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森林狀況》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2024年8月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4年世界森林狀況
- 發布單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24年世界森林狀況》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2024年8月發布的報告。
《2024年世界森林狀況》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2024年8月發布的報告。報告內容該報告以“促進林業部門創新,邁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介紹了世界森林的最新狀況,包括氣候變化給全球森林帶來的挑戰和威脅等。報告呼籲,各國林...
2022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2024年7月訊息,我國重點工程區林草植被有效恢復。“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積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計算方法 在計算森林覆蓋率時,森林面積包括...
統計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709起,受害森林面積約0.5萬公頃。2023年3月12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目前,我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林業部1977~1981年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統計,中國森林面積共11528萬公頃,立木總蓄積量102.6億立方米 (包括零星樹木),其中森林蓄積量90.3億立方米,森林資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積0.12公頃,與世界人均量之比為1:5.8;人均森林蓄積量9.1立方米,與世界人均...
健全制度:最後,健全森林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管制度,科學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探索編制森林資源資產負債表,並對領導幹部實行森林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從保護源頭確立損害賠償、責任追究、恢復重建等系列化管理措施,用制度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持續增殖。實際套用 全球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生產有機物質占全球有機...
由於工業化,人類對環境的干預或影響急劇增大,環境污染和破壞往往超越國家範圍,出現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如臭氧層的削弱、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森林急劇減少、海洋污染、人口激增、生態系統失調等。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連鎖反應,致使地球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發生了量和質的改變,使全球人類、生物界遭到危害或受到...
當前,普遍引起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全球氣候變化、酸雨污染、臭氧層耗損、有毒有害化學品和廢物越境轉移和擴散、生物多樣性的銳減、海洋污染等。還有開發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減少等。特點 全球環境問題雖然是各國各地環境問題的延續和發展,但它...
《2023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公報。2024年6月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和解讀《2023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展歷史 2024年6月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和解讀《2023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解讀 《2023...
《2021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完成造林360萬公頃。《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完成造林383萬公頃。2024年1月22日訊息,2024年中國將繼續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國土綠化任務1億畝,其中新增造林1000萬畝;2023年,中國完成造林、種草改良1.25億 畝 。2024年2月28日,...
亞太地區總計:現有熱帶雨林面積:2479282km²;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452760km²;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574.9萬平方公里。亞太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時也是熱帶木材和熱帶作物生產的中心,還是1999年經濟成長的中心,森林破壞比較嚴重。從現有熱帶森林和原有熱帶森林狀況的對比來看,1999年亞太地區的熱帶...
2024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23—2030年)》。計畫全文 1第一章 生物多樣性狀況一、概況中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態系統多樣性。中國具有全球...
多年以來,中國在保護森林和植樹造林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就。截至2002年的數據,中國人工造林保存面積已超過4600萬公頃,人工林增長速度及其規模均高居世界第一位。近幾年來,中國綠化面積增長迅速,森林覆蓋率已由1998年的14%提高到2002年16.55%,森林總面積達到1.58億公頃。根據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建設綠色中國...
上世紀50年以來,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全球森林資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問題加劇,自然界破壞嚴重,生態系統功能減弱,影響人類生存。。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每分鐘有2500平方米森林被毀掉。近 30 年來,每年森林被砍伐的面積為 800 萬公頃,數字驚人。土地沙化 全世界荒漠化...
改造措施主要是根據林分的鬱閉度,以及林中空地的大小或珍貴樹種的數量和分布狀況,全面或局部地(群團狀或帶狀)伐除原林分,然後全面或局部、或在林冠下栽植珍貴樹種(通常是中性或耐蔭的針葉樹種),以形成高價值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以封護為基本手段,採取人工撫育措施,促進森林形成的一種...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區所覆蓋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類型劃分,可分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與氣候、土壤、地形、動物界及水狀況等自然環境要素密切相關。從全球範圍可區分為海洋植被和陸地植被兩大類。但由於陸地環境差異大,因而形成了多種植被類型,可將其劃分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叢等多級分類系列。還可分...
據2024年10月1日自然資源部訊息,目前,中國已發現礦產173種,其中45種礦產的儲量居世界前列。2023年,中國新發現4個億噸級油田和4個千億方級氣田,以及山東西嶺金礦、四川木絨鋰礦、河南夜長坪鉬礦等大礦,使中國鎢、鉬、銻、晶質石墨、磷礦等礦產的優勢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優勢礦產資源 中國具有世界性優勢的礦產...
生態難民是指由於全球的生態狀況嚴重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壞,水資源危機和海洋環境破壞等等,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從而導致受這些狀況影響的人們被迫離開自己長久的居住地而四處遷徙。背景介紹 據國務院1999年1月公布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顯示:中國自然生態環境仍很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
2024年上半年,公安部掛牌督辦60起破壞生態環境犯罪重大案件。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其中7起典型案例:1、遼寧撫順公安機關偵破“7•20”系列非法採礦案 2、黑龍江哈爾濱公安機關偵破李某等人非法採礦案 3、湖北應城公安機關偵破“12•27”系列非法狩獵案 4、重慶九龍坡公安機關偵破“10•09”...
南美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木材蓄積量占世界總量的45%。然而,自60年代開始,這片森林就被大規模砍伐。僅1966年-1975年,就毀掉森林1100多萬hm。這片森林大部分處於巴西境內,大肆毀壞亞馬遜林區的後果,使巴西全國的森林覆蓋率從80%迅速減少至40%。如果大規模的毀林不加制止,在30年後,...
國家林業局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森林面積達到1.9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其中人工林面積達到6168萬公頃,居世界首位。全國沙化土地年均減少1717平方公里,沙區生態狀況、經濟社會條件和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生態治理成效最明顯的國家。為防治荒漠化等問題,中國啟動的三北防護林...
第3章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林業發展狀況、驅動因素及存在的問題 3.1 引言 3.2 中國森林資源變化狀況 3.3 林業產業發展狀況 3.4 森林生態建設狀況 3.5 林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 3.6 林業發展經驗 3.7 存在問題 3.8 結論與展望 第4章 中國非木質林產品利用狀況、問題及建議 4.1 非木質林產品利用...
8.1 全球森林覆蓋度年際變化 212 8.2 全球沙丘(地)動態監測 217 8.3 中亞五國土地退化零增長進程及歸因 222 8.4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野駱駝及其棲息地的影響評價 228 本章小結 233 第九章 SDGs多指標交叉與綜合 背景介紹 236 主要貢獻 238 案例分析 239 9.1 中亞水-能-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綜合...
據統計,全球侏儒象僅有大約1500隻,由於這種動物數量稀少,人們對它們的了解也十分有限。2024年6月27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婆羅洲象正式列入瀕危紅色名錄。 [3]為揭開侏儒象的神秘面紗,研究人員最近把衛星技術引入侏儒象研究工作之中。 婆羅洲象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近代由人類引入,是亞洲象屬或非洲象屬的後裔,...
2024年,根據麥克林大學排名,滑鐵盧大學連續第四年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排名加拿大第一,計算機科學領域在國際上排名前25位。學校在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排158名,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115名。 加拿大特產 共3個詞條9361閱讀 楓糖漿 楓糖漿,是用糖楓樹的樹汁熬制而成,加拿大的糖楓樹,樹汁含糖量極高。全世界百分...
早在1990年以前,APP(Asia Pulp & Paper,亞洲漿紙業總公司)就在印尼蘇門答臘島開設了工廠。世界環保組織曾要求APP等造紙公司立刻停止對蘇門答臘森林的破壞,因為對森林的破壞造成了蘇門答臘虎棲息地的大量喪失,這已使它們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造紙業迅猛發展使森林覆蓋率急速萎縮,“全球森林觀察組織”在 2001年估計,...
2024年10月9日,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根據五十年來對5000多種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數量統計,世界自然基金會撰寫了《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顯示,從熱帶森林中的大象到大堡礁附近的玳瑁海龜,多種野生動物的數量正急劇減少。自1970年到2020年,野生 動物的數量減少了73%。減少原因 野生動物減少...
西西里土地肥沃。具亞熱帶和地中海氣候特徵。春秋溫暖,夏季炎熱,冬季潮濕。平原地區年降雨量為400~600毫米,山地為1200~1400毫米。有豐富的地下水和泉水。由於人的影響,自然植被大大減少,森林覆蓋率僅為4%。西西里島周圍的島嶼有烏斯蒂卡島、利帕里群島、潘泰萊里亞島、埃加迪群島、佩拉傑群島。2024年2月,世界氣象...
據研究證實,一節一號電池能污染60升水,能使十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其污染可持續20年之久。塑膠袋在自然狀態下能存在450年之久。當代“空中死神”--酸雨,其對森林土壤、湖泊及各種建築物的影響和侵蝕已得到公認。有害廢物的轉移常常會演變成國際交往的政治事件。已開發國家非法向海洋和開發中國家傾倒危險廢物...
資源狀況 生物資源 植物 2020年數據顯示,區域內有超過1700種植物物種和亞種,占希臘植物區系的25%。其中187種特徵明顯,56種是希臘特有的,裡面又有23種是當地特有的。在低海拔地區,大部分是普通的地中海和中歐物種。奧林匹斯山的東北面森林茂密,因為那裡降雨量最多,而西南面的植被明顯稀疏。在海拔1000-1500米...