為主,這些人的自身素質和對教育的需求層次較高,而我國的自學考試制度卻比CLEP具有更大的開放性。1988年3月3日國務院發布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中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民受教育的權利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的限制,是一個國家政治開明、民主化程度高、尊重人權的具體體現。但就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就是在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掌握具有一定層次和深度的大學專業文化知識,這種不受教育程度限制的開放性就有違於高等教育的教育宗旨和教育自身性質。
首先,高等教育是一種有層次有深度的教育形式。早在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紐曼在其名著《大學的理想》一書中指出:“大學是高深專業知識的教與學的場所。”我國著名教育家北大之父蔡元培先生根據他的理解,將大學 定義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百家之學府也。”美國耶魯大學的座佑銘就是:“大學乃是一個社會的心臟。”江總書記在北大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中也指出:“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條例》中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專科(基礎科)本科學歷層次,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學歷層次水平的要求應相一致。所以,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這種以個人自學為主體,國家考試為主導,社會助學為輔助條件的高等教育形式中,也應具備高等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的基本要求。今天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數量,而不是要降低高等教育的地位和檔次;
其次,從教育本身的性質看:人在接受高一級教育的時候,要受到其已受既定教育程度的限制, 與自身的知識水平密切相關,這是一條基本的教育規律。不顧自身條件超常規跨越式急於接受高一級教育,往往是事倍功半,拔苗助長,是一種違背客觀規律的做法。在知識上沒有量的積累,若要達到質的飛躍是很難的。目前,我國的自學考試在參加者不受已接受教育程度限制均可參加的規定上,就存在這樣的不足,而且這還會對自學考試本身的發展及高等教育的性質定位造成損害。其主要表現:一是由於自學考試過於強調開放,而且中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龐大,加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憑日益重要,並與晉級調資等掛鈎,使得人們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這種來去進出自由的“大學”情有獨鐘,全國每年有一千多萬人報考。由於這種過度的開放,造成考生數量龐大,考生成份複雜,知識水平,思想覺悟,參差不齊,對自學考試的控制造成很大難度,尤其是考風考紀問題更為突出,這已構成對自學考試聲譽和質量的嚴重危脅;二是由於自學考試過於強調開放性,來去進出自由,致使部分人對其態度不嚴肅不慎重。相當一部分考生,往往在既無充分的硬體準備:自學的書籍、資料、相關的自學信息等,更無學習軟體準備:良好的學習動機、態度、覺悟等等,在對自學考試只有淺表性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甚至在臨報考前的那一刻還不知道報什麼專業好,該從哪一步開始自學,就倉促上陣,考上一兩次後就無疾而終。這部分人本來就是抱著短期行心理為來參加自考的,所以在考場中行為缺乏約束,往往影響考試的正常進行,給考試控制、考籍管理造成困難,並且帶來眾多重複性的勞動,也給考試信譽帶來嚴重損害;三是由於自學考試過於強調開放性,缺乏約束機制,致使部分不具備接受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或不具備學習高等教育專業文化知識的人,也進入序列,造成自學考試“二高二低”的局面,即高報考率,高流失率,低合格率,低畢業率。據統計,每年報考專科層次流失的考生在20%左右,本科在15%左右,這也給考生自身造成財力、物力、精力的損失。
2、開考專業過多,影響自學考試自身的調整與最佳化。
美國的CLEP考試制度開考範圍僅有5個專業領域29門專業基礎課,針對性強,少而精。我國的自學考試調整前僅專業就達425種,調整後也達229個之多。在目前開考的各專業中,其考生主要集中於漢語言文學、法律、會計、英語等專業。許多冷僻的專業全省報考人數也不過幾十人。由於開考專業眾多,就在教材編寫、發行、命題等環節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現是:很多專業由於參加人數少,教材難買,用書不規範,參加人數多的專業,教材修訂補充新的內容速度緩慢,考生接受的往往是過時的知識,自學起來不僅索然無味,也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而且很多專業並不適合自學,也有的專業因實踐環節考核得不到保證,使畢業生的質量大打折扣。由於自學考試“船大難調頭”,自學考試培養人才的功能得不到及時最佳化提高。
3、考試組織上不夠嚴格規範。
美國的CLEP考試的最高領導機構是美國大學委員會,國家級教育測驗服務中心承辦,考點一般由大學承擔,管理非常嚴格。而我國的自學考試由於參加人數太多,雖然命題、閱卷是由高校負責,但考點卻設在中國小校,由地(市)自考部門監督中國小與管理人員實施考試。讓中國小負責大學文化水平考試,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而且一些行業系統開考專業,往往以經濟利益為目標,教考不分,考試放寬,半開卷考試,嚴重影響了自學考試的發展。而且,由於考試手段現代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致使相當部分考生無法適應發展,給報名及考籍管理帶來困難,尤其在縣級及縣級以下的考生中尤為突出。
4、自學考試內部機制封閉保守。
美國的大學水平考試CLEP,在學分互換、學習形式的轉換上,機制十分靈活。而我國的自學考試卻相對封閉保守。取得單科合格證,就是為了拿畢業證書,而且單科合格證書數量不累積到規定的數量就如同廢紙,沒有任何用處。目前只有少數象江蘇、天津等省市才開始在自學考試的改革方面邁出實質性的步伐,研究開闢自學考試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等高等教育形式互認學分的途徑。
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雖然得到蓬勃發展,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找出自身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更新發展。在二十一世紀裡,自學考試應當汲取包括美國CLEP考試制度在內的一切先進考試制度的優點,不斷充實發展自己,使其真正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靈活、有生命力的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在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與。
為什麼參加CLEP考試?
如果你計畫讀大學,CLEP考試可以幫助節省時間和金錢。
獲得大學學分
通過一門CLEP考試,就能獲得12學分。通過單個的CLEP考試獲得的學分,各個學校規定的不同。獲得CLEP學分的有利之處也有很多。
省錢
如果參加CLEP考試獲得學分,你可以剩下幾千美元的學費和其他費用、學生貸款費用以及書本費。CLEP考試費用僅需77美元,但一門大學課程的平均費用為700美元。
省時間
學分使你有機會免修規定的基礎課程,直接選修更有挑戰性的高級課程。免修規定或選修的課程可以幫你騰出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選擇其他感興趣的選修課
·選擇雙專業,輔修或雙學位。
·海外學習。
·實習或參加合作工作項目。
按時畢業或提前畢業
CLEP是獲得學位的一種節省時間的方式。攻讀學士學位的CLEP學生減少了畢業時間,少則2個半月,多則1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