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巴赫以《平均律鋼琴曲集》首次為平均律的創作豎立典範,影響極為深遠。這套曲集是鋼琴文獻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稱為鋼琴音樂的《舊約》。
這套曲集是巴赫為鍵盤樂器所作的兩套曲集,第一集於1722年左右完成於克滕,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第二集於1740年在萊比錫匯集編纂。每一集各有24首前奏曲與賦格,用遍了24個大小調。每首前奏曲與賦格置於同一調性,但主題沒有聯繫。前奏曲形式自由,賦格則顯示了巴赫高超卓絕的對位創作技藝。曲集證實了十二平均律的優越性,進一步確立了西方大小調式,是巴赫鍵盤作品中的最高傑作。
創作背景
平均律的標題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種律制,它對自然律進行修正,將八度音程分為十二半音的調律法,以便於轉調。這種調律法雖在18世紀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視、首先採用這種方法運用於全部二十四調的音樂家,就是巴赫。在巴赫之前,
菲舍爾(Johaun Kaspar Fisher,1665-1746)曾作過二十調的《前奏曲與賦格》(作於1702年)。
一部日期標註為1722年的完整手稿校正版本使得J.S.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創作曲集》第一卷流傳至今。該曲集副書名可譯為:“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或,每個大小調上的前奏曲和賦格,為渴望學習音樂的青年而作,也提供那些已經掌握這門技術的人消遣之用,科騰親王樂隊指揮J.S.巴赫,1722。”
巴赫創作這部作品時,正值人們探求至今任運用與於鍵盤樂器的十二平均律調律體系。該體系能使演奏者在任何調上演奏,而依據以往體系調律的樂器只能使用有限的調。由此可以理解為何巴赫對探索大小調的全部範圍如此感興趣。巴赫對他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原抄本的竭力關注極大地提升了該版本的文獻價值。巴赫把他的手稿多次交給他的學生抄寫,這樣他們都能獲得該作的私人手抄的版本,然而,它那較強的溯及既往的特性(當時賦格已被認為是一種過時的體裁)仍與當時的音樂趣味背道而馳。由此也可以理解。雖然當時這部作品已經通過數不清的手抄本得以流傳,但是為何直到巴赫去世五十年有餘才付之於印刷。
內容
《平均律鋼琴曲集》一共兩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頁,巴赫作有這樣的說明:“《平均律鋼琴曲集》(48首前奏曲與賦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調,和有關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
賦格曲集。這不僅能給熱心學習音樂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機會,也能使熟悉此類技巧的人從中獲得樂趣。”前奏曲與賦格或幻想曲與賦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種。這種曲體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興部分與賦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體的托卡它。托卡它的創世者可能是梅魯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魯洛的托卡它是把對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間的三段體。後來,弗洛貝爾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興性的第三部極端縮小,把第二部賦格曲擴大,最後把第三部刪去。把第一、第二部分開,就產生了前奏曲與賦格。前奏曲原來是樂曲的即興部分,並無確定形式,所以巴赫在這部作品中,賦予各種形態,大約可分為3類:1、音形裝飾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動著美妙的旋律;3、創意曲型,主題以對位方式運作。賦格曲形態也是千變萬化,大致也可分為兩類:1、濃縮型,有較多次的主題導入,主題的反行或緊密發展等使用較多的對位技法。2、弛緩型,與濃縮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聲部的發展都是絕無僅有。
巴赫的這部《平均律鋼琴曲集》,以C大調開始,根據各音為主音的12種大調以及12種小調分別寫成前奏曲與賦格,按調性發展而排列。在排列過程中,以細微的差異體現變化、體現轉調的魁力。這些前奏曲與賦格,在主題上彼此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它們靠調性與內在的思想感情結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調性的表現中,都充分拓展了該調性的音樂內涵,每一調性的表現和調性間的關係,充滿手法上的變化,使人回味無窮。這部平均律當時使用的樂器,音樂史家們一直爭執不已。有人認為是用擊弦的古鋼琴(Clavichord),有人認為是用撥弦的
大鍵琴。持擊弦古鋼琴觀點者認為,擊弦古鋼琴雖比大鍵琴音量小,鍵盤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擊作力度漸強漸弱變化與圓滑奏,巴赫當時因此而鐘愛它,認為大鍵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鍵琴觀點者則認為,當時,1719年,巴赫曾親自挑選,高價為克膝宮廷買了一台大鍵琴,他所有的鍵盤音樂都是在這台他心愛的大鍵琴上創作的。不管如何,這裡有一點可以確定: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優美如歌的奏法。
全部48曲詳單
第一卷
1.C大調,BWV846,前奏曲:按
萊曼(Hugo Riemann,1849-1919)的評介,此曲“如奧林匹亞的平靜與晴朗”。賦格曲:四聲部,全曲由5個發展部組成。
2.C小調,BWV847,前奏曲:急板、慢板、快板等頻繁地變化速度,造成感情高潮,後半段是粗獷的托卡塔風格。賦格曲:三聲部。
3.升C大調,BWV848,前奏曲:按萊曼評說,氣氛如“沐浴夏日之陽光”。賦格曲:三聲部,嘉禾舞曲風格。
4.升C小調,BWV849,前奏曲:萊曼評此首為“音樂文化所呈示的最神聖、最崇高的樂曲”。各聲部模仿、變形,是“訴說著偉大靈魂的憧憬”。賦格曲:五聲部,三重賦格曲構造,有如巨大的神聖的教堂的結構。
5.D大調BWV850,前奏曲:單一音型的無休止進行,背景是四聲部
和聲。賦格曲:四聲部,類似
亨德爾風格的主題。
6.D小調,BWV851,前奏曲:以14小節為界分為兩部分,末尾的減和弦分散所形成的
半音階經過句,是李斯特、
蕭邦的先聲。賦格曲:三聲部,是最複雜的賦格曲之一。
7.降E大凋,BWV852,前奏曲:類似附有小序奏的賦格。賦格曲:三聲部,輕快而又諧謔。
8.降E小調,BWV853,前奏曲:萊曼評說:“悠長的旋律訴說高貴而又偉大的情感,有時以愛的眼睛凝視我們,有時卻被超越人間的痛苦襲擊而嘆息著。”賦格曲:升D小調,三聲部,格列高里聖詠風格的主題。
9.E大調,BWV854,前奏曲:近似創意曲形式,幸福的田園氣氛。賦格曲:三聲部,充滿活潑的氣氛。
10.E小調,BWV855,前奏曲:類似
巴洛克協奏曲風格。賦格曲:二聲部,創意曲形式。
11.F大調,BWV856,前奏曲:以輕快的琶音進行,可謂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巴瑟比埃舞曲節奏。
12.F小調,BWV857,前奏曲:分散三和弦,背景多少有些沉鬱。賦格曲:四聲部,半音階型,兩個對位旋律成為彼此對照。
13.升F大調,BWV858,前奏曲:複雜的音形裝飾型。賦格曲:三聲部,優雅的類似前奏曲的賦格曲。
14.升F小調BWV859,前奏曲:萊曼比喻此曲是“秋日陰鬱的原野”。賦格曲:四聲部,對位旋律是由所謂“嘆息的動機”形成的。
15.G大調,BWV860,前奏曲:輕鬆、明朗的風格。賦格曲:三聲部,舞曲風格。
16.G小調,BWV861,前奏曲:類似巴赫初期的聖詠組曲。賦格曲:四聲部。
17.降A大調,BWV862,前奏曲:沉思的氣氛。賦格曲:四聲部,主題與前奏曲類似。
18.升G小調,BWV863,前奏曲:嚴格發展的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全卷中情緒最豐富者,發展極為自然、美妙。
19.A大調,BWV864,前奏曲:類似F小調前奏曲,3個主題結合變成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
20.A小調,BWV865,前奏曲:較粗獷的托卡它風格。賦格曲:四聲部。
21.降B大調,BWV866,前奏曲:輕巧跳躍的分散和弦,然後是托卡它的快速句型。賦格曲:三聲部,具快樂的舞曲風格主題。
22.降B小調,BWV867,前奏曲:類似教堂內的莊嚴祈禱。賦格曲:五聲部,類似16世紀的管風琴音樂。
23.B大調,BWV868,前奏曲: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主題是典型的變格主題。
24.B小調,BWV869,前奏曲:類似科萊里的三聲部奏鳴曲,行板。賦格曲:四聲部,巴赫標示的速度為“極緩慢”。
第二卷
1.C大調,BWV870,前奏曲:莊重如管風琴曲。賦格曲:三聲部,萊曼評述:“無邪的遊戲”。
2.C小調,BWV871,前奏曲:寧靜、優雅的
阿勒曼舞曲。賦格曲:四聲部,但大半以三聲部展開。
3.升C大調,BWV872,前奏曲:快板部分是準賦格曲(fgato),此曲原是獨立的一首前奏曲與小賦格曲。賦格曲:四聲部,原是《6首小前奏曲》的第一首後半部,經改訂後,編於此曲。
4.升C小調,BWV873,前奏曲:抒情風格的三重唱。賦格曲:三聲部,類似吉格舞曲。
5.D大調,BWV874,前奏曲:此曲有《管弦樂組曲》的影子,已呈現初期奏鳴曲式構造。賦格曲:四聲部。
6.D小調,BWV875,前奏曲:活潑而充滿幻想類型。賦格曲:三聲部,沒有對位旋律,但有主題逆行的緊密法。
7.降E大調,BWV876,前奏曲:類似魯特琴組曲的第一首。賦格曲:四聲部。
8.升D小調,BWV877,前奏曲:阿勒曼舞曲形式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高貴、歌唱性的主題。
9.E大凋,BWV878,前奏曲:精緻的三聲部技法的完美體現,是這部曲集中最美的一首。賦格曲:四聲部,帕萊斯特利那風格,全曲分為6部分經文歌形式。
10.E小調,BWV879,前奏曲:
科萊特舞曲風格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與E大調賦格曲形成強烈的對照。
11.F大凋,BWV880,前奏曲:嚴格的五聲部和聲進行,風琴音樂風格。賦格曲:三聲部,與內省型的前奏曲形成對照。
12.F小調,BWV881,前奏曲:有顯著的和聲形態,類似義大利作曲家
哈斯(Johann Hasse,1699-1783)風格。賦格曲:三聲部,間奏部有明顯的主調音樂傾向。 13.升F大調,BWV882,前奏曲:巴洛克協奏曲風格。賦格曲:主題從導音開始,間奏部是嘉禾舞曲節奏。
14. 升F小調,BWV883,前奏曲:類似器樂協奏曲慢樂章的小抒情調。賦格曲:三聲部,3個主題的三重賦格曲。
15.G大調,BWV884,前奏曲:活潑的協奏曲形式。賦格曲:三聲部,由輕快的分散和弦組成。
16.G小調BWV885,前奏曲:嚴格的四聲部,最慢板。賦格曲:四聲部,此曲結構精緻,主題和對位旋律的關係,不只是通常的八度關係,採用了能轉換為十度、十二度的二重對位技法。
17.降A大調,BWV886,前奏曲:協奏曲形式。賦格曲:四聲部,此曲是使用了少有的、音域超過八度以上的高尚主題。
18.升G小調,BWV887,前奏曲:二聲部的創意曲風格。賦格曲:三聲部,搖籃曲般寧靜的主題。
19.A大調,BWV888,前奏曲:三聲部的創意曲風格。賦格曲:三聲部,此曲主題與前奏曲主題相似。
20.A小調,BWV889,前奏曲:第二卷前奏曲中最重要的一首,技法上是創意曲,但其組織卻近似舞曲形式的二段體。賦格曲:三聲部,強有力的主題和對位旋律快速運行形成緊張感,與前奏曲形成對照。
21.降B大凋,BWV890,前奏曲:全曲明確分為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3部分。賦格曲:三聲部,特徵是從第二部(第41小節)初次導入了一直環繞主題的兩個對位旋律。
22.降B小調,BWV891,前奏曲:嚴格的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3個主題均具沉重的表情。
23.B大調,BWV892,前奏曲:活潑的托卡塔風格。賦格曲:四聲部,高雅的品質體現。
24.B小調,BWV893,前奏曲:協奏曲形式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明朗,富於諧謔的對應與交織。
評價
《平均律鋼琴曲集》集復調音樂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錘百鍊的主題和匪夷所思的復調作曲技法隨處可見,代表了巴赫器樂創作的最高成就。在這種完美的音樂大廈面前,後人只有驚嘆。蕭邦曾說:“《平均律鋼琴曲集》是音樂的全部和終結。”
作者簡介
介紹
全名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是將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融為一體的開山大師。他萃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對後來將近三百年整個德國音樂文化乃至世界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巴赫生於在德國
愛森納赫,巴赫九歲喪母,十歲成了孤兒。由於他嗓音美妙,經濟拮据,少年時期靠獎學金進了在
呂訥堡的聖·米歇爾學校。1702年他從聖·米歇爾學校畢業,翌年在一家室內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在隨後的二十年中,他乾過許多行當。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1723年巴赫三十八歲時開始在萊比錫的聖·
托馬斯教堂任歌詠班領唱,他在餘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擔任此角。
個人作品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
賦格曲和
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23首
小協奏曲;4首
序曲;33首
奏鳴曲;5首
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
代表曲目
《馬太受難曲》
後世評價
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音樂大體上無人問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音樂家──
海頓、
莫扎特和
貝多芬極為欣賞巴赫的天賦)。新的音樂風格在發展,巴赫的“舊式”樂曲一時聲消音滅。但是1800年以後,人們對巴赫樂曲重新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的聲譽和名望與日俱增。在現今這個非宗教的時代里,巴赫遠比他在世期間的名望更高。一位兩百年前在風格和主題方面都被認為是舊式的作曲家,今天卻受到了廣泛的頌揚。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藝術家。他諳熟他的時代的所有音樂形式,並對其中任何一種都能運用自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他對旋律組合法(同時演奏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曲調的方法)在藝術上的精通程度堪稱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此外,他的管弦樂作品邏輯性強,變幻多樣,主題貼切感人,旋律豐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讚頌。
巴赫音樂的意義
巴赫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音樂表達的更多的是對上帝的信仰,表現的是世界和諧存在的意義。巴赫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恩賜的,音樂也是上帝賜予的聖物,因此音樂是與上帝對話,通往天堂的雲梯,所以音樂的全部意義在於對上帝的讚美、感恩,通過這種隱蔽的理性方式來感覺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