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核區E(5)臨界點對稱性和形狀演化的研究

A~100核區E(5)臨界點對稱性和形狀演化的研究

《A~100核區E(5)臨界點對稱性和形狀演化的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馬英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100核區E(5)臨界點對稱性和形狀演化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英君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關於原子核形狀相變臨界點對稱性的研究是核結構領域的重要前沿課題。以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為基石發展起來的理論計算,預期了E(5)對稱性在A~100核區的存在,主要涉及104Ru、102Pd和108Pd 等偶偶核。然而單憑這些核已知的能譜信息以及少量電磁躍遷信息尚遠不足以對它們是否為E(5)核做出嚴密可靠的判斷。本項目擬通過在束譜學實驗方法測量上述3個原子核的能級壽命,從而獲得絕對電磁躍遷強度、躍遷分支比、躍遷四極矩等多方面的電磁信息,並結合基於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理論計算,闡述這些核的對稱性。此外,本項目還將研究上述可能存在的E(5)對稱性隨角動量升高時的演化特徵。

結題摘要

項目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提出,由吉林大學(第一單位,約定支配1/3的經費額度)和中國原子能院(第二單位,約定支配2/3的經費額度)聯合承擔。項目依託中國原子能院的加速器在原子核高自旋態領域開展研究,重點關注原子核的形狀演化及形狀相變,特別是E(5)臨界點對稱性的尋找和檢驗。項目著重開展了關於106Cd、138Nd、125Cs的高自旋態研究。基於反衝距離都卜勒線移法對106Cd和138Nd的能級壽命進行了測量,獲得了一些重要能級的壽命,進一步獲取了約化躍遷幾率B(E2)以及躍遷幾率比 B4/2 等。上述實驗結果反映了在低自旋區 106Cd符合E(5)臨界點對稱性的標準,138Nd 展示強的單粒子性。與此同時,對原子能院串列加速器伽瑪終端上的多參數時間測量系統進行了最佳化建設,並提出了在有重疊峰干擾情況下原子核能級壽命的提取方法。另外,基於常規的在束核譜學實驗及分析方法,拓展了125Cs核的能級結構,在高自旋區觀測到了長橢與扁橢形狀共存的實驗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