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7在外周神經損傷病理性神經痛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CD147在外周神經損傷病理性神經痛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CD147在外周神經損傷病理性神經痛發生機制中的作用》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呂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D147在外周神經損傷病理性神經痛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呂岩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通過細胞外基質蛋白的活化和裂解及促炎性細胞因子等的釋放參與了多種神經退行性病變,並在傷害性感受和痛覺超敏中起著關鍵作用。CD147,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 (EMMPRIN),可誘導MMPs的產生並與多種炎性相關疾病密切相關,但CD147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相關研究目前尚未見報導。基於預實驗結果,我們提出假說:外周神經損傷後,背根神經節(DRG)細胞外基質中CD147表達上調,促進星形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分泌 MMPs,通過炎性因子等誘導DRG神經元敏化,從而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過程。本研究以CD147在外周神經損傷後的異常表達為突破口,探索外周神經損傷引起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相關機制,為尋找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藥物提供理論依據和作用靶點。本研究亦可為提出神經病理性疼痛新機制假說,神經元 - 膠質細胞 - 細胞外基質的互動作用學說,提供初步的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目的: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作為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關鍵調節分子,在神經病理性疼痛發病機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EMMPRIN)是廣泛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粘附分子,對MMPs活性起著關鍵調節作用。然而,作為MMPs的誘導劑,EMMPRIN是否直接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發展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大鼠外周神經損傷後背根神經節EMMPRIN的表達變化以及其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關係,為闡明神經病理性慢性疼痛的免疫學機制以及尋找有效的治療藥物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Western Blot方法分別顯示L5脊神經結紮(SNL)後脊髓和背根神經節內EMMPRIN蛋白表達含量的變化;2、實時定量PCR(qRT-PCR)分別顯示SNL後脊髓和背根神經節內EMMPRIN mRNA表達含量的變化;3、免疫螢光組織化學技術進一步明確EMMPRIN在背根神經節上的分布及其細胞定位;4、大鼠背根神經節內注射EMMPRINsiRNA後觀察其對大鼠機械性縮足反射閾值的影響。結果:正常大鼠背根神經節內有少量EMMPRIN表達,SNL後EMMPRIN mRNA和蛋白含量均明顯上調;正常大鼠脊髓內基本無EMMPRIN表達,SNL後EMMPRIN蛋白和mRNA含量幾乎不變;背根神經節內EMMPRIN不僅表達於細胞外基質和神經節被膜,亦部分表達於衛星膠質細胞,但在神經元上無表達;正常大鼠背根神經節內注射EMMPRIN siRNA後EMMPRIN蛋白和RNA含量均明顯降低,鞘內注射EMMPRIN siRNA可明顯改善機械性痛覺超敏。結論: EMMPRIN主要表達於背根神經節細胞外基質,外周神經損傷後背根神經節內EMMPRIN mRNA和蛋白表達含量均明顯上調。背根節注射EMMPRIN siRNA明顯改善神經損傷誘發的機械性痛覺超敏。以往的研究表明“神經元-膠質細胞-神經元”網路在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提示背根神經節細胞外基質也可能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從而形成“神經元-膠質細胞-細胞外基質”網路,為闡明慢性神經病理性痛覺超敏機制提供了結構與功能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