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計畫

ARGO計畫

ARGO計畫(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通俗稱“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是由美國等國家大氣、海洋科學家於1998年推出的一個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構想用3年至4年時間(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個衛星跟蹤浮標,總計為3000個,組成一個龐大的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層的海水溫、鹽度剖面資料,以提高氣候預報的精度,有效防禦全球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給人類造成的威脅,被譽為“海洋觀測手段的一場革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RGO計畫
  • 外文名: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 俗稱: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
  • 歷時:3年至4年時間
概述,計畫提出,測量內容,科學意義,科學目的,預期成果,國內前景,總體目標,行動方案,實施進展,命名,

概述

Argo計畫(Argo)
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Argo計畫是由美國等國家大氣、海洋科學家於1998年推出的一個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層的海水溫、鹽度剖面資料,以提高氣候預報的精度,有效防禦全球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如颶風、龍捲風、颱風、冰暴、洪水和乾旱等)給人類造成的威脅。
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轉海洋學實時觀測陣)”的縮寫,通俗稱“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 ARGO計畫構想用3年至4年時間(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個衛星跟蹤浮標,總計為3000個,組成一個龐大的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一種稱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環流剖面觀測浮標將擔當此重任。它的設計壽命為4年至5年,最大測量深度為2000米,會每隔10天至14天自動傳送一組剖面實時觀測數據,每年可提供多達10萬個剖面的海水溫度和鹽度資料。
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建設受到了世界各沿海國家、大氣科學家的青睞,被譽為“海洋觀測手段的一場革命”,實現了長期、自動、實時和連續獲取大範圍、深層海洋資料的能力,可從根本上彌補天氣預報中對海洋內部信息缺少了解的局面,從而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氣預報的精確度。

計畫提出

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倡導下,幾十年來各國在陸地上已經建立了許多實時數據交換的氣象站,作為天氣預報及氣候預測的基礎數據。這些氣象站除了觀測地表數據外,還定時施放用氣球帶著儀器探測大氣的垂向剖面。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已經認識到海洋的作用對氣候預測更為關鍵。此外,海洋也是了解全球變化的重點區域。為此,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一直在推動GOOS計畫。但在海洋中建立像陸地上一樣的定點觀測站幾乎是不可能的。像為監測厄爾尼諾而建立的“熱帶大氣海洋觀測網錨碇系列(TAO)”,一來觀測層次少,二來太昂貴,三來不易維持。1998年,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大氣、海洋科學家推出了一個全球性的海洋觀測計畫,目的是要藉助最新開發的一系列高新海洋技術(如ARGO剖面浮標、衛星通訊系統和數據處理技術等),建立一個實時、高解析度的全球海洋中、上層監測系統,以便能快速、準確、大範圍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層的海水溫度和鹽度剖面資料,有助於了解大尺度實時海洋的變化,提高氣候預報的精度,有效防禦全球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應運而生的想法是利用足夠的剖面浮標,雖然它們是漂流的,但其觀測對全球海洋能有足夠的覆蓋面。
Argo計畫是IOC基於上述想法而倡導的、以深海為對象的觀測計畫,是GOOS計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Argo是一個以剖面浮標為手段的海洋觀測業務系統,它所取得的數據供全世界各國使用。該計畫構想用3~5年的時間(2000~2004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千米布放一個衛星跟蹤浮標,總計為3 000個,組成一個龐大的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如圖)。一種稱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環流剖面觀測浮標(簡稱“ARGO浮標”)將擔當此重任。它的設計壽命為3~5a,最大測量深度為2000m,會每隔10~14天自動傳送一組剖面實時觀測數據,每年可提供多達10萬個剖面(0~2 000m水深內)的海水溫度和鹽度資料。由於其與Jason衛星高度計(ARGOS系統)之間的密切聯繫,故將其以“Argo計畫”相稱。
Argo計畫的推出,迅速得到了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0餘個國家的回響和支持,並已成為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全球大洋觀測系統(GOOS)、全球氣候變異與觀測試驗(CLIVAR)和全球海洋資料同化試驗(GODAE)等大型國際觀測和研究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屆世界氣候變化綱領大會、第20屆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大會和第13屆世界氣象大會都認為,ARGO計畫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 IOC各會員國也認識到Argo計畫中的剖面浮標因“隨波逐流”可能進入他國的EEZ,因而一致同意通過了一項決議(IOC決議XX-6),以支持ARGO計畫在全球的實施。此決議要求各國對其在Argo計畫下施放的剖面浮標要公告其施放地點及其實時漂流位置,其所獲得數據要共享。任何國家若要在其他國家的EEZ(exclusive economic zone專屬經濟區)海域投放Argo剖面浮標,需按照海洋法公約徵得該國的同意。
由於海洋觀測費用高昂,全球海洋觀測業務系統樂意並且鼓勵其他渠道所取得的海洋數據提供給業務系統,以讓全世界共享。其中科學項目所取得的數據是一個重要來源,如在熱帶海洋與全球大氣科學計畫下(TOGA),於太平洋赤道上布設的TAO錨碇系列。Argo計畫也同樣歡迎任何科學項目在剖面浮標觀測方面作出貢獻。

測量內容

Argo計畫的實施,則如氣象觀測中使用的探空氣球一樣,可以方便地獲取海洋內部的海流、溫度和鹽度等資料,故而有助於了解全球海洋各層的物理狀態,也如同氣象學上可以畫出同時的天氣圖那樣,能監視海洋各個時刻的運動狀態,從而可大大加深對海洋內部溫、鹽度垂直結構和環流,以及能量和水分平衡過程的了解,並可揭示出海-氣相互作用的機理,改進對模式初始場確定的盲目性,進一步完善海-氣耦合模式,提高對長期天氣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的能力。由此可見,ARGO計畫的實施有著重大的科學意義。

科學意義

事實告訴人們,海洋變化與異常天氣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繫。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一旦發生,東赤道太平洋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海洋表面溫度明顯上升。它導致了赤道太平洋及高緯度地區大氣環流的變化,使全世界的天氣狀況出現異常。海洋還被認為在氣候變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全球變暖,這是因為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 70%的面積,蘊藏著巨大的熱容量所致。於是,人們意識到監測全球海洋上、中層的變化對長期大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有著重大意義。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高解析度的全球海洋監測系統。
無論是長期天氣預報還是短期氣候預測,對海洋觀測資料(尤其是全球海洋溫、鹽、流的立體剖面資料)都有極大的依賴性。在過去的20年中,熱帶海洋和全球大氣實驗(TOGA)以及世界海洋環流實驗(WOCE)計畫的成功實施,提示了海洋在海-氣耦合系統中的關鍵作用,極大地促進了長期天氣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的研究。在未來10~15年中實施的“全球氣候變異與觀測試驗”(CLIVAR)國際氣候研究計畫中短期氣候預測將是一個研究重點。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研製了一些可用於短期氣候預測的海-氣耦合數值模式;但是,由於受海洋觀測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海洋觀測資料的嚴重不足使這些模式難以充分發揮作用,氣候預報的精度也是始終難以令人滿意。
大範圍的海洋觀測主要以拋棄式溫深計(XBT)為主,輔以少量錨錠浮標(如ATLAS)。套用這些觀測設備採集的資料,無淪是觀測要素(XBT僅能測量海溫),還是空間解析度(受志願船航線和錨碇浮標分布密度限制)和測量精度等方面均遠不能滿足氣候預測的需求。而且對海洋垂直剖面上的溫度、鹽度和海流資料,也知之甚少。因此,在海-氣耦合模式中,對初始場的確定和海洋環流模式(OGCM)中相關參數(尤其是次表層、斜溫層和深層)的選取,都是基於有限觀測資料的一種物理推斷,故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ARGO計畫的實施。
WOCE的結果表明,洋流從熱帶海域攜帶大量的熱能到中緯度區域,據Bryden等(1991)的估計,僅在北半球就有大約2 × 1015W的熱能被帶往中緯度海域,與大氣輸送的熱量幾乎相等。WOCE的資料還進一步揭示,海洋熱輸送存在顯著的年際變化。據Roemmich等(2000)的研究結果,在北太平洋熱帶/溫帶區域的熱量輸送,每年的變化量至少達30%。而有關產生和維持年際和10年際變化過程的許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人們普遍認為,要進一步認識和預測氣候的變化,需要將主要集中在熱帶太平洋的觀測系統擴大到整個全球海洋。在氣候觀測系統中,測量全球海洋中的熱儲量和輸送量是氣候觀測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隨著三大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全球海洋中建立以ARGO浮標為主的實時剖面觀測網成為可能。
(1)20世紀90年代剖面浮標的開發成功,使得人們能夠對全球海洋中任何一處的海洋物理性質(如溫度、鹽度和海流等)進行實時的、常規的觀測;
(2)高精度的衛星高度計可以每隔10天對全球海平面高度進行一次測量,但它迫切需要現場資料庫來解譯和補充真實的海面分布狀況;
(3)數據同化技術正處於成熟階段。Stammer和Chassignet(2000)提出的判斷海面狀況的方法,為海洋次表層資料庫與由遙感觀測的海面風力和海洋表面資料庫的結合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因此,藉助於現有的衛星觀測系統和功能強大的數據同化技術,在全球海洋中建立次表層觀測網將有利於加深對氣候系統的認識,促進氣候預報水平關提高。

科學目的

阿爾戈計畫將提供全球海洋2 000m深度以淺的次表層溫、鹽度資料。世界大洋環流實驗(WOCE)也曾進行過全球海洋觀測,但其花了7年時間,動用了大量船隻,才得以完成全球的觀測任務。而阿爾戈計畫實際上是一個實時的、海洋上層的WOCE計畫,它將每隔10天提供一組全球海洋狀態的資料。人們利用這些資料,並結合覆蓋全球海洋表面的衛星觀測,可以達到提高海洋、天氣業務預報精度和科學研究水平之目的。
這些資料將直接有助於提高對與ENSO有關的海洋、天氣災害(如洪水、乾旱等)預報的能力,還將有助於提高海洋對氣候的作用,以及其他與ENSO事件相似的,如太平洋十年振盪(PDO)、北大西洋振盪(NAO)、北極振盪(AO)和南極繞極波(ACW)等氣候和海洋現象的認識,從而能對大尺度大洋環流,也包括海洋內部的質量、熱量和淡水輸送平均狀況和變化過程進行全球性描述。
Argo資料還可以對大洋上層的演變過程及海洋-氣候變化的模態(如熱量和淡水的貯存和輸運等)進行細緻的描述;還可以通過對海面以下溫、鹽度垂直結構及參考層流速的測量來提升傑森衛星高度計資料的使用價值,並為解譯由高度計獲得的海面高度資料提供足夠的覆蓋範圍和解析度。
Argo計畫將為數據同化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資料庫,從而可以幫助人們揭示海洋的物理狀態,以及對預報模式進行初始化;實時的全球海洋業務預報亦將變為現實。這個資料庫還將經受新一代全球海-氣耦合模式的連續性測試。通過測試可以了解耦合模式中海洋分量的變化,有助於提高相應的預測大氣變化的能力。因此,沒有Argo計畫就不可能對已有的模式進行改進。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的建成,也正如天氣觀測中用了大量的無線電探空儀資料,可以準確地預報3~5d內的天氣情況一樣,Argo資料將為人們更準確地進行短期氣候預報作出貢獻。

預期成果

Argo計畫是已建立的海洋上層熱量觀測網的拓展。通過在全球範圍開展的一些綜合性調查結果,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實施ARGO計畫後將會獲取的成果。Argo剖面浮標的使用可以獲得比拋棄式深溫計(XBT)更多的信息,而且也不再局限於僅在商船航線上獲得這些信息。過去還沒有一個觀測網能獲取剖面鹽度資料,而在許多區域,海水鹽度的變化可以導緻密度的顯著變化。此外,鹽分也是水循環的一個重要診斷變數。正是由於時間序列鹽度場信息的缺乏,使得儘快建立這樣一個觀測網顯得更有現實意義。
在1990年到1998年間,世界海洋環流實驗(WOCE)對全球海洋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總共收集了近100年來所測量過的20 000條溫、鹽度剖面。而一旦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得以建成的話,它每10天就可以提供3 000條深度為2 000m的剖面數據,一年則可得到多達10萬條剖面的記錄。也就是說,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建成後,只需2個月時間就可輕而易舉獲得過去需要上百年觀測才能得到的信息。可見,Argo計畫最顯著的貢獻莫過於提供了海量的、實時的、高分辯率的海洋次表層觀測數據。人們相信,Argo球海洋觀測網按計畫如期建成,並能持續運行至少10年的話,那么,它不僅僅可以提供大量的原始觀測數據,而且還會給人類帶來如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1)為建立新一代全球海洋和大氣耦合模型的初始化條件、數據同化和動力一致性檢驗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資料庫;
(2)首次實現理論化的實時全球海洋預報;
(3)建立一個精確的隨深度變化的溫、鹽度月平均全球氣候資料庫;
(4)建立一個時間序列的資料庫,其中包括熱量和淡水貯存,以及中層水團和溫躍層水體的溫鹽結構和體積等信息;
(5)為由表層熱量和淡水交換所建立的大氣模型提供大尺度約束條件;
(6)完成對大尺度海洋環流平均狀態和變化的描述,其中包括對大洋內部水體、熱量及淡水輸送等的描述;
(7)確定溫、鹽度年際變化的主要形式及演變過程。例如,通過對海一氣耦合模型的分析,找出全球海洋中存在的其他類似ENSO事件的現象,以及它們對改進季節-年際氣候預報的影響;
(8)提供全球海面的絕對高度圖,其精度在一年或更長的時間尺度內可以達到2cm,從而使傑森高度計資料與阿爾戈資料在研究較大空間和時間尺度的問題上結合得更好;
(9)通過確定海面高度變化同海面以下溫、鹽度變化的關係,有效解譯用衛星高度計所觀測的海面高度異常(SSH);
(10)直接解譯海面高度異常。通過對降水與蒸發差、冷熱差、熱量和淡水對流,以及由風力驅動的水體重新分配的研究,了解厄爾尼諾(EI Nino)所造成的全球海面變化。
值得指出的是,Argo計畫並非一個完美無缺的現場觀測系統。它的目標僅僅是提供大尺度空間範圍及時間尺度在數月以上的覆蓋全球大洋上層的海洋資料。該系統的空間解析度不足以用來計算近岸海域的邊界流等,故Argo全球海洋實時觀測網還須採用有效的手段給予補充,如與區域網結合起來,為之提供一個全球海洋的背景。因為氣候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區域性的觀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國內前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蘇紀蘭(2001)在論述中國是否參加Argo計畫這個問題時明確表示,中國應該積極參加。他指出:
(1)我們所擔心的無非是南海的問題,但他國軍方已在南海經常性地獲得大量的各類數據。
(2)我們無論參加或不參加Argo計畫,南海周邊國家或其他國家的非軍方機構(科學界或觀測業務系統)若要在南海施放Argo剖面浮標,皆需徵得各有關國家的同意(包括我國、越南、菲律賓等等),就像國際大洋鑽探計畫在南海鑽孔時所做的一樣。
(3)未來他國的科研項目所布放的Argo剖面浮標中,最大可能“隨波逐流”漂進南海的,應屬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有關西太平洋的科研項目在南海以外海區施放的Argo剖面浮標,相比其施放的數目,進入南海的比例也不會很高。
(4)Argo計畫正在完善之中,我們若積極參加此計畫,可以保證我們的意見能反映在其規範之中。
(5)積極參與Argo計畫,能為我國海洋工作者提供充分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能迅速提高我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水平。
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建設的原則遵循國際慣例,即共同參與、資料共享。1994年國際上曾在熱帶太平洋海域建成第一個熱帶大氣海洋觀測網(擁有69個錨碇ATLAS浮標),當時因我國大陸未參與施放長期觀測浮標,而無法及時獲得該觀測網發布的實時觀測資料,從而使我國海洋和氣象學家失去了一次旨在深刻認識和了解發生在熱帶太平洋的El Nino和La Nina現象以及ENSO對中國大陸氣候如何造成影響等問題的機會。而在未來3年內建成的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無論從觀測浮標的數量、觀測覆蓋區域,還是觀測資料的代表性和套用價值,均明顯優於TAO觀測網,且其觀測資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學價值。
我國正在開展或即將開展的幾個大型調查研究項目,如:我國重大氣候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研究(973項目)、中國近海環流形成變異機理、數值預測方法及對環流影響的研究(973項目)、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及其海流系統和海氣相互作用前期研究(973前期研究項目)等項目,均要求收集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乃至整個太平洋和全球海洋中的第一手資料。
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均成立了專門機構收集Argo浮標資料,制定了詳細的計畫和時間表進行Argo浮標資料的同化方法研究;建設經數據同化後的高精度格線點資料庫;並進一步利用同化後Argo資料改進海洋及短期氣候預測模式的預報能力。如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英國Hadley氣候中心、澳大利亞氣象局(BMRC)等均已將Argo同化資料投入業務預報試運行,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已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在對Argo浮標資料的變分同化處理和利用其改善長期天氣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模式的預報能力方面,西方已開發國家已先於我們起步。我國必須儘快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便有效地提高數值模式的模擬和預測能力,這對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由於Argo浮標可在水下長時間隨海水流動而漂移,並連續工作,故可方便地獲取漂移沿程的大量海洋環境要素資料,對沿海國的權益亦會構成一定的威脅。從這一點來講,我國也迫切需要掌握和套用這一技術,以便為捍衛國家權益服務。

總體目標

中國計畫在2002~2005年期間投放100~150個Argo浮標,以便建成一個大洋局域觀測網。以後則每年投放20~30個浮標,以維持該局域觀測網的正常運行。
中國ARGO計畫總體目標是,通過引進國際上新一代、先進的沉浮式海洋觀測浮標(即Argo剖面浮標),施放於鄰近我國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少量浮標將視情形布放到南大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我國新一代海洋實時觀測系統(Argo)中的大洋觀測網(布放 100~150個 Argo剖面浮標),使中國成為國際Argo計畫中的重要成員國。同時能共享全球海洋中3000個ARGO浮標資料,豐富我國海洋和氣象界承擔的相關研究項目的資料源,並為該系統的近海觀測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即通過大洋觀測網建設,以此來了解和掌握該高新海洋觀測技術的性能和特點,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自行研製之路,使未來大洋觀測網的維持由國產Argo浮標代替,而近海觀測網則完全採用國產Argo浮標組成,最終建成我國自成系統的海洋實時觀測網路,為我國的海洋研究、海洋開發、海洋管理和海上軍事活動等提供實時觀測資料和產品。

行動方案

中國已於2001年正式決定加入國際Argo計畫。中國Argo計畫的啟動資金由國家科技部資助,並由國家海洋局負責實施,中國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及下屬有關研究機構將共同參與此項工作。
大洋觀測網將布設在0°N,130°E至15°N,125°E至23°N,125°E至30°N,130°E至30°N,145°E至0°N,145°E 6點聯接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內,按國際 ARGO計畫的布點原則,初步設計布放約100個ARGO剖面浮標。其他約50個ARGO浮標,將視試驗的進展情況,有可能被投放到度洋和南大洋海域。ARGO浮標的布放採用專業調查船、志願船和海監飛機等海上和空中觀測平台實施。
2001年底,國家科技部已撥出專款,由國家海洋局第一、第二海洋研究所分別從加拿大Metocean公司和美國Webb公司引進了1個PROVOR型和2個APEX型浮標。前者已經於2002年3月布放於印度洋海域;後者正在擇機待放。這2個APEX型浮標按計畫將布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根據計畫安排,2002年底前將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再布放 8~10個。
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的資助下,於2000年3月開始著手“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標關鍵技術研究”,經過短短一年的奮戰,初步掌握了Argo浮標的自動沉浮和定深控制兩項關鍵技術。不久,該所在“十五”863項目的資助下,繼續對“自持式循環剖面探測漂流浮標”進行開發研製。計畫在2004年前完成數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實際使用的Argo浮標工程樣機。2002年6月,由該所自行開發研製的第一台“自持式循環剖面探測漂流浮標”樣機,已進行了首次海上現場觀測試驗。
中國Argo計畫中大洋局域觀測網建設所需浮標將主要從國外進口。中國也打算從國外進口主要部件,並在國內組裝此類浮標,以便降低浮標成本,以及減小儀器由於長距離運輸而導致的損壞和技術故障等。
隨著首批Argo浮標的投放,中國正在籌建自己的Argo資料中心,以滿足對Argo浮標資料接收、處理和分發的需求。同時,將通過GTS和INTERNET網及時傳送中國Argo浮標的觀測資料和信息等,以便與世界各國共享全球海洋中的Argo浮標資料。國家海洋局還在杭州建立了一個中國Argo信息網站,現已投入試運行。
國家海洋局已委託下屬海洋研究機構,即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和國家海洋局海洋動力過程與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杭州)承辦第五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2003年3月,杭州),以表明中國對國際Argo計畫的重視和支持。這一建議已得到2002年3月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召開的第四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全體代表的回響和國際Argo科學組的採納。中國希望通過承辦第五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能有更多機會得到國際Argo科學組及各國Argo計畫組織和實施者的指導和幫助,加強和密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加快國際Argo計畫的實施進程,為國際Argo計畫的順利實施和達到預期目的做出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實施進展

·1999年9月26~27日,在杭州舉行的中美海洋與漁業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第十四次會議上,中美雙方在“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領域裡通過了一個新的合作項目,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觀測(Argo計畫)”。中國開始跟蹤國際Argo計畫的進展。
·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在“九五”863滾動發展項目的資助下,開展了“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標關鍵技術研究”,初步掌握了Argo浮標的自動沉浮和定深控制兩項關鍵技術。
·2000年5月15~26日,由巢紀平院士為團長的中國海洋考察代表團赴美進行了為期10天的海洋技術考察,對美國Argo計畫的進展和實施情況做了較為深人的了解。回國後即向國家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等國家政府部門呈報了“關於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建設進展情況的考察報告”,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投入資金,儘早研究和考慮加入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以便有權利共享Argo資料。
·2000年8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被接納為國際Argo科學組(由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印度、紐西蘭和中國等11個國家的16名科學家組成)成員。
·2000年11月2~11日,在外國專家局的資助下,美國海洋與大氣局國際事務部主任 Rene Eppi先生和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學院 Stephen C. Riser教授訪問了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就Argo計畫的實施進展情況和相關技術問題作了4次系列講座,並就有關技術合作事宜進行了商談。
·2001年3月5~9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應邀出席了在日本舉行的“Argo浮標施放與業務運行論壇”。
·2001年3月20~22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和朱伯康工程師,以及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余立中高級工程師3人出席了在加拿大召開的第三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
·2001年12月,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在“十五”863項目的資助下,繼續對“自持式循環剖面探測漂流浮標”進行開發研製。計畫在2004年前完成數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實際使用的ARGO浮標工程樣機。
·2002年1月16日至3月16日,在國際海洋觀測組織的資助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劉增宏研究實習員和郭明碩士赴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學院和AOML學習有關Argo浮標測試、施放和資料接收及處理技術。
·2002年1月26日,中國正式對外宣布加入國際Argo計畫;並啟動“我國新一代海洋實時觀測系統(Argo)-大洋觀測網試驗”項目。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任該項目負責人,其成員來自於國家海洋局下屬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和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以及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
·2002年3月12~14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國際Argo科學組成員)和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朱文熙副處長(國家觀察員)應邀出席了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召開的第四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這是我國第二次派代表參加國際Argo科學組年會。會議決定,第五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將於2O03年3月在中國杭州召開。
·2002年3月21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於衛東副研究員在執行“印度洋一太平洋暖他及其海流系統和海-氣相互作用前期研究”項目期間,在東印度洋14°12′S,114°42′E海域布放了一個PROVOR型Argo剖面浮標。
·2002年3月22日,中國從美國Webb研究公司引進的第一批(2個)Argo浮標運抵杭州,並完成實驗室各項檢測工作,等待航次投放。
·2002年4月5日,國家大型科學觀測試驗(Argo)項目組在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支持下,“中國Argo”宣傳網頁開始面向國內外開放。
·2002年4月9日,中國Argo計畫協調小組成立,並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會議由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國家Argo計畫協調小組組長孫志輝主持召開,來自科技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海軍等部門的協調小組成員(或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決定在協調小組下成立審批工作組、業務發展組和資料工作組。
·2002年6月,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在“十五”863項目資助下自行開發研製的第一個“自持式循環剖面探測漂流浮標”樣機,進行了首次海上現場觀測試驗。
·2002年9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在《全球變化及其區域回響科學研究計畫》中批准了2個與中國Argo計畫有關的重大研究項目,即由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巢紀平院士申報的“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動力學和海氣相互作用研究”項目和中國氣象科學院張人禾研究員申報的“ARGO浮標資料的同化技術及其在短期氣候預測中的套用項目”。
·2002年9月18-20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朱永靈實習研究員和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副主任宋學家研究員應邀出席了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的第三次國際Argo資料管理組會議。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郭風義研究員和紀風穎博士列席了本次會議。這是我國第一次派代表參加國際Argo資料管理組年會。
·2002年10月20日,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組在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向陽紅14”號科學考察船的配合下,在西北太平洋22°01′N,129°27′E海域施放了1個APEX型Argo剖面浮標(浮標編號為:8173;世界氣象組織編號為:5900219)。
·2002年10月21日,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組在西北太平洋18°30′N,129°30′E海域再次施放了1個APEX型Argo剖面浮標(浮標編號為:8509;世界氣象組織編號為:5900220)。
·2002年10月25日,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組在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15°01′N,136°56′E),為“我國重大氣候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項目施放了1個PROVOR型Argo剖面浮標(浮標編號為:28582;世界氣象組織編號為:5900221)。這是中國ARGO計畫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的首批(3個)剖面浮標,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劉增宏和孫朝輝實習研究員負責投放。
·2002年10月27-31日,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組在北京昌平召開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我國重大氣候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項目年會上,向與會代表免費發放由該試驗組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國際Argo計畫成員國在太平洋海域施放的Argo剖面浮標資料(含測量剖面的經緯度、溫度、鹽度和壓力數據等)。
·2002年11月6日,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組正式對外免費發放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國際Argo計畫成員國在全球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施放的約500個Argo剖面浮標資料(含測量剖面的經緯度、溫度、鹽度和壓力數據等)。該項工作得到了國際Argo科學組成員、加拿大海洋科學研究所H. Freeland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2002年11月15日,國家Argo計畫資料工作組成立,並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成立了以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為組長的資料工作組,通過了組成人員名單。會議認為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為主,國家海洋預報中心、海洋二所等單位參加,建立中國Argo資料中心,並責成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儘快拿出中國Argo資料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
·2002年11月16-17日,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在杭州組織召開了“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實施匯報暨學術研討會”。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馬燕合副司長、葉玉江處長以及我國著名海洋和大氣科學家蘇紀蘭院士、黃榮輝院士等應邀出席會議。會議由國家海洋局科技司王殿昌副司長和國家海洋局海洋動力過程與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蘇紀蘭院士分別主持。來自國內海洋和大氣科研、教育機構,以及新聞媒體的代表約50餘人出席會議。
·2002年12月底,中國Argo資料中心中文服務網站正式開通,為Argo用戶提供全球Argo資料及其相關信息、產品的服務。同時製作了第一張全球Argo資料數據光碟,正式分發給國內用戶,並提供了相應的數據瀏覽系統。
·2002年12月,為了及時發布本試驗布放的Argo浮標實時觀測資料,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學院Steven Riser教授和Dana Swift工程師的幫助下,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項目組藉助華盛頓大學網站建立了一個Argo剖面浮標信息網頁,可瀏覽我國布放的APEX型剖面浮標的準實時觀測資料和浮標動態信息。·2002年12月27日,國家海洋局環保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中國Argo計畫資料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國家海洋局、海軍海洋水文氣象中心、海軍海洋測繪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氣象中心以及國家海洋局相關業務中心和研究所等成員單位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資料工作組成員聽取了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就“中國Argo資料中心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徵求意見情況和意見修改情況的匯報,審定通過實施方案,確定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具體實施,並列入國家海洋局業務化工作。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月13日,在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部門和單位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以及《向陽紅14》號船全體船員的密切配合下,Argo大型科學觀測試驗項目組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北起21°15ˊN,南止6°N,西自125°45ˊE,東止132°30ˊE的一個矩形海域內)執行了一個冬季調查航次,順利布放了13個Argo剖面浮標(其中6個為APEX型浮標、7個為PROVOR型浮標)。
·2003年1月,國家科技部在“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畫”中批准了一個與中國Argo計畫有關的重點研究項目,即“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標觀測研究”,將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紀平院士、於衛東副研究員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研究員主持。
·2003年2月4日,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在“十五”863計畫資助下自行開發研製的COPEX型Argo剖面浮標,在南海海域成功進行了海上現場觀測試驗,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2003年2月15日-16日,國家科技合作項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標觀測研究”協調會在青島召開,科技部基礎司陳雄、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紀平和於衛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建平參加了會議,並就該項目的具體實施達成了共識。
·2003年3月3日-6日,第五次國際Argo科學組會議於2003年3月4日-6日在杭州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第二海洋研究所主辦,國際Argo計畫成員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英國、韓國、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國家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有關領導。中國ARGO資料中心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

命名

自Argo計畫實施以來,人們對於究竟使用“ARGO”還是“Argo”來命名該計畫而感到很困惑。來自權威(Argonautics第七期)的回答是:
“ARGO”源自Dean Roemmich教授在1999年海洋觀測計畫前提出的名為“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項目的縮寫,其中文含義為“地轉海洋學實時觀測陣”。該項目提議與後來Ray Schmitt博士給GOSAMOR(全球海洋鹽度觀測項目)建議的項目進行合併,隨後停止使用縮寫“ARGO”,改用“Argo”(Argo源於希臘神話中英雄Jason所乘的船的名字)。
Argo科學組強烈建議人們使用“Argo”作為該計畫名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