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位電影導演》是對銀幕大師們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介紹:從弗雷德·金尼曼、英格瑪·伯格曼,到伍迪·艾倫、三池崇史。不管是作者導演、動作大片導演、喜劇天才或是恐怖大師,你都能在這本擁有精美插圖和大量史實的書中找到。燈光、攝影、開拍電影的世界充滿了魅力和浪漫——事實卻是攝影機後的男男女女們在發號施令,創造出讓一代又一代影迷沉醉的觀影體驗。從電影先驅巴斯特·基頓到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以及電影頑童加斯帕·諾,電影史上的巨人和天才被悉數囊括,使得《501位電影導演》成為了解電影導演的最全面的指導。每位導演至少有一頁內容,內容包括精選出來的電影年表,以及對其影響、標誌、創作關係的引人入勝的介紹。你知道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自己的三十七部電影中都有客串演出嗎?發現過馬丁·斯科西斯作品中的紐約,以及六十年代的義大利哥特電影是怎樣影響了現代導演風格的嗎?
基本介紹
- 書名:501位電影導演
- 主編:史蒂文·傑伊·施奈德
- 類型:傳記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11722065
- 外文名:501 Movie Directors
- 譯者:劉洲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頁數:640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501位電影導演》主編是一位電影研究專家,撰稿團隊由一組世界範圍的電影評論家、電影史學家,以及媒體人所組成,《501位電影導演》是對超過一個世紀的鏡頭後的創作源頭的完全傳記。不管你是從頭至尾細讀《501位電影導演》還是時不時翻閱一下,《501位電影導演》都會擴展你對電影的熱愛和欣賞……並繼續將其保持很多很多年。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史蒂文·傑伊·施奈德(Steven Jay Schneider) 譯者:劉洲
史蒂文·傑伊·施奈德是一名電影評論家、學者、製作人,擁有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及紐約大學電影學碩士學位。他是一位頗為內行的恐怖片鑑賞專家,其撰文著述、教學授課成果頗豐,涉及電影的方方面面,涵蓋了審美學、心理分析,乃至血腥恐怖片的觀賞樂趣。編著的作品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無疆恐怖:全球恐怖電影大集合》《100部歐洲恐怖電影》《恐怖電影與心理分析》《世界電影傳統》《新好萊塢暴力》和“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類型電影系列”。
史蒂文·傑伊·施奈德是一名電影評論家、學者、製作人,擁有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及紐約大學電影學碩士學位。他是一位頗為內行的恐怖片鑑賞專家,其撰文著述、教學授課成果頗豐,涉及電影的方方面面,涵蓋了審美學、心理分析,乃至血腥恐怖片的觀賞樂趣。編著的作品有《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無疆恐怖:全球恐怖電影大集合》《100部歐洲恐怖電影》《恐怖電影與心理分析》《世界電影傳統》《新好萊塢暴力》和“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類型電影系列”。
圖書目錄
序
引言
導演索引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撰稿人
術語
索引
圖片來源
致謝
引言
導演索引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撰稿人
術語
索引
圖片來源
致謝
序言
奧布里·戴(Aubrey Day),《完全電影》《頂尖電影》雜誌主編
“然而,當然了,我真正想做的是導演……”這是好萊塢及其他各地的演員、編劇、製片人,以及各式各樣的閒雜人等永恆不變的宣言。為什麼會這樣?的確,很少有做其他事比當導演更刺激(或者是聽起來更迷人)。實際上,導演領導著一群頂級的男演員、漂亮的女演員、世界級的電影攝影師、木匠、茶水等等。(或像在《女巫布萊爾》[Blair Witch]中,六個夥伴和一個做三明治的……)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曾經說過:“我得過一個藝術家的生活,還要是世界上花費最高的那種藝術形式。”
如同電影本身一樣,電影導演也各式各樣,迥然不同。在本書中,你能看到這些千差萬別的導演:不管是肥胖又特立獨行,不想影響拍攝,在開拍前就構思好了一切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還是活躍的、嘮叨的、完全“親自動手”的,從劇本到原聲事無巨細過問的“萬能博士”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抑或是徹底的攝影棚模式遵循者約翰·福特(John Ford),或是改寫規則的約翰·卡索維茨(John Cassavetes)。本書內容不僅包括對他們作品的詳細分析,還有導演自身對主題的深刻見解以及獨特創造力的具體表現。
作為電影雜誌的主編,我和我的同事經常能夠直接參觀當今電影人的工作,在如今預算迅速增加、期望變得更高、冒險精神相對削弱的情況下,有些東西看起來卻似乎從未改變。每個人還是會喊“開拍”來啟動拍攝過程(喔,要除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他喜歡嘟囔“好”來啟動程式)。大多數人依舊想要“再拍一條”來保障質量(除了大衛·芬奇[DavidFincher],他的最後一條後總是有無數條)。
假如有天傍晚你坐在酒吧里,發現了你所看過的最漂亮的女孩,遺憾的是,告訴她你是一名電影記者不會讓她對你感興趣。然而,如果告訴她你是一名電影導演,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然而,當然了,我真正想做的是導演……”這是好萊塢及其他各地的演員、編劇、製片人,以及各式各樣的閒雜人等永恆不變的宣言。為什麼會這樣?的確,很少有做其他事比當導演更刺激(或者是聽起來更迷人)。實際上,導演領導著一群頂級的男演員、漂亮的女演員、世界級的電影攝影師、木匠、茶水等等。(或像在《女巫布萊爾》[Blair Witch]中,六個夥伴和一個做三明治的……)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曾經說過:“我得過一個藝術家的生活,還要是世界上花費最高的那種藝術形式。”
如同電影本身一樣,電影導演也各式各樣,迥然不同。在本書中,你能看到這些千差萬別的導演:不管是肥胖又特立獨行,不想影響拍攝,在開拍前就構思好了一切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還是活躍的、嘮叨的、完全“親自動手”的,從劇本到原聲事無巨細過問的“萬能博士”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抑或是徹底的攝影棚模式遵循者約翰·福特(John Ford),或是改寫規則的約翰·卡索維茨(John Cassavetes)。本書內容不僅包括對他們作品的詳細分析,還有導演自身對主題的深刻見解以及獨特創造力的具體表現。
作為電影雜誌的主編,我和我的同事經常能夠直接參觀當今電影人的工作,在如今預算迅速增加、期望變得更高、冒險精神相對削弱的情況下,有些東西看起來卻似乎從未改變。每個人還是會喊“開拍”來啟動拍攝過程(喔,要除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他喜歡嘟囔“好”來啟動程式)。大多數人依舊想要“再拍一條”來保障質量(除了大衛·芬奇[DavidFincher],他的最後一條後總是有無數條)。
假如有天傍晚你坐在酒吧里,發現了你所看過的最漂亮的女孩,遺憾的是,告訴她你是一名電影記者不會讓她對你感興趣。然而,如果告訴她你是一名電影導演,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