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下顱面結構對上氣道形態及鼻阻力影響的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弓煦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BCT下顱面結構對上氣道形態及鼻阻力影響的研究
- 項目負責人:弓煦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存在形態學病因機制。顱面骨型對氣道形態的影響現有研究結論不一,且缺乏呼吸功能評估。本研究擬使用CBCT進行三維測量分析,根據上下頜骨矢狀向、垂直向、冠狀向不同生長型進行分組,並對上氣道鼻咽、齶咽、舌咽、喉咽氣道的氣道長度、橫徑、縱徑、最小截面積及體積等指標進行測量,以得到顱面骨型對上氣道形態的影響。對於上氣道形態不同引起的通氣功能改變,本研究擬使用鼻阻力儀、聲反射儀,定量測量氣道氣體流量、氣道壓力、吸氣阻力、呼氣阻力、呼吸時氣體流量加速度和氣體體積等指標,觀察不同顱面生長型下的氣道形態,對通氣功能的影響,將顱面結構—氣道形態—通氣功能相結合,以期明確影響上氣道結構及功能的顱頜面形態因素。
結題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存在形態學病因機制。顱面骨型對氣道形態的影響現有研究結論不一,且缺乏呼吸功能評估。本研究根據受試者上下頜骨不同生長型進行分組,骨性Ⅰ類組16例、骨性Ⅱ類組15例、骨性Ⅲ類組16例,對所有受試者進行CBCT、呼吸流量儀和鼻阻力儀檢查,比較組間鼻呼吸功能及上氣道形態指標差異。並對鼻呼吸功能、上氣道形態和頜骨類型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現,三組的組間比較中,優勢側鼻吸氣流量NCdi、雙側鼻吸氣流量NCbi、鼻吸氣量差異比NPRi、齶咽最小截面積Uvulo-Amin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骨性Ⅲ類組分別較骨性Ⅰ類組和骨性Ⅱ類組大,而骨性Ⅰ類組與骨性Ⅱ類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相關分析中,鼻呼吸量差異比和鼻阻力主要與上頜矢狀向位置(SNA)呈負相關;而上氣道體積和截面積主要與下頜矢狀向位置(SNB)呈正相關,與上下頜相對位置(ANB)呈負相關。優勢側鼻呼氣流量NCde主要與齶咽平均截面積Uvulo-Amean(r=-0.324,P=0.026)、舌咽平均截面積Glosso-Amean(r=-0.293,P=0.046)及全氣道平均截面積Total-Amean(r=-0.307,P=0.036)呈負相關;鼻呼氣量差異比NPRe與鼻咽高度Naso-H(r=0.326,P=0.025)及喉咽最小截面積Hypo-Amin(r=0.312,P=0.033)正相關;而各鼻壓差鼻吸氣阻力NRi主要與齶咽最小截面積Uvulo-Amin呈正相關。由此得出,顱面形態對鼻呼吸功能和上氣道可能存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