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經濟學研究生規劃教材·博弈論
- 又名:Game Theory
- 作者:塗志勇
- ISBN:9787301150924
- 頁數:184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7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字數:227000
- 尺寸:26x18.2x1.2cm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媒體評論
圖書目錄
文章節選
§1.1 博弈論演變
在人類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蘊涵博弈思想的故事,比如中國的“田忌賽馬”。而帶有博弈性質的數學模型則主要出現在近代,比如Cournot(1838)的產量競爭模型,Bertrand(1883)的價格競爭模型,以及Edgeworth(1881)的契約曲線等。真正將博弈規範化為一般理論的是y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44)。他們定義了博弈論的基本數學概念與分析工具,並提出了以研究博弈者聯盟(Coalition)問題為核心的合作博弈解的思想。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44)的基礎之上,當時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兩個博士生Shapley和Nash分別將博弈論研究推向不同的方向。Shapley(1952)將核(Core)發展為合作博弈的一般解,即它是一種所有成員均無法提升自身效用的穩定聯盟狀態。由於核這個概念不能給出聯盟內成員效用分配的唯一預測,Shapley(1953)進一步在合作博弈框架中加入了一些著眼於“公平”分配合作利益的公理。他證明在這些公理的約束下,存在唯一的效用分配方案,這就是Shapley值(Shapley Value)。與Shapley不同,Nash的研究跳出了合作博弈的思維框架,他不再以聯盟,而是以個人(Individual)作為利益分析的出發點。①相對於合作博弈框架,這樣做的優點有:l.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要合作以及具體如何合作(這在合作博弈下一般是以前提方式出現的);2.能夠適用的現實場景大大超過合作框架;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均衡(即博弈穩定狀態)的存在性以及唯一性問題。Nash(1950,1951)提出了非合作博弈的解,即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概念。本書主體部分闡述的將是非合作博弈內容,兩個附錄則分別對合作博弈論與演進博弈論做了一個簡短介紹。其中,演進博弈論是20世紀70年代以Maynard Smith為代表的理論生物學家最先發展起來的。他們運用經濟學中的博弈論框架來分析生物界的相互依存與鬥爭,從而將達爾文自然選擇帶來生物演進的思想規範化,其代表性的均衡解是Smith和Price(1973)提出的演進穩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