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系列·電工基礎

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系列·電工基礎

《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系列·電工基礎》是200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曰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系列•電工基礎
  • 作者:戴曰梅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9月1日
  • 頁數:22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128008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分為8章,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互感耦合電路的分析等。《電工基礎》還涉及到線性電路過渡過程的時域分析、磁路與鐵心線圈的相互關係,以及低壓電器與基本控制電路等內容。《電工基礎》配有精選的例題、思考題和習題,還有大量實驗技能訓練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先講述電路的相關概念和方法,再進行實驗技能訓練;也可以先進行實驗,提出問題,再進行理論學習、總結和提高。《電工基礎》可作為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通信、自動控制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電工電子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1.3 電路的分類
1.2 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
1.2.1 電流及其參考方向
1.2.2 電壓及其參考方向
1.2.3 電位
1.3 實訓1-1電位、電壓的測定及電路電點陣圖的繪製
1.4 電功率和電能
1.5 電阻元件
1.5.1 線性非時變電阻
1.5.2 電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1.6 電容元件
1.6.1 電容元件的概念
1.6.2 電容元件的串並聯
1.7 電感元件
1.7.1 電感元件的概念
1.7.2 電感元件的伏安關係
1.7.3 電感元件的儲能
1.8 實訓1-2電阻、電感、電容元件的認識與測量
1.9 電路中的獨立電源
1.9.2 實際電壓源和實際電流源
1.9.3 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
1.10 實訓1-3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1.11 無源網路的等效化簡
1.11.1 電阻的串並聯
1.11.2 電阻星形聯結和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1.12 基爾霍夫定律
1.13 實訓1-4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
1.14 本章小結
1.15 習題
第2章 直流電路的分析計算
2.1 支路電流法
2.3 節點電壓法
2.4 疊加定理
2.5 實訓2-1疊加定理的驗證
2.7 實訓2-2戴維南定理的驗證
2.8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2.8.1 受控源
2.8.2 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2.9 本章小結
2.10 習題
第3章 正弦交流電路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
3.1.2 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3.2 正弦量的有效值
3.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1 複數及運算規律
3.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4 正弦電路中的電阻元件
3.4.1 電阻元件上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3.4.2 電阻元件的功率
3.5 正弦電路中的電感元件
3.5.1 電感元件上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3.5.2 電感元件的功率
3.6 正弦電路中的電容元件
3.6.1 電容元件上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3.6.2 電容元件的功率
3.7 實訓3—1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測定
3.8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9 實訓3—2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
3.10 復阻抗與復導納
3.10.1 RLC串聯電路與復阻抗
3.10.2 RLC並聯電路與復導納
3.10.3 復阻抗與復導納的等效變換
3.1l 正弦交流電路中的功率
3.11.1 瞬時功率
3.11.2 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數
3.11.3 無功功率
3.11.4 視在功率
3.12 功率因數的提高
3.13 諧振
3.13.1 串聯諧振
3.13.2 並聯諧振
3.14 實訓3—3RLC串聯諧振電路的研究
3.15 本章小結
3.16 習題
第4章 三相電路
4.1.1 三相對稱正弦交流電壓
4.1.2 三相電源的星形聯結
4.1.3 三相電源的三角形聯結
4.2 實訓4—1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
4.3 三相負載
4.3.1 負載星形聯結的三相電路
4.3.2 負載三角形聯結的三相電路
4.4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4.5 三相交流電路的功率
4.6 實訓4—2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4.7 本卷小結
4.8 習題
第5章 互感耦合電路
5.1 互感與互感電壓
5.1.1 互感現象
5.1.2 互感係數
5.1.3 耦合係數
5.1.4 互感電壓
5.2 同名端及其判定
5.2.1 互感線圈的同名端
5.2.2 同名端的測定
5.2.3 同名端原則
5.3 互感電路的計算
5.3.1 互感線圈的串聯
5.3.2 互感線圈的並聯
5.4 實訓互感電路的測量
5.5.1 理想變壓器的條件
5.5.2 理想變壓器兩個連線埠的伏安關係
5.5.3 理想變壓器的等效變換
5.6 空心變壓器
5.7 本章小結
5.8 習題
第6章 線性電路過渡過程的時域分析
6.1 換路定律及電路初始條件的確定
6.1.1 過渡過程及產生過渡過程的原因
6.1.2 換路定律
6.1.3 初始值的計算
6.2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6.2.1 RC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6.2.2 RL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6.3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6.3.1 RC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6.3.2 魁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6.4 一階電路的全回響
6.5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6.6 實訓RC一階電路的回響測試
6.7 本章小結
6.8 習題
第7章 磁路與鐵心線圈電路
7.1 磁場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7.1.1 磁感應強度
7.1.2 磁通
7.1.3 安培環路定律
7.1.4 磁場強度
7.1.5 磁導率
7.2 鐵磁性物質的磁化
7.2.1 磁化機理
7.2.2 磁化曲線
7.2.3 鐵磁性物質的分類
7.3 磁路和磁路定律
7.3.1 磁路
7.3.2 磁路定律
7.3.3 磁路的歐姆定律
7.4 恆定磁通磁路的計算
7.5 交流鐵心線圈
7.5.1 磁通和電壓、電流
7.5.2 鐵心損失
7.6 電磁鐵
7.6.2 交流電磁鐵
7.6.3 交流電磁鐵的特點
7.7 實訓示波器法測定鐵磁材料的磁化曲線和磁滯曲線
7.8 本章小結
7.9 習題
第8章 低壓電器與基本控制電路
8.1 常用低壓電器
8.1.1 概述
8.1.2 配電電器
8.1.3 接觸器
8.1.4 繼電器
8.1.5 主令電器
8.2 實訓8—1常用低壓電器的認識
8.3 電氣控制電路的繪製
8.3.1 常用電器的文字元號和圖形符號
8.3.2 電氣控制系統電路圖的繪製
8.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控制電路
8.5 實訓8—2三相電動機點動與自鎖控制
8.6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8.7 實訓8—3三相電動機正反轉控制
8.8 三相異步電動機制動控制電路
8.9 其他典型控制電路
8.9.1 多地點控制電路
8.9.2 順序起停控制電路
8.9.3 步進控制電路
8.9.4 多台電動機同時起、停電路
8.10 實訓8—4三相電動機多地點控制
8.11 實訓8—5單按鈕控制電動機起停
8.12 實訓8—6三相電動機丫一△減壓起動
8.13 實訓8—7電動機定時運轉控制
8.14 實訓8—8單按鈕控制兩燈依次亮實驗
8.15 本章小結
8.16 習題
附錄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序言

“電工基礎”是電氣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講述直流電路、交流電路、動態電路、電磁電路、控制電路的相關概念和分析方法。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一方面根據最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實驗技能訓練為先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相關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用典型例題將相關概念、方法和實際套用聯繫起來,使讀者既能獲得理性認識,同時也獲得較深的感性認識。
本書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每章都給出與本章內容相一致的技能訓練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先講述相關概念和方法,再進行技能訓練;也可以先進行技能訓練,提出問題,再進行理論學習、總結和提高。
本書包括電路的基本定律,直流穩態電路、交流穩態電路、互感電路和動態電路的分析以及電路實訓等,參考學時為120~140學時。
本書由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戴日梅擔任主編,劉學偉參與編寫。具體編寫分工為:戴日梅編寫第1、2、3、6、7章及第5章的5.5節,並負責全書內容的制定、統稿以及定稿工作;劉學偉編寫第4、8章和第5章除5.5節以外的部分。本書由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高金玉擔任主審。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編者查閱和參考了眾多文獻資料,得到了許多啟發,在此向參考文獻的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另外,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張偉主任對本書內容選定提出了大量的指導意見,同教研室的姜明老師也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