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58年至1962年,蘇聯研製建成了5艘第一代
659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緊接著於1961年至1966年,又建成了29艘第二代675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它們被北約統稱為“Echo class”,即回聲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回聲級的作戰任務是在大洋和海上運輸線上打擊敵水面艦船和商船,如果需要前往攻擊敵岸/陸上縱深處的目標也可以換裝為可攜帶核彈頭的艦對陸型巡航飛彈,因此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海軍也第一次擁有能夠威脅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潛艇部隊。
659型裝載的P/П-5反艦巡航飛彈(北約稱“沙道克”
SS-N-3反艦飛彈)只能打擊陸上固定目標,不能打擊海上移動目標。之後的675型裝載的P/П-6反艦巡航飛彈(北約稱SS-N-3A)射程有所提升,而且能夠攻擊活動目標。但不論是P-5巡航飛彈還是P-6巡航飛彈都只能在水面發射,發射後潛艇仍需對飛彈的飛行進行控制,在飛彈經過中段軌跡校正和末端引導信息送往第三引導方後才能下潛,這使得潛艇一旦發起攻擊遭到追蹤和報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降低了生存性,作戰效率也因水上發射飛彈違背了“隱蔽攻擊”這一戰術原則而受到影響。
1959年4月1日,蘇聯政府下達了有關“設計水下發射型反艦巡航飛彈(P-70型)”的命令,這種被稱為“紫晶石”的P-70反艦巡航飛彈(北約稱SS-N-7)是當時世界上首型,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進行水下發射,並採用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與此同時,蘇聯還開始了
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的研製,由於其首次使用了鈦合金建造,在缺乏相關技術經驗的情況下,前後共歷時11年才建成,由於造價昂貴最終僅建成一艘。在此期間,更為廉價且性能優良的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項目正式啟動。
建造沿革
20世紀50年代末期,蘇聯海軍總司令部從所有設計局提供的方案中選定了第112中央設計局(即天青石設計局)的技術方案,並於1960年5月9日委託該設計局負責設計,該設計局比較“年輕”,創建於1953年,是在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設計科的基礎上,並調來
紅寶石設計局的人員組建成的,和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同在
高爾基市(現稱
下諾夫哥羅德),曾設計過
613型潛艇,這次是該設計局首次設計核潛艇。儘管如此,在總設計師В·П·沃羅比葉的帶領下,很快完成了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的設計工作,其設計風格不同於設計675型的紅寶石設計局。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的設計建造前提是用於裝備能夠進行水下發射的P-70反艦巡航飛彈,這就意味著其設計建造是以661型為參考的,另外還吸收了
671型攻擊核潛艇的優點。1963年7月,蘇聯政府通過了670型核潛艇的設計方案,由蘇聯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建造,為此該造船廠進行了大幅度改建。1964年5月9日,首艇K-43在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開工,1966年8月2日下水,1967年11月5日服役,1965年至1973年期間的五年該造船廠共製造同型艇10艘,總計11艘。所建造的潛艇都用專門的船塢沿著內河航道(伏爾加河、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等)運送到蘇聯西北地區的北德文斯克市,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進行舾裝、竣工。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有兩型,最初建造的11艘為670原型,北約命名為查理I級或C-1型。1974至1979年,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又建造了6艘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蘇聯內部稱為670M型,北約命名為查理II級或C-2型。670M型作為670型的升級型號,其作戰任務與670型相同,但其換裝更先進了P/П-120反艦巡航飛彈(北約稱“孔雀石/塞壬”SS-N-9反艦飛彈),這也是最大的改動。從建造的時間和數量上看,蘇聯海軍對670型的設計不太滿意,因此很快就開始建造更為優良的949型巡航飛彈核潛艇。
服役歷程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最初打算配備於蘇聯
黑海艦隊,後來由於海峽問題等政治原因放棄。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11艘原型艇都是先編入北方艦隊,然後又轉到太平洋艦隊服役,其中有10艘艇都有跨越北極地帶穿過冰層下航行的記錄,只有一艘K-201艇是繞過非洲,經過馬六甲海峽航行到遠東太平洋艦隊的。其中K-201艇於1974年5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429於1977年編入太平洋艦隊,K-87於1978年11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325於1978年編入太平洋艦隊,K-320艇1979年9月編入太平洋艦隊,1982年4月至1987年12月進行了中修。K-121於1983年10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25於1984年編入太平洋艦隊。K-313艇最初先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執行作戰任務,1981年12月至1985年5月中修,1986年9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308艇1982年9月至1984年5月中修,1985年10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302艇於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進行了中修,1988年9月編入太平洋艦隊。K-201艇於1981年8月至1988年11月進行中修。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K-43艇,先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一帶執行作戰任務,1973年11月至1979年11月進行中修,1980年12月編入太平洋艦隊,1983年7月至1984年12月又進行中修,並進行了改裝,裝上了空調,裝修了新的軍官室和艇員住艙,拆下了通信和指揮控制的保密設備。1984年12月從蘇聯艦隊除名,1988年1月5日在海參崴租給了印度,直到1991年1月5日前該艇稱為“查克拉(Chakra)”編入印度海軍,用作培訓艇員和取得操作核動力裝置的使用經驗,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租借國外的核潛艇。1991年3月1日,K-43艇又重新回到蘇聯艦隊,仍編入太平洋艦隊。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在1990-1994年完成退役。
670M型巡航飛彈核潛艇都在北方艦隊服役,沒有轉到太平洋艦隊去。K-452艇於1986年6月至1992年7月進行中修並進行了改裝,K-479艇於1991年9月進廠中修,K-503艇於1985年4月至1986年6月中修,K-508艇於1990年1月至1991年2月中修,K-209艇於1993年1月進廠中修。670M型的“命運”不如670型,僅有K-452艇服役了25年,其中中間有6年在中修改裝,其餘幾艘艇服役都不滿20年,而且有2艘K-479和K-209都是中修時就因經費不足而退役。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艇型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外型採用水滴型艇型,艇體從艏至艉直徑逐漸縮小直至艇艉單螺旋槳處;飛彈發射筒設在艇體艏部緊湊布置,而前水平舵布置在發射筒之後,指揮台圍殼前一點;指揮台圍殼為“小轎車”型位於艇身中部略微靠前,後水平舵與艉垂直舵組成十字舵。考慮作為單槳的備用和改善艇的迴轉性能,670型左右舷還各有一個備用的噴水推進器。為了降低水的阻力,潛艇非耐壓艇體的孔和開口都用導流裝置封閉,所有升降裝置的圍殼也採用了阻力較小的“小轎車”型。670型的橫剖面為圓形或近似於圓形的占大部分,在艇艏端長約1米的橫剖面則為8字形,這樣的結構受力和施工成形都比較複雜。但是,這樣做可以將8枚P-70飛彈和基平面成32.5°角緊湊地布置在舷間空間內。潛艇在非耐壓艇體、上層建築、指揮台圍殼以及耐壓艇體的外表面都敷有反聲吶的橡皮塗敷層,此外還安裝了消磁裝置。
結構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及670M型不同於675型的雙殼體結構,而採用了混合結構型式,在艇的艏艉端是雙殼體,其中艉端的雙殼體有點象紡錘體,而艏端則是橢圓體。從潛艇的橫剖面圖上可以看到在艇的中部指揮台圍殼區域只有耐壓艇體裸露在下部,耐壓艇體的上半部才有非耐壓的上層建築,雖然是混合結構形式,但是670型的儲備浮力仍有27%,670M型也有24%。670型及670M型耐壓艇體用高碳鋼製成,非耐壓艇體用低磁鋼或鋁鎂合金製成,聲吶導流罩和艇尾部的透水部分、尾翼則用鈦合金製成。由於艇體採用混合結構,加上蘇聯為670型專門研製的大功率反應堆以及一些新研製的設備,使得同樣裝8枚飛彈的670型排水量比675型要小近1000噸,670型的水下排水量和675型的水上排水量相當,670型的最大長度只有95.5米,而675型則為115.4米,短了約20米。670M型在670型的基礎上長度增加了9米,變為104.5米,排水量比670型增加了700餘噸,在艇艏艉端和升降裝置圍殼處的非耐壓艇體外形也有一些不大的變化。
艙室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不同於675型的10個耐壓艙室,全艇分為7個耐壓艙室。1艙為首艙,包括飛彈和魚雷艙;2艙為住艙;3艙為中央艙;4艙為輔機艙;5艙為反應堆艙;6艙為汽輪機艙;7艙為尾艙。670M型比670型多了一個居住艙室,變為8個艙室,分別為1艙首艙,2艙住艙,3艙住艙,4艙中央艙,5艙輔機艙,6艙反應堆艙,7艙汽輪機艙,8艙尾艙。670型裝備了大功率的單眼應堆,由於671型核潛艇是單槳雙堆,反應堆艙也沒有水泵室,因此670型是蘇聯最早的單槳單堆的一型艇。此外,傳統布置在反應堆艙的迴路冷卻泵,在670型上則布置在了與反應堆艙相鄰的一個艙室內,這使得潛艇在斷電或某一艙室有較大事故時也能冷卻反應堆,同時用於冷卻能源設備的舷外海水管路,也因為不再像傳統那樣需要經過舷間空間的跨管而大大簡化。
動力系統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及670M型的動力裝置相同,都採用了單軸低噪聲螺旋槳;備用動力有為1台500千瓦柴油發電機,2×152塊塊蓄電池,2台噴水推進器,電機功率370千瓦。670M型的機械設備仍採用670型的,飛彈發射筒的布置形式也和670型的一樣,所有機械及其基座都裝有隔聲減振器,艙室隔壁和甲板鋪板也都有減振敷層。在後來的現代化改裝中,670型有4艘艇K-313、K-308、K-320和K-302在中修時將“刻赤”換成了“盧比康”聲吶,由於首部的正浮力偏大,因此還在升降裝置圍殼前裝上了水動力穩定裝置,即帶負攻角的平面板,以壓低首部。此外,在使用過程中,還將所有艇的5葉螺旋槳改用為各有4葉的雙重反轉低噪聲螺旋槳(直徑分別為3.92米和3.82米),一前一後在槳軸上串起來。
武器系統
飛彈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在艏部的耐壓殼外部兩側各斜置安裝四座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攜帶了8枚P-70反艦飛彈。P-70飛彈是由第52實驗設計局於1959年開始研製的,1968年開始裝備部隊,總設計師是B·H·切洛梅伊。P-70飛彈是一種低空飛行飛彈,已經沒有P-6飛彈那樣掛在彈尾部下面的助推器,由於射程短,所以用艇上的雷達也可以保障全程發射,解決目標導引問題,但雷達是暴露性器材,使用雷達對潛艇的隱蔽性不利。雖然射程較短,但同樣預警與反制的機會也變少了。P-70飛彈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在彈道末段使用彈上的主動雷達自導頭制導,自主導向目標,並能自動選擇打擊目標隊形中最大的目標。當必須有選擇地擊毀某一目標時,艇上控制系統裝有相應的邏輯系統,予以確定。飛彈發射前可同時檢查4枚飛彈的情況,分2次齊射,將8枚發射出去。因可用本艇聲吶對目標進行搜尋、實施飛彈攻擊,所以能跟蹤航母,這主要靠的是本艇的低噪聲和P-70飛彈飛行高度低和較短的飛行時間,大大增加了敵方組織反擊的難度。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與回聲級核潛艇相比,增加了衛星數據鏈,截獲敵方目標位置的手段更加可靠,而且攜帶的P-70飛彈可以在潛艇的航速不超過5.5節,海浪5級的情況下從水下30米處發射。675型的P-6飛彈要靠外界的飛機、衛星等提供目標信息,而670型的P-70飛彈的發射控制系統是和艇上的“刻赤-670”聲吶、“西格瑪-670”導航系統和“拉多加П-670”魚雷射擊指揮儀配套使用的,發射控制系統從這些觀導設備中獲得目標的方位、速度的變化、目標距離及目標的運動航向、航速參數以及本艇的航向、航速和縱搖角等數據。
| |
| 長7米,直徑0.55米,射程65-70千米(也有80千米的報導),飛行高度60米,採用固體燃料,飛行速度310米/秒,起飛重量3650千克,可裝核彈頭或爆破彈頭。 |
| 長8.8米,直徑0.80米,射程120-150千米,飛行速度0.9-1馬赫,飛行高度60米,起飛重量3800千克。 |
| 飛行速度2.5馬赫,末段飛行高度可降至5米,採用複合導航系統,巡航段為慣性導航,末段為有源雷達制導,可使飛彈的命中精度達到4至8米,擁有突防快,暴露徵候小、超聲速巡航和發射後不用管的優點,依據發射彈道不同,最大射程分別為120千米和300千米。 |
670M型裝備的8枚P-120飛彈也是採用固體燃料水下發射的巡航飛彈,1972年裝備部隊,由於P-120飛彈的長度和直徑都比P-70飛彈大,所以用於發射P-70飛彈的發射筒不能用於發射P-120飛彈,而要經過改裝或製造新的。P-120飛彈與P-70飛彈一樣,也是飛行高度低,飛行時間短,而且有較完善的雷達選擇系統,能自導並選擇打擊對象。不僅如此飛彈的雷達頭還有“大鴇(Дрофа)”紅外感測器,裝在其外部的吊架上,這個感測器在彈道的末段,就象雷達一樣,起導引作用。此外,P-120飛彈抗干擾能力也較強,通過新型的“盧比康”聲吶提供目標指示,採用“多瑙河-670M”數字計算機飛彈發射控制系統,保障了發射前的準備工作自動化,而且發射前的準備時間比P-70飛彈縮短了1.3倍,同時這一控制系統可以同時對8枚飛彈進行控制,保障了其發射效率。
P-120“孔雀石”反艦巡航飛彈
P-800“紅寶石”反艦巡航飛彈
670M型K-452艇上還裝備了另一型P/П-800反艦巡航飛彈(北約稱“縞瑪瑙”
SS-N-26,蘇俄代號3M-55“紅寶石”),在K-452進行中修時將發射P-70飛彈的發射筒拆除,改裝為可發射P-800飛彈的運輸發射箱,每個發射箱裝彈3枚,8箱共24枚。在20世紀俄有關資料中,沒有提到670M型上裝備P-800飛彈,反而提到了改裝的P/П-1000“火山”反艦巡航飛彈(蘇聯代號3M-70),該飛彈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據稱可以在水下和水上發射。P-1000飛彈在675MKB型(675型改進型號)上是用作水上發射,而在670M型上則是用作水下發射,這樣發射P-120飛彈的發射筒也可以用來水下發射P-1000飛彈了(改裝發射筒時已考慮到P-1000飛彈的外形尺寸),P-1000飛彈或許存在某些問題,所以在21世紀俄資料中未曾再提過該飛彈裝備670M型的問題。
魚雷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及670M型艏部設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共可攜帶14枚魚雷和飛彈,或者24枚AMD-1000水雷。670型裝備的魚雷為533毫米的САЭТ-60和СЭТ-65型魚雷,670M型再此基礎上增加了СЭТ-53M魚雷和RPK-2“暴風雪”/“海星”火箭助推魚雷(北約稱SS-N-15反潛/艦飛彈,又稱“暴風雪-53”飛彈)。
САЭТ-60是潛用反艦魚雷,銀鋅蓄電池,聲被動自導,速度42節,射程約13千米,射深2-14米,1961年列裝。СЭТ-65是潛艇和水面艦艇兩用反潛魚雷,銀鋅蓄電池,雙平面聲主/被動自導系統,速度40節,射程15千米,射深將近400米,1965年正式使用。СЭТ-53M反潛魚雷是蘇聯第一型533毫米的反潛魚雷,它是將СЭТ-53上的鉛酸蓄電池改進為採用銀鋅蓄電池,採用雙平面聲自導系統,航速29節,射程14千米,射深20-200米。
“暴風雪-53”飛彈是蘇聯第一代反潛飛彈,口徑533毫米,彈長8000毫米,重量2200千克,發射深度50米,射程40-45千米,戰鬥部為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核裝藥和慣性制導系統。其前身為蘇聯研製的81R火箭助推魚雷,是一種水中-空中-水中型的火箭魚雷,類似美國於1964年服役的“沙布洛克”,採用固體燃料,從魚雷發射管中用高壓空氣發射出管,出管後火箭發動機將其送出水面,然後在空中飛行,直至發動機停機,火箭繼續以慣性飛行;在軌道的末端,533毫米的火箭放出核彈頭,在預定的深度爆炸。對火箭的控制都是由彈上的慣性系統來進行的,和反潛魚雷是不同的,因此又可稱為反潛飛彈,“暴風雪-53”飛彈也裝備在671型攻擊核潛艇原型及改進的PT型艇上。
水聲系統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裝備有“刻赤-670"聲吶系統,在後來的現代化改裝中,670型有4艘艇K-313、K-308、K-320和K-302在中修時將“刻赤”換成了“盧比康”聲吶。
670M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側、俯視及內部配置圖
670M型的水聲設備為新的“盧比康”聲吶系統,但在4艘艇K-209,K-452,K-503和K-508上裝備了更新型的МГК-500“鰩-M/KC”綜合聲吶。“鰩”聲吶是第三代聲吶,它的搜尋系統更優越。除了重量和尺寸外,在搜尋水面艦艇方面,其性能與當時美國最先進的聲吶相當,達到美國同類系統的水平。在正常水文條件下,發現目標的最大距離為230-250千米。聲吶系統的基本工作流程是探測——判別目標的類型——確定活動目標的坐標和運動參數,其中“判型”與“敵我識別器”中的“識別”相區別,是現代水聲學中最複雜和最迫切的問題,是聲吶系統必須解決的三大經典問題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是靠聲吶兵的主觀聽力來“判型”的,但由於目標距離的增大和其他原因,聲吶技術必須解決客觀“判型”的問題,而“鰩”聲吶就有用於“判型”的分系統,具有判別目標性質的能力。
艇電系統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裝備有P-70飛彈發射控制系統,“拉多加П-670”魚雷射擊指揮儀,“西格瑪-670”導航系統,“閃電”通信系統,РЛК“信天翁/海鷗”或MPK-50“梯形瀑布”綜合雷達系統,МРП-21A“港灣-П”搜尋雷達,MT-70電視系統和ПЗНГ-10潛望鏡,海洋監測衛星數據鏈,以及裝備在
667型戰略核潛艇上的“破雷衛”拖曳天線。
670M型K-452艇
670型上的作戰裝備和技術設備裝有高度自動化和檢測的控制系統,海軍將其稱為“半自動艇”,其作戰情報綜合系統可自動維持潛艇的深度、航向,並能夠自動上浮、潛航和發射飛彈等,這同時也有利於減少艇員人數。
670M型對電子設備也進行了改進,裝備了最新的“多瑙河-670M”飛彈發射控制系統。670M型艇上的觀導設備,包括導航系統、通信系統、拖曳天線、搜尋雷達、電視系統、潛望鏡等和670型上的基本相同,但綜合雷達用的是MPK-50“梯形瀑布”型。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
---|
艇長 | |
---|
艇寬 | |
---|
吃水 | |
---|
水上排水量 | |
---|
水下排水量 | |
---|
航速 | 水上12節,水下26節(670型) 水上12節,水下24節(670M型) ≤5節/噴水推進器 |
---|
潛深 | |
---|
自持力 | |
---|
艇員編制 | |
---|
傳動 | 齒輪傳動,單軸單五葉槳或單軸、按一前一後布置的雙槳 |
---|
動力系統 | 1台V/ВМ-4-1/VM-5壓水反應堆,OK-350蒸汽發生裝置,功率89兆瓦(一說670M為2台VM-4反應堆,OK-300,功率2×75兆瓦) 1台GTZA-615汽輪主機組,1.5-1.88萬馬力 2台汽輪發電機,2×2000千瓦 備用動力 柴油發電機1台500千瓦 28CM型鉛酸蓄電池2×112塊 2台噴水推進器,電機功率370千瓦 |
---|
服役動態
1968年夏天,P-70飛彈交付蘇聯海軍,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從1972年正式開始執行作戰任務,其中配備於北方艦隊的第1核潛艇艦隊第11核潛艇師的670型核潛艇參加了數次大規模演習,670型核潛艇首先前往地中海執行了一項以美國海軍第6艦隊為目標的作戰任務。
1972年5月,K-313艇在地中海舉行了飛彈發射訓練,美國海軍通過監視其訓練情況,掌握了670型的攻擊力,並對部署在地中海海域航母特混部隊的戰術進行了大規模改動。
1972年6月,K-320艇在巴倫支海於水面狀態和675型巡航飛彈核潛艇K-131艇相撞,艇的首端輕微受損。
1974年,K-452艇進行了P-120飛彈試驗,1998年前按計畫進行戰術訓練並進行新型的P-800飛彈的試驗。
1974年1月2日至5月6日,K-201艇和671型攻擊核潛艇K-314艇及1134A型大型反潛艦“伏羅希洛夫元帥”號,由北向南繞過非洲,經過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在突破法羅群島-冰島防潛帶後,潛艇以戰術群的形式,保持水聲通信聯繫,1艘在100米深度、1艘在150米深度處航行,最終到達
堪察加半島。
1977年和1979年,K-429和K-302分別經由北極到達堪察加半島,配備於太平洋艦隊的第2核潛艇艦隊的第10核潛艇師。
1980年,670型核潛艇對美國航母CV64“珊瑚海”號航母特混編隊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監視。
1981年,K-43艇在和K-184艇共同進行作戰訓練時兩艇相撞,非耐壓艇體受損。
1983年6月,K-429艇在廠修後出航驗收戰鬥訓練時,由於人為疏忽未關閉
通氣管艙門導致在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附近水域進水,沉在39米水深處,16人喪生,其餘艇員都出艇到達海面而獲救,艇長被判刑10年。1984年8月,K-429艇被打撈出水,1985年9月,由於操作中違反了要求,艇又再次沉沒。1986年打撈出水,停泊在港口,成為一艘教學訓練用艇。
1984年3月,K-201艇和大型反潛艦“弗拉迪沃斯托克”號一起,對以CV63“小鷹”號為首的美航母戰鬥群進行了跟蹤。
該級各艇
總體評價
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的作戰任務是探測、跟蹤並用巡航飛彈和魚雷打擊敵戰鬥艦艇和護航隊中的艦船,是蘇聯第一型能從水下發射飛航飛彈的核潛艇。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安靜性能優於675型,並且能夠水下發射飛彈,易於突破反潛防護網,因此能夠將P-70飛彈射程距離短的缺點轉化為優點加以利用,也就是說在接近目標60-70千米後發射飛彈,敵方能夠進行反擊的時間很短,在作戰使用上曾有過協同攻擊型核潛艇和大型反潛艦跟蹤美航母戰鬥群的記錄,是當時作戰能力較強的巡航飛彈核潛艇。(環球網,艦船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