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安德拉什·席夫1953年生於布達佩斯,自幼接受音樂及鋼琴教育,5歲起隨沃達斯(ElizabethVadász)學習鋼琴。1968年贏得
匈牙利電視台青年
演奏家大賽首獎。15歲在
匈牙利電台舉辦的“發掘音樂天才”鋼琴比賽中獲第一名,同年入
李斯特音樂學院學習,隨考多紹(PálKadosa)教授等深造,並在倫敦師從
馬爾科姆(GeorgeMalcolm)學習大鍵琴。先後跟隨卡多薩、拉多斯與
馬爾科姆學琴,1972年於布達佩斯首度公演,1973年在
匈牙利國家廣播鋼琴比賽中獲第二名。按著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演出。1974年參加
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獲第四名,與同時代人
蘭基、
科奇什一起被稱為
匈牙利鋼琴三傑。
他與世界許多著名樂團有過合作,定期在薩爾茲堡、
維也納音樂節上演出。後加入奧地利國籍。先後在莫斯科(1974)和英國里茲(1975)鋼琴大賽獲獎,隨即在世界各大音樂中心展開演奏活動。他經常受邀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演出,其
小提琴家妻子YuukoShiokawa也在當地
莫扎特音樂院。他對室內樂富有熱情,1989年在薩爾茲堡附近的蒙德西創設自己的音樂節。他的唱片贏得許多知名大獎,其演奏以精緻品味和透徹的結構著稱,這種特性使他演奏的巴哈作品(以現代鋼琴演奏)成為別樹一格的盛事。他被認為是顧爾德之後,最具權威性的巴哈詮釋者。席夫學過古鋼琴,精心鑽研
斯卡拉蒂、
巴赫、海頓等作曲家的分句技巧,其演繹的
巴赫、海頓作品有清新、清秀的特點,音色極佳,充分發揮了現代鋼琴的魅力。
鋼琴傳奇
過去幾十年,
匈牙利青年
鋼琴家領域可說被三個傳奇名字所分據:他們是
蘭基、柯西斯和席夫。沒有其它同輩鋼琴 家,如:揚多、
羅曼,或是其它更次流的
鋼琴家堪能與他們相提並論。他們三人都是卡薩多和拉多斯的學生,不過很快地,他們三人就分出不同的發展路線。
柯西斯明顯地注定成為一個光彩耀眼、具民眾魅力的鋼琴大師,他主觀、超群,一貫地令人難以捉摸。從一開始,他就施展他那
匈牙利風格的語法,強烈影響著匈牙利民間的音樂風氣,宛如整個社會的無形音樂總監。
蘭基是個有著明朗音樂個性與智慧型的藝術家,天性隨和,自主走他自己的路。起先他在演奏和錄音上表現傑出,國際聲望不亞於柯西斯,但因個人因素,最後還是從第一線
鋼琴家線上退了下來。
席夫早年與他這兩位同儕錄過朝氣蓬勃的
莫扎特三重協奏曲K.242。當時席夫的首先要務,是建立信心,好讓他能從兩位前輩成就的陰影中走出來。他早期在Hungaroton、Denon以及Decca的早期錄音極其優美,但是他演奏的
舒伯特和
貝多芬(以古式鋼琴演奏),至今仍與當年他穿短褲演奏時一樣,帶著一種細緻、含蓄與差怯的氣質。上述三位
鋼琴家的三重奏中,或許可以從席夫所演奏的第三鋼琴,聽出些許與他個性有關的優柔。席夫在家鄉布達佩斯與其它青年音樂家一同等待出頭機會,看來真的前途可慮。顯然,席夫當時決定從
匈牙利出走,對他的藝術成就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環境的劇烈改變,如遇到支持擁護的民眾、不受外在壓力干擾…等,無疑適於激發出席夫的潛能和幹勁,並讓他把這股活力轉移到實質的鋼琴演奏上。
藝術評價
席夫努力不懈地鍛鍊他的天賦,而在一九八零年代前即形成與其它藝術家截然不同的音樂氣質。偶像級鋼琴大師如李斯特、
拉赫曼尼諾夫,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他反而對成套的系列作品則有強烈的本能。他對藝術歌曲亦顯出相當創造性,遠遠超出一般伴奏扮演的角色,而是與演唱者占同等的重要地位,一同塑造對話般的張力與和諧。儘管1975年他贏得知名的里茲鋼琴大賽第三名,似乎頗有繼承其羅馬尼亞前輩魯普(RaduLupu)衣缽之勢,然而實際上席夫的特長並不屬任何擅長演奏諸如
蕭邦練習曲或布拉姆斯《帕格尼尼變奏曲》等經典名作的新舊門派,席夫的曲目首先包括巴哈、
莫扎特、
舒伯特和
巴爾托克,這些是他特別專注的核心曲目。
所謂的「專注」,同時也說明他在這方面的高遠理想。席夫借著他特有的音樂氣質,可以把一系列的大套作品,從個別樂曲的細部到綜觀全套作品,一以貫之,一氣呵成。當代很少有其它音樂家,能像席夫一樣,對一套作品能有這樣深入的鑽研和理解。他那驚人的記憶力,讓他能連續數晚演奏一系列大套作品,而且還能同時詮釋數字作曲家的大套作品,例如,同時演出舒伯特奏鳴曲和巴哈的組曲、前奏曲、賦格和變奏曲等。席夫在學習和領悟方面的長才,使他在過去二十年錄製出許多唱片。包括全套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SndorVegh指揮SalzburgCamerataAcademica樂團)、舒伯特奏鳴曲和鋼琴小品集,巴哈鍵盤作品、
貝多芬協奏曲,以及貝多芬、
舒曼、里格的奏鳴曲、幻想曲和變奏曲。之外還有海頓,這是藝術氣質格外貼近席夫的。當然,這並不代表席夫只是個出色的懷舊主義者,他也是當代音樂的重要詮釋者之一,著名代表作包括
巴爾托克、第二維也納派的作品和楊納傑克,以及瓦雷斯(SandorVeress)作品。
個人特點
作為一個
鋼琴家和音樂家,席夫擁有古今罕見的獨特性和完整性。很少人能像他那樣,指觸間處理出宛如薄紗般的純淨和透明,武術般的演奏姿勢或機械化超技在他演奏中則是完全看不到的。因此,他的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雖有渾然天成的婉轉之美,卻難免缺乏一些鋼鐵般的力度。然而在這張Decca的錄音中,
蕭提(Sir.GeorgSolti)指揮的杜南伊《小星星主題變奏曲》,卻令人想起飾有銀絲的花飾,有著奇蹟般的明暗對比和細緻音色,率真的情感表現,同樣帶著微妙而含蓄的風味。如同哈農庫特在演繹巴洛克音樂時所揭示的精神一般,席夫同樣也主張該對音樂語言的合理真確性做出交待。
席夫演奏
莫扎特奏鳴曲和
舒伯特鋼琴曲(例如本唱片收錄的D.780和D.946)時,他總是歌唱或交談的語法表現,絕不曾顯露任何冷漠、粗野或平板。他會把從作品中感受的啟發,化作指觸顯現的溫暖,做出宛如陽光般燦爛,又不是訴諸戲劇化誇大的音樂詮釋。席夫並不是那種以強奏搏得滿堂采的運動家型
演奏家,他是個音色的鍊金師,在輕鬆流暢的基礎下,經營歌唱性的強奏,顯現作品可親的一面。作為巴哈詮釋者,他遵循當年古老舞曲風味,把對位音樂演奏得活潑生動、精神蓬勃。幽默、神秘及羅可可風穿插在即興風格的樂句里,是席夫極其可貴的手法。
從發行的海頓作品錄音中,可看出席夫呈現作品原貌的傾向。由Teldec發行的海頓作品錄音中,席夫試圖表現道地傳統中歐音樂風味。席夫對此毫不退縮,在唱片解說中明白批評某些
鋼琴家的演奏方式偏離正統,例如顧爾德和李希特。這么做不僅表現相當的自信,也帶有一種傳教士般的熱誠使命。
個人成就
席夫錄音中最顯赫的成就,應是
莫扎特奏鳴曲,以及與小提琴大師、教育家兼
指揮家魏格(SandorVegh)合作的協奏曲集。這是席夫與魏格一段長期而緊密合作關係之下的成果。也許有些愛樂者沒注意到,席夫和魏格曾是演奏會二重奏的搭檔,而且他們曾為日本Decca錄製了一套光采非凡的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他們合作的
莫扎特協奏曲集中,一老一少兩位大師,把成熟與活潑的音樂觀點融合一氣,充滿創意、深度和濃厚的情感,以及接近莫扎特喜歌劇般的氣質。
這種水乳交融的互動,可說音樂史上少有人能匹。本專輯收錄的
莫扎特奏鳴曲C大調K.545和D大調K.576,雖是小曲子,卻就是這樣將世界的戲劇性封包在音樂中,各角色自由而邏輯井然地呈現。席夫與魏格的長期合作與相處,很有趣地促成一個更大規模的計畫,那就是席夫兼任鋼琴和指揮,演出全套
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因為,如同他在1999年薩爾茲堡
莫扎特過所告訴的,他已很難想像如何去與別的
指揮家合作演奏莫扎特。無怪乎,他已組織了一個屬於他的管弦樂團「CappellaAndreaBarca」,由一群飽富經驗的
演奏家朋友組成。已很難得聽到一個由
鋼琴家同時演奏和指揮的
莫扎特協奏曲,如此生氣盎然、充滿陽光又具有莫扎特所特有的玩趣。
安德拉什·席夫與許多大型國際管弦樂團和指揮都有過合作,但現在他主要從事指揮和獨奏工作。1999年他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室內樂管弦樂團——Cappella Andrea Barca樂團。該樂團由國際知名獨奏家、室內音樂家和他的朋友組成。每年除了與該樂團合作以外,他還和
倫敦愛樂樂團以及歐洲室內樂樂團進行合作。
孩提時代開始,他就鐘愛室內樂,1989年到1998年,他擔任了位於薩爾茨堡附近的蜚聲海內外的“蒙德西音樂節”的音樂總監。1995年的時候,他和海因茨·霍利格爾一起在瑞典卡爾特修道院創立了“Ittinger Pfingstkonzerte”室內樂音樂節。1998年,席夫在義大利維琴察奧林匹克劇院創建了類似的音樂會,名為“紀念帕拉第奧”。2004-2007年,他是魏瑪藝術節的駐團藝術家,2007/8樂季,他是
柏林愛樂樂團的駐團
鋼琴家。
安德拉什·席夫曾榮獲眾多國際性獎項,最近的一項為2009年6月的德國埃森鋼琴節獎(該獎授予卓越鋼琴成就者,感謝其為鋼琴事業做出的終身貢獻);2006年,他成為貝恩
貝多芬故居的榮譽會員,以肯定他對貝多芬作品的演繹;2007年,他以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套曲的演繹榮獲了著名的義大利“Premio della critica musicale Franco Abbiati”獎;同年,他獲得了由科恩基金會贊助的
皇家音樂學院巴赫作品年度獎,該獎項是為了獎勵那些對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品的表演和學術研究有傑出貢獻者;2008年,鑒於其在威格莫爾音樂廳創作30年的音樂創作貢獻,他被授予了威格莫爾音樂廳獎。
2006年,安德拉什·席夫和音樂出版商G Henle合作,開始了一項重要的
莫扎特專輯項目。在接下來幾年將發行
莫扎特鋼琴協奏曲連續專輯,其中鋼琴部分、指法和已經殘缺不全的華彩部分由席夫負責。此外,2007年由席夫創作指法的兩集
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在與Henle合作下發行。
安德拉什·席夫曾是布達佩斯、代特莫爾德,和慕尼黑音樂學院的榮譽教授,也是
英國牛津大學貝列爾學院的特別兼職教授。
個人作品
Decca414388-2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第一集
Decca417236-2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第二集
L'OiseauLyre433188-2
莫扎特鋼琴作品
《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簡介:本版力圖排除過去所有版本中對演奏者的束縛,使演奏者能夠按照巴羅克時代的音風格自由地詮釋和演奏《平均律鋼琴曲集》。J.S
巴赫本人很少在作品中對速度和力度加以詳細規定,而是將這些方面的演奏者的理解和風格的握握。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的手稿和另外幾種價值連城的抄本有幸被保存了下來,其中大量的修改和不同的詮釋,說明在巴赫的藝術圈內,人們就對深研細究這部作品花費了大量心血。在這些修改和詮釋中有一些確信是出自
巴赫本人之手,其他一些出自巴赫的學生和兒子,亦可視為間接地表達了作曲家的意圖。在編輯過程中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沒有參照或比較時,難於確定哪一種說法更好一些,用小音符寫出不同版本的相異之處。加括弧的標記表示僅見於少數抄本中。
此外,有關
巴赫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種被稱作“沃克曼”的手稿最具權威性,本版已將過去根據其他出處的許多相異之處按照“沃克曼”版本修改。安德拉什·席夫學過古鋼琴,精心鑽研
斯卡拉蒂、
巴赫、海頓等作曲家的分句技巧,其演繹的
巴赫、海頓作品有清新、清秀的特點,音色極佳,充分發揮了現代鋼琴的魅力。但也有人認為,他對
巴赫音樂的表達內涵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