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哈格(Andy Hug,1964——2000年),身高5英尺11英寸,體重216磅,臥推145公斤,深蹲351公斤。 瑞士的空手道世界冠軍。
2000年,哈格被確診為白血病。“藍眼武士”不得不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拳台,與病魔進行殊死搏鬥。2000年8月24日,還不到36歲的哈格離開了人世。他用短暫的一生向人們詮釋了“奮鬥”的含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迪·哈格
- 外文名:Andy Hug
- 國籍:瑞士
- 出生日期:1964年9月7日
- 逝世日期:2000年
- 身高:180CM
- 體重:98KG
- 運動項目:空手道
- 主要獎項:1996年K-1 GP冠軍
1992年世界空手道冠軍
1994年UKF世界超重量級冠軍
社會評價,早年經歷,幼年時代,青年時代,訓練方法,技術特點,運動生涯,與病魔鬥爭,哈格精神,藍眼武士,個人榮譽,生涯數據,
社會評價
安迪·哈格(Andy Hug)雖然在登頂k1的次數上最多能排到第四位,哈格卻獲得了比此多得多的尊敬。他在格鬥界的地位與阿茲不相上下。雖然他的腿法殺傷力不及阿茲和米爾科,但人們卻將“腿王”的無上榮譽給了他。哈格得到了如此多的偏愛,這當然不是偶然的。練習極真空手道的他腿法極為豐富,弧線腿法、下劈腿、後擺腿、前蹴都是爐火純青,這比起單靠掃腿和正蹬腿打天下的泰拳手和踢拳手,觀賞性顯然要強得多。特別是他用出神入化的下劈腿多次擊倒對手,將殺傷力和美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一群可怕但卻有些單調的“格鬥機器”中顯得格外突出。
早年經歷
幼年時代
哈格的成長經歷簡直就是一個經典的“美國夢”故事。哈格於1964年9月7日出生於瑞士沃倫的一個小村子。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因為母親無力撫養,他在孤兒院一直呆到3歲,後來又住在祖母家。家境貧寒,缺乏父母關愛與保護,而且身材瘦小的哈格經常被人欺負,但這也使他學會了自立與自強。10歲的時候,為了學習防身技能,哈格進入了一所空手道學校。教練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太瘦了!你得讓自己迅速強壯起來,並且加倍練習,否則你就不能發出有力的前踢和正拳。”
從此哈格開始了刻苦的訓練。每天早上,人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哈格已經在腿上綁上沙袋,出去跑步了。他在體育看台的台階上反覆跳上跳下,一練就是1個小時,練功服每次都被汗水浸透。哈格用樹幹練習腿法,雙腳和小腿經常踢得青紫。為了能在健身房練習深蹲,他包下了健身房的清潔工作。健身房老闆驚訝地發現,他的這名清潔工是整個健身房訓練最刻苦的。
青年時代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哈格的體格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17歲的時候,他已經能用190公斤練習深蹲,用來練習拳法的沙袋重達30公斤,練習腿法的沙袋重達120公斤。他的空手道技藝是如此出色,以致瑞士空手道聯盟修改規則允許19歲以下的青年選手參加瑞士空手道全國錦標賽,結果哈格輕而易舉地獲勝。
從此,哈格走上了一條快車道。他來到日本,和日本、泰國、美國、荷蘭的高手過招,功力直線上升。一個貧窮、弱小的孩子,經過自強不息的拼搏、奮鬥,終於成為了威武強壯的格鬥高手。
1996年他獲得K1GP冠軍時,早已不再是當年瑞士錦標賽上那個身體瘦弱,單純依靠靈活戰勝對手的少年,而變成了一個肌肉發達,每一記腿法都力道十足的超級鬥士。在演繹了一個完美的個人奮鬥故事以後,他的英年早逝又為這部神話增加了更多的悲情和神秘的色彩。他的深蹲重量達到351公斤,能連續蛙跳1500米。
訓練方法
哈格因為身材不高,力量上比較吃虧,所以特別重視加強力量。他每天都要進行力量訓練,1天練上肢,1天練下肢,兩天一個循環。上肢練習包括臥推、彎舉、拉力器划船和仰臥起坐,下肢練習包括深蹲、腿舉、前蹲和腿屈伸。
哈格在擂台上以不知疲倦的進攻而著稱,這歸功於他良好的耐力。哈格的耐力訓練包括跑步,跳台階,跳繩和爬樓梯,都要在腿上綁沙袋,後來又增加了固定腳踏車練習。哈格認為,人體最強壯的部位不是大腿,而是心臟。格鬥很大程度上就是心肺功能的比拼。
哈格的日常格鬥訓練包括踢、打重沙袋,踢、打移動靶,踢、打速度球,踢樹幹和實戰練習。踢、打重沙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擊打力量,踢樹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腿部硬度,踢、打移動靶用來訓練戰術組合,踢、打速度球可以提高速度,實戰練習則是積累格鬥的經驗和感覺。
技術特點
下劈腿是一種難度較大的技術,只存在於跆拳道和極真空手道中。由於k1是一種重擊至上的比賽,大家都崇尚簡單實用的技術,因此在早期的k1比賽中很少有人使用下劈腿。但“腿王”安迪·哈格用它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們,下劈腿隱蔽,力量大,而且難以防禦。由於攻擊部位是頭部,一旦擊中很容易擊倒。只要刻苦訓練,下劈腿完全能成為一種可怕的武器。在“腿王”的帶動下,今天越來越多的格鬥士開始使用這種高效的技術。
運動生涯
與病魔鬥爭
2000年,哈格被確診為白血病。“藍眼武士”不得不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拳台,與病魔進行殊死搏鬥。
面對突如其來的白血病,Andy 依然沒有退縮,2000年8月22日Andy向支持者們寫了一封公開信,表示了與病魔鬥爭的決心:
“親愛的支持我的人們,你們肯定對我突然陷入如此境界感到震驚。反正我自己在聽到了醫生下的診斷後,確實感到吃驚。但是,我在這裡向大家通告我的病情,就是要向大家表明我跟病魔決鬥的決心。雖然這次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敵人,但是我肯定勝利屬於我。大家對我的支持是我在擂台上拼搏的力量,這次我將藉此力量戰勝最大的強敵。很遺憾我無法參加10月份的比賽了,但是我將在日本和病魔鬥爭,相信有一天我會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的,我將為此奮鬥。 Andy Hug 2000.8.22 ”
然而就在ANDY去逝的兩個月前,2000年6月9日的比賽中,對手是前年的K-1GP總決賽亞軍Mirko.Filipovic(米爾科·菲利浦維奇),在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中,Andy最後微弱優勢獲得判定勝利。
2000年8月24日,還不到36歲的哈格匆匆離開了人世。他用短暫的一生向人們詮釋了“奮鬥”的含義。格鬥界和整個體育界都會永遠記住他——“藍眼武士”安迪·哈格。
哈格精神
每一個熟悉安迪·哈格的人,都會被他的魅力所征服。他那出神入化的“斧式下劈腿”,以小搏大的勇氣,鋼鐵般的意志,君臨天下般的威嚴,塑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武士形象。雖然沒有彼得·阿茲那樣銳氣逼人的進攻,但哈格依靠自己的品德和精神,贏得了更廣泛的尊重。
在格鬥擂台上,掃腿是最銳利的武器。3屆K1冠軍彼得·阿茲、4屆K1冠軍歐內斯特·胡斯特都以無堅不摧的掃腿而著稱。但是胡斯特身高6英尺5英寸,阿茲身高6英尺4英寸,都能用掃腿輕易重創對手的頭部。而哈格的身高只有5英尺11英寸,他的掃腿很難擊中身材高大的對手的頭部。身材上的劣勢使哈格不得不尋找其他“殺手鐧”。經過長期磨練,他的“斧式下劈腿”已經爐火純青,在K1的33場比賽中,有21場他用這一絕招KO了對手。在拳台上,只要哈格起腿,對手就會膽戰心驚。
K1冠軍是格鬥界的最高榮譽。每年的K1GP都會吸引全世界的頂尖高手,參賽者都是身懷絕技,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小小的劣勢都會被放大。哈格在格鬥高手中間幾乎是身材最矮的,技戰術發揮很受限制,力量也不占優。但哈格面對高大強壯的對手從不畏懼,總是積極進取,主動進攻。在他23歲時,就在極真空手道世界錦標賽上擊敗了兩名通過“百人組手”測試的一流高手。對手的強大不會使他束手束腳,而是使他更加興奮。
哈格不是常勝將軍。在拳台上,他也曾多次被人擊倒,處於非常不利的局面。但哈格像鋼鐵一樣堅強,總是堅持戰鬥,從不放棄。1987哈格作為第一個進入極真空手道世界錦標賽決賽的非日本選手,和日本極真空手道的驕傲Matsui(松井章圭)展開了一場世紀之戰。年輕的哈格在實力上還是稍遜一籌,多次被對手重腿擊倒,但他堅持到了最後。通過這場比賽,哈格以他頑強的作風打動了挑剔的日本觀眾,確立了他在日本武界的地位。
藍眼武士
經過多年的磨練,哈格在90年代已經成為與阿茲、胡斯特齊名的頂尖高手。與阿茲、胡斯特這些力量型選手不同的是,哈格更多地是以技巧取勝。他在比賽中的進攻如行雲流水一般,讓對手防不勝防。很多格鬥迷都認為,如果僅僅考慮技術,哈格絕對是天下第一。精湛的技術,使哈格比那些以力服人的選手更受歡迎和敬佩。
在無限制格鬥中,參賽者幾乎可以使用任何招數,很多招數非常野蠻和殘忍。在只允許使用拳、腿、膝的K1比賽中,參賽者也經常打些“擦邊球”,如打後腦,踢打襠部等。但哈格從不使用陰招損招,正是這種“武德”總是讓敗在他手下的人心服口服。
哈格在20世紀80和90年代是世界武壇最受歡迎的格鬥士,日本人親切地稱他“藍眼武士”。1993年,K1總裁石井義和正式授予哈格“武士”稱號。
1996年,哈格成為K1冠軍,登上了世界武壇的最高峰。1997和1998年他還兩次進入決賽,但分別負於兩位“掃腿之王”胡斯特和阿茲。儘管如此,哈格一直被認為是90年代實力最強的格鬥士之一。
個人榮譽
1987年世界極真錦標賽亞軍
1992年世界空手道冠軍
1996年K-1 GP 冠軍
1997年K-1 GP 亞軍
1998年K-1 GP 亞軍
1994年UKF世界超重量級冠軍
WMTC世界超重量級冠軍
WKA世界超重量級冠軍1996
WKA歐洲超重量級冠軍1997/1998/1999/2000
生涯數據
42戰33勝8負1平21次擊倒對手獲勝(擊倒率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