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a受體介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機制的研究》是依託湖北大學,由劉東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5a受體介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機制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東旭
- 依託單位:湖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組織缺血/再灌注、多器官功能障礙、腫瘤轉移及炎症免疫反應病理生理學基礎。補體系統激活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機制尚不清楚,我們研究證實:C5aR介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血漿外滲,抗C5aR抗體和針對C5aR的siRNA可防治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在C5aR介導或C5aR阻斷前提條件下,研究內容:(1)模型建立:利用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體外細胞培養模型和小鼠動物模型,分析培養血管內皮屏障功能變化,觀察體內局部外周血管血漿外滲和重要臟器微血管血漿外滲變化;(2)細胞信號-骨架重組的分子水平:分析Rho/Rho激酶信號通路與細胞蛋白骨架重排關係;(3)細胞間和細胞-基質的分子水平:分析血管內皮細胞間-細胞外基質基質緊密蛋白和粘連蛋白分子的變化。探討C5aR信號途徑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而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機制,為防治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相關的疾病提供基礎性研究和新的治療靶向。
結題摘要
研究並闡述C5aR 信號途徑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而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機制,為防治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相關的疾病提供基礎性研究和新的治療靶向;研究證實C5aR和uPAR這兩種信號途徑在膿毒症發生過程中能相互影響而促進先天性免疫應答,並且PKC-δ在調控調控C5aR和uPAR的表達及活化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PKC-δ有可能成為治療膿毒症的新的靶點。 本課題研究證實:(1)設計了兩套有效的小鼠C5aR干擾片段序列C5aR-517,C5aR-831,轉染MEMECs細胞,分別從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該套系統的有效性;(2)根據NCBI資料庫公布的小鼠C5aR胺基酸序列及其結構分析,合成該蛋白處於胞外N端胺基酸(37aa),製備高滴度的兔抗小鼠C5aR多克隆抗體;(3)構建了原代小鼠皮膚微血管內皮細胞的製備方法;(4)證實C5aR能夠介導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滲透性增加,細胞脫落加劇,改變了細胞內F-肌動蛋白池及G肌動蛋白池的濃度;(5)分析證實C5aR調控血管內皮細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達;(6)研究證實C5aR調控PKC-δ的表達及下游信號途徑的活化;(7)證實C5aR調控NF-ƙB在細胞內的定位;(8)構建了C5aR-siRNA介導的C5aR表達抑制的動物模型,證實了C5aR在動物體內介導了多器官微血管系統的滲透性;(9)構建了小鼠盲腸結紮穿刺而誘導的膿毒症動物模型;(10)研究證實中和C5aR,抑制uPAR的表達及其下游信號途徑的活化,而中和uPAR,抑制C5aR的表達及其下游信號途徑的活化;(11)在膿毒症發生過程中,PKC-δ在補體活化系統及纖溶系統中均發揮了關鍵作用。 本研究提供新思路:(1)C5aR介導內皮細胞連線粘附分子的變化,從而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屏障的變化;(2)C5aR介導微血管內皮骨架分子的重排誘發通透性的改變;(3)小鼠膿毒症動物模型,腹腔巨噬細胞C5aR信號途徑與uPAR信號途徑之間正反饋影響;(4)證實PKC-δ在C5aR與uPAR這兩種信號途徑活化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進一步研究新計畫:(1)進一步分析細胞信號通路與細胞骨架重組的分子機制;(2)從分子水平分析C5aR介導胞外基質變化的分子機制;(3)進一步分析PKC-δ對C5aR和uPAR這兩種信號途徑下游分子的影響;(4)以PKC-δ的抑制物來驗證PKC-δ的中和是否改善膿毒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