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優817

B優817(803×瀘恢17)系西南科技大學水稻所用自育的優質不育系803A與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恢復系瀘恢17測配育成的中秈中熟雜交稻新組合。2003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川審稻2003-0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優817
  • 產量:2001年平均畝產520.9公斤
  • 通過評審時間:2003年
  • 特徵特性:品質優良抗病性較強等
產量表現,特徵特性,栽培技術要點,

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參加四川省區試和生產試驗。2001年參加四川省水稻中秈中熟組區試,平均畝產520.9公斤,較對照輻優838增產7.73%,差異極顯著,居第一位;2002續試,平均畝產532.92公斤,較對照輻優838增產7.30%,差異顯著,居第二位。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26.91公斤,較對照輻優838增產7.52%,居第一位。2002年四川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580.0公斤,較對照輻優838增產11.17%。

特徵特性

1.品質優良 據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測中心測定:B優817糙米率81.9%,精米率73.2%,整精米率49.6%,粒長6.8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32%,堊白度12.0%,透明度2級,鹼消值6.2級,膠稠度40mm,直鏈澱粉含量21.7%,蛋白質含量7.8%。綜合品質優於汕優63。
2.抗病性較強
稻瘟病:2001-2002年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水稻高梁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內江市農科所等單位鑑定,B優817葉瘟1-7級,頸瘟3-9級,對照輻優838葉瘟3-9級,頸瘟5-9級。
白葉枯病:2001-2002年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白葉枯病鑑定,B優817兩年平均為1.5級,對照輻優838兩年平均為3級。
3.農藝性狀優良 B優817作一季中稻栽培,生育期較輻優838遲0.9天。株高110.9cm,穗長26 cm,每穗著粒171.7粒,結實率80.1%,千粒重27.7g。該組合株型適中,穗大粒多,分櫱力強,葉鞘、穎尖紫色,長粒、頂芒,充實度好,後期轉色順調。
4.適應性好 B優817適合四川及相鄰生態區汕優63種植區種植。在四川省區試兩年16個點次的試驗中,增產點14個,增產點次占87.5%。在各地試驗、示範中,均表現產量高,熟期適中,說明該組合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栽培技術要點

作一季中稻栽培,適期早播,稀播培育壯秧,秧齡35-40天。栽插密度30cm×13cm或根據當地栽培高產模式進行栽插,畝栽基本苗8-12萬。底肥重,追肥早,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在分櫱中後期控制施用氮肥,針對其大穗多粒、充實度好的特點,在抽穗前可適時少量補施穗肥。淺水灌溉,適期曬田,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輻優838、威優64、威優46、汕優64、汕優46種植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