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年

602年

公元602年是平年農曆是農曆壬戌年,屬相狗年,時隋文帝仁壽二年。

基本介紹

紀年,大事,

紀年

壬戌年(狗年
仁壽二年
高昌延和元年

大事

(1)春,三月,己亥,上幸仁壽宮。
(1)春季,三月,己亥(二十一日),文帝駕臨仁壽宮。
(2)突厥思力俟斤等南渡河,掠啟民男女六千口、雜畜二十餘萬而去。楊素帥諸軍追擊,轉戰六十餘里,大破之,突厥北走。素復進追,夜,及之,恐其越逸,令其騎稍後,親引兩騎並降突厥二人與虜並行,虜不之覺;候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大破之,悉得人畜以歸啟民。自是突厥遠遁,磧南無復寇抄。素以功進子玄感爵柱國,賜玄縱爵淮南公。
(2)突厥思力俟斤可汗等率眾向南渡河掠走啟民可汗部落的男女六千人,各種牲畜二十餘萬頭。楊素統帥各路軍隊追擊思力俟斤,轉戰六十餘里,大破思力俟斤。突厥人向北逃走,楊素又繼續追擊,在夜裡追上了突厥人。楊素恐怕突厥人逃跑,命令騎兵稍稍後退,親自帶領兩名騎兵和兩名投降的突厥人與突厥軍隊一起行進,突厥軍沒有察覺。楊素趁突厥人沒有安置停當的時候,催促後面的隋軍騎兵追擊掩殺,大破突厥軍隊,將俘獲的人、畜都給了啟民可汗。自此,突厥人遠遠地逃走,沙漠以南的地方不再有侵犯掠奪之事。楊素因為有功,文帝封他兒子楊玄感為柱國,賜給楊素另一個兒子楊玄縱淮南公的爵位。
(3)兵部尚書柳述,慶之孫也,尚蘭陵公主,怙寵使氣,自楊素之屬皆下之。帝問符璽直長萬年韋雲起:“外間有不便事,可言之。”述時侍側,雲起奏曰:“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婿,遂居要職。臣恐物議以為陛下‘官不擇賢,專私所愛,’斯亦不便之大者。”帝甚然其言,顧謂述曰:“雲起之言,汝藥石也,可師友之。”秋,七月,丙戌,詔內外官各舉所知。柳述舉雲起,除通事舍人。
(3)兵部尚書柳述柳慶的孫子。他娶了蘭陵公主柳述依仗著文帝的寵信,飛揚跋扈,連楊素之輩都趨附他。文帝對符璽直長萬年人韋雲起說:“在外面有不便直說的事,在這裡可以說。”柳述當時正侍立在文帝身旁。韋雲起奏文帝:“柳述為人驕傲強橫,他沒有經過什麼大事,兵權機要的重任不是他所能擔當得起來的。只是因為他是主上的女婿,才身居要職。我恐怕有人議論陛下‘官不選擇賢能之人,專選自己所寵信的人’,這也是不利朝政的事。”文帝認為韋雲起的話很對,回頭對柳述說:“雲起的話是你的治病良藥。你可以把他看作老師和朋友。”秋季,七月,丙戌(初十),文帝下詔讓朝廷內外的官員各自舉薦自己了解的人。柳述就舉薦韋雲起,文帝任命他為通事舍人。
(4)益州總管蜀王秀,容貌偉,有膽氣,好武藝。帝每謂獨孤後曰:“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必反矣。”大將軍劉噲之討西也,帝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將兵繼進。秀以嬖人萬智光為武通行軍司馬。帝以秀任非其人,譴責之,因謂群臣曰:“壞我法者,子孫也。譬如猛虎,物不能害,反為毛間蟲所損食耳。”遂分秀所統。
(4)益州總管蜀王楊秀,容貌奇特雄偉,有膽量氣魄,喜好武藝。文帝常對獨孤皇后說:“楊秀肯定會不得好死,我活著他還不會出什麼問題,要是他兄弟當政,他一定會造反。”大將軍劉噲去討伐西的時候,文帝命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率兵隨後出發。楊秀任命一個受他寵信的叫萬智光的人作楊武通的行軍司馬。文帝認為楊秀任命的人不稱職,就責備他,並對群臣說:“破壞我的法度的是我的子孫。就好比猛虎,別的動物不能傷害它,它反而被毛間蟲損害、蠶食一樣。”於是削減了楊秀統領的轄區。
自長史元岩卒後,秀漸奢僭,造渾天儀,多捕山獠充宦者,車馬被服,擬於乘輿。
自從長史元岩死後,楊秀漸漸變得奢侈僭越,他製做渾天儀,又多抓山中的獠人充作宦官,他的車馬被服都以皇帝的標準製做。
及太子勇以讒廢,晉王廣為太子,秀意甚不平。太子恐秀終為後患,陰令楊素求其罪而譖之。上遂征秀,秀猶豫,欲謝病不行。總管司馬源師諫,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預卿也!”師垂涕對曰:“師忝參府幕,敢不盡忠!聖上有敕追王,以淹時月,今乃遷延未去。百姓不識王心,儻生異議,內外疑駭,發雷霆之詔,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願王熟計之!”朝廷恐秀生變,戊子,以原州總管獨孤楷為益州總管,馳傳代之。楷至,秀猶未肯行;楷諷諭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行四十餘里,將還襲楷,覘知有備,乃止。
太子楊勇因讒言被廢黜後,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楊秀為此忿忿不平。太子楊廣怕楊秀終歸是個禍患,就暗地命令楊素搜羅楊秀的罪狀以誣陷詆毀他。於是文帝就徵召楊秀進京,楊秀猶豫,想以病為由推辭不動身。總管司馬源師勸他,楊秀變了臉色說:“這是我家的事,跟你有什麼相干!”源師流著淚說:“我被任命為大王府中的幕僚,怎敢不盡心竭力?皇上有敕命追究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如今您仍然拖延不去,庶民百姓不了解大王的心意,如果產生了非議,朝廷內外猜疑駭懼,聖上頒下震怒的詔書,派來一名使者,大王又怎么自我申辯呢?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朝廷怕楊秀生變,戊子(十二日),任命原州總管獨孤楷為益州總管,驛馬馳至益州來替代楊秀。獨孤楷到了益州,楊秀還是不肯動身。獨孤楷勸說開導他許久,楊秀才上路。獨孤楷覺察到楊秀有反悔之意,就率領軍隊作了準備。楊秀上路才四十餘里,打算返回襲擊獨孤楷,他派人探知獨孤楷已有準備才作罷。
(5)八月,甲子,皇后獨孤氏崩。太子對上及宮人哀慟絕氣,若不勝喪者;其處私室,飲食言笑如平常。又,每朝令進二溢米,而私令取肥肉脯,置竹桶中,以蠟閉口,衣袱裹而納之。
(5)八月,甲子(十九日),皇后獨孤氏去世。太子楊廣當著文帝和宮人的面悲痛欲絕,好象是不勝哀痛,而在自己府內飲食談笑如同平常。另外,楊廣每天早上命令進米二溢,私下卻命令取來肥肉、乾肉、釀魚肉,裝在竹筒里以蠟封口,用衣帕包起來偷偷運入府內。
著作郎王劭上言:“佛說:‘人應生天上及生無量壽國之時,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伏惟大行皇后福善禎符,備諸秘記,皆雲是妙善菩薩。臣謹按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內再雨金銀花;二十三日,大寶殿後夜有神光;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有自然種種音樂,震滿虛空;至夜五更,奄然如寐,遂即升遐,與經文所說,事皆符驗。”上覽之悲喜。
著作郎王劭上書文帝說:“佛祖說:“‘人應運生在天上和生在無量壽國的時候,天佛會大放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接。’大行皇后的福善徵兆,在諸秘記中都有記載,都說皇后是妙善菩薩。我考察到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內再降下金銀花;二十三日,大寶殿後夜裡出現神光;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面出現自然種種音樂,聲振虛空,到夜裡五更時,皇后沉寂得如睡著一樣,隨即死去,這些與經文上所講的,事事都應驗了。”文帝看後又悲又喜。
(6)九月,丙戌,上至自仁壽宮。
(6)九月,丙戌(十一日),文帝從仁壽宮回來。
(7)冬,十月,癸丑,以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達,雄之弟也。
(7)冬季,十月,癸丑(初九),任命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楊達是楊雄的弟弟。
(8)閏月,甲申,詔楊素蘇威與吏部尚書牛弘等修定五禮。
(8)閏月,甲申(初十),文帝下詔命楊素、蘇威和吏部尚書牛弘等人修定五禮。
(9)上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皇后擇葬地,得吉處,云:“卜年二千,卜世二百。”上曰:“吉凶由人,不在於地。高緯葬父,豈不卜乎!俄而國亡。正如我家墓田,若雲不吉,朕不當為天子;若雲不凶,我弟不當戰沒。”然竟從吉言。吉退,告族人蕭平仲曰:“皇太子遣宇文左率深謝余云:‘公前稱我當為太子,竟有其驗,終不忘也。今卜山陵,務令我早立。我立之後,當以富貴相報。’吾語之云:‘後四載,太子御天下。’若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吾前紿雲‘卜年二千’者,三十字也;‘卜世二百’者,取世二傳也。汝其識之!”
(9)文帝命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獨孤皇后選擇葬地。蕭吉選到一塊吉地,說:“占卜年可以延續楊家基業二千年,占卜世可以延續皇統二百世。”文帝說:“吉凶之事在於人不在於地。北齊後主高緯埋葬他的父親難道就沒有占卜嗎?但是北齊很快就亡國了。正如我家的墓地,如果說不吉,我就不應作天子,如果說不凶,我弟弟就不應戰死。”但最後文帝還是聽從了蕭吉的建議。蕭吉退朝後告訴族人蕭平仲說:“皇太子楊廣派宇文左率向我深表謝意說:‘您從前說我會當太子,竟然得到了驗證。我終歸是不能忘記您的。現在您占卜陵地,務必讓我早些繼承皇位,我作了皇帝後,一定以富貴來報答你。’我對他說:‘四年之後,太子應會君臨天下。’其實要是太子得掌朝政,隋朝就要滅亡了!我先前哄騙人說:‘占卜可以延續二千年’,是三十年的意思;‘占卜可以延續二百世’是只傳二世的意思。你記住這事。”
壬寅,葬文獻皇后於太陵。詔以“楊素經營葬事,勤求吉地,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夫平戎定寇比其功業!可別封一子義康公,邑萬戶。”並賜田三十頃,絹萬段,米萬石,金珠綾錦稱是。
壬寅(二十八日),將獨孤皇后埋葬在太陵。文帝下詔說:“楊素經手辦理葬事,不辭勞苦地尋找吉地,就楊素的心意而言,對君父之事極為虔誠至孝,怎么能與平滅夷狄寇賊相提並論呢?應該另封他的一個兒子為義康公,食邑一萬戶。”並賜給楊素田地三十頃,絹一萬段,米一萬石,相應的金珠綾綿等等。
(10)蜀王秀至長安,上見之,不與語;明日,使使切讓之。秀謝罪,太子諸王流涕庭謝。上曰:“頃者秦王糜費財物,我以父道訓之。今秀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於是付執法者。開府儀同三司慶整諫曰:“庶人勇既廢,秦王已薨,陛下見子無多,何至如是!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責,恐不自全。”上大怒,欲斷其舌,因謂群臣曰:“當斬秀於市以謝百姓。”乃令楊素等推治之。
(10)蜀王楊秀到了長安,文帝見到他,不和他說話。第二天,派一個使者嚴厲責備他。楊秀謝罪,太子楊廣和其他的幾個王都流淚謝罪,文帝說:“原先秦王楊俊浪費財物,我曾用父道來訓斥他;現在楊秀殘害百姓,我應該用為君之道來制裁他。”於是就把楊秀交付執法官員。開府儀同三司慶整勸文帝說:“庶人楊勇已被廢黜,秦王已經死了,陛下的兒子現在不多了,何必這樣?蜀王楊秀性格耿直獨特,如今被重責,恐怕他難以保全。”文帝勃然大怒,要割掉慶整的舌頭。接著他對群臣說:“應該把楊秀在鬧市斬首向百姓謝罪。”於是就命令楊素等人對楊秀追究治罪。
太子陰作偶人,縛手釘心,枷鎖械,書上及漢王姓名,仍云:“請西嶽慈父聖母收楊堅楊諒神魂,如此形狀,勿令散蕩。”密埋之華山下,楊素髮之;又雲秀妄述圖讖,稱京師妖異,造蜀地征祥;並作檄文,雲“指期問罪”,置秀集中,懼以聞奏。上曰:“天下寧有是邪!”十二月,癸巳,廢秀為庶人,幽之內侍省,不聽與妻子相見,唯獠婢二人驅使,連坐者百餘人。秀上表摧謝曰:“伏願慈恩,賜垂矜愍,殘息未盡之間,希與瓜子相見;請賜一穴,令骸骨有所。”瓜子,其愛子也。上因下詔數其十罪,且曰:“我不知楊堅、楊諒是汝何親?”後乃聽與其子同處。
太子楊廣暗中製做了偶人,捆住偶人的手腳,用針釘住偶人的心,將偶人上了枷鎖,並寫上文帝及漢王楊諒的姓名,還寫上“請西嶽慈父聖母收去楊堅、楊諒的神魂,就保持這樣的形狀,不要使它散開流失。”秘密將偶人埋在華山下,楊素發掘出偶人,又控告楊秀說他膽大妄為記述圖讖,稱京師有妖異現象,製造蜀地的祥瑞現象;並做好了檄文,說“指日就可以問罪”。將這些材料都收到楊秀的文集裡,這些情況都奏報了文帝。文帝說:“天下哪有這樣的人!”十二月,癸巳(二十日),將楊秀廢為庶人,幽禁在內侍省,不許他與妻子兒女見面,只派兩名獠人奴僕供他使用。牽連獲罪的人有百餘名。楊秀上表文帝悲傷地謝罪:“希望聖上慈愛恩準,能夠對我同情憐憫,在我殘息未盡之時,希望能和我兒子楊瓜子相見。請賜給我一墓穴,讓我的骸骨有個歸所。”楊瓜子是楊秀的愛子。文帝就下詔列舉楊秀的十條罪狀,並說:“我不知道楊堅、楊諒是你的什麼親人。”但後來仍允許楊秀和他兒子在一起。
初,楊素嘗以少譴敕送南台,命治書侍御史柳治之。素恃貴,坐床。從外來,於階下端笏整容謂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據案而坐,立素於庭,辨詰事狀。素由是銜之。蜀王秀嘗從求李文博所撰《治道集》,與之;秀遺奴婢十口。及秀得罪,素奏以內臣交通諸侯,除名為民,配戍懷遠鎮。
當初,楊素曾經因犯小過被敕命送到御史台,文帝命令治書侍御史柳將楊素治罪。楊素依恃地位顯貴,坐在柳的坐榻上。柳從外面進來,在台階下端舉笏板,神色莊重地對楊素說:“我奉皇帝命令要治您的罪!”楊素急忙退下來。柳手扶桌案而坐,讓楊素站在庭堂上,辨別查問楊素的過失。楊素因此對柳懷恨在心。蜀王楊秀曾經向柳要李文博撰寫的《治道集》,柳給了楊秀;楊秀送給柳十名奴婢。到楊秀獲罪,楊素便奏報文帝說柳作為內臣與諸侯結交往來,因此將柳除名為民,發配到懷遠鎮去戍邊。
帝使司農卿趙仲卿往益州窮按秀事,秀之賓客經過之處,仲卿必深文致法,州縣長吏坐者太半。上以為能,賞賜甚厚。
文帝派司農卿趙仲卿到益州徹底追查楊秀的事情,楊秀賓客曾經到過的地方,趙仲卿必定苛刻地以法律條文追究並嚴厲治罪,那些州縣長吏大半都受牽連而被定罪。文帝認為趙仲卿能幹,賞賜他很豐厚的財物。
久之,貝州長史裴肅遣使上書,稱:“高以天挺良才,元勛佐命,為眾所疾,以至廢棄;願陛下錄其大功,忘其小過。又二庶人得罪已久,寧無革心!願陛下弘君父之慈,顧天性之義,各封小國,觀其所為:若能遷善,漸更增益;如或不悛,貶削非晚。今者自新之路永絕,愧悔之心莫見,豈不哀哉!”書奏,上謂楊素曰:“裴肅憂我家事,此亦至誠也。”於是征肅入朝。太子聞之,謂左庶子張衡曰:“使勇自新,欲何為也?”衡曰:“觀肅之意,欲令如吳太伯、漢東海王耳。”肅至,上面諭以勇不可復收之意而罷遣之。肅,俠之子也。
很久以後,貝州刺史裴肅派使者給文帝上書說:“高因有也天生的突出才能,又是開國元勛,佐命為大臣,受到人們的妒忌以至於被廢黜不用。希望陛下記著高的大功,忘掉他的小過。再有,楊勇、楊秀兩個庶人獲罪已經很久了,難道他們沒有洗心革面的心意嗎?希望陛下弘楊君父的慈愛,顧念父子天性之道,每人封個小國,觀察其所做所為:如果能變好,就逐漸地改變其地位;如果仍然不悔改,貶位削爵也不晚。現在他們改過自新的路永遠斷絕,慚愧悔恨的心思不為人們所了解。這不是很悲哀嗎?”奏表呈上去後,文帝對楊素說:“裴肅憂慮我的家事,這也是誠心誠意啊。”於是召裴肅來京師。太子楊廣聽說此事,對左庶子張衡說:“讓楊勇悔過自新,這要乾什麼?”張衡說:“我看裴肅的意思,是要讓他象周代吳國的太伯、漢代的東海王一樣。”裴肅到了京師,文帝當面告訴他楊勇有瘋鬼附身無法復原的情況,自新之事只能作罷,讓裴肅走了。裴肅是裴俠的兒子。
楊素弟約及從父文思、文紀、族父忌並為尚書、列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廣營資產,自京師及諸方都會處,邸店、碾、便利田宅,不可勝數;家僮千數,後庭妓妾曳綺羅者以千數;第宅華侈,制擬宮禁;親故吏布列清顯。既廢一太子及一王,威權愈盛。朝臣有違忤者,或至誅夷;有附會及親戚,雖無才用,必加進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敢與素抗而不橈者,獨柳及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毗而已。
楊素的弟弟楊約和叔父楊文思楊文紀、同族的叔父楊忌都官居尚書、列卿,他們的兒子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卻位居柱國、刺史;楊家廣營資產,從京師到各地的都會,客店、磨坊、豐腴的田產和房宅不計其數,家中的奴僕有幾千人,府內穿著華麗羅綺的歌妓姬妾有千人;宅第豪華奢侈,規制模仿皇宮禁城,親戚朋友舊部下都官列顯要之職。楊素已經廢黜了一個太子和一個王,權勢更加顯赫。朝臣忤逆他們的,有人就被處死甚至夷滅全家;附會他們的人和他們的親朋故舊,即使沒有才能,也必定加官進爵。朝廷內外的人都屈服於楊家的勢力,無人不畏附楊素。敢於與楊素對抗而不屈從的人,只有柳和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毗而已。
始,毗為西寧州刺史,凡十一年,蠻夷酋長皆以金多者為豪雋,遞相攻奪,略無寧歲,毗患之。後因諸酋長相帥以金遺毗,毗置金坐側,對之慟哭,而謂之曰:“此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汝等以此相滅,不可勝數,今將此來,欲殺我邪!”一無所納。於是蠻夷感悟,遂不相攻擊。上聞而善之,征為大理卿,處法平允。
當初,梁毗被任命為西寧州刺史,共十一年。西寧州的蠻夷酋長都以金子多的人為豪強,他們互相攻擊掠奪,簡直沒有寧靜的年月。梁毗對此感到憂慮。後來因為各酋長競相送梁毗金子,梁毗把金子放在坐椅旁,對著金子痛哭道:“金子這東西飢不能食,寒不能衣,你們為了它相互殘害,爭戰之事多得數不過來。現在你們送金子來,是要殺我啊!”他一點都沒有接受。於是那些蠻夷人都受感動而醒悟,不再互相攻掠了。文帝聽到後很高興,任命梁毗為大理卿。梁毗執掌司法公平允正。
毗見楊素專權,恐為國患,乃上封事曰:“臣聞臣無有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竊見左僕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紳之徒,屬其視聽。忤旨者嚴霜夏零,阿旨者甘雨冬澍;榮枯由其唇吻,廢興候其指麾;所私皆非忠讜,所進鹹是親戚,子弟布列,兼州連縣。天下無事,容息異圖;四海有虞,必為禍始。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伏願揆鑑古今,量為處置,俾洪基永固,率土幸甚!”書奏,上大怒,收毗系獄,親詰之。毗極言“素擅寵弄權,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竦,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上無以屈,乃釋之。
梁毗看到楊素專擅權柄,恐怕他成為國家的禍患,就給文帝上了一封密表說:“我聽說臣子沒有一個不是因為作威作福而危害其家並禍患於國的,我看到左僕射越國公楊素越來越得到主上的寵信,他權勢日見顯赫,朝中官宦都是他的耳目。忤逆他的人便遭到似嚴冬的霜凍在酷夏降下似的打擊,阿諛奉承他的人受到的照顧有如冬天降適時的雨露,每個人的榮辱都在於楊素的口唇,升遷貶謫都得聽從他的指派;他所偏愛的人都不是忠心為國的人,他所推薦提拔的人都是他的親戚;他的子弟勢力遍布各州縣。天下沒有什麼事,還可以容忍他有私圖,要是國家有什麼憂患,楊素一定是禍端。奸臣專擅權力這是由來已久的。王莽經營積累了多年,桓玄在皇位變動時打下了基礎;終於王莽滅掉了西漢王朝,桓玄傾覆了東晉皇位。陛下要是任命楊素為執掌朝政的大臣,我恐怕他的心未必能象殷商的伊尹一樣。希望陛下能考察借鑑古今之事,酌情處置。如果大隋的基業能夠永遠鞏固,天下百姓就很幸運了!”奏表送上去,文帝看後勃然大怒,把梁毗投入監獄,親自審問他。梁毗懇切地說:“楊素依恃陛下的信任,任意使用權力,率領群下時,對人無緣無故地殺害。還有,太子楊勇、蜀王楊秀獲罪被廢黜的時候,朝中的文武百官無不震驚惶竦,只有楊素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喜形於色,他視國家有難而以為自己的幸事。”文帝無法使梁毗屈服,就釋放了他。
其後上亦疏忌素,乃下敕曰:“僕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向省,評論大事。”外示優崇,實奪之權也。素由是終仁壽之末,不復通判省事。出楊約為伊州刺史。
此後,文帝也暗中疏遠防忌楊素,他頒詔說:“僕射是國家的宰輔,不可事必躬親,只要三、五天到省里去一次,評論審視一下大事即可。”表面上表示優待推崇楊素,實際上是奪下楊素的權力。自此直到仁壽末年,楊素不再完全經辦省里的事務。文帝把楊約調任為伊州刺史。
素既被疏,吏部尚書柳述益用事,攝兵部尚書,參掌機密;素由是惡之。
楊素既然被疏遠,吏部尚書柳述的權力越來越大,併兼理兵部尚書,參預掌握軍國機密。楊素因此就憎惡柳述
太子問於賀若弼曰:“楊素韓擒虎、史萬歲皆稱良將,其優劣何如?”弼曰:“楊素猛將,非謀將;韓擒虎鬥將,非領將;史萬歲騎將,非大將。”太子曰:“然則大將誰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擇!”弼意自許也。
太子楊廣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史萬歲都稱得上是良將,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如何?”賀若弼說:“楊素是猛將,不是善謀略的將領;韓擒虎是斗將,不是統帥全軍的將領;史萬歲是騎將,不是大將。”太子楊廣問:“那么誰是大將呢?”賀若弼跪拜道:“只有殿下挑選的才是大將。”他的意思是說自己是大將。
(11)交州俚帥李佛子作亂,據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權據龍編城,其別帥李普鼎據烏延城。楊素薦瓜州刺史長安劉方有將帥之略,詔以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統二十七營而進。方軍令嚴肅,有犯必斬;然仁愛士卒,有疾病者親臨撫養,士卒亦以此懷之。至都隆嶺,遇賊,擊破之。進軍臨佛子營,先諭以禍福。佛子懼,請降,送之長安。
(11)交州的俚人首領李佛子率眾造反,占據了駱越王的故城,他派侄子李大權占據龍編城,他下屬的另一個首領李普鼎占據烏延城楊素推薦瓜州刺史長安人劉方,認為他有將帥的謀略,文帝下詔任命劉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率領二十七營軍隊進發。劉方軍令嚴明整肅,有違犯軍令的人必被斬首;但是他對士兵仁慈愛護,士兵患病他親自撫慰調養,士兵們也因此心裡感念劉方。劉方軍隊到達都隆嶺,遇到反叛的俚人,劉方率軍將俚人擊敗。進軍到李佛子的營地時,劉方先向李佛子陳述利害。李佛子恐懼,請求投降。劉方將李佛子送到長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