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年

大事記公元612年,隋煬帝楊廣親自率領軍隊113萬,分水陸兩路征討高句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612年
  • 特點:隋煬帝楊廣親自率領軍隊113萬
  • 紀年壬申年(猴年
  • 史事:段文振臨終上書煬帝
紀年,本年年表,史料記載,大事,

紀年

壬申年(猴年
大業八年
高昌延和十一年

本年年表

公元612年,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在薩水戰役中戰勝隋朝。
公元612年,愛爾蘭修士帖留斯隱居於施泰納赫山谷,修建了祈禱室(瑞士聖加爾修道院的前身)。
公元612年,隋煬帝號令度僧,通過全國考試選擇14人出家為僧,但應試者必須年滿18歲。
歷史紀事煬帝誓師擊高麗
大業八年(六一二)正月煬帝下詔誓師進攻高麗。陸路左右各十二軍,共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令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黏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東施、帶方、襄平等道,總趨平壤。煬帝親授節度,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隊,一百人為一隊,十隊為團;步兵八十隊,分為四團。受降者一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節制。其輜重散兵等亦為四團。每旦遣一軍,相去四十里,連營漸進,軍隊共四十天才發完,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亘九百六十里。煬帝御營內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分隸內、外、前、後、左、右六軍,隨後出發,又亘八十里。水路由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江淮水軍,出東萊(今山東掖縣),浮海前進,船艦首尾相接數百里。出師之盛,可謂空前。
文化紀事宇文愷卒
宇文愷(五五五至六一二),字安樂,其家世武將,愷獨好學,博覽書記,多伎藝,號為名父公子。隋文帝時,曾任營新都副監、將作少監等職。煬帝時,曾任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後拜工部尚書。撰《東都圖記》二十卷、《明堂圖議》二卷、《釋疑》一卷,今佚。
雜譚逸事段文振臨終上書煬帝
段文振,北海(今山東益都)人,膽氣過人,性剛直,明達時務。北周時,屢有戰功。後歸隋文帝,參加伐陳、北征突厥等一系列戰事,歷任衛尉少卿、蘭州總管、揚州總管司馬、并州總管司馬、雲州總管、太僕卿、靈州總管等職。煬帝即位,征為兵部尚書,待遇甚厚。遼東之役,段文振為左侯衛大將軍,途中身染重病,二月臨終前,上書煬帝,指出應出其不意,速克平壤,若遲疑不決,非上策。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段文振死於征高麗途中。
麥鐵杖戰死遼水岸邊
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臨水列陣。高麗兵阻水拒守,隋軍無法渡河。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自請為前鋒,對其三子說:“吾荷國恩,今為死耳。我得良殺,汝當富貴。”煬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橋短,離東岸還差一丈多,隋兵還未渡過橋,高麗兵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居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麥鐵杖勇猛登岸,但終因人少力寡,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戰死於遼水岸邊。煬帝詔贈麥鐵杖為鐵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襲爵,次子仲才、季才並拜正議大夫。
隋軍圍遼東
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隋軍造浮橋渡遼水。諸軍相繼登岸,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隋軍乘勝圍遼東城。煬帝隨後至遼東,下詔赦天下,命刑部尚書衛文升尚書右丞劉士龍安撫遼左之民,免稅十年,建置郡縣,以相統攝。
遼東城久攻不下班師
諸軍圍遼東城,煬帝告誡諸將:“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遼東城將陷,城中人即請降,等馳奏批覆,則已喪失戰機,城中又固守拒戰,如此再三,遼東城久攻不下,大業八年(六一二)八月煬帝下詔班師,以所得高麗地置遼東郡
水軍敗於平壤
隋軍出擊高麗,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江、淮水軍,浮海先進,在離平壤城六十里處大破高麗兵。來護兒因勝而驕,帶四萬精兵直至平壤城下。高麗在城內打好埋伏,出兵與來護兒戰而偽敗,來護兒追之入城,縱兵俘掠,中埋伏大敗,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高麗兵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陣待之,高麗兵乃退。來護兒帶兵還屯海浦,不敢復留應接諸軍。大業八年(六一二)六月返回遼東

史料記載

段文振臨終上書煬帝
段文振,北海(今山東益都)人,膽氣過人,性剛直,明達時務。北周時,屢有戰功。後歸隋文帝,參加伐陳、北征突厥等一系列戰事,歷任衛尉少卿、蘭州總管、揚州總管司馬、并州總管司馬、雲州總管、太僕卿、靈州總管等職。煬帝即位,征為兵部尚書,待遇甚厚。遼東之役,段文振為左侯衛大將軍,途中身染重病,二月臨終前,上書煬帝,指出應出其不意,速克平壤,若遲疑不決,非上策。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段文振死於征高麗途中。
麥鐵杖戰死遼水岸邊
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臨水列陣。高麗兵阻水拒守,隋軍無法渡河。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自請為前鋒,對其三子說:“吾荷國恩,今為死耳。我得良殺,汝當富貴。”煬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橋短,離東岸還差一丈多,隋兵還未渡過橋,高麗兵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居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麥鐵杖勇猛登岸,但終因人少力寡,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戰死於遼水岸邊。煬帝詔贈麥鐵杖為鐵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襲爵,次子仲才、季才並拜正議大夫。
隋軍圍遼東城
大業八年(六一二)三月,隋軍造浮橋渡遼水。諸軍相繼登岸,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隋軍乘勝圍遼東城。煬帝隨後至遼東,下詔赦天下,命刑部尚書衛文升、尚書右丞劉士龍安撫遼左之民,免稅十年,建置郡縣,以相統攝。
遼東城久攻不下班師
諸軍圍遼東城,煬帝告誡諸將:“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遼東城將陷,城中人即請降,等馳奏批覆,則已喪失戰機,城中又固守拒戰,如此再三,遼東城久攻不下,大業八年(六一二)八月煬帝下詔班師,以所得高麗地置遼東郡。
水軍敗於平壤
隋軍出擊高麗,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江、淮水軍,浮海先進,在離平壤城六十里處大破高麗兵。來護兒因勝而驕,帶四萬精兵直至平壤城下。高麗在城內打好埋伏,出兵與來護兒戰而偽敗,來護兒追之入城,縱兵俘掠,中埋伏大敗,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高麗兵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陣待之,高麗兵乃退。來護兒帶兵還屯海浦,不敢復留應接諸軍。大業八年(六一二)六月返回遼東。
陸軍大敗而還
于仲文宇文述等率九軍三十萬五千人渡鴨綠江,行軍中人馬皆給百日糧,重不能負。下令軍中:“士卒有遺棄米粟者斬!”士卒皆於幕下掘坑埋之,行至中途糧巳將盡。高麗欲疲勞隋軍,誘之深入。隋軍渡過薩水(清川江),離平壤城三十里,因山為營。高麗遣使詐降。宇文述等考慮到士卒疲憊,不可再戰,平壤城險固,難以攻下,遂因其詐而還。大業八年(六一二)七月,隋軍至薩水,高麗自後擊之,隋軍大敗,潰不成軍。及至遼東城,只餘二千七百人,煬帝只得下令從高麗退兵。
隋與高昌通婚
煬帝即位後,大業四年(六0八),高昌王麴伯雅遣使貢獻,煬帝待其使者甚厚。次年,伯雅來朝。大業八年(六一二)因從擊高麗,返回長安後,十一月,煬帝以宗女華容公主嫁伯雅。

大事

(1)春,正月,帝分西突厥處羅可汗之眾為三,使其弟闕度設將贏弱萬餘口,居於會寧,又使特勒大奈別將餘眾居於樓煩,命處羅將五百騎常從車駕巡幸,賜號曷婆那可汗,賞賜甚厚。
(1)春季,正月,煬帝將西突厥處羅可汗的部眾分為三部分,讓處羅的弟弟闕度設率領羸弱的部眾一萬餘人,居住在會寧;又派特勒大奈率領其餘的部眾居住在樓煩;命令處羅可汗率領五百名騎兵經常跟隨煬帝的車駕巡遊。賜處羅可汗曷婆那可汗的稱號,對處羅的賞賜極為豐厚。
(2)初,嵩高道士潘誕自言三百歲,為帝合鍊金丹。帝為之作嵩陽觀,華屋數百間,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充給使,位視三品;常役數千人,所費巨萬。雲金丹套用石膽、石髓,發石工鑿嵩高大石深百尺者數十處。凡六年,丹不成。帝詰之,誕對以“無石膽、石髓,若得童男女膽髓各三斛六斗,可以代之。”帝怒,鎖詣涿郡,斬之。且死,語人曰:“此乃天子無福,值我兵解時至,我應生梵摩天”雲。
(2)當初,嵩高山的道士潘誕,自稱有三百歲,他為煬帝合鍊金丹。煬帝為他建造嵩陽觀,觀內有華麗的房屋幾百間,配給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供潘誕使用,潘誕的地位相當於三品官員。他經常役使幾千人,花費的錢財巨萬。潘誕說鍊金丹得用石膽、石髓,於是就徵發石工開鑿嵩高山的大石頭,鑿石深達百尺,共開鑿了幾十處,前後用了六年時間,金丹沒有煉成。煬帝責問他,潘誕回答說:“沒有石膽、石髓,要是得到童男童女的膽、髓各三斛六斗,也可以代替石膽、石髓。”煬帝大怒,將潘誕枷鎖押往涿郡斬首。潘誕臨死時還對人說:“這是天子沒有福氣,待我為兵器所殺蛻骨登仙之時,我就升於梵摩天了”等等。
(3)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征合水令庾質,問曰:“高麗之眾不能當我一郡,今朕以此眾伐之,卿以為克不?”對曰:“伐之可克。然臣竊有愚見,不願陛下親行。”帝作色曰:“朕今總兵至此,豈可未見賊而先自退邪?”對曰:“戰而未克,懼損威靈。若車駕留此,命猛將勁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機在速,緩則無功。”帝不悅,曰:“汝既憚行,自可留此。”右尚方署監事耿詢上書切諫,帝大怒,命左右斬之,何稠苦救,得免。
(3)全國各地的軍隊都匯集在涿郡,煬帝召來合水令庾質,問道:“高麗的人數還不到我國的一個郡,今天我率領這么多的軍隊征討高麗,你認為能打敗高麗嗎?”庾質回答:“征伐可以取勝,但依我的愚見,不願意陛下親自去征討。”煬帝臉色一變,說:“今天我集結軍隊至此,怎么能還未看見敵軍我就先退卻呢?“庾質回答:“攻戰而不能取勝,恐怕有損陛下的威名。要是陛下留在此地,指導傳授謀略,命令指揮猛將勁卒,火速進擊,出其不意,必定可以攻克。軍機在於神速,遲緩就會無功。”煬帝不高興地說:“你既然害怕,自可以留在此地。”右尚方署監事耿詢上書煬帝懇切地勸說,煬帝勃然大怒,命令左右將耿詢斬首,何稠竭力相救,耿詢才得以免死。
壬午,詔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黏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東、帶方、襄平等道,駱驛引途,總集平壤,崐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宜社於南桑乾水上,類上帝於臨朔宮南,祭馬祖於薊城北。帝親授節度: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胄隊,隊百人,十隊為團,步卒八十隊,分為四團,團各有偏將一人;其鎧胄、纓拂、旗幡,每團異色;受降使者一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節制;其輜重散兵等亦為四團,使步卒挾之而行;進止立營,皆有次敘儀法。癸未,第一軍發;日遣一軍,相去四十里,連營漸進;終四十日,發乃盡,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御營內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分隸內、外、前、後、左、右六軍,次後發,又亘八十里。近古出師之,未之有也。
壬午(初二),煬帝下詔命令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粘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東、帶方、襄平等道。人馬相繼不絕於道,在平壤城總匯集,總計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運送軍需的人加倍。煬帝在桑乾水的南面祭祀土地,在臨朔宮南祭祀上天,在薊城北祭祀馬祖。煬帝親自指揮:每軍設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隊,每隊一百人,十隊為一團;步兵八十隊,分為四團,每團各有偏將一名;每團的鎧甲、纓拂、旗幡顏色各異;設受降使者一名,負責奉授詔書,慰勞巡撫之職,不受大將節制;其它的輜重、散兵等也分為四團,由步兵挾路護送;軍隊的前進、停止或設營,都有一定的次序禮法。癸未(初三),第一軍出發,以後每日發一軍,前後相距四十里,一營接一營前進,經過四十天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九百六十里。煬帝的御營共有十二衛、三台、九省、九寺,分別隸屬內、外、前、後、左、右六軍,依次最後出發,又連綿八十里。這樣的出師盛況,近古未有。
(4)甲辰,內史令元壽薨。
(4)甲辰(二十五日),內史令元壽去世。
(5)二月,壬戌,觀德王雄薨。
(5)二月,壬戌(十二日),觀德王楊雄去世。
(6)北平襄侯段文振兵部尚書,上表,以為帝“寵待突厥太厚,處之塞內,資以兵食,戎狄之性,無親而貪,異日必為國患,宜以時諭遣,令出塞外,然後明設烽候,緣邊鎮防,務令嚴重,此萬歲之長策也。”兵曹郎斛斯政,椿之孫也,以器乾明悟,為帝所寵任,使專掌兵事。文振知政險薄,不可委以機要,屢言於帝,帝不從。及征高麗,以文振為左候衛大將軍,出南蘇道。文振於道中疾篤,上表曰:“竊見遼東小丑,未服嚴刑,遠降六師,親勞萬乘。但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願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若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時定,脫遇秋霖,深為艱阻,兵糧既竭,強敵在前,出後,遲疑不決,非上策也。”三月,辛卯,文振卒,帝甚惜之。
(6)北平襄侯段文振是兵部尚書,他上表給煬帝,認為煬帝“對突厥的恩寵過於豐厚,將他們安置在塞內,供給他們武器、糧食。然而戎狄的性格無親情卻貪婪,以後必定是國家的禍患。應該適時發布諭旨,命令他們遷居塞外,然後公開設定烽火偵望台,沿邊境設定鎮防,務必命令邊防謹嚴持重。這是國家長治久安之策略。”兵曹郎斛斯政是斛斯椿的孫子,他以精明強幹而為煬帝所寵信,讓他專掌軍事。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險詐薄情,不可委託以軍國的機密大事,他屢次向煬帝進言,煬帝都沒有聽從。到征伐高麗時,煬帝任命段文振為左侯衛大將軍,率軍出南蘇道。段文振在途中病得很重,向煬帝上表說:“我認為遼東這個小丑,不服從朝廷的嚴格法令,致使我們從遠處調來軍隊,勞陛下親率大軍。但夷狄性多狡詐,必須嚴加防備,他們口說投降的條件,不宜倉促接受。積水剛剛降下,不可耽誤遲緩。只願陛下嚴厲約束各軍,星馳速發,水陸並進,出其不意,那么平壤這座孤城,勢必被攻克。假若傾覆了高麗國的根本,其餘的城池自然就會不攻自破。如果不能立即抓住時機,倘若遇到秋雨連綿,便會深陷艱難險阻的境地,兵糧枯竭,強敵在前,人在後,若是還遲疑不決,就決非上策了。”三月,辛卯(十二日),段文振去世,煬帝很是惋惜。
(7)癸已,上始御師,進至遼水。眾軍總會,臨水為大陳,高麗兵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濟。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謂人曰:“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然艾灸,瓜蒂鼻,治黃不差,而臥死兒女手中乎!”乃自請為前鋒,謂其三子崐曰:“吾荷國恩,今為死日!我得良殺,汝當富貴。”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既成,引橋趣東岸,橋短不及岸丈余。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麥鐵杖躍登岸,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乃斂兵,引橋復就西岸。詔贈鐵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襲爵,次子仲才、季才並拜正議大夫。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相次繼進,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峙、季才並拜正議大夫。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相次繼進,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也。車駕渡遼,引曷薩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觀戰處以懾憚之,因下詔赦天下。命刑部尚書衛文升、尚書右丞劉士龍撫遼左之民,給復十年,建置郡縣,以相統攝。
(7)癸已(十四日),煬帝開始指揮軍隊,隋軍進至遼水。各路軍隊集結匯總,臨遼水排列陣勢,高麗兵依仗遼水據守,隋兵無法渡過遼水。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對人說:“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歸宿,怎么能燃艾灸鼻樑,用瓜蒂噴鼻,治熱病不愈,躺著死在兒女懷裡呢?”於是自請擔任前鋒,對他的三個兒子說:“我身受國恩,今天是為國赴死的日子了,我死得其所,你們就會富貴了。”煬帝命令工部尚書宇文愷在遼水西岸建造三座浮橋,浮橋建成後,引著浮橋向東岸靠近,浮橋短,距東岸還有一丈多長的距離。高麗兵大批趕到,隋軍中驍勇的士兵爭相跳入水中與高麗兵交戰,高麗兵憑藉地勢高,回擊隋軍,隋軍無法登岸,戰死的人很多。麥鐵杖跳上岸,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都戰死了。於是隋軍收兵,將橋又帶回西岸。煬帝下詔追贈麥鐵杖為宿公,讓他的兒子麥孟才承襲了爵位,鐵杖的次子仲才、季才都授以正義大夫的官職。煬帝又命令少府監何稠接長浮橋,兩天接成,各軍依次相繼進發,與高麗軍大戰於東岸,高麗軍大敗,戰死者以萬計。各軍乘勝進擊包圍遼東城,即漢化的襄平城。煬帝車駕渡過了遼水,他帶著曷薩那可汗和高昌王曲伯雅參觀戰場以懾服他們。煬帝下詔大赦天下。命令刑部尚書衛文升、尚書右丞劉士龍安撫遼東百姓,免去遼東百姓徭役十年。在這裡設定郡縣以進行統治。
(8)夏,五月,壬午,納言楊達薨。
(8)夏季,五月,壬午(初四),納言楊達去世。
(9)諸將之東下也,帝親戒之曰:“今者弔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勛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又,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遼東數出戰不利,乃嬰城固守,帝命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遼東城將陷,城中人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城中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再三,帝終不寤。既而城久不下,六月,己未,帝幸遼東城南,觀其城池形勢,因召諸將詰責之曰:“公等自以官高,又恃家世,欲以暗懦待我邪!在都之日,公等皆不願我來,恐見病敗耳。我今來此,正欲觀公等所為,斬公輩耳!公今畏死,莫肯盡力,謂我不能殺公邪!”諸將鹹戰懼失色。帝因留城西數里,御六合城。高麗諸城各堅守不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帥江、淮水軍,舢艫數百里,浮海先進,入自水,去平壤六十里,與高麗相遇,進擊,大破之。護兒欲乘勝趣其城,副總管周法尚止之,請俟諸軍至俱進。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高麗伏兵於羅郭內空寺中,出兵與護兒戰而偽敗,護兒逐之入城,縱兵俘掠,無復部伍。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護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高麗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陣待之,高麗乃退。護兒引兵還屯海浦,不敢復留應接諸軍。
(9)諸位將領將向東進軍時,煬帝親自告誡說:“今天我們弔民伐罪,不是為了功名。諸將若是有人不理解朕的意圖,想以輕兵掩襲,孤軍獨斗,建立自身的功名以邀賞請封,這不符合大軍征行之法。你們進軍應當分為三路,有攻戰之事,一定要三路人馬互相配合,不許輕軍獨進,以致失利敗亡。還有,凡是軍事上的進止,都須奏報,等待命令,不許擅自行事。”遼東高麗軍幾次出戰不利,於是就閉城固守。煬帝命令各軍攻城,同時又命令諸將,高麗人若請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撫接納,不得縱兵進攻。遼東城將要攻陷時,城中高麗人就聲稱要投降,將領們奉煬帝旨意,不敢抓住這一時機,先命人飛馬奏報煬帝,等到答覆回來,城中的防守已調整鞏固好了,隨即高麗軍又堅守城池。崐如此再三,煬帝仍是不醒悟。因而城池久攻不下。六月,己未(十一日),煬帝來到遼東城南,觀看遼東城的形勢,他把將領們召集起來斥責說:“你們自以為官居高位,又依恃著家世顯赫,想要暗中怠慢欺騙朕嗎?在京師的時候,你們都不願意讓我來,恐怕我看見你們的私弊和腐敗。今天我到這裡來,正是要觀察你們的所作所為,要殺你們這些人!今天你們怕死,不肯盡力,以為我不能殺你們嗎?”諸將都驚懼、戰慄而變了臉色。煬帝因此就留在遼東城西幾里外的地方,住在六合城。高麗的城池都各自堅守,未能攻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船隻連綿幾百里,渡海先行,從水進入高麗。距平壤六十里時,與高麗軍相遇,隋水軍進攻,大破高麗軍。來護兒想乘勝進取平壤,副總管周法尚阻止他,請他等待各路軍隊到達後,一同進攻。來護兒不聽,他挑選精銳甲士四萬人,直趨城下。高麗人在羅郭內空寺中設下伏兵,先出兵與來護兒交戰,然後佯裝戰敗,來護兒率兵追入城內,他縱兵俘獲搶掠,隊伍亂不成伍,這時高麗的伏兵出擊,來護兒大敗,僅隻身逃出,士卒生還的不過幾千人。高麗軍追殺到隋軍的船隻停泊處,周法尚嚴陣以待,高麗軍才退。來護兒率軍返回,屯兵於海邊,不敢再留下接應各路軍隊。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扶餘道,右翊衛大將軍于仲文出樂浪道,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出遼東道,右翊衛將軍薛世雄出沃沮道,左屯衛將軍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衛將軍張瑾出襄平道,右武候將軍趙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檢校左武衛將軍崔弘升出遂城道,檢校右御衛虎賁郎將衛文升出增地道,皆會於鴨綠水西。述等兵自瀘河、懷遠二鎮,人馬皆給百日糧,又給排甲、槍並衣資、戎具、火幕,人別三石已上,重莫能勝致。下令軍中:“士卒有遺棄米粟者斬!”軍士皆於幕下掘坑埋之,才行及中路,糧已將盡。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率軍出扶餘道,右翊衛大將軍于仲文率軍出樂浪道,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率軍出遼東道,右翊衛將軍薛世雄率軍出沃沮道,左屯衛將軍辛世雄率軍出玄菟道,右御衛將軍張瑾率軍出襄平道,右武候將軍趙孝才率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檢校左武衛將軍崔弘升率軍出遂城道,檢校右御衛虎賁郎將衛文升率軍出增地道,各路大軍全部到鴨綠水西岸匯集。宇文述等率軍從瀘河、懷遠二鎮出發,人馬供給一百天的糧,秣又裝配排甲、槍以及衣資,戎具、火幕,每人負擔三石以上重量,使人無法承受。宇文述還下令:“士卒有丟棄糧食的斬首!”於是軍士們都在幕帳內挖坑把糧草等物埋起來,隊伍才走到半路,糧食已將吃盡了。
高麗遣大臣乙支文德詣其營詐降,實欲觀虛實。于仲文先奉密旨:“若遇高元文德來者,必擒之。”仲文將執之,尚書右丞劉士龍為慰撫使,固止之。仲文遂聽文德還,既而悔之,遣人紿文德曰:“更欲有言,可復來。”文德不顧,濟鴨綠水而去。仲文與述等既失文德,內不自安,述以糧盡,欲還。仲文議以精銳追文德,可以有功,述固止,仲文怒曰:“將軍仗十萬之眾,不能破小賊,何顏以見帝!且仲文此行,固知無功,何則?古之良將能成功者,軍中之事,決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勝敵!”時帝以仲文有計畫,令諸軍諮稟節度,故有此言。由是述等不得已而從之,與諸將渡水追文德文德見述軍士飢色,故欲疲之,每戰輒走。述一日之中,七戰皆捷,既恃驟勝,又逼群議,於是遂進,東濟薩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為營。文德復遣使詐降,請於述曰:“若旋師者,當奉高元朝行在所。”述見士卒疲弊,不可復戰,又平壤城險固,度難猝拔,遂因其詐而還。述等為方陳而行,高麗四面鈔擊,述等且戰且行。秋,七月,壬寅,至薩水,軍半濟,高麗自後擊其後軍,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於是諸軍俱潰,不可禁止,將士奔還,一日一夜至鴨綠水,行四百五十里。將軍天水王仁恭為殿,擊高麗,卻之。來護兒聞述等敗,亦引還。唯衛文升一軍獨全。
高麗派遣大臣乙支文德到隋軍軍營詐降,其實是要觀察隋軍的虛實。于仲文事先奉煬帝密旨:“要是遇到高元和乙支文德來,一定要抓住他們。”于仲文就要把乙支文德抓起來,尚書右丞劉士龍作為慰撫使,他堅決反對抓乙支文德,于仲文只好放乙支文德返回了。但很快他就後悔了,派人哄騙乙支文德說:“再要說什麼話,可以再來。”乙支文德頭也不回,渡過鴨綠水而去。于仲文宇文述等人因為讓乙支文德跑掉了,內心不安。宇文述因為糧食已盡,想要返回。于仲文建議派精兵追捕乙支文德,可以立功,宇文述堅決反對。于仲文發怒說道:“將軍依仗著十萬之眾,卻不能打敗小賊,有什麼臉面去見崐聖上呢?況且,我這次出行,本來就知道不會有功,為什麼呢?古時的良將能夠成功的人,凡軍中的事都由一人作主,現在各有各的心思,怎么能戰勝敵人呢?”當時,煬帝認為于仲文有計謀,命令各軍要向他諮詢、匯報並聽從他的調動指揮,因此才有他這一番話。由於這一原因,宇文述等人不得已而聽從了于仲文的話,與諸將渡鴨綠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宇文述的士卒面有飢色,因此故意讓隋軍疲乏。每次與隋軍交戰立即就退走,宇文述在一天之中,七戰七捷宇文述既依仗著突然而來的勝利,又迫於各種議論的壓力,於是率軍進攻,東渡薩水,在距平壤城三十里處,憑藉山勢紮營。乙支文德又派使者來詐降,向宇文述請求說:“假若隋軍能退兵,就一定讓高元去朝見皇帝所在之地。”宇文述見士卒疲憊,不能再戰,而且平壤城險峻堅固,估計很難一下子攻破城池。於是因高麗人狡詐而還師。宇文述將隊伍列成方陣行進,高麗軍隊從四面八方包抄攻擊,宇文述率軍且戰且走。秋季,七月,壬寅(二十四日),隋軍到達薩水,隋軍剛渡過一半,高麗軍從後面襲擊隋軍的後部,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於是各軍都潰亂,無法制止。將士們奔逃,一日一夜就跑到鴨綠水邊,行程四百五十里。將軍天水王仁恭為後衛,截擊高麗軍,將他們擋住。來護兒聞知宇文述等人大敗,也率軍退回,只有衛文升軍獨以保全。
初,九軍度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巨萬計,失亡盪盡。帝大怒,鎖系述等。癸卯,引還。
當初,九路軍渡遼河,共三十萬五千人,待回到遼東城時,只有二千七百人了。數以巨萬的軍資儲備器械喪失殆盡。煬帝大怒,將宇文述等人枷鎖拘押。癸卯(二十五日),煬帝率軍返回。
初,百濟王璋遣使請討高麗,帝使之覘高麗動靜,璋內與高麗潛通。隋軍將出,璋使其臣國智牟來請師期,帝大悅,厚加賞賜,遣尚書起部郎席律詣百濟,告以期會。及隋軍渡遼,百濟亦嚴兵境上,聲言助隋,實持兩端。
當初,百濟國王璋派遣使者請隋朝廷出師討伐高麗,煬帝讓他們窺視高麗的動靜,璋暗中又與高麗往來。隋軍將要出動時,璋派遣他的大臣國智牟來請求了解出師的日期,煬帝大為高興,厚加賞賜,派遣尚書起部郎席律前往百濟,告之隋軍出師以及各路軍會師的日期。待到隋軍渡過遼水,百濟也在邊境上嚴陣以待,聲稱是幫助隋軍,實際上持兩可的態度。
是行也,唯於遼水西拔高麗武厲邏,置遼東郡及通定鎮而已。八月,敕運黎陽、洛陽、洛口、太原等倉谷向望海頓,使民部尚書樊子蓋留守涿郡。九月,庚寅,車駕至東都。
這次征討高麗的行動,隋軍僅在遼水西攻克了高麗的武厲邏,在此設定遼東郡以及通定鎮而已。八月,煬帝敕命運黎陽、洛陽、洛口、太原等倉的穀子到望海頓,派民部尚書樊子蓋留守涿郡。九月,庚寅(十三日),煬帝車駕到達東都。
(10)冬,十月,甲寅,工部尚書宇文愷卒。
(10)冬季,十月,甲寅(初八),工部尚書宇文愷去世。
(11)十一月,己卯,以宗女為華容公主,嫁高昌。
(11)十一月,己卯(初三),煬帝以宗室女為華容公主,嫁給高昌。
(12)宇文述素有寵於帝,且其子士及尚帝女南陽公主,故帝不忍誅。甲申,與于仲文等皆除名為民,斬劉士龍以謝天下。薩水之敗,高麗追圍薛世雄於白石山,世雄奮擊,破之,由是獨得免官。以衛文為金紫光祿大夫。諸將皆委罪於于仲文,帝既釋諸將,獨系仲文。仲文憂恚,發病困篤,乃出之,卒於家。
(12)宇文述向來就受到煬帝的寵信,而且他的兒子宇文士及娶了煬帝的女兒南陽公主,因此煬帝不忍處死宇文述。甲申(初八),宇文述與于仲文等都被除名為民,劉士龍被斬首以謝罪天下。薩水之敗,高麗軍在白石山追擊圍困薛世雄軍,薛世雄奮勇攻擊,將高麗軍打敗,因此薛世雄單獨受到免官的處分。任命衛文為金紫光祿大夫。諸將都把罪過推到于仲文身上,煬帝也就釋放了諸將,只把于仲文關押起來。于仲文憂憤成病,發病急重,於是放他出獄,在家中去世。
(13)是歲,大旱,疫,山東尤甚。
(13)這一年,國內大旱,疫病流行,崤山以東尤其嚴重。
(14)張衡既放廢,帝每令親人覘衡所為。帝還自遼東,衡妾告衡怨望,謗崐訕朝政,詔賜盡於家。衡臨死大言:“我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監刑者塞耳,促令殺之。
(14)張衡已經被除名為民放還鄉里,煬帝經常讓張衡的親屬窺視張衡的行動。煬帝從遼東回來,張衡的妾告發張衡對煬帝的怨恨,誹謗譏諷朝政,煬帝下詔命張衡在家自盡。張衡臨死前大喊:“我為人做了什麼樣的事,卻指望活得長久?”監刑的人堵住耳朵,催促將張衡殺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