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38年 農曆戊午年,魏明帝
曹叡景初二年,蜀漢後主
劉禪延熙元年,吳大帝
孫權嘉禾七年、赤烏元年。
司馬懿平定遼東,斬殺公孫淵,呂壹擾亂朝政,孫權處死呂壹。
歷史紀事
蜀改元延熙
蜀延熙元年(238)正月,改元延熙,大赦。立劉璿(禪子)為太子。
吳鑄當千大錢
吳嘉禾七年(238)三月,鑄以一當千大錢,徑一寸四分,重十六銖。
魏第三次伐遼東
魏景初二年(238)正月,明帝
曹睿詔太尉司馬懿領兵四萬,第三次伐遼東
公孫淵。淵聞之,復遣使向吳稱臣求救。吳遂大發兵,以救援為名,實欲待機而動。六月,司馬懿至遼東,公孫淵令大將軍卑衍,楊祚領兵數萬屯於遼隧(今遼寧遼陽西南),圍塹二十餘里,堅壁不戰。司馬懿乃多張旗幟,偽攻其南,衍盡將精銳迎之。魏軍暗中渡水出其北,直指淵都襄平(今遼寧遼陽)。卑衍等恐,引兵夜走。復與魏軍戰,大敗。魏軍遂圍襄平。七月,大雨月余不止,遼水暴漲,平地水深數尺,魏三軍驚恐,欲撤圍移營。司馬懿乃令軍中,敢有言徙營者斬,軍心乃定。雨停,魏軍乃合圍,作土山地道,晝夜攻之。襄平糧盡,致要相食,死者甚多。淵將楊祚降魏。八月,公孫淵請解圍降,司馬懿不允。襄平守潰,淵與子修將數百騎突圍向東南逃走,魏軍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餘人,積屍封土於其上,築為京觀。釋公孫淵叔父原遼東太守公孫恭之囚。魏遂據遼東、帶方(今朝鮮黃海南道、黃海北道一帶)、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及黃海北道各部分)、玄菟(今遼寧東部至朝鮮鹹鏡北道一帶)四郡。次年四月,吳督軍使者
羊衜、鄭胄,將軍孫怡率兵至遼東,時遼東已平,遂擊魏守將張持、高慮等,俘掠人口而歸。
吳改元赤烏
吳嘉禾七年(238)九月,孫權以赤烏集於殿前,遂改是年為赤烏元年。
呂壹擾亂朝政
吳王讓中書郎
呂壹主管各官府及州郡公文,呂壹因此漸漸作威作福起來,援引法律條文進行狡詐的詆毀,排斥陷害無辜,誹謗朝廷大臣,連細微小事也稟聞吳王。太子
孫登屢次規勸,吳王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表示意見,對呂壹都深懷恐懼,側目而視。
西陵督
步騭上書說:“
顧雍、
陸遜、
潘浚志在竭誠報國,睡覺吃飯都不安寧,思慮著怎樣安國利民,建立國家的長治久安之計,可以說是君王的心腹和肢體,國家的重臣了。應當對他們分別委以重任,不要讓其他官員監督他們主管的工作,考核他們的政績等次。這三位大臣思慮不到的事情就算了,豈敢欺騙辜負君王呢?”
左將軍
朱據的部曲應領受三萬錢,工匠王遂將錢詐欺冒領。
呂壹懷疑朱據實際將錢私取,拷問朱據部下主事的軍吏,將他打死在棍棒之下。朱據哀傷他無辜屈死,豐厚地為他入殮安葬。呂壹又上表說朱據軍吏為朱據隱瞞,所以朱據為他厚葬。吳王屢次責問朱據,朱據無法表明自己清白,只好搬出家門,坐臥在草蓆上聽候定罪。幾天后,典軍吏劉助發覺此事,說錢被王遂取走。吳王深有感觸,省悟地說:“朱據尚被冤枉,何況小小吏民呢!”於是深究呂壹罪責,賞賜劉助錢百萬錢。
孫權處死呂壹
丞相
顧雍到廷尉審理和判決案件,
呂壹以階下囚身分相見,顧雍面色溫和地審問他的口供,臨走出時,又對呂壹說:“您是否還有什麼要講的?”呂壹叩頭無語。當時尚書郎懷敘當面責罵羞辱呂壹,顧雍責備懷敘說:“官府有正常的法律,為什麼要這樣!”有關部門奏請處以呂壹死刑,有的認為應加以焚燒、車裂之刑,以表明他是罪魁禍首,吳王就此事請問中書令會稽人
闞澤,闞澤說:“盛明之世,不宜再有此刑。”吳王聽從了他的意見。
呂壹既已處死,吳王讓中書郎
袁禮向諸位大將道歉,同時詢問他們對時事興革的意見。袁禮返回後,又有詔書責備
諸葛瑾、
步騭、
朱然、
呂岱等說:“袁禮回來後說:‘與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相見,同時向他們詢問時事先後安排的意見,各人都以不掌民事為由,不肯當即發表意見,全推給陸遜、潘浚。
陸遜、
潘浚見到袁禮,流淚不止,態度誠懇痛切,辭意辛酸痛苦,甚至心懷危懼,有一種感覺不安全的神情。’我聽了不禁悵然,內心深感困惑。為什麼?天下只有聖人才能無過,只有聰明人才能自察。普通人的舉止行動,怎么可能全部正確?自以為是而有傷害牴觸眾意的地方,一時忽視而沒有覺察,所以使各位心存疑忌畏難了。不然的話,有什麼緣由至於這樣?和各位共事,從年少至年長,如今頭髮已經花白,自以為表里都可以和諸位坦誠相見,公私情分足以互保;大義上我們是君臣關係,但恩情上猶如骨肉至親,榮耀、福分、喜樂、悲戚,都共同分享和承受。忠臣不應該隱瞞實情,智士不應該保留謀略,不論事情是非如何,各位怎么可以袖手旁觀,自得悠閒呢?我們是同舟共濟,還有誰能替代?古代齊桓公有善行,管仲沒有不讚嘆;有過失,沒有不直言規勸;如不被採納,則永不休止地規勸。如今我自知沒有齊桓公的德行,可是各位不肯開口直言規勸,仍然採取避嫌畏難的態度,就這一點而言,我比齊桓公還好一點,不知各位比起管仲來又是如何?”
逝世
荀粲卒
荀粲(約210——238),字奉倩,潁川潁陰人,漢侍中光祿大夫荀彧第五子,魏晉玄學先驅之一。家中諸兄均尊儒,粲獨好談玄遠。魏太和(227——233)初,與傅嘏、夏侯玄相識而友善。荀粲認為聖人思想,因旨趣精微,非語言文字所能盡表,六經雖存,不過是聖人思想的外殼,如同糠秕。因而“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因蘊而不出”,即所謂“言不盡意”。這是魏晉玄學主要命題之一,指 文字不能完全表達語言,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思想。荀粲是此一玄學命題的首倡者之一。娶曹洪女為妻,妻死,痛悼不能自己,歲余亦亡。
韓暨卒
魏景初二年(238)四月初九,魏司徒韓暨卒,約八十歲。韓暨(約159——238),字公至,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人。青年時結死士,追殺仇人首祭父墓,由是顯名。劉表征其為宜城(今屬湖北)長。曹操平荊州,辟暨為丞相掾屬,選樂陵(今山東樂陵西南)太守,徙監冶謁者。在職七年因政績卓著加司金都尉。曹丕稱帝,封暨宜城亭侯。魏黃初七年(226)遷太常。魏青龍二年(234)因病遜位。魏景初二年(238)二月十一日,詔封韓暨為司徒。卒溢恭侯。韓暨為我國古代著名機械發明家之一。在他任監冶謁者期間, 鑒於當時冶金鼓風所用排橐均用馬力、人力推動,費功費力,便利用水力作水排,使率益提高三倍。一說水排為東漢初南陽太守杜詩所發明,韓暨將其推廣。水力鼓風在冶金史上有重要意義,比歐洲大約早十一個世紀。
朱桓卒
朱桓(177——238),字休穆,吳郡吳人。從孫權,因平山越拜裨將軍,封新城亭侯。代周泰斬擒魏將常雕、王雙;封嘉興侯、遷備武將軍。吳黃武七年為右都督拒曹休。吳黃龍元年(229)拜前將軍,領青州牧。因刺殺佐軍,托發狂疾回建業治病。權惜其功,不問。桓恥為人下,每臨戰,節度不得自由,即憤激恚怒;然仗義輕財,愛護吏士,俸祿產業,皆與共分,故得軍心。卒後吏士男女,無不號慕。又家無餘財,孫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
雜譚逸事
倭女王使至魏
魏景初二年(238)六月,倭女王卑彌呼遣大夫難升米、都市牛種等訪魏,獻男女生口十人及斑布。十二月,魏詔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封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都市牛利為率善校慰,並賜贈大量錦、罽、絳、絹等各色絲綢及刀、銅鏡等物。
燒當羌起事
魏景初二年(238)八月,燒當羌王芒中、注詣起事,魏涼州刺史率兵攻討,斬殺注詣,遂平。
呂壹伏誅
吳帝孫權使中書郎呂壹典校文書,壹因而得寵,漸作威福,陷害無辜,毀短大臣。呂壹誣謅故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而收嘉,時同坐人畏壹,並言聞之,獨侍中是儀雲無聞,據實答問,嘉方得免。呂壹欲使太常潘灘代顧雍為丞相,乃於孫權前白雍過失。權怒,責詰雍。後壹聞浚切齒於己,懼,此事方罷。太子登數諫,權不聽,群臣不敢復言。潘浚乃大請百官,欲於宴間殺壹,為國除害。呂壹聞知,稱病不行。吳赤烏元年(238)呂壹誣左將軍呂據,數日後事明,孫權方悟,乃收壹治罪。 九月,壹伏誅,權乃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