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2024年,在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黑龍江多地聽眾通過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熱線反映稱,農忙時節,假種子經營者也忙著“打游擊”,把生意做到了田間地頭,誘騙農民購買偽劣種子。
偽劣種子
迪卡是中種國際種子有限公司的玉米種子品牌。該品牌旗下的C1563等近十個玉米品種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種植戶中廣受歡迎。據統計,這些品種近五年來的累計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4000萬畝。然而,記者進一步了解發現,村民口中的“迪卡系列”實際上是一款名為“龍雨77”的玉米種子。今年村里不少人都準備種這個品種,有村民告訴記者,商家宣稱“龍雨77”與“迪卡C1563”同血緣。
記者隨後將村民提供的“龍雨77”樣本送至第三方機構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樣本與已知品種“迪卡C1563”DNA指紋檢測差異位點數為0,這意味著兩者在遺傳物質上高度相似,可以判定為極近或相似品種。優良原創品種通常需要花費多年時間培育,中種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龍雨77”沒有獲得公司授權,是套牌侵權品種。
實際上,除了這種“照葫蘆畫瓢”的高仿種子,農民還有可能買到未經過相關部門審定的偽劣種子。記者在拜泉縣國富鎮興隆村走訪發現,有村民從縣城金偉農資商店購買了“沛育216”玉米種子,但這些種子的產品包裝上沒有標識審定編號。
事件結果
2024年4月29日,總台中國之聲獨家報導黑龍江齊齊哈爾套牌侵權、假冒偽劣種子充斥市場,未審定的種子也在出售。有種子公司的主業竟然是“租資質”,花10萬元就能租一年。報導播出後,農業農村部立即責成黑龍江省赴當地核查,堅決打擊違法行為,淨化種業市場,維護農民和企業權益。
2024年4月30日報導,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立即啟動調查程式,第一時間核實相關情況,並會同有關市縣切實履行種子監管職責,深挖徹查、重拳打擊假冒侵權種子產業鏈,堅決防範假劣種子入市下地。齊齊哈爾市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假劣種子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公安、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成立聯合特偵組,對涉嫌違法的相關單位立案調查,並將“龍雨77”“沛育216”“沛育9號”玉米種子召回、封存,案件正在緊密偵辦中。
社會影響
一粒種子雖小,但凝結著科研人員的心血,關乎糧食安全的根基。“套牌種子”“仿冒種子”充斥市場,嚴重侵害種業研發者的利益,也給糧食穩產帶來安全隱患。從長遠來看,“劣幣驅逐良幣”則會擾亂種子市場秩序,對我國農業發展與安全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