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a促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

《C5a促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安貴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5a促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安貴鵬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補體是天然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體的抗感染免疫、免疫調節和炎性反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補體系統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AS)病灶的發展過程,但其關鍵的效應分子-C5a在AS斑塊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確。本研究擬採用高脂餵養的雄性ApoE-/-小鼠為模型,通過將腺病毒載體介導的C5a基因分別作用於斑塊發展的不同階段,明確C5a高表達對AS斑塊發展早期和晚期的影響;通過對血清炎性因子、斑塊內細胞組分和泡沫細胞生成進行分析,明確C5a促斑塊發展的具體機制;培育並高脂飼養C5aR-/-LDLR-/-和C5aR+/+LDLR-/-小鼠,通過分析C5a受體缺陷對AS斑塊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明確C5a在AS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本研究對於進一步明確補體乃至於天然免疫系統在AS病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並有可能為臨床提供新穎的、有效的治療手段。

結題摘要

本研究對補體過敏毒素-C5a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我們通過套用不同劑量的C5a高表達腺病毒分別作用於高脂餵養4周或12周的雄性ApoE-/-小鼠,而後繼續高脂餵養4周。結果發現C5a高表達明顯地增加了早期斑塊的形成,而對發展中的晚期斑塊無明顯影響。斑塊組分的分析發現C5a高表達明顯增加了斑塊內的巨噬細胞浸潤,減少了膠原和平滑肌細胞的含量,從而增加了易損指數。為了明確其致病機制,我們分析了C5a對粘附因子和炎症因子表達的影響。結果發現C5a高表達明顯增加了斑塊內C5a、P-選擇素、ICAM-1和VCAM-1的表達,而對C5aR和E-選擇素的表達未產生明顯影響;攜帶C5a基因序列的腺病毒注入小鼠體內後,IL-6、TNFa、IFN-γ、MCP-1和IL-8的表達明顯增加,而IL-1β的水平無明顯差異。為了明確C5a促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機制,我們分析了C5a對泡沫細胞形成的影響。結果發現,C5a干預後,明顯的促進了泡沫細胞的形成。進一步分析提示C5a通過MAPK信號通路介導的CD36高表達促進了泡沫細胞形成,而對膽固醇流出未產生明顯影響。C5a主要通過與C5aR相互作用而發揮其病理生理功能,為了明確C5aR缺失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我們C5aR-/-小鼠與LDLR-/-小鼠雜交獲得C5aR-/- LDLR-/-及C5aR+/+LDLR-/-小鼠。8周齡的小鼠分別高脂餵養8周或16周后處死,結果發現C5aR基因缺陷明顯的限制了早期斑塊的形成和晚期斑塊的發展。斑塊組分的分析發現,C5aR基因缺陷減少了斑塊內的巨噬細胞浸潤,增加了膠原的含量。免疫組化研究發現C5aR基因缺陷減少了斑塊內P-選擇素、ICAM-1和VCAM-1的表達,導致了較低的IL-6,TNFa,IFN-γ、MCP-1和IL-8水平。綜上,本研究發現C5a通過促進泡沫細胞形成、粘附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達,而發揮了促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