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
CCIR一般指本詞條
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CCIR是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的簡稱。成立於1927年,是國際電信聯盟 (ITU)的常設機構之一。主要職責是研究無線電通信和技術業務問題,並對這類問題通過建議書。從1993年3月1日起,與國際頻率登記委員會 (IFRB)合併,成為現今國際電信聯盟 (ITU)無線電通信部門,簡稱ITU-R。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外文名 :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成立於 :1927年性質 :是國際電信聯盟 的常設機構之一簡稱 :CCIR
基本情況,機構,CCIR 601建議,CCIR 標準,601標準,656標準,相關詞條,
基本情況 國際
無線電 諮詢委員會(CCIR)成立於1927年,總部設在瑞士
日內瓦 。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的職責是研究無線電技術規範,頒發建議書,並為制訂和修改
無線電 規則提供技術依據。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由所有
國際電信聯盟 會員國的主管部門和被認可的私營機構組成。
機構 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下設13個研究組。(1)第1研究組:
頻譜 的利用和監測;(2)第2研究組:空間探索和射電天文;(3)第3研究組:30兆赫以下的固定業務(4)第4研究組:衛星固定通信業務;(5)第5研究組:非電離層媒質中的傳播;(6)第6研究組:
電離層 媒質 中的傳播(7)第7研究組:標準頻率和時間
信號 ;(8)第8研究組:移動業務、無線電定向業務和業餘業務;(9)第9研究組:使用無線電中繼系統的固定業務;(10)第10研究組:聲音廣播;(11)第11研究組:
電視 廣播;CMTT組: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長距離傳輸(與
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 聯合成立的研究組);CMV組:辭彙(與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聯合成立的研究組)。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的出版物有《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的建議和報告》,每四年修訂一次。
無線電發射原理
CCIR 601建議 自1948年提出
視頻 數位化的概念後,經過40年的探索,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於1982年提出了電視演播室數字編碼的國際標準CCIR601號建議,確定以亮度分量Y和兩個色差分量R-Y、B-Y為基礎進行編碼,作為電視演播室數字
編碼 的國際標準。601號建議:(1)亮度抽樣頻率為525/60和625/50三大制式行頻公倍數的2.25MHz的6倍,即Y、R-Y、B-Y三分量的抽樣頻率分別為13.5MHz、6.75MHz、6.75MHz。現行電視制式亮度信號的最大
頻寬 是6MHz,13.5MHz>2*6MHz=12MHz,滿足
奈奎斯特定理 (抽樣頻率至少要等於視頻
頻寬 的兩倍)。考慮到抽樣的樣點結構應滿足正交結構的要求,兩個色差信號的抽樣頻率均為亮度信號抽樣頻率的一半。(2)抽樣後採用線性量化,每個樣點的量化比特數用於演播室為10bit,用於傳輸為8bit。(3)建議兩種制式有效行內的取樣點數亮度信號取720個,兩個色度信號各取360個,這樣就統一了數字分量編碼標準,使三種不同的制式便於轉換和統一。所以有效行Y、R-Y、B-Y三分量樣點之間的比例為4:2:2(720:360:360)。
601建議 另外在1983年召開的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國際電信聯盟ITU的
無線電通信 部門稱為ITU-R)上又做了三點補充:(1)明確規定編碼信號是經過預校正的Y、R-Y、B-Y信號;(2)相應於量化級0和255的碼字專用於同步,1到244的量化級用於視頻信號;(3)進一步明確了模擬與數字行的對應關係,並規定了從數字有效行末尾至基準時間樣點的間隔,對525/60和625/50兩種制式分別為16個和12個樣點。
CCIR601號建議的制定,是向著數位電視廣播系統
參數 統一化、標準化邁出的第一步。在該建議中,規定了625和525行系統電視中心演播室數字編碼的基本參數值。
601號建議單獨規定了電視演播室的編碼標準。它對彩色電視信號的編碼方式、取樣頻率、取樣結構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它規定彩色電視信號採用分量
編碼 。所謂分量編碼就是彩色
全電視信號 在轉換成數字形式之前,先被分離成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然後對它們分別進行編碼。
分量 信號(Y、B--Y、R--Y)被分別編碼後,再合成數位訊號。它規定了
取樣 頻率與取樣結構。例如:在4:2:2等級的編碼中,規定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取樣頻率分別為13.5MHZ和6.75MHZ,取樣結構為正交結構,即按行、場、幀重複,每行中的R-Y和B-Y取樣與奇次(1,3,5……)Y的取樣同位置,即取樣結構是固定的,取樣點在電視螢幕上的相對位置不變。它規定了編碼方式。對
亮度 信號和兩個色差信號進行線性PCM編碼,每個取樣點取8比特
量化 。同時,規定在數字編碼時,不使用A/D轉換的整個動態範圍,只給亮度信號分配220個量化級,黑電平對應於量化級16,白電平對應於量化級235。為每個色差信號分配224個量化級,色差信號的零電平對應於量化級128。
CCIR 標準 601標準 ITU-RBT601:16位數據傳輸;21芯;Y、U、V信號同時傳輸。601是並行數據,行場同步有單獨輸出;簡單的說ITU-RBT.601是“演播室數位電視編碼參數”標準
(1)採樣頻率:為了保證信號的同步,採樣頻率必須是電視信號行頻的倍數。CCIR為NTSC、PAL和SECAM制式制定的共同的電視圖像
採樣 標準:fs=13.5MHz。這個採樣頻率正好是PAL、SECAM制行頻的864倍,NTSC制行頻的858倍,可以保證採樣時採樣時鐘與行同步信號同步。對於4:2:2的採樣格式,亮度信號用fs頻率採樣,兩個色差信號分別用 fs/2=6.75MHz的頻率採樣。由此可推出色度分量的最小採樣率是3.375MHz。
(2)解析度:根據採樣頻率,可算出對於PAL和
SECAM 制式,每一掃描行採樣864個樣本點;對於NTSC制則是858個樣本點。由於
電視 信號中每一行都包括一定的同步信號和回掃信號,故有效的
圖像 信號樣本點並沒有那么多,CCIR601規定對所有的制式,其每一行的有效樣本點數為720點。由於不同的制式其每幀的有效行數不同(PAL和SECAM制為576行,NTSC制為484行),CCIR定義720×484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HighDefinitionTV)的基本標準。
標準制定 (3)數據量:CCIR601規定,每個樣本點都按8位
數位化 ,也即有256個等級。但實際上亮度信號占220級,色度信號占225級,其它位作同步、
編碼 等控制用。如果按fs的採樣率、4:2:2的格式採樣,則數字視頻的數據量為:13.5(MHz)×8(bit)+2×6.75(MHz)×8(bit)=27Mbyte/s
可以算出,如果按4:4:4的方式採樣,數字視頻的數據量為每秒40兆位元組!按每秒27兆位元組的數據率計算,一段10秒鐘的數字視頻要占用270兆
位元組 的存儲空間。按此
數據率 ,一張680兆位元組容量的光碟只能記錄約25秒的數字視頻數據信息,而且即使高倍速的
光碟機 ,其數據傳輸率也遠遠達不到每秒27兆位元組的傳輸要求,視頻數據將無法實時回放。這種未壓縮的數字視頻數據量對於計算機和網路來說無論是存儲或傳輸都是不現實的,因此,在多媒體中套用數字視頻的關鍵問題是數字視頻的
壓縮 技術。
656標準 ITU-RBT656;9芯,不需要同步信號;8位數據傳輸;串列
視頻 傳輸;傳輸速率是601的2倍;先傳Y,後傳UV。
656輸出的是
串列 數據,行場同步信號嵌入ITU-RBT.656則是ITU-RBT.601附屬檔案A中的數字接口標準,用於主要數字視頻設備(包括晶片)之間採用27Mhz/s並口或243Mb/s串列接口的數字傳輸接口標準
在
數據流 中;656隻是數據傳輸接口而已,可以說是作為601的一個傳輸方式。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